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康德把这种思维方法和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他说,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而哥白尼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在康德之前,哲学家们要么重视经验,认为我们感官体验到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要么重视理性,认为外部的感官世界都是源自我们的思想和意识。但这两种理念都是以某个事物为中心。
2、哲学不能把“目的”这个概念强加于“自然”,但是“自然的”“事物”有始有终,却是一个有基本的经验作保证的定则;当然,这条“定则”在“理论理性”上受到“质问”,因为人们的科学知识教导说,“事物”是“无限”的,“无始无终”,“物质”只有“形态上”的转变,“自然”作为客观对象的“总和”,不可能“从无到有”,也不可能“从有到无”。经验的自然科学这条定则,在哲学知识论上得到了论证,经验知识,只以“有-存在”为“对象”,而不能以“无-非存在”为“对象”。(康德的核心思想)。
3、它推翻了旧形而上学的统治,被称作哲学上的“哥白尼革命”。(康德的核心思想)。
4、比如怀疑论者可能说:一个知识为真的标准是不可能的。
5、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所说的“直观”,并不是事物本身,我们看到的一个‘红色的苹果’,只是“苹果”这个物自体的一种表象,我们的直观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而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说,事物的本质,康德称之为‘物自体’。所以,“物自体”是不可知的,这是康德哲学的一个重要结论。
6、我们先要简略地叙述一下康德和这两方面的关系,
7、康德美学的突出处和新颖点即是他第一次在哲学历史里严格地系统地为“审美”划出一独自的领域,即人类心意里的一个特殊的状态,即情绪。这情绪表现为认识与意志之间的中介体,就象判断力在悟性和理性之间。他在审美领域里强调了“主观能动性”。康德一般地在情绪后附加上“快乐及不快”的词语,亦即愉快及不愉快的情绪,但这个附加词并不能算做真正的特征。特征是在于这情绪的纯主观性质,它和那作为客观知觉的感觉区别着。在这意义里,康德说:“鉴赏没有一客观的原则。”此外这个情绪是和对于快适的单纯享受的感觉以及另一方对于善的道德的情绪有根本的差别。
8、康德的三大批判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部大作。分别论述了他的认知论、伦理学和美学的见解。尤其是《纯粹理性批判》,标志着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在康德之前,哲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对实体或者是本体的研究,诸如斯宾诺莎等哲学大家。但在康德之后,哲学的研究方向发生转变,人们开始研究人类知识的来源问题。知识的来源问题,是来自经验?还是先天具有知识,我们能否得到正确的知识。认识正确的知识何以可能,在认识知识之前要先对认识本身加以批判等,这些就是《纯粹理性批判》的大约内容。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就是解释我们能知道的知识何以可能的问题。
9、1790年康德在完成了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对知识的分析)和《实践理性批判》(对道德,即善的意志的研究)以后,为了补足他的哲学体系的空隙,发表了他的《判断力批判》(包含着对审美判断的分析)。
