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自——明代汤显祖的戏剧《牡丹亭》之(皂罗袍)唱词。
2、我借用“赏心乐事谁家院”作为书名,另有典故,灵感来自周作人的散文集《自己的园地》,可算是敝帚自珍,在自家后院耕耘文字,自得其乐。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3、我们知道近代以来中国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您认为作为士大夫的汤显祖和他的戏曲创作,乃至实存的人生经验,给今天的人们提供的有意义的启示都有哪些?
4、郁郁寡欢的杜丽娘到了繁花似锦的花园中,花园中的勃勃生机激发了杜丽娘心中被压抑的人生欲望。杜丽娘看到花园里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禁不住由衷地感叹“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赞叹中夹杂着深深的伤感,自己的人生春天也同样多姿多彩,然而却无一人走进来。
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牡丹亭还魂记(明代汤显祖创作戏剧)
6、鉴于5S的种种好处,2017年7月25日,公司下发了《关于推行办公室5S管理的通知》。通知中给了大家一个明确的时间表:
7、我的问学之道是曲折的,一开始并没有清楚的问题意识,只是顺着自己的强烈求知欲望,不断追求与探索引人入胜的知识领域。人生道路不可能规划清楚,更难以避免无妄之灾带来的挫折与困顿,因此,我遭遇的颠沛流离不应该是年轻人学习的样板,也不可能作为榜样来复制。我只是坚持“天生我材必有用”,从未放弃理想与学习,相信“为己之学”,居然因缘际会,一生得到无数师友的提携,走到今天。我探索表面上完全不同的学术领域,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兴趣广泛,另一方面则是隐约感到不同领域的学问,都是息息相关的,都涉及审美追求对文明发展的意义。汤显祖成长的晚明社会,文化人都有澄清天下的道德期许,然而官场现实的利欲熏心与蝇营狗苟,很容易就让人腐化,迫使汤显祖做出坚守节操的选择,开创文学戏曲的新天地。汤显祖的现代启示,和陶渊明与苏东坡的选择类似,面对自己的人生选择,是道德节操的决定,也是自己人格塑造的审美追求,与人类追求美好的理想是分不开的。中国文化在精神与物质领域的审美追求,如何在历史发展中具体展现,以及个人创造的“文化美学”贡献又如何启迪后世,是我一贯关心的问题,或许也就是串起我跨越文学、哲学、历史、艺术不同领域的“一条红线”。
8、我的诸多兴趣,是怎么来的?是天生性格的潜在DNA就已经决定,还是后天文化熏陶所致?又是在什么样的历史环境中诱发出来?与相类似的别人有什么不同?对兴趣的追求,应该是“为己之学”,为什么会有社会意义?为什么会引发别人的注意,甚至要我述说学术追求的心路历程?我读书思考,经常会从古人的生命处境中得到似曾相识的(dejavu)感悟,还会从脑海深处,下意识地跳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诗句,引出充满诗意的联想。读黑格尔与马克思的哲学论述,有时也会联系到中国经典的哲思,甚至有点不可思议的是,会联想到晋唐书法的遒劲开张。这种天马行空式的思维转换,并非有意为之,而是自然天成的涌现,好像阳明学说强调的“活泼泼地”,总不可能完全是“良知本能”吧?其中一定牵扯了我自己的生命历程,以及成长过程中浸润的文化影响。
9、忍让吧,别人认为是怯懦;热情吧,人家觉得是虚伪。谦虚,以为是退却;自信,觉得是自负。执着一念,会被认为因循守旧;四方玲珑,会被看成圆滑世故。
10、阅江南·意|魅力江南的“器”与“道”(上)
11、学会宽容,不能用他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把自己生生催变成一个流俗凡夫。
12、同时作品呈现着光怪陆离的色彩,花神、土地、地府判官、鬼卒,与现实中的人物结构成了现实和精神两重世界,深刻描绘出了封建社会的本质。最后让现实中不可能的爱情理想得到了实现,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
13、总感到现在的人有些复杂。遇人,甄别好坏;饮酒,辨认优劣;对事,左琢磨右思量。似乎对一切都有怀疑,念过往而惧未来,困于情而乱于心。
14、十年前我和一群钻研中日文化交流的朋友,成立了“东亚文化交涉学会”(SocietyforCulturalInteractionofEastAsia),推展东亚地区历史文化交互影响的研究,特别关注十六世纪早期全球化以来,东亚文化交流的内容开始错综复杂,掺入了西方因素,成了现代东亚文明步入全球化,却又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现象。在北京举办第九届年会之际,学会希望出版一份年会场刊,邀请我谈谈自己的学术道路,发给我一份详细的问卷。我从问卷提出的议题中,发现学界对我多元多样的研究面向十分好奇,隐约感到其中有一种内在联系,希望我能从跨学科方法论的角度,探讨我的治学方向。
