1、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
2、在他看来,证明神性比证明神更要紧。没有信仰固然可怕,但假冒的“神”更可怕——比如造人为神。我们的身边从来不缺乏神,但有神却不代表着有信仰。这类“神明”也有其性,即与精神拯救有关,而是对肉身福乐的期许;比如对权、财的攀争,比如“乐善好施”也只图“来生有报”。这恰恰反映了民间信仰的功利性。家里有人生病了,才会想到庙里烧烧香,许诺菩萨一只烧猪来换取自己的欲望。这不像信仰,更像是行贿或投资。“所以,证明神务先证明神性,神性昭然,其形态倒不妨入乡随俗。况且,其实,惟对神性的追问与寻觅,是实际可行的信仰之路。”(史铁生的人生经历)。
3、站在我46岁的地方看,母亲的一生已在那一阵喜庆的唢呐声中一字一句地写好了,不可更改。那唢呐声,沿着时间,沿着阳光和季节,一路风尘雨雪,传到今天才听出它的哀惋和苍凉。
4、或许就是因为残疾,才让史铁生能毫无遮掩地写下一本又一本描写残缺的人内心纠葛的文字。可是何为残缺?每个人都有残缺,史铁生残缺的是身体,而你我残缺的可能是长相、可能是身高、可能是家庭、可能是心灵。没有人能十全十美。史铁生选择用温暖去面对苦痛。
5、1)短篇小说:《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绿色的梦》、《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夏天的玫瑰》、《奶奶的星星》、《来到人间》、《命若琴弦》、《毒药》、《我之舞》、《小说三篇》、《别人》、《死国幻记》、《两个故事》等。
6、▲走进不同寻常的史铁生 史铁生,就是这样一个被严重忽视的人物。
7、一盘灌肠我们俩人吃,面对面,鼻子几乎碰着鼻子。八子脸上又是愧然的笑了,笑得毫无杂质,意思是:等我有了钱吧,现在可让我说什么呢?
8、从那以后,史铁生每次一难受的时候,就会自己默默去家楼下的地坛公园呆着,与地坛公园相处久了,史铁生对这边的一草一木也了如指掌了。
9、陈希米说:“我是铁生的妻子,所以才要做更好的陈希米。”
10、现场没有哀乐,没有花圈,没有挽联,只有一张张落泪的脸。60根红烛绕成一圈,一张张祝福的卡片别在红色玫瑰上,写着:
11、史铁生残废以后,他母亲的整副心思全放在给他治病上。为了治病,全家负债累累。史铁生母亲四周打听治病偏方,花钱如流水,万般搜寻稀奇古怪的药。她给史铁生又是洗,又是敷,又是熏,又是灸。史铁生又是吃,又是喝。但奇迹,未有丝毫显露让史铁生终身受益的,是友谊医院那位老大夫的话:“你一生都未必能有这样闲在的时候,你何不用这样的时间来读点书,整理整理自己的思绪?
12、史铁生把疾病交给医生,把命运交给上帝,把快乐和勇气留给自己。
13、夏天,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爱情;
14、我当然反对大造阴宅。但是,简单到深埋且不留一丝痕迹,真也太残酷。一个你所深爱的人,一个饱经艰难的人,一个无比丰富的心魂……就这么轻易地删简为零了?这感觉让人沮丧至极,仿佛是说,生命的每一步原都是可以这样删除的。
15、透析时需要在三个点轮流针刺。长达9年,1000多次的针刺,使得史铁生的动脉和静脉点隆起成蚯蚓状。体内渗毒的血液从隆起的动脉出来,经过透析器过滤掉毒素,再由隆起的静脉回到体内。
16、在这之前,他为了逃避身体的变故而走进了地坛。在这地坛之中,他经历了自我内心里的抗拒,不甘,或许是地坛的宁静滋养了他的心,他在那里慢慢发现和聆听到自己内心的世界。他接受了现状,在不断的思考中产生了不再因为生命的变故而放弃自己的答案。这也让他对自己今后怎样活着有了新的方向而不再迷茫。
17、作家王安忆第一次去看他,以为史铁生会讲述自己的悲惨人生,感慨命运无常。结果史铁生从头到尾都在和他聊饺子。王安忆说,史铁生的乐观和率真,让我们这些身体健全的人都自愧不如。
18、20岁那年,史铁生在山里放牛,遭遇暴雨和冰雹,无处可躲。沟沟壑壑的黄土高原上,只剩下暴雨中的史铁生和一头老牛。雨停了,回到家,史铁生发了高烧,大病一场。
19、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20、▲史铁生和陈希米幼年时期。陈希米在书上说道:感谢现在的ps技术,让我和史铁生“青梅竹马”。
21、他的著名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深圳中学生杨林在文章的鼓励下,走出了车祸带来的阴影,以《生命的硬度》夺得了一个全国作文大奖。
22、1984年“年度作家文学奖”《奶奶的星星》获奖);
23、作者:投稿请附百字简介、两张生活照整理成档
24、1998年,下肢瘫痪的史铁生,由慢性肾损伤演变为尿毒症。从那时起,史铁生就只能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透析的病人需要做手术,把肾部的动脉和静脉引到表层。
25、为了治好他的腿,他母亲将家中的积蓄几乎都花掉了。上到正经市里医院专家门诊,下到民间偏门小方法,母亲全带他试过了,不幸的是,这些都没有让史铁生的腿好起来。史铁生也不对自己的腿抱有希望,他无奈的和每天到处找方法的母亲说:“算了吧,我就在轮椅上生活吧。”
