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士君子之涉世,於人不可轻为喜怒,喜怒轻,则心腹肝胆皆为人所窥;於物不可重为爱憎,爱憎重,则意气精神悉为物所制。洪应明《菜根谭》
2、你的舌头就像一匹快马,它奔得太快,会把力气都奔完了。——莎士比亚《爱的徒劳》(菜根谭名言)。
3、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为尤高。
4、情感本身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这可以帮助解决情感表达的问题。——卢家楣
5、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情怡性;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6、 (42):人之有生也,如太仓之粒,如灼目之电光,如悬崖之朽木,如逝海之微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乐?--洪应明《莱根谭》
7、释义:能够不沾染俗气的人就是奇人,可是那种刻意标新立异的人,并不是奇而是怪异。不同流合污就是清高,可是为了表示自己清高就和世俗断绝来往,那不是清高而是偏激。
8、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荀子·非相》
9、责人者,原无过于有过之中,则情平;责己者,求有过于无过之内,则德进。
10、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洪应明《菜根谭》
11、楚怀王死在异乡也因为不听屈原的劝告,置屈原的劝告于不顾,最后陷入了秦国的悲惨境地。秦始皇与楚怀王成功与失败的对比,这无疑是对这句名言最好的诠释。
12、一起便觉,一觉便走,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轻易放过。
13、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菜根谭》(菜根谭名言)。
14、 真正的友情就如同人的健康。在失去之前,永远无法意识到他的真正价值。 --科尔顿
15、无风月花柳不成造化,无情欲嗜好不成心体。只以我转物,不以物役我,则嗜欲莫非天机,尘情即是理境矣。
16、 (51):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洪应明《菜根谭》
17、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君子所以宁默毋躁,宁拙毋巧。
18、这个世道,说真话、做真人,需要极大的勇气。正因为如此,不论人与人相处,还是谈心情说爱,真心实意,也就成了最难得的品质。
19、别人对于我有恩德,不可以轻易的忘记。一个有修养的人,能够待人以恕人克己。
20、几千年来,古人根据他们的经验,总结出许多为人处世的经典道理,而后编写成书籍,其中《菜根谭》较为知名,称得上家喻户晓。《菜根谭》成书于明代,作者洪应明是个读书人,早年热衷于功名和仕途,随着年龄增长,洪应明逐渐看淡功名利禄,晚年归隐于山林,并完成《菜根谭》这部影响几百年的著作。
21、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洪应明《莱根谭》
22、谈话对各种年龄的人都有其乐趣,是很合理的消遣;但是,无知者的谈话就不算是一种“谈话”,不能给人们以任何乐趣。——吉斯特菲尔伯爵《给儿子的两封家书》
23、人生苦短,想做的事有很多,想得到的东西也不少,事实上,能做、能得到的却非常有限。
24、释义:天地间如果没有清风明月和花草树木就不成为大自然,人如果没有感情欲望和生活嗜好就不会有充满活力的心灵与肉体。所以,我们要以我为中心来操纵万物,不可以物为中心来奴役自己。如此,一切嗜好欲望都会成为天然的恩赐,而世俗情欲也都变为顺理成章的理想境界。
25、(图文来自网络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gxjhshys编辑整理)
26、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洪应明《菜根谭》
27、 (56):忙里要偷闲,须先向闲时讨个把柄;闹中要取静,须先从静里立个根基。--洪应明《菜根谭》
28、(感悟)厚德以积福,逸心以补劳,修道以解厄。
29、释义:当意志不能控制把握的时候,先应该远离繁华喧闹的地方,让自己看不见物欲,这样就不会心神迷乱,以便领悟到清明纯净的本性。等到意志坚定可以自我控制时,就要让自己生活在纷乱嘈杂的地方,即使看到物质的诱惑也不会心神迷乱,借以培养自己成熟质朴的灵性。
30、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招外忧。
31、安静是一份无形的力量,可以让你明辨是非,认清事情真相。曾国藩有一句名言:每逢大事,需要静气。
32、 ③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
33、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
34、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能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势必潜消。
35、释义:不是自己应得到的幸福,无缘无故地得到,即使不是上天故意用来诱惑你的钓饵,也必然是人间歹徒诈骗你而设下的陷阱。为人处世如果不在这些方面看得高远,那就很少有人能避免堕入机关之中。
36、信人者,人未必尽诚,己则独诚矣;疑人者,人未必皆诈,己则先诈矣。
37、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修德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