15、(皂罗袍)郁郁寡欢的杜丽娘到了繁花似锦的花园中,花园中的勃勃生机激发了杜丽娘心中被压抑的人生欲望。杜丽娘看到花园里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禁不住由衷地感叹“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赞叹中夹杂着深深的伤感,自己的人生春天也同样多姿多彩,然而却无一人走进来。
16、坐在夫子庙前秦淮河水边上吃饭,是游客心事,也是本地人向往的。近日连续的雨,让南京成了泽国。记得似乎是竺可桢讲过,有梅雨的地方即是江南。我想这种关于江南的解释是特别得江南人心的。
17、明万历十九年(1591)他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县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
18、我一九七〇年负笈美国,师从夏威夷大学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的郭颖颐教授,攻读历史学硕士学位,研究从晚清到民国时期的思想文化变迁,特别关注文学与社会变化的互动关系。在一九七〇至一九七二年间,为了满足被长期剥夺的阅读自由,几乎夜以继日,孜孜不倦,遍读美国各地图书馆能找到的五四以来的新文学材料,开始了海阔天空、不受羁绊的知识追求道路。在毫无功利的泛读过程中,我觉得周作人对晚明文学的崇尚,涉及晚明时期出现个人主体觉醒的集体意识,是中国文化转型的前兆,也就开始思考晚明文化的世界史意义。一九七二年我进入耶鲁大学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受到法国年鉴学派与布罗代尔研究十六世纪环地中海区的影响,兴趣转为探索晚明以来中国文化与思维的历史波折,思考早期全球化过程中世界历史重心转移到西方的变化。先是研究李贽与泉州海外贸易的历史背景,后来又研究汤显祖与晚明戏曲发展的关系,希望联系起商品经济发展、个人主体思维探索、文艺创作创新、戏剧演艺跨越不同社会阶层等课题,想借着具体的历史案例,探讨文艺审美风尚发展的文化意义。
19、事实上成功与辉煌,绝然是汗水和血泪换来的。哪有岁月如歌,而是日无息,夜无寐,负重前行。
20、皂罗袍是昆曲曲牌名,《牡丹亭》最出名的一段唱段《游园惊梦》就是用该曲牌演唱的,皂罗袍是本折的高潮,刻画了杜丽娘千回百转的心态变化。
21、国人向来好像很焦虑。诚然,我们的生活也许真有奇迹与逆袭,它向人们妖惑招手、登高摇旗,信奉者趋之若鹜。
22、郁郁寡欢的杜丽娘到了繁花似锦的花园中,花园中的勃勃生机激发了杜丽娘心中被压抑的人生欲望。杜丽娘看到花园里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禁不住由衷地感叹“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赞叹中夹杂着深深的伤感,自己的人生春天也同样多姿多彩,然而却无一人走进来。
23、前些时候在北京,有幸看了故宫漱芳斋一片尚未开放的区域。原状陈设,可以说保存好极,在重华宫乾隆的卧室一时间竟有点感动。那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人,皇帝心、书生气在卧室书房随处可见。翠云馆中终于见到了一种“仙楼”,工艺之美,令人叹服。记得有一联,“自喜轩窗无俗韵,聊将山水寄清音。”这样的院子里自然依旧空无一木,此种寂寞,不知道他是如何“养云”的。
24、Whosehousecouldboastof
25、汤显祖在这部传奇作品中,描绘了杜丽娘与柳梦梅二人之间感人深切的生死爱情,这种至情至性的爱情演绎无不代表着汤显祖对人生与爱情的哲学思考与世情体验,而情深而往的杜丽娘则成为汤显祖笔下至情理想的化身。
26、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27、记得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昆曲,是在2007年在凤凰卫视制作《纵横中国 ·城市故事》拍摄昆山篇的时候。昆曲早在元朝末期(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苏州昆山一带,我们昆山篇的文化故事当然是在昆曲的悠扬声中徐徐拉开序幕。当时我们把演播厅搬到了昆山最大的一个戏台,是那种具有浓郁中国风格的古色古香的木质结构。主戏台作为专家和主持人讲故事的地方,正对面的小戏台作为昆曲演员现场表演的地方,周围廊桥坐满观众,中间的大空场地,正好可以让14米长的大摇臂尽情施展,由于戏台建筑错落有致,镜头里的画面唯美无比,对于我这个对镜头和画面构图极苛刻的人来说,这样的场地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好好地把这个完美的场地用到了极致。