10、康德的这项工作,并非他自己理论的需要,也不是他自己虚构出来的,他是接续了历史上的一段公案,因而他的工作,对于解决这段历史问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1、康德关于“天才”的思想,有一层意思须得注意。首先他紧接着审美鉴赏判断,指出“审美”需要“鉴赏力”,而“艺术(之创作)”则需要“天才”。艺术天才不是光靠“锻炼”就能得到的。这就是说,“艺术天才”,不是“知识性”的“能者”。所以康德严格划分了“知识的学习”和“艺术的创作”之间的界限,指出“天才”不能仅仅是勤奋学习的产物。在康德看来,科学里的事,包括技术性、技巧性的事,只要你下功夫学习和锻炼,就能够做到;但是艺术里的事,有时候已经下了很大功夫,未必保证能够成功。科学靠勤奋,艺术靠天才。康德这个意思经常受到批评,也是意料中的事;然而康德这层意思的理路,也还是可以考虑的。
12、德国资产阶级的学者,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第一个著名代表。
13、壮美的情绪是包含着想象力不能配合数量的无止境时所产生的不快感,同时却又产生一种快感,即是我们理性里的“观念”,是感性界里的尺度所万万不能企及的,配合不上的。在壮美感里我们是前恭而后倨。
14、叔本华发现若按照这种理论,表象世界就成了既是直观又是思维,既非直观又非思维的东西。而且这样一来动物要么就具有思维,要么就连外在世界的表象也没有了,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
15、我们以上已经叙述过康德就“性质”这一契机来考察美的判断。他总结着说:“鉴赏(趣味,即审美的判断)是凭借完全无利害观念的快感和不快感,对某一对象或它的表现方式的一种判断力。”
16、鲍氏是沃尔夫的最著名的弟子,康德在他的前批判哲学的时期受沃尔夫影响甚大。他把鲍氏看做当时最重要的形而上学者,而且把鲍氏的教课书(逻辑)作为他的课堂讲演的底本,就在他的批判哲学时期也曾如此,虽然他在讲课里已批判了鲍氏,反对着鲍氏。
17、康德认为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性,因为美感是不带有利益兴趣因而是自由的、无私的。它不象快适那样基于私人条件,因而审美的判断者以为每个人都会作出同样的判断的。但是在审美判断里对于每个人的有效性不是象伦理判断那样根据概念,因此它不能具有客观的普遍有效性,而仅能具有主观的普遍有效性。而这个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审美情绪不是先行于对于对象的判断,而是产生于全部心意能力总的活动,内心自觉到理知活动与想象力的和谐,感觉它作为“静观的愉悦”。
18、此完整是人性能力所能达到的各方面都有一交代,如知识、道德、宗教、美学,前康德的哲学家并非每一个问题都有所交代.
19、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康德亦然。读数遍,读以十计遍康德,多少还是能有所斩获。读康德,有一前提,心要静,净。康德哲学除了给你带来智慧,物质的东西是不会有什么收益的。
20、当然,“人”在“目的论”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就康德哲学来说,“人”毕竟是“判断-评鉴”的“主体”,“判断-评鉴”只是对“主体”的“理解”有意义,而并无“客观”的知识的意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将“目的-意志”的观念强加于“自然”的缘故。
