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⑨用“传语”“暗示”“唱歌”这些词语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拟人生动。
2、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3、(物候知识):因为雨前必定闷热,而蝉闷热时候就会越叫越凶叫
4、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5、展示课前收集的农谚,并说明其中包含的物候知识。
6、课下注释对作者身份的介绍是:“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并没有说“物候学家”。这引起了你什么思考?
7、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8、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过渡句,承上启下,承接上文花草鸟虫的规律性变化和气候的关系,透露出物候学的蕴含,引出下文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句话与上一句形成“被解说”与“解说”的关系,用具体实例说明自然界的普通现象起着预备农时的作用。)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样看来”紧承前两句话,然后指出“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自然引出下文对“物候”定义的介绍。)(关于物候的农谚及解释)。
9、 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如果这个阶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偏南,意味着到了黄梅时节,从海洋来的东南季风势力较强,降水可能就会偏少。因此有民谚说“小满不下,黄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10、(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11、播放学生提交的部分文言文背诵视频,表扬优秀学生,鼓励大家认真完成文言文的背诵。
12、课文不长,语言通俗,没有多少专业术语,学生读懂字面意义不难。但因为毕竟是科普文章,文章写得平实无故事;物候、农业等问题,又远离城市的生活经验,学生可能对本文的初始兴趣不大。因此,必须靠丰富有趣的思维挑战活动,激发学生细读课文、严谨“较真”的热情。(关于物候的农谚及解释)。
13、小组讨论: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颠倒说明的顺序?
14、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沉睡”“苏醒”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地人格化,展现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景象。)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这句将大地“苏醒”后的种种现象一一道来,“次第”是依次的意思,贴切地写出了花开是有次序,先后开放,引人联想;“翩然”是动作轻快的样子。形象地写出了小燕子飞翔动作的轻快活泼,进而体现了春天充满活力的特点。)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孕育”一词,本义是怀胎生育,这里用拟人修辞,把植物的成长写得生动形象。)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变黄”“簌簌”两个词语,写出了秋天的萧条景象,声色俱备,让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三个词语贴切形象,抓住特征,富有表现力地渲染了冬季的萧条肃杀气氛。)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年年如是”,“是”是“这样”的意思,四季轮回,周而复始,准确概括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季节变化及景物特征,自然引出下文对物候的概括说明。)
15、内容感知:教师投影自己的课本批注,引领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筛选主要信息。
16、①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地”人格化,显得亲切动人,为下文的描写定了基调。)
17、先跳出“说明文教学要点”的窠臼,从科学文本(科技作品)的角度想一想:科学文本,应该教什么?
18、草木荣枯:草木盛衰。荣,草木茂盛。
19、 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20、(1)小学阶段,教师已经讲了各种说明方法;
21、学生找出中国地图,或者自己勾勒一幅简图,把课文中提到的地名标划出来。根据地图显示的纬度、经度位置,解说课文中的例子。
22、固然说,一篇文章由语言和结构组成。但是,语言和结构应该只是作者内心想法的一部分,它们只是一个载体。恰当揣度作者内心想法,就是抓住了文章的主旨。抓住文章的主旨,才能真正体现作者的思想和观点。
23、物候能够反映生物的生长发育节律。聪慧的远古祖先依据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活动的变化节律进行生产活动,并编制出相应的时间制度,“物候历”由此而来。漫长的原始社会,“物候历”被广泛应用于渔猎活动和早期的农业生产之中。居于云南贡山的独龙族人,以桃花期和布谷鸟求偶期为标志来安排春耕春播活动,早熟小米在桃花将开时播种,晚熟小米和玉米在桃花盛开时下种等等。
24、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与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构成了初中三年六册教材里仅有的两个说明文单元。根据比较,本单元的教学不应再重复“抓特征”“讲方法”“品语言”的教学内容,而是要把重点放在“理清顺序”“读懂事理”“分析推理、质疑问难”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