28、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29、据说顾炎武曾有名言“一事不知,儒者之耻”,反映了他好学的精神,然而他并不是漫无目的去求知,像书蠹虫那样死啃书籍,贪多嚼不烂。他曾写过一篇《广师》,指出自己学问有不及友朋之处,需要与益友切磋砥砺,以增长见闻:“学究天人,确乎不拔,吾不如王寅旭;读书为己,探赜洞微,吾不如杨雪臣;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坚苦力学,无师而成,吾不如李中孚;险阻备尝,与时屈伸,吾不如路安卿;博闻强记,群书之府,吾不如吴志伊;文章尔雅,宅心和厚,吾不如朱锡鬯;好学不倦,笃于朋友,吾不如王山史;精心六书,信而好古,吾不如张力臣。”也就是说,以一人之力,不可能穷尽天下之学问,何况《礼记·学记》早就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每个人的性向与兴趣都有独特之处,顺应自己的个性,追求适合自己的学问,就能在不同的知识领域有长足的发展,超越群伦,有所建树。
30、她们写“点”喜欢画一个圆圈,我圈着她们的手,带她们感受运笔时候的“点下去”和“蘸起来”,她们的手在我的手心里表现得十分信任且放松,心甘情愿被我领进秘境。
31、优秀的人整天如陀螺忙个不停,没必要为小人逗留,为恶人停步。
32、有点儿像我外公。我每次去外公家的时候,外公在开门的时候也会笑着对我说,阳阳来啦。
33、上了高中以后,小时候在笔道馆认识的那些朋友又在湖中相逢。冥冥之中大概真的有缘分在的吧。我在高一的时候创过一个书法社,像是笔道馆湖州中学分会似的,活动课的时候就邀请大家来我的班里,写写字,聊聊天,教教别人运笔。
34、宣统本上有题写,“桃渡临流在秦淮,因王献之妾而得名,桓伊邀笛步去此不远,昔年游舫鳞集,笙歌达旦,想见升平盛事,今则碧水依然,笙歌犹昔,而风流人远矣。”
35、最早听说顾炎武(1613-1682)写《日知录》,是在初中一年级的时候,知道他是大学问家,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明末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后来还知道他写过《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以及一些音韵训诂的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以经世博学开创了清代朴学的实证风气。这些知识都是听一位长辈介绍的,还说顾炎武有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显示读书人的风骨与抱负。顾炎武著作等身,都与经世济民有关,是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听长辈谆谆教导,说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很是激昂慷慨,作为后生小子,虽然心向往之,想看看《日知录》,却慑于顾炎武学问太大,没敢到图书馆去借阅。
36、“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姹紫嫣红的美好景色都给了断井颓垣观赏,由物及人,一种自怜的情绪油然升起。
37、乐,汉语一级字,读作lào或liáo、lè、luò、yào、yuè,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一种弦乐器,引申指愉悦、使……愉悦等。《说文解字》认为是“五声八音总名”。
38、而汤显祖与好友之间“梦生于情”、“情生于适”的友情互动带给了他特别的感情体会,最终促使汤显祖走上“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创作之路。
39、这些景观不同于私家园林,是大众参与的,熙熙攘攘,俗世繁华。“春牛首,秋栖霞”,是时令意义上的。牛首山是禅宗江表牛头的盛地,周边也有许多南京人的祖坟,一到清明,人流激增,祭祖,踏春,看似两易,其实都是怀旧望新中对于生命的感悟。
40、《牡丹亭还魂记》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作者热情奔放地赋予“情”以超越生死的力量。
41、几位好友得知霍叔归来,赶忙相约,在归来堂一品新茶,松涛雅韵间,对山居的喜爱又多了几分。
42、时光带走了一拨又一拨的学生,却没有带走他。
43、至于我自题的总名“赏心乐事谁家院”,当然是取自汤显祖《牡丹亭·惊梦》中杜丽娘小姐唱的“皂罗袍”一曲:“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一样,都是善于转化古人名句的天才,经常扭转陈词滥调为锦绣文章。“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是古人已经用滥的词语,但是经过汤显祖生花妙笔一挥,多了“奈何天”与“谁家院”,就出现了幽深无限的曲折变化,点铁成金,气象万千。《滕王阁序》中,有“四美具,二难并”的句子,“四美”指的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二难”指贤主、嘉宾难得。典故来自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王勃用典的方式很灵活,借用谢灵运的文章,把难并的“四美”拆开来,说“四美”都已具备,又说贤主、嘉宾都已莅临,“二难”并在。本来是四美难并,经王勃一扭,成了四美俱在;汤显祖再做了一番文字扭转,就刻画入微,点出了杜丽娘生命的困惑,青春美丽易逝,不知芳华沦落谁家。