21、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人穿着校服,就认为他是学生;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人带着口罩,就认为他生病了;比如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就认为太阳是围绕着地球旋转的。其实两个事情之间并没有客观的、确切的因果关系。只是人类出于对世界理解的需要,才发展出了因果的本能。所以,在休谟看来,因果关系也是不可靠的,也不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所以,我们知识的来源和途径,也被休谟切断了。
22、艺术家的工作,就是这种审美鉴赏态度的表现,是以自己创作的作品,使事物的“本来面目”,使“事物自身”“显现”出来,而不是停留在事物表象的“模仿”。既然“事物”之“本来面目”不可能在知识“因果系列”中“显现”出来,而艺术家的工作恰恰又是要将它直观地提供、揭示出来,则他的工作就不可能是“知识性-技术性”的,而是“自由”的,“创造性”的。他要使“不在场”的“在场”,就必须从“无”中“生”出“有”来,使“无”也“有”,使“不(非)存在”成为“存在”,使“思想体-本体”成为“实在体-现象”,亦即,在“现象”中体现“本体”,在“现实”中“显出”“理想”。而总括起来说,既然为“无”中“生”“有”,则必是一种“创造”。
23、荷姆从心理学的理解来把审美的愉快归引到最单纯的元素即无利益感的情绪,亦即从这里不产生出欲求来的情绪。他因此逐渐发展出关于情绪作为心灵生活的一个独立区域的学说,后来康德继承了他而把这今学说系统化。康德严格地把情绪作为与认识和意志欲望区分开来的领域,这在荷姆还并没有陷入这种错误观点。不过他也以为一个美丽的建筑或风景唤起我们心中一种无欲求心的静观的欣赏,但他认为我们着想完全理解审美印象的性质,就须把一个实际存在的事物所激起的情绪和一个对象仅在“意境”里所激起的情绪(如在绘画或音乐里)区别开来。
24、荷姆的主要美学著作即是《批评的原则》(1763年译成德文,1864年铿里士堡《学术与政治报》上刊出一书评,可能出自康德之手。见Schlapp:《康德鉴赏力批判的开始》),是分析美与艺术的著作。由于他在分析里和美学概念的规定里的完备,这书在当时极被人重视。这是十八世纪里最成熟和完备的一部对于美的分析的研究。莱辛、赫尔德、康德、席勒都曾利用过它。他对席勒启发了审美教育的问题。
25、于是康德又自相矛盾地提出了自由(自在)的美和挂上的(系属着的)美的区分。自由的美不先行肯定那概念,说对象应该是什么;那挂上的美(系属着的美)却先行肯定这概念和对象依照那概念的完满性(例如画上的一个人物就要圆满地表现出关于那个人的概念内容,即典型化)。一个对象里的丰富多样集合于使它可能的内在目的之下,我们对于它的审美快感是基于一个概念的,也就是依照这个概念要求这概念的丰富内容能在形象上充分表达出来。
26、人天生希望能够将复杂的自然规律整合成为简单的形式,在对自然的统一性的发现中,人会感受到愉快:这是与人的知性需要相一致的合目的性。同样,美所引起的愉快也是一种合目的性,美不是知识,而是作为感性对象引起了我们的想象,想象借此与知性概念相一致,这种一致尽管是无意识的,但唤起了我们的愉快。
27、《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
28、康德为什么会反对传统的认识论,因为在传统的认识论中,我们对真理评估标准是有问题的,有一种循环论证的嫌疑。而康德觉得是我们的视角出问题了,由此康德提出了自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
29、目的论将自然看成被统摄在一个目的之下的,这个目的既推动着自然又是将是自然的起因和结果。从古希腊的自然目的论开始,到中世纪神学目的论,持为目的论辩护立场的理性主义(唯理论)传统是一直以来统治形而上学的正统。
30、在英国的文学里,这种新的精神倾向也占了上风,和当时的美学观念、文艺批评联系着。英国的新上升的资产阶级需要一种文学艺术,帮助它培养和教育资产阶级新式的人物、新思想和新道德。
31、美学思想从意大利文艺复兴传播到法国,在那里建立了唯理主义的美学体系,然后在德国得到了完成。在十八世纪的上半期,艺术创造和审美思想的条件有了变动,于是英国首先领导了新的美学的方向。这里也是首先有了社会秩序的变革为前提的。
