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片,感慨年华易逝。每一句都惹人感慨,其中“青鬓无价”还能给人启发。
2、囚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先秦
3、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唐太宗》(司马光的名言名句)。
5、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6、A.时元祐诸贤/方南迁士/鲜访之者/伯温见范祖禹/于咸平见范纯仁/于颍昌或为之/恐不顾也/
7、D.邵伯温守蜀有功,深受百姓爱戴。在反贼史斌势力正盛之时,他与卢法原共同谋划,坚守剑门关,最终阻止了史斌入川,蜀人因此十分感激他。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9、“青烟翠雾”,用比喻写出衣裙的仙气十足。“深院约斜”,用环境烘托出思念的愁绪之深。
10、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
11、(大意)本身没有实力,却虚张声势显示自己的武力,是为杜绝对方蠢动的念头;的确有实力而极力掩饰,表现出毫无防备的样子,是为消除对方猜忌的心理。
12、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司马光
13、过片"松露冷,海霞殷"二句,以松间夜露和海上朝霞,写山中晨昏景色的变化,暗示时序推移,离别之时将至。写景静中有动,且为下句"匆匆整棹还"暗中过渡。整理舟船,匆匆欲归,是写尘心未泯,仙缘已尽。但也可以另作一解,即所谓"欢愉之日苦短",感到欢会未久,却匆匆就要归去,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惋惜和追迹之情。
14、第三首《锦堂春·锦堂春慢》,是写似水年华的。
15、奢则妄取苟且,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能够养气也。——罗大经
16、A.处士: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
17、势因於敌家之动,变生於两陈之间,奇正发於无穷之源。
18、事有便宜,而不拘常制;谋有奇诡,而不徇众情。
19、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
20、知天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且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21、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材也,取其所长,用其所短。
22、居弟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听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听事已宽矣。——司马光《训俭示康》
23、兵胜之术,密察敌人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意。
24、治天下苦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
25、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司马光。
26、币厚言甘,古人所畏也。
27、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司马光
28、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百姓戴其君如日月,亲其君如父母。
29、邵伯温,字子文,洛阳人,康节处士雍之子也。雍名重一时,如司马光、韩维、吕公著、程颐兄弟皆交其门。伯温入闻父教,出则事司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辈行,与伯温为再世交,故所闻日博,而尤熟当世之务。光入相,尝欲荐伯温,未果而薨。后以河南尹与部使者荐,特授大名府助教,调潞州长子县尉。及司马光子康诣阙,邢恕召康诣河阳,伯温谓康曰:“公除丧未见君,不宜枉道先见朋友。”康曰:“已诺之。”竟往。康卒,子植幼。吕大防谓康素以伯温可托,请以伯温为西京教授以教植。伯温既至官,则诲植曰:“温公之孙,大谏之子,贤愚在天下,可畏也。”植闻之,力学不懈,卒有立。
30、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在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司马光。
31、节俭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希腊
32、夫鱼食其饵,乃牵于缗,人食其禄,乃服于君。故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家取国,国可拔。以国取天下,天下可毕。
33、善治财者,养其所自来,而收其所有余,故用之不竭,而上下交足也。
34、君子不贪心就不被外物所役使,就可以走直道;小人不贪心就能谨慎处世,节省用度,使罪祸免除,家庭丰裕。
35、《家范》是司马光所著家训,因司马光身后受赠温国公,这这里又被称为《温公家范》。《家范》共十卷十九篇,除首卷治家外,其余各卷按照祖、父母、子、女、孙、伯叔、兄弟姑姊等分类,根据不同的人在家庭巾的不同角色,为其提供了行为指导。作为毕生致力于修撰史书的学问大家,司马光所著《家范》带有浓厚的文人气质,引经据典,言必有据,学术特色鲜明。司马光在序文中引用《大学》《诗经》《孝经》等经典中的语句,强调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提出了圣人正家以正天下的观点。为实现齐家治国的理想,司马光搜集历代贤达治家的范行,编纂而成《家范》。降及后世,爱白卿士以至匹夫,亦有家行隆美可为人法者,今采集以为《家范》。
