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更多雷声音频节目,请点击雷声在喜马拉雅开设的个人电台网址:
2、多年以后(1926年),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这样评价他这一年的求学生涯:"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虽则碰巧那也是我最感受人生痛苦的时期)。"自然,源于康桥的秀丽的天然景色;愉快,源于康桥丰富多彩的学生生活;痛苦,则源于诗人在康桥的一段感情经历。
3、“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4、《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徐志摩再别康桥写给谁的)。
5、青荇(xìng):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圆形,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花黄色。招摇:这里有“逍遥”之意。篙(gāo):用竹竿或杉木等制成的撑船工具。溯(sù):逆着水流的方向走。
6、再是音尺,“轻轻的我走了”,三字尺,一字尺,二字尺,符合徐志摩活泼好动的性格,再是压韵。所谓建筑美,三句诗排在前面,四句诗低格排列,空一格错落有致,建筑有变化。
7、《再别康桥》抒发的情感有三: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
8、《再别康桥》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9、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10、SilentisCambridgetonight!
11、 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12、 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新月》月刊。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
13、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他的世界观是没有主导思想的,或者说是个超阶级的“不含d派色彩的诗人”。他的思想、创作呈现的面貌,发展的趋势,都说明他是个布尔乔亚诗人。他的思想的发展变化,他的创作前后期的不同状况,是和当时社会历史特点关联着的。
14、 所谓建筑美,三句诗排在前面,四句诗低格排列,空一格错落有致,建筑有变化;再者一三句短一点,二四句长一点,显出视觉美,音乐是听觉,绘画是视觉,视觉美与听觉美融通,读起来才会感觉好。徐志摩似乎有意把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的形式糅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现代化的建筑美。
15、 1920年10月到1922年8月,诗人徐志摩曾游学于康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