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2、不要轻易放弃一个每天都会想念的人。这样的人,一辈子也不会遇到几个。即便在一起要吃很多苦头,咬咬牙也就过去了。生活的苦,会随光阴淡去。
3、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尾底。日日夜夜想你,却不能见你,却共同饮着长江之水。悠悠不尽的江水什么时候枯竭,别离的苦恨什么时候消止。只愿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痴恋情意。你若不离不弃,我定生死相依。最美的爱情不过如此。彼此,真心相对,永不分离。不论人生有多少坎坷,只要有你在身边,我亦无惧。
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李商隐
5、趁着岁月静好,勇敢去爱。不要等到时机消逝,再为那份错过的爱而懊悔、哭泣。我们终将赴一场名为爱的宴会,哪怕最后只剩回忆。(完整的最美古诗词爱情)。
6、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7、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答施》
8、不论人生有多少坎坷,只要有你在身边,我亦无惧。
9、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10、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11、这首词是金朝词人元好问的经典词作之这首词写的是词人为雁殉情而死的事情感动了于是就写了这首词,来写了世间情的伟大。在这首词中,词人以雁来比喻人,来谱写了一曲凄美动人的恋曲,一首感人至深的爱情悲歌。问世间的情到底是何物呢?怎么能使人生死相许呢?
12、惆怅玉箫催别意。蕙些兰骚,未是伤心事。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13、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张玉娘《山之高》
14、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15、用浪漫勾勒,用甜蜜描绘,用宽容着墨,用琐碎磨合,用真心书写,用日子验证,才能成就一个“爱”字。似水流年,愿与你把爱共挽,牵手向前。
16、此诗首联以缠绵悱恻的爱情落笔,是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
17、《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北宋·苏轼
18、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黄増《集杭州俗语诗》
19、绮席凝尘,香闺掩雾。——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2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21、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2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23、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死当长相思。生当复来归,——苏武
2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25、若我白发苍苍,容颜迟暮,你会不会依旧如此,牵我双手,倾世温柔。
26、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卓文君《白头吟》
27、只是,柔情似水,缠绵不休里,也不过是佳梦一夕,毕竟是有缘无分的两个人,才一相逢就要别离。一切温情深意,梦断鹊桥。
28、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29、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十年过去了,我对你仍有爱意,我对自己无能为力,阴阳相隔这大概是爱情中最悲痛的了吧!
30、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 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31、如“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那种“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的“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又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相思无奈之情。
32、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3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南宋)晏几道《临江仙》
34、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35、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36、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37、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38、过去的一页,能不翻就不要翻,翻落了灰尘会迷了双眼。
39、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40、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41、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42、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4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44、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45、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箇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46、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刘禹锡《杨柳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