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相传每年七月初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
2、2月14日是西方情人节,传入中国后,受到了不少年轻人欢迎。不知从何时起,传统的七夕节被称作了“中国情人节”,一度引起讨论。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就国内民俗来说并没有这个说法,如果一定要说有类似西方情人节的节日,那么元宵节更接近一些,“元宵节有十分热闹的灯会,平时不出门的女孩子也可以名正言顺上街游玩,扩大和异性交往的机会”。
3、正月十五吃元宵,在我国是由来已久的习俗。人们在元宵节吃汤圆,实际上是思念亲人、渴望团圆的意思。(中国情人节)。
4、包包热门款,ONTHEGO中号、PETIT、DAUPHINE迷你达芙妮,当然不能错过。
5、俗话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就是说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定要把家里炉火烧得特别的旺,然后在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晚上,一定要灯火通明,寓意是一派红红火火的氛围。
6、用闪烁精致光芒的粉色蓝宝石重新演绎标志性图案,展现浪漫柔情,温柔气质UP!(钟楚曦小姐姐戴着吼吼看呐,心动加倍有没有)
7、《大明宫词》,上元灯节太平初遇薛绍太平眼里闪烁的光芒,薛绍脸上的笑容
8、可是经典包款就是经典,红色TRIOMPHE标志印花平铺,简约又好看。(Lisa上身也太种草惹!)
9、广东11岁男童的手指被这个东西夹断,几乎每个小区都有!
10、冷!立春后这波冷空气real酸爽,还能指望过个暖元宵和情人节吗?
11、元宵灯会的来源说不确切,但内容还是比较清楚的。《隋书》卷六十二《柳彧[yù]传》记载当时“近代以来,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作角抵之戏,递相夸竞,至于糜费财力。”“角[jué]抵”本义指摔跤,在文献中经常被用来泛指各种竞技表演、杂技、马戏、魔术等“百戏”演出。这里说这种集会产生于“近代以来”,可见隋初时这些风俗的历史应该还不算很久远。
12、朱军将说相声、朱迅搭档沙溢演小品;体育男神张继科、董力将分别献唱《同桌的你》《我相信》;苗阜、王声带来相声……这么多节目,里面有你期待的吗?
13、高巍同时表示,近年来由于社会关注等原因,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习俗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关活动也越来越多,但继承、发展这些有益民俗仍需要政府积极引导,老百姓真正参与进去,才能有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4、《诗经·郑风·溱洧》有云:‘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15、这首诗的内容基本上是在描写贵族女性在春天盛装出游的景象,可以对照唐代画家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一起欣赏。当然,这一天还少不了一个大人物——书圣王羲之。《兰亭集序》里曲水流觞的文人雅集你一定不会陌生。
16、灯谜的雏形产生于宋代。南宋学者周密《武林旧事》卷二记载元宵节这一天:“又有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此处的“戏弄”是不含感性色彩的招人来做游戏的意思,而“藏头”、“隐语”很可能就是谜语。比起单纯的看花灯,猜谜语互动性、娱乐性强,又可以供人秀优越,最终便从各式灯笼素材中脱颖而出,独立形成了元宵节的核心节俗。
17、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更新,很多传统的形式一一被淡化了。
18、10月14号:葡萄酒情人节(共进烛光晚餐)
19、于是,唐代大诗人崔液的《上元夜六首》之一如此描写: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