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到扬州的郑板桥,穷困潦倒暂住焦山别峰庵时,巧遇马曰琯马曰璐二人,之后结下深厚友谊。之后在大雪纷飞的一日,郑板桥冒着风雪前往小玲珑山馆访问二人,正遇到一群读书人正在赏雪吟诗。他们见郑板桥身着粗布衣,以为他不懂作诗,便故意为难。哪知郑板桥不慌不忙、不动声色地吟出了这首诗《咏雪》。
2、这首《咏雪》主要表达雪花的多、洁白和轻盈美丽。诗句之中的数字都是一个虚数,并不是真的在数雪花的片数,诗人使用数字,主要是展现雪景的美妙以及美好,在人们眼前展现一幅大雪纷的景象,仿佛雪景就在读者的眼前,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3、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4、“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5、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6、郑板桥为人非常正直,有一年灾荒,因为他擅自开仓放粮,救助灾民而被罢官,罢官后不得不回杨州老家,靠写诗、作画、卖画为生。
7、“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唐·元稹《南秦雪》
8、初到扬州的郑板桥,穷困潦倒暂住焦山别峰庵时,巧遇马曰琯、马曰璐二人,之后结下深厚友谊。之后在大雪纷飞的一日,郑板桥冒着风雪前往小玲珑山馆访问二人,正遇到一群读书人正在赏雪吟诗。他们见郑板桥身着粗布衣,以为他不懂作诗,便故意为难。哪知郑板桥不慌不忙、不动声色地吟出了这首诗。这首诗用了先收后放的手法,把雪花和白茫茫的芦花融为一体的美景描画得十分动人。
9、曰璐诗风清刻,著有文集6卷、词2卷,合为《南斋集》刊行。与兄合编《丛书楼目录》。又辑刊宋本《韩柳二先生年谱》8卷。
10、郑板桥写这首诗时正是在某天清晨起来后,看到了那地面上皑皑白雪,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夜间只是觉得很冷,但是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但是等到天亮起床后,突然之间发现原来是下雪了,看到了外面厚厚的积雪。郑板桥也正是如此,清晨起床后看到那皑皑白雪,这引发了他的诗情,于是信手拈来之间,写下了这么一首有趣的诗,从而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经典之作。
11、考中进士后,在山东的潍县和范县做了十二年的“七品芝麻官”。
12、西湖的诗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3、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有代表性的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14、洪升《雪望》: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15、这首诗就是郑板桥刚回到杨州老家时所写。刚回到杨州的郑板桥,很穷苦,暂住在别峰庵,遇到了马曰琯、马曰璐二人,后来成为了好朋友;
16、明·徐渭《梨花》“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唐·李咸用《大雪歌》“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
17、呼儿试轻扫,留伴小窗明。咏雪徐陵琼林玄圃叶。
18、如果是在格律诗中,判定版本正误的依据之一是“是否符合格律”。如果都符合,且没有其它的明显依据,则不必纠结,可以同时都认可。
19、你们有在坚持和宝宝玩古诗吗?沐沐妈在此深表歉意,有一个月的时间没来更新。不是宝宝没学会,确实是我的原因,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辜负了各位的期许。闲话少叙,我们继续玩起来。
20、“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唐·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21、他出身就比较穷苦,但是天资很好,从小就很聪明,但一直没有考中进士,直到1736年,43岁的时候,才考中进士。
22、可以说是郑板桥开创了数字诗的鼻祖,不过虽然在后来有很多的人模仿郑板桥的咏雪诗,但是在数字诗上的成就,却没有一个人达到郑板桥的高度。因此那些所作的诗歌的流传程度,更是不及郑板桥的咏雪。
2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4、《咏雪》是清代诗人郑板桥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用了先收后放的手法,把雪花和白茫茫的芦花融为一体的美景描画得十分动人。
25、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6、全诗几乎都是用数字堆砌起来的,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呢,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了。
27、诗的前两句是虚写,后两句是实写,虚实相映融铸出了清新的意境。前三句看似平平常常,在低谷徘徊,然而到了结尾的第四句,却以动静相宜的深邃意境,一下子将全诗从低谷推向奇峰。
28、到晓翩翩出绣户,随烟直上透窗纱。绕帘渺渺落霓裳,呵手惊飞暖翠华。
29、诗的前两句是虚写,后两句是实写,虚实相映融铸出了清新的意境。前三句看似平平常常,在低谷徘徊,然而到了结尾的第四句,却以动静相宜的深邃意境,一下子将全诗从低谷推向奇峰。
30、《咏雪》是清代诗人郑板桥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用了先收后放的手法,把雪花和白茫茫的梅花(芦花)融为一体的美景描画得十分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