26、史铁生的出语惊人并不表现为壮怀激烈与慷慨陈词,他总是很平静甚至很低调地写一些平实的文字,然后让你大吃一惊。这有点像有人用近乎耳语的声音,宣布与大伙性命相关的消息,并不因为其音量小而被忽视。比如,他在《我与地坛》里对我们说:“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27、春天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扬花;
28、就业,若仅仅是为活命,就看不出为什么一定比救济好;所以比救济好,在于它表明着残疾人一样有工作的权利。
29、2010年12月31日凌晨,史铁生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陈希米将史铁生的身体唯一完好无损的肝脏和眼角膜捐献,史铁生说:希望器官新的主人能帮我继续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
30、1951年1月4日,史铁生出生在北京,中学在清华附中就读,是学校里的顶尖学生,体育特别好,尤其擅长80米跨栏,他用外八字脚跑步,上身钟摆式打晃,跑起来像刚出斗兽场的野牛,只要有他参加的比赛,一冲就是第一名。
31、“羊肉还是牛街的好!酱牛肉还在白纸坊的地道!”甚至连常营回民乡的李小老烧饼,他都门儿清。
32、那是因为,同样,这人间,也突出地强调着残疾。
33、从1986年起,即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后为北京作家协会驻会作家,一级作家职称。1996年11月,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
34、罗素:我绝不会为我的信仰而献身,因为我可能是错的
35、·他的著名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深圳中学生杨林在文章的鼓励下,走出了车祸带来的阴影,以《生命的硬度》夺得了一个全国作文大奖。
36、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
37、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
38、糟心的是,说不能的一方常似凛然大义,说能的一对难兄难弟却像心怀鬼胎。
39、而这样的找,后来发现利于此一铁生,利于世间一颗最为躁动的心走向宁静。
40、1951年1月4日生于北京。从小跟奶奶生活。1964年,毕业于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41、他幻想脚踩在软软的草地上的感觉,踢一颗路边的石子的感觉... ▲生命里的残疾与爱情 我是史铁生——很小的时候我就觉得这话有点怪,好像我除了是我还可以是别的什么。
42、所以为什么史铁生的文章如此打动人心?或许是他的文章总让我们想起自己,想起他人。我们都在时光的罅隙里苟延残喘,可是我们都还有一个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43、我仅仅算一个写作者吧,与任何“学”都不沾边儿。
44、可是第二年史铁生又患上了严重的肾病,这次医生只给他留下了一个受损的左肾。由于体力的原因,他不得不辞去了街道工厂的临时工作,呆在家中一门心思地写作。
45、罕见省部级高干在中央d报公开表达“不满”:我困惑很久,不吐不快
46、是的,您不能有以脚掌而是要以屁股,要不就以全身,与它磨擦。
47、在瘫痪的艰难岁月里,史铁生暴躁易怒。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便不得不耗在园子里。他有时待一会,有时直至月光满地。史铁生说:这么多年我在这园子里,有时候是轻松快乐的,有时候是沉郁苦闷的,有时候优哉游哉,有时落寞,有时候平静而且自信,有时候又软弱,又迷茫。萦绕史铁生的耳边,有三个问题一直在骚扰着、陪伴他。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我干吗要写作?
48、大多数人无法“客观”地评价史铁生文章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地读过史铁生前期的文章。和很多人一样,是因为《我与地坛》才开始读史铁生的文章。读完的感想就是:美。原来一篇好的文章能让你读完觉得身心都安静了下来。明明都是朴实的话,却让你觉得感慨万千。后来开始看《病隙碎笔》,探索人与世界的玄妙关系,讨论神与神性更令人着迷。
49、教育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的教师在拼命教书,一群不读书的父母在拼命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