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粟特字﹡Tupun之前加上星号,是为了表明它并未真正出现在已知的粟特文献里。但在少林寺“蒙哥汗回鹘式蒙文圣旨碑”里,被用于对译汉文“西番”的蒙古语词汇即作töbön。道布和照纳斯图认为其中的-n为-d之误,是d之下少刻一短牙所致(⑰)。但是我们是否也可以把它看作就是对粟特文的另一个吐蕃名称,亦即﹡Tupun的音译?
2、失联后的第五天,去年12月29日,家属见到了杨宝德的尸体。
3、征收税赋。藉,通“籍”。藉敛常常是比较好的管理方式。(藉的读音)。
4、(2)程千帆、沈祖棻注评:《古诗今选》,《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表达了诗人在贬谪中对自由的渴望。满腔抑郁不平之气,而以委婉曲折的手段表达出来,使人读后,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对于作者命运的深切悬念,所以特别动人。它不但是柳宗元最好的七言绝句,也是唐人七绝的杰作之一。”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335页。
5、林前三章九节继续说,“我们是神的同工,你们是神的耕地,神的建筑”。我们不仅是神的儿女,也是祂的农场。农场是为着生长。作为神的农场,我们需要长大;作为祂的建筑,我们必须被建造。十六节说,“岂不知你们是神的殿,神的灵住在你们里面么”?我们众人乃是殿,就个人说,我们乃是石头,被建造在一起。虽然今天许多人谈论神的殿,但这样的谈论多是空谈,因为今天许多基督徒乃是分散的石头,或是堆在一起而没有被建造的石头。然而,在神的殿里,这许多石头乃是被建造成为一。首先我们必须被聚在一起,不是分散的;被聚在一起之后,我们必须被建造。被建造的路,不是借着教训或组织,乃是借着长大。我们都需要长大,并且我们越长大,就越被建造。不仅如此,长大的路是借着吃。吃是第一步。没有吃,就没有长大;没有长大,就没有建造。
6、来到话跟前不是为得知识,乃是为得主自己作生命
7、我们已经看见,人天然的观念只将圣经当作教训的书。然而,圣经是以生命的方式,不是以知识的方式,给人教训。没有生命,我们只能在字句上明白圣经,那是不正确的。我们不能将神的话与主自己分开,因为话乃是祂的具体化。因此,得着生命的路,不是仅仅学习,乃是要在主的话里享受祂。基督出生时,以色列的教师有旧约的知识,包括关乎基督的预言。当希律问,基督当生在何处,大祭司和经学家立刻回答,祂将生在伯利恒(太二4~5)。他们有关于基督的知识,但没有基督自己作为知识的实际。
8、释义:(言语、文字、神情等)含蓄而不显露。
9、籍可以解释为书册,书籍;登记册、个人对国家或组织的隶属关系、出生地或祖居地、姓。(藉的读音)。
10、已过我们研读主话,也许只是想要得着知识和理解,但如今主已给我们看见,接受主话属天的路,乃是借着祷读而从主的话得喂养。每当我们来读主的话,不该是来了解或得着知识,乃是以主的话为筵席。我们需要这种厉害的转变。已过我们来聚会,主要也是听信息,使我们借着教训和知识得着“造就”。现今我们来聚会时,需要将这观念留在门外;我们来聚会的目的,该是与众圣徒一同享受筵席。聚会不是为着聆听和得着知识,聚会乃是为着享受筵席(林前五8)。来聚会是享受筵席,这将彻底的翻转我们,并废掉传统基督教的老观念。
11、我们必须喝纯净的话奶,就是主自己。约翰六章五十七节说,“活的父怎样差我来,我又因父活着,照样,那吃我的人,也要因我活着”。为了达成主的目标,成为建造的殿,我们需要长大;为了长大,我们需要吃主自己作生命的粮。今天主乃是那灵,而主作为那灵,乃是在祂的话里。主作为那灵,是奥秘、抽象的,但借着在话里,祂就成为扎实、实际的。主是那灵,而那灵就在话里。
12、 尽管十分困难,通过识读出粟特文之“西藏”名称中所包含的伊兰语的tu-,译言“大-”、“伟大-”(great),我们或许可以为这个迄今未能解决的问题觅得一个答案。粟特文“西藏”一词写作twp’wt,就像九世纪早期的喀拉巴拉哈孙碑铭里所写的那样。该词可以音读为tuput或topot。它是西藏与西方之间的中介。该名词的形式包括:鄂尔浑突厥文里的twpwt(其中的w可作ü或ö),喀什噶里字典里的tubut,钵罗婆文祆教文献里的twpyt,阿拉伯文的tubbat、tubbit、tabbut,格鲁吉亚语的t’obit’、t’umbut,从突厥语再往东,则有蒙古语的twypwt、﹡töböd,由此又产生马可波罗的Tebet。
13、(释义)也作狼籍。杂乱不堪;乱七八糟:杯盘~。
14、(④)《资治通鉴》卷一九五《唐纪十一》贞观十二年(638)七月乙亥条胡注。关于这个读音的讨论,见下文。
15、所以,到粟特语里去追溯“吐蕃”名称的来源,看来还是目前最能被接受的一种解释。
16、沧溟深绝阔,西岸郭东门(魂韵文部)。弋者罗夷鸟,桴人思峤猨(元韵元部)。