32、休谟认为,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我们的所有认知依赖于“时间和空间”,这里我们似乎看到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影子。而康德的哲学中,时间和空间也是至关重要的“先天纯直观”,关于什么是“先天纯直观”后面我们介绍到。但是这里我要感叹一下,休谟写《人性论》的时候才26岁!已有如此深刻的思考和深刻的洞见。
33、在后期从1781年开始的9年里,康德出版了一系列涉及领域广阔、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给当时的哲学思想带来了一场革命。
34、(32)Z.3(3)也显示对表象的联结以对它们的区分为前提。
35、美以外如快适,如善,如有益,都是令人愉快的表象。康德进一步把它们分辨开来,说它们对于我们的关系是和美对于我们的关系不同的。康德哲学注重“批评”(Kritik)亦即分析,他偏重分别的工作,结果把原来联系着的对象割裂开来,而又不能辩证地把握到矛盾的统一。这造成他的哲学里和美学里的许多矛盾和混乱,这造成他的思想的形而上学性。
36、然而,在“艺术世界”中,我们正是在“偶然性”中看到了一种“必然性”,或者说,“必然性”正是就“在”那“偶然性”中。在艺术的世界,我们看到的“必然性”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就在“偶然性”之中的“现实性”;同时也不是一种形式的“自由”,而是一种“实质性”的“自由”,亦即,我们在感性现实中看到“自由”。这就是说,在艺术中,“必然”和“自由”都是“在-存在于”“现实”之中。
37、时 间:2017年12月17日上午10点到12点
38、伊曼努尔·康德提出了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39、《判断力批判》中,康德把人理解为“完整的生命”,并由此出发把人的“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通过审美判断联结起来。在审美鉴赏中,“事物自身”向鉴赏者“显现”出“自己”的意义,鉴赏者在“现象”中“看”到“本质”,从经验中的“有”中“看”到了“无”,召唤那个“无—本体—事物自身”到我们面前来。“无—非存在”并非人主观强加给“自然”的,“世界”作为“整体”存在于“作为整体的自然”之中,世界有一个“无”“在”。哲学正是在“整体”尚未“完成”时,“看”到了“整体”,提前进入“整体”。“整体论”可以理解为哲学的目的论,它使世界万物有始有终,有“自己”。“理性”将“自然”作为人们“生活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它不仅仅是我们的工具,而且将其“评鉴”为“事物自己”。“自己”就是“自由”,“自由”的意义只向“人”“开显”。人必须是理性者,是自由者,是目的。
40、我打一个比如,比如说,假如“小明是一个好人”这是一条真理。为什么这是一条真理呢?因为我们经常看到小明救死扶伤,乐于助人,这些事实证明,他就是一个好人。那我们更进一步问:为什么救死扶伤,乐于助人就是一个好人的标准呢?一方面,这个标准显然是人类制定出来的,这个标准本身它是不会说话说,它无法反驳。另外一方面,救死扶伤要成为一个真理,我们就要找到也要符合“救死扶伤是真理”的对象,也就是,这个真理,也需要支撑它成为真理的“对象”或者说“事实”,这个对象或者说事实是什么呢?显然,很难回答。
41、“天才”固然表现得很“怪诞”,但是它的“作品”仍是很“自然”的;人们之所以感到它“怪诞”,乃是有时它不符合“日常的经验”,它原本不是“经验知识”中的事,它是“自由”“创造”的产物。它那“怪诞”的“作品”,却体现了“巧夺天工”的大手笔,比起我们当前眼下的“自然”更加“自然”,即使是“荒诞派戏剧”,比起我们日常的生活,也更加“真实”,而毕加索的绘画,即是眼睛长到了胳膊上,那种摄人心魄的力量,岂是面前的漂亮姑娘所能比拟?
