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着,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2、 空灵的,广大的,一切都不著的,一切都不住的。
3、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金刚经经典名句爱情)。
4、佛曰: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犯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5、佛曰:诸修多罗随顺一切众生心说,而非真实在言中。
6、珍惜和每个人相遇的因缘,用慈心悲心去融化彼此的对与不对;
7、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8、佛曰: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大宝积经》
9、佛典中,常以“梦”与“幻”比喻一切法非实有,如《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入楞伽经》:“诸风夫痴心执着,堕于邪见,以不能知,但是自心虚妄见故。(中略)是故我说一切诸法如幻如梦,无有实体。”浮生是梦,一切法缘如梦幻不真,何必坚固执着,图添烦恼呢?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10、佛曰: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11、真是因为同样的因缘无法重现,所以更要珍惜当下。
12、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3、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4、佛语有云: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15、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6、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17、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18、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9、佛曰: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楞严经》
20、佛曰: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
21、佛曰: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22、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23、一切因缘聚合的现象、事物,都不是永恒的,就像梦幻泡,露水闪电一样,随瞬即逝,无常变化的。
24、这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25、佛曰: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26、佛曰: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27、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28、精进的人容易往生,因为不会退转的缘故,不执著造善也不造恶的人容易往生,因为心念纯一的缘故,诸恶已作而业报现前的人容易往生,因为心中实在是惭愧恐惧的缘故,而那些虽然有行众善的人,若是没有诚恳的信心,没有回向发愿心的人,则不能够往生净土!
29、佛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为离于爱者。
30、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31、如果内心不再有坏的作用那一部分,我们便不再会从其中引起痛苦烦恼,从而达到永恒的愉快安详。
32、佛曰: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华严经》
33、佛语有云: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五阴盛。佛语有云:一刹便是永恒。
34、佛曰:刹那便是永恒(若人生了悟如佛,无悲无喜无梦无幻,无爱无恨四大皆空,生与死又有何区别。不能了,不能悟,不能舍,不能弃,参不透,舍不得。)
35、即便别人在你面前,复述你过往种种不幸时,你仿佛是在听别人的故事,心里一丝涟漪都没有了。放下,莫过如此。
36、又云(从小微起,遂成大恶。皆由贪著财色,不能施惠,痴欲所迫,随心思想,烦恼结缚,无有解已。
37、 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
38、佛曰: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楞严经》
39、佛语有云: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40、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41、佛曰: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42、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43、佛曰:缘起即灭,缘生已空。你们只有思之苦,无姻之缘,未看破红尘方为上岸。
44、缘起即灭,缘生已空。我也曾如你般天真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
45、佛曰: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口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46、我看书有我的原则,我不喜欢语文书、作文课,因为我仇恨这些东西赚人的钱又扼杀人的个性和创造力。我更喜欢王朔,这小子很聪明,而且很真诚。我的写作特点更像钱钟书的《围城》,因为我很欣赏他骂人骂得深刻又不露骨。
47、佛曰: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48、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49、佛语有云:风亦不动,树亦不动,乃汝心动也。
50、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51、众所周知,佛经当中把对自我的执著,也就是“我执”,列为众生烦恼的根源之一。在生活中追求家庭幸福、事业有成,必然会无意间把自我放在其中,如果成功了,会觉得自己很有面子,可以耀武扬威;一旦失败,又觉得脸上无光。另外,因为对于事情的执著,常把外在的一切,当作是生命的全部,无限夸大它的重要性,一旦目的没有达到,信心就会受到打击,而且感觉烦恼痛苦。而且过分执著,会使得自己要么偏听偏信,要么刚愎自用,完全听不进不同的意见,这样的人生,其实活得特别累。
52、如果菩萨在心中还有对自我的执着、对他人的执著、对众生的执著、对生死的执着,那他就不是菩萨了。
53、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必惹尘埃佛前有花,名优昙华,一千年出芽,一千年生苞,一千年开花,弹指即谢,刹那芳华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54、佛曰: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55、 五祖弘忍要求大家各写一偈来确定接班人,夺冠呼声最高的神秀写的是“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朝朝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当时慧能还是个勤杂人员,还不识字,找了个小沙弥给念了一遍,然后就说出了那个现在很知名的偈子(还得找人帮着写在原作边上),五祖看了之后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该同志尚未悟道,擦了吧”,但是半夜把慧能叫来上了一课小灶(有点西游记的意思),然后为了避免纷争,传了学位就让六祖赶快带了衣钵溜了!
56、 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
57、人们不应该只为赚钱而赚钱,那样会使人产生莫大的痛苦。
58、小编每晚会在留言区分享正确答案,敬请留意!
59、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60、(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61、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62、渐离生死。----佛说八大人觉经>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63、应该无任何执著的升起清净心,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真正的修行,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去则不留。
64、佛曰:净心水器,莫不影显,常现在前;但器浊心之人生,不见如来法身之影。
65、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66、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67、佛曰: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
68、一个十八岁以上的成年人,居然还不知道自己以后的理想是什么,自己喜欢的是什么,那真是教育的失败。
69、一切皆为虚幻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若以音求我,若以色见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
70、佛曰:出世间上上波罗蜜者,谓菩萨摩诃萨于自心二法了知惟是分别所现,不起妄想,不生执著,不取色相,为欲利乐一切众生,而恒修檀波罗蜜。
71、佛曰:一切众生,皆俱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72、佛曰: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73、(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74、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75、 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你自己去悟,去修心,如果什么都依靠别人告诉你,那么你就达不到自己修行开悟的目的了!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所以"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之所以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看了再多的爱情电影,再经典的爱情小说也只是惘然,爱情是只有自己体会了才会明白!因为爱情也是不可说的。陷入爱情的人是痴的,周围的人永远都不会明白局中人的感受!因为这种感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虽然1000个幸福的结局都是相同的,可是其中的爱情经历却各不相同!只有恋人们自己知道他们的小秘密,对外人不可说!
76、佛曰:将生命结束在爱人面前,瞬间的痛苦,永恒的幸福,无法抵挡的诱-惑。
77、佛曰: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