17、白话释义:相互枕藉于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18、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欧阳修或胡三省,尽管倾向于认为“蕃”字源于“发羌”之“发”,但他们都没有明确地说过,“吐蕃”两字的读音应作“吐播”。胡三省对“吐”字注音谓:“‘吐’从‘暾’,入声”(④)。他对“蕃”字未加注音(⑤),说明他也认为应当“读如字”。宋人史炤则明白地宣称,“蕃”字当作“方烦切”(⑥)。“蕃”在中古汉语里本有两读,一作附袁切,属“帮(非)”声母(p-),一作甫烦切,属“并(敷)”声母(b-),可分别拟构为pǐwɐn和bǐwɐn。惟在史炤注音之日,声母“非”、“敷”的音值都已演变为f-。“方”字亦属“非”声母,是“方烦切”的音值可以大略读为fán;与《中原音韵》著录的“蕃”字本音读若阴平声(fān)相比,音同而声调稍异(⑦)。
19、 吐蕃本西羌属,盖百有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有发羌、唐旄等,然未始与中国通,居析支水西。祖曰鹘提勃悉野,健武多智,稍并诸羌,据其地。蕃、发声近,故其子孙曰吐蕃而姓勃悉野。或曰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后。二子曰樊尼、曰傉檀。……樊尼率兵西济河、逾积石,遂抚有群羌云(③)。
20、许多时候,当人到我这里来讨论某些教训时,我会告诉他们:“弟兄们,我们不要这样谈论。我们只要借着祷读来吃主的话”。我们越祷读,就越成为一;这解决我们一切的难处。光有对圣经的领会、知识和研读,无法使我们成为一。神没有将我们众人造得一样。正如你有你的外表,我有我的外表;同样,我有我的想法,你也有你的想法。因此,我们不该想要划一。我们只该放下那些使人分裂的教训,并借着祷读主话来享受主。我们都相信一位主,事奉一位神,但这还不够。我们还必须享受这同一位主。所以,我们不该只是阅读祂的话;我们也必须祷读,不是按照我们的想法、观念、领会或头脑,乃是要有享受,尝到主话的味道,并且用灵。我们若这样作,众人就会是一。我们不该仅仅讨论,我们只该从主的话得喂养;而接受话最好的路,乃是在灵里享受主。我们若这样作,我们中间就有真正的主儿女中间也不会有分裂的因由。
21、藉组词:蕴藉、狼藉、相藉、藉口、藉词、藉助、蹈藉、藉端、耕藉、酝藉、藉甚、藉手、藉藉、浪藉、神藉。
22、声名狼藉:声名:名誉;狼藉:杂乱不堪。名声败坏到了极点。
23、读藉(jiè)的意思:垫在下面的东西;垫;衬;抚慰;含蓄;假设,假使;同“借”。
24、(1)朗诵前,一定要通读文稿,了解整首作品的基调。
25、在日常使用中,“藉”常做动词,表示顾念、顾惜,如藉不得。
26、(示例)《后汉书·恒荣传》:荣被吸儒衣,温恭有蕴藉。
27、(3)任何作品朗诵时不要拖音拉调,把握好停连、重音的处理。
28、家贫谒鲁肃,国难避王敦(魂韵文部)。北鄙来云内,西边退吐蕃(元韵元部)。
29、狼籍:通“藉”,有狼藉、潦草之意,可意味:难道我要狼藉潦草地度过这一生?
30、读“蕃”为“播”的主要理由,是将“蕃”字看作对藏人的自我称谓bod的汉字音译。此一见解中包含着两个重大的缺陷。一是藏语bod有一个尾辅音-d。按隋唐时人用汉语音写非汉语词汇的一般体例,他们应该选择一个带-t收声的入声汉字来记录bod的发音。而“播”是元音收声的阴声字,用它来记录藏语bod的读音,与当日音写体例殊不相符。第二个缺陷更严重:即使将“蕃”字理解为是bod的音写,那么它前面的“吐”字又是从哪里来的?事实上在藏语里我们找不到一个可以在发音上与tu-bod相近的合适语辞。韩师因此坚持以“读如字”的方式来处理“吐蕃”一名里的“蕃”字。兹请更申其说。
31、抄没:或请籍铣将拒战者赀以赏将士。籍,也可做姓氏。共有三种出处:出自姬姓、以官职为氏、以地名为氏。
32、(言语、文字、神情等)含蓄而不显露:意味蕴藉。蕴藉的微笑。
33、藉的组词有蕴藉、 枕藉、 狼藉、 慰藉、 缲藉、 荫藉、 尉藉、 酝藉、 通藉、 藉藉、裀藉、 爱藉、 藉端、 韬藉等。
34、新冠病毒是否起源于华南海鲜市场?中国分享病毒数据是否及时?为何中国流行病学家早期难以看出人传人的证据?高福对此做出回应
35、我们对待食物若只是谈论,就会对食物有许多不同的意见,甚至会彼此争吵而分裂。然而,我们若停止争论,只是吃食物,我们就都是相同的。吃的时候,就不再有意见了。同样的,我们越在主的话中享受主,就越在祂里面是一;但我们若只按字句研究主的话,也许各人有自己的意见、想法与作法,因而就分裂了。我们刚开始来在一起研读圣经时,也许很高兴,但过了些时候,我们会开始彼此意见不合。然后,我们越研究就越争吵。许多的分裂和公会,都是由某些取自圣经的教训所产生的。每当一位伟大的教师被兴起来,至终就形成一个分裂来跟从他。我们需要放下一切使人分裂的教训,只是祷读神的话。我们越这样享受主,就越成为一。
36、假设,假使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37、著书归至颐,议论探深源(元韵元部)。藉藉名虽重,区区席不温(魂韵文部)。
38、烟霞供好句,江海入雄吞(痕韵文部)。意气轻三杰,才名冠八元(元韵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