42、⑤Cf.ChristianWolff,PsychologiaEmpirica,Renger,1738,§§25,
43、这样,“哲学”就从“第一因-初始因”的问题,“扩展”为“完成因-终结因”,合起来,“哲学”或许可以叫做“终-始之学”。“哲学”为在“没有开始”处见出“开始”,同时也在“尚未终结”时,见到“终结”。“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处见到“有”。“哲学”“慎终追远”。“尚未开始”时,为“第一因”,“尚未终结”时,为“终结因”,都是“尚未”,皆为“无”,但是却已经为“有”,“无”“优于-早于”“有”,“结果”“优于-早于”“原因”,这就是为“目的”,是对“因果系列”的一种特殊的“视角-理解”,只有在追问“最初”和“最终”问题时才会出现的新境界,亦即“哲学”的境界。“哲学”讲“终”、“始”,并不是意味着“哲学”要研究“宇宙起源”、“太阳系形成与毁灭”的问题,也不是要研究“物种起源”或“人类起源”或“消亡”的问题,当然,“哲学”密切关心着这些问题的研究,但自己并不、也不能回答这些问题,“哲学”只是在思考,这些问题如何会“成为问题”,即“开始”与“终结”——亦即“起源-消亡”如何会“成为问题”。“哲学”思考这些“问题”作为问题的“合理性”。
44、“整体-终结-完成”乃是“自己”,为“自由”。世间有了“整体-完成”事物才有了“自己”。“有机体”“自己”“生长”,“自己”“修复”,“自己”“再生”;由此“扩展”开来,世间万物,莫不“有始有终”,万物莫不有“自己”。哲学的“目的论-终结论-完成论-完整论”,即“整体论”,保证了世间万物之“个体”之“区别”,才能将天下品类万殊区分开来,以后黑格尔才有理由说,一切有限的东西都是要毁灭的,亦即,都有“始终”。
45、梦呓其一或关于pinkFloyd的《time》
46、(13)比如《未来形而上学导论》《自然形而上学基础》。
47、按照康德的理路,艺术天才似乎在“模仿”着“神”作的事。它从“无”中“生”“有”,把“事物自身”的“信息”带到“现象界”,把“神圣性”带到“人间”,使人们在“必然”的“现象界”,也能体会出“自由”,在“森严”的“因果链条”中也能“保持”、“看到”“自己”。“天才”似乎是“界乎”“人”-“神”之间的那样一种“生灵”。它的“作品”-艺术品,“沟通”着“神”-“人”,“沟通”着“上天”和“大地”,“就天人之际”,这个“界限”,被它“消除”了。如同德罗兹在他《什么是哲学》一书中所说的,康德在《判断力批判》里,把他过去精心设计的一切“界限”通通打破了。(3)
48、“天才”观念即使在浪漫派艺术中,也有某种“神秘性”,康德反倒是将其“理性化”了,使它变得“可以理解”,也可以说,是康德以“哲学”化解“宗教”工作的一个部分。
49、鉴赏判断的第二契机就是按照量上来看的。这就是问一个真正的审美判断,譬如说这风景是美的,这首诗是美的,说出这判断的人是不是想,这个判断只表达我个人的感觉,象我吃菜时的口味那样。如果别人说:我觉得这菜不好吃,我并不同他争辩,争辩也无益,我承认各人有各人的口味,不必强同。康德认为根据个人的私人的趣味的判断,是夹杂着个人的利害兴趣的,不是象那无利害关系,超出了个人欲求范围的审美判断。因此对于审美判断,我们会认为它不仅仅是代表着个人的兴趣、嗜好,而是反映着人类的一种普遍的共同的对于客体的形象的情绪的反应。
50、另一个关于康德守时的故事是,一次他去朋友家拜访,因为之前有写信给人家说自己上午十一点会到,同时朋友家住的`比较远,过去还要经过一条河,所以他大清早就租了辆马车前往。等到康德和车夫到达河边后,却发现桥断了,虽然河不宽,但是水深,而且结了冰,这也就意味着他无法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达朋友家。
51、纯粹即为以概念思考为特性的哲学,必求每一概念有清楚交代,一点也不能含糊,或大概如此的溜过去,如此而来的理论体系才能站得住脚,有其客观的意义地位,否则只是盲人摸像.