36、(译文)为人之母,不怕不慈祥,怕的是只知道疼爱子女而不懂得去教育子女。
37、口有蜜腹有剑。——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
38、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39、 考,古代指及时祭祀,敬奉祖考,作为一个人要了解自己的身世,首先不能忘了先祖。
40、(大意)看上去像是石头实际上却是宝玉,用戈戟的柄套也能作为兵刃;舍弃明显可见的用途,运用它幽微隐秘的妙处,这是管仲为人处世的谋略。
41、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篇》。慈:爱,指父母对子女的爱抚。本句大意是:父亲不知道爱抚儿子,儿子就不知道孝敬父亲。上行下效,有其父必有其子。讲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作用时,可引此条。
42、我本来出生在贫寒的家庭,世世代代都凭借清白的家风相继承。
43、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司马光
44、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公之谓也。
45、因其所为,且兴其化。上知天道,中知人事,下知地理,乃可以有国焉。
46、 《颜氏家训》开了后世家训的先河,被后世学者誉为“古今家训之祖”推崇备至,认为是家训展开家庭教育的典范。
47、如今世上的俗人中,那些柔顺懦弱的人,在孩子和妻子的错误还比较小的时候,不能及时教导,而是默默忍受并为之掩饰,等他们的错误显著的时候,又不能发怒管教,而只在心里埋怨。直到错误不断积累,罪行巨大,停不下来的时候,才感到内心抑郁无比,甚至有积郁成疾而丧命的。这样的话,有儿子还不如没有儿子来得好。不仁慈的父母,就会放纵性情,对待子女残忍暴戾,有的听信后妻的谗言,有的采纳宠幸之人的计策,对子女苛责过甚,放弃并驱逐子女,使其遭受冻饿之患,将他们置于死地才算完。《康诰》中说:儿子不能为父亲尽心尽力,大大伤害父亲的心;父亲不能疼爱儿子,反而厌恶儿子。为子不孝和为父不慈都同样是人世间最大的罪恶。
48、不须兵器,可以守国。耒耜是其弓~弩,杷是其矛戟,簦笠是其兜鍪,镰斧是其攻具。
49、这首词手法绝妙。写女子的美,不正面写她是纤纤玉手柳叶眉,还是肤如凝脂樱桃嘴,而是写她发髻的随意、衣着的素淡,从侧面来突出她美得超尘脱俗。写自己的深情,不写思念缠绵,而是反其意而行,这种自责与无措更显得情深。
50、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月。——司马光
51、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在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52、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将者,国之辅,先王之所重也。
53、上片,写梦中相逢,核心词为“梦”。春光明媚,花事正好,渔舟闲荡。隔着窗纱,看见了一个女子的容颜,猝不及防的,有了一场山水相逢。
54、由俭朴节约的生活转变成过奢华富裕的生活比较容易,而由过惯了奢华富裕的生活转变成俭朴节约的日子会比较难。
55、孟母日:此真可以居于矣。遂居之。孟子幼时,问:东家杀猪何为?母日:欲啖汝。既而悔日:吾闻古有胎教,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乃买猪肉食。既长就学,遂成大儒。
56、天之生人,各有偏长。国家之用人,备有众长。然而投之所向,辄不济事者,所用非所长,所长非所用也。——司马光
57、闻贤而不举,殆;闻善而不索,殆;见健而不使,殆。
58、红日迟迟,虚郎转影,槐阴迤逦西斜。彩笔工夫,难状晚景烟霞。蝶尚不知春去,谩绕幽砌寻花。奈猛风过后,纵有残红,飞向谁家。
59、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但是,司马光一生所作的词,却只有以下这三首,而且皆清丽婉约。
60、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万事之生也,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
61、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6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西边用兵,复夏人故地,从军者得累数阶,伯温当行,辄推同列。(5分) (2)赵鼎少从伯温游,及当相,乞行追录,始赠秘阁修撰。(5分) 答案: D(时元祐诸贤方南迁,士鲜访之者。伯温见范祖禹于咸平,见范纯仁于颍昌,或为之恐,不顾也) B(薨是古代对身故的一种说法,用于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还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皇子公主等) A(“结交了司马光、韩维、吕公著、程颐兄弟等同辈友人”错,“司马光、韩维、吕公著、程颐兄弟等”与其父亲同辈,后来“屈名位辈行”才和邵伯温往来)
63、“青烟翠雾”,用比喻写出衣裙的仙气十足。“深院约斜”,用环境烘托出思念的愁绪之深。从如此真切的描绘来看,词中的女子应该真实存在,但司马光也只是发乎情、止乎思而已,并没有逾矩,这就可见一个男人的责任与自律。
64、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月。司马光
65、故必死,必死不如乐死,乐死不如甘死,甘死不如义死,义死不如视死如归,此之谓也。故一人必死,十人弗能待也;十人必死,百人弗能待也;百人必死,千人弗能待也;千人必死,万人弗能待也;万人必死,横行乎天下。
66、剑客苍鹰队,将军白虎牙。分兵逻圁水,纵骑猎鸣沙。浪有书藏袖,难凭信达家。不堪闻晓角,吹尽落梅花。——司马光《塞上》
67、D.时元祐诸贤方南迁/士鲜访之者/伯温见范祖禹于咸平/见范纯仁于颍昌/或为之恐/不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