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愚公”和“贫僧”都有遇事百折不挠、知难而进的品质,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有毅力。
2、C.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鸟鸣,此处指蝉鸣
3、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4、路上遇到一家四口,爸爸妈妈领着两个小女儿在徒步,看样子有六七岁,我惊讶于这么小的孩子可以走连大人都觉得艰难的路,她们的妈妈说想让她们尝试一下,我问能走完吗,妈妈说应该可以。后来在中途又遇到了他们,爸爸为了让女儿省点力气,女儿走几步他轻推一下,看到这一幕,深受触动。
5、河湾上聪明的老头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真的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磨练意志的铠甲歌名叫什么)。
6、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C.衡于虑.不足为虑.深思熟虑.处心积虑.
8、夹江两岸的高山上,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9、(乙)使人们定居下来保证他们不迁徙,靠划定边界是不行的;巩固国防靠山河的险峻是不行的;威慑天下靠武力强大是不行的。
10、本题考查翻译句子。注意重点词语的解释和句式的理解。
11、B.富贵不能淫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12、D.(乙)文中“饿者”不接受”嗟来之食”的行为应证了(甲)文中说的“贫贱不能移”,所以应征“富贵不能淫”表述有误;
13、(注释)①蒙袂(mèi):用衣袖蒙着脸。②袂:袖子。辑(jí)屦(jù):身体迈不开步子的样子。③谢:道歉。④微与(yú):非,不是,这里指无须的意思。
14、④句意:但是巫山十二峰不能都看得见。悉:全,都。
15、示例:钟南山事迹:带领团队冲向抗疫第一线,收治危重病人,出席防治新冠疫情会议,给出指导意见,为人民指明抗疫斗争的方向。
16、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7、孟子曰:“桀、纣①之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
18、(1)我跟你们尽一切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挖平,(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2)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19、(2)“方其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写出了打胜仗之后的意气风发;“乱者四应,仓皇东出,不知所归,何其衰也”写出了出逃时的落魄。
20、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明确思路:在题干的两个观点里选一个,最好选择和文本的观点一致的;陈述理由;语言要流畅。示例一:我认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故事里愚公移山的举动看似不可能,可是其实是一种夸张的表现手法,生活中有许多看似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要我们去面对,而愚公的行为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勇敢面对,持之以恒的去努力,我们未必会如愚公一般有神明相助,但是努力本身已经是生命最大的收获,勇敢本身已经是存在的最好证明,生命需要一往无前的勇气和韧性。示例二:我认为愚公真愚,智叟是真聪明。假设故事的设定是真的,那么愚公最应该做的事是举家搬迁,留存全家之力去做更有价值的事,而不是在老头子的坚持下与顽石耗到底。如果故事的设定是为了说理,其实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情况,很多时候只坚持直行克服未必是好的选择,有时绕过一个弯,改换一下思路,困难就不再是困难,人生需要勇气,更需要灵活变通。
21、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句末语气词前,要停顿。这句话意思是: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主语是“因城以为台者”,故其后断开,划分为:因城以为台者/旧矣。
22、B.甲文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写地理条件虽优越而守城失利,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23、(4)甲文中的愚公和乙文中的贫僧有什么共同之处?请结合生活实际,围绕其中一点谈谈你受到的启示。
24、比起现在演员们演的人物要真实点,毕竟不是人类,游戏吗,就是要刺激,夸张,离奇古怪这样才吸引人的注意。
2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6、(2)①每天;②已经;③将领;④同“轼”,这里用作动词,手抚车前横木。
27、(3)文中多处使用对比手法,请找出一例进行赏析。
28、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29、甲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30、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勤学苦读,终成“________”。
31、C.乙文段中画线句子的节奏划分应该是“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32、下列对(甲)(乙)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3、乙文运用对比写法来揭示道理,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阐述对比手法的运用。
34、C.有误,乙文段中画线句子的节奏划分应该是:“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35、B.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邈:远,此处用作动词
36、C.此文主旨就是告诉我们既要立足长远又要脚踏实地。
37、甲文:赵国的大将、封为马服君的赵奢的妻子,是赵括的母亲。这一年秦国攻打赵国,赵孝成王命令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将要出征,赵括的母亲呈上书信向赵王诉说道:“赵括不可以被任命大将。”赵王问道:“这是为什么呢?”赵括的母亲说:“原先我侍奉赵括的父亲时,孩子的父亲当时身为大将。他用自己的奉禄供养的食客要以‘十’这个数目来计算;他所结交的朋友要以‘百’这个数目来计算;国王和王室贵族赐赠的钱财丝绸,他统统都把它们分给军吏、士大夫;从接受出征命令的日子起,就不再过问家中私事。现在赵括一日作了大将,面向东接受军吏的拜见,军吏中没有敢于抬头亲近地看他的人;赵王所赐赠的金钱丝绸,他回家后也统统收藏起来;而且每天寻找可买的合宜的田地房屋,买下来(总想扩充自己的私有)。国王您认为他像他的父亲吗?父亲、儿子不同,居心有着差异。我希望国王不要派遣赵括为大将领兵出征了吧!”赵王说:“作为赵括的母亲,你还是放下这事不要管了吧,我的计划已经决定了。”赵括的母亲说:“国王您最终要派遣他为将,那么如果有了大将不称职责的情况发生,我这个老妇人能够不随着受处罚吗?”赵王说:“不会连累你的。”赵括既已领兵出征,代替廉颇才三十多天,赵军果然大败,赵括战死而赵军倾覆。赵王因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所以最终没有加罪于她。
38、注释:①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与:同“为”,替的意思。③尔也:而已。④圹(kuàng):原野
39、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40、(甲)(乙)两文阐述了一个共同的道理,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是怎样的道理?
41、(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42、(乙)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4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尤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