52、英国的美学家和法国不同,他们对于美,不爱固定的规则而爱令人惊奇的东西,在新奇的刺激以外又注意“伟大”的力量,认为“伟大”的力量是不能用理智来把握的。因此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没有整体的心灵活动和想象力的活动是不行的。
53、然而在这个意义上,关于“现象”的知识只是“理论”的,而这个知识的“对象”,乃是“自然”的“机械性”的规则,而不是“自然”的全部。我们要“理解-认知”“自然”,光有“理论”的知识,显然是不足够的,“理论”知识不涉及“事物自身”,不涉及“现实自身”,也不涉及“经验自身”。“理论的知识”不能充分“解释”经验自身的规律。我们面对的世界不是“理论”的,它具有千变万化的样子,每一事物之“存在”,固然都可以用“因果关系”的“必然性”来解释,然而一草一木之所以“在”此,而“不在”彼,则远非机械“因果律”所能充分解释。就机械因果律来看,它们在理论上固然是“必然”的,但在“现实上”却是“不必然”的,亦即,就理论来看,知性的“概念-因果”只提供它的“可能性”。而“实际”上究竟如何,亦即“事物自身”的实际样子,那是“理论理性”所不涉及的“超越”部分。同时,就理论理性来说,之所以必定有一个“不可知的”“物自体-本体”,正是理论理性自己特性所决定的,亦即,理论理性所涉及的“因果性”,只是古代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有效因”,而尚未涉及他说的“目的因”。
54、康德这样说,并不是他忽略了成千上万的“人”在被当作“工具”来“使用”;康德的理路在于:如果作为一个“完整者-自己者-自由者”来看,“人”不可能被当作“工具”。“总体”只以它的各“部分”为“手段”,而“总体”的各个“部分”也只能以这个“总体”为“目的”。“人”作为不可归约为“客体”的“主体”,是一个“总体”,不是“部分”,因而只能是“目的”。“人”必须“完整”地、“自由”地来被“他人”“判断-评鉴”
55、休谟是经验主义者,认为人类的认识源自于经验,但是他又质疑经验,认为经验的认识都是不可靠的,所以,他也是怀疑主义者,甚至是彻底的怀疑主义者。
56、康德接着说,当我们要讨论“真理是什么?”的时候,其实我们有两个预设的前提,首先: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其次,真的知识是要和对象一致”,这两个假设前提至关重要。
57、(20)笔者用“认知行动”这个词表示自发的心灵活动,而非被动的、刺激性的心灵状态或过程。“我”的概念不包含任何具体特征,是一个空概念,它除了指涉它所伴随的表象的主体之外不包含任何内容。
58、(24)KonradCramer,KantsSatz:Das:Ichdenke,muβallemeineVorstellungenbegleiten.,Theorieder,KonradCramer,HansFriedrichFulda,Rolf-PeterHorstmann&UlrichPothast(hrsg.),SuhrkampVerlag,1990,S.1Bernhard,KantunddasProblemder derNatur,DeGruyter,1991,S.
59、经过以上的规定,自然和自由的秩序被严格限制在各自的领域中,他们看上去是不相干的。
60、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调和了勒内·笛卡儿的理性主义与法兰西斯·培根的经验主义,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61、康德尚无意在这篇文章里提供一个关于优美及壮美的科学的理论,只是把优美感和壮美感在心理学上区分开来。“壮美感动着人,优美摄引着人。”他从壮美里又分别了不同的种类,如恐怖性的壮美、高贵、灿烂等。可注意的特点是他对道德的美学论证建立在“对人性的美和尊严的感觉上”。这里又见到英国思想家歇夫斯伯尼的影响。
62、“现在,自然的合目的性这个先验概念既不是一个自然概念,也不是一个自由概念,因为他完全没有把任何东西赋予客体(自然),而仅仅表现着我们关于一个普遍关联着的经验而对自然对象进行反思时必须如何行事的唯一方式,因而表现着判断力的一个主观的原则(准则)。”(1)
63、康德指出,作为“根据”的“目的”,可以有两个方面的界定:一方面,它可以被理解为在“自然”之外的一个“理智性”的“原因”,这乃是包括莱布尼兹在内的上述“有神论”的“神学”理解;然而,“神学”与“自然-物理学”毕竟是完全不同的领域,将“神”引入“自然”显然也是悖理的事情,于是康德就要为“自然-物理”本身的“目的论”寻求“自然本身”的“根据”,从而严格的将“目的论”限制于“人”的世界,而不像古人那样由此进入宗教神学的领域。在康德的哲学中,只有通过伦理道德的“至善”,才能通达“天庭”,而通过传统的“形而上学-元物理学”只能把“神”“想象-推想”为一个“(最)高级工程师”,并非“全知全能全善”之“创世者”。“上帝-神”作为“第一因”,仍然是“理智型”的,只有将这个“第一因”同时也理解为“终极因”,亦即“至(完)善”,这个“第一”,才同时具有“完善”的意思,“始基”才能“尽善尽美”。“至善”既是“第一”,也是“最后-终结-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