44、在“金陵四十八景”中有一处“桃渡临流”,指的是两水交流的桃叶渡,左近有邀笛步梅花三弄之说。雪地之中,以笛寻梅,倒也痴得。曾经看过两本不同版本的《金陵四十八景》图册,分别是民国九年与清宣统二年,细读比对,发现格局未变,只是桥栏杆没了。
4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牡丹亭还魂记(明代汤显祖创作戏剧)
46、2017年9月1日起,依据《山东圣豪集团日常管理考核办法》对相关事业部、经营单位及部门办公室负责人进行考核。
47、“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个人优秀,得到的有时不是祝福,而是嫉妒;不是景仰,而是倾轧。
48、(本文配图来自网络,仅用于推广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若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49、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50、“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出自汤显祖的作品《牡丹亭》。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该剧文辞典雅,语言秀丽。
51、千帆过尽,即使别人背后诅咒,我也不言语,侧过身子,倚树小歇,再也不会因无妄之灾而去斤斤计较。
52、赏心乐事谁家院?霍叔和杨阿姨用真实的生活告诉我们,每一个院子都是独一无不用繁华,不要复杂,热爱其中,便能体会到人生多彩,生活如虹。
53、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 该剧文辞典雅,语言秀丽。
54、私家宅园内的景观与此类集体记忆的风景是不一样的。
55、在这“赏心乐事谁家院”之前,其实还有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这有感而发问,感的是物是人非,时光流逝。我们可以发现,良辰美景都是向外的,而且是从院中向外去的。这种指向性特别能反映出过去人由内及外,由外动衷的感知习惯。
56、其实,美酒微醺,花开一半,刚刚好,适度。得辄止,好即收,守度完美,趣味隽永。恪遵中庸,人生渐入佳境。
57、昨晚是第一节实践课,课前因为点儿事儿耽搁了,进教室的时候里面六十几号人全拿着毛笔瞅我。也可能没瞅,我的心理作用。
58、这句话出于谢灵运语“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突出了良辰美景与赏心乐事之间的矛盾,指出杜丽娘黯然的心情与艳丽春光间的不谐,春天的生机强化了她黯然伤感的情怀。现实的苦闷,青春的觉醒使得杜丽娘对外部世界充满了无限向往。
59、Forthosebehindthescreens
60、如何运用现代以来的学术方法和理论,挖掘、整理、重构中国传统的历史和文化因素,您的研究展示出一种高超的“道”“器”结合的典范——在深刻理性的同时,呈现出强烈的文人气质,且行文颇具文学性,对此您可否谈谈您的心得?尤其是对于文史领域的青年学者如何展开研究、著文,请您从自身的研究出发谈一下您的经验和瞩望?
61、大观园中芦雪庵联句,宝玉念的是“清梦转聊聊。何处梅花笛”,上接黛玉的“斜风仍故故”,下联宝钗的“谁家碧玉箫”。南京人都知道,这梅花笛就是秦淮河上的一个典故。
62、这句话出于谢灵运语“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突出了良辰美景与赏心乐事之间的矛盾,指出杜丽娘黯然的心情与艳丽春光间的不谐,春天的生机强化了她黯然伤感的情怀。现实的苦闷,青春的觉醒使得杜丽娘对外部世界充满了无限向往,“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63、2017年7月26日至7月31日,事业部、经营单位及部门学习并执行5S管理内容,并按照5S管理标准整理本事业部、经营单位及部门办公室。
64、这套书的资料收集整理,颇费了一番心思,迁延逾年,得感谢《书城》编辑部同仁的耐心,不厌其烦为我编排设计,以期呈现比较完整的面貌。其中《多元文化与审美情趣》,涉及茶道、昆曲、园林与人文风景的文化审美追求;《历史人物与文化变迁》,反思历史人物的具体历史处境,希望藉此探讨文化变迁展现的历史意义转变;《文化审美与艺术鉴赏》,则从具体评论学术著作与艺术展览,反映了我个人对学术文化及艺术实践的观察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