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管我们处于何种地狱般的环境之中,我们都有自由去打碎它。
2、使意志获得自由的唯一途径,就是让意志摆脱任。——黑尔(萨特关于自由的名言)。
3、自由意味着责任,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畏惧它的缘故。——肖伯纳
4、为了享有自由,我们必须控制自己。——任尔夫。
5、真正的自由属于那些自食其力的人,并且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所作为的人。——罗·科林伍德
6、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这部书中,用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来解答人们的疑问。其实,这部书一共就三部分。
7、我知道再也遇不到能激起我们热情的人或事了。你知道,去爱人可不是小事,需要毅力、慷慨、不顾一切……在开始甚至还得跳过一道深渊。要是深思熟虑,我不会这么做。而现在,我知道,我永远不会再跳了。
8、萨特,1905年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他幼年丧父,寄居于外祖父家。中学时期,萨特开始阅读哲学著作,这对其后来的哲学生涯有重要影响。他同时对文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9、内心贫乏和感到自己无用,促使我抓住英雄主义舍不得放下。
10、我们可以做许多白日梦,可以失败,可以哭泣,但也可以光芒万丈。
11、在此,萨特用存在与虚无的二元性代替了物与人固有的存在的二元性。这两项意味着存在的两个领域:一个是完全与自身相附的作为同一性的自在的存在,一个是作为区别的永远达不到与自身、与自在同一的自为的存在。有趣的是,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的《存在与虚无》对待自在的态度“颇失公平”:它仅有五页是贡献给存在的!其余则都是为着虚无而设的!这诚然因为是其所是的自在可能是没有什么可多言的,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在于萨特从来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人的研究上面,他对了解人始终怀有无限的激情,他关心人的一切。他要描述的是虚无的人类化过程。
12、萨特说,人的一生就是一连串的选择,无论我们的存在是什么,都是一种选择,甚至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即你选择了不选择。自由就是选择的自由,这种自由的选择是无条件的,不需要什么根据和标准。因此人愿意自己是什么,他就能成为什么,“懦夫是自己变成的懦夫,英雄是自己变成的英雄。”
13、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恩格斯
14、我是在书堆中开始我的生活的,就象毫无疑问地也要在书堆中结束我的生命一样。
15、只有由受过教育的人民组成的国家才能保持自由。——杰斐逊
16、▲ 1951年,萨特剧作《魔鬼与上帝》在巴黎上演
17、我为什么在这里?——为什么不在这里呢?现在是正午,我等待着睡觉的时刻。再过四天我又要见到安妮,目前这是我唯一的生活目的。在那以后呢?等安妮离开我以后呢?我很清楚自己暗暗地希望什么,我希望她永远不再离开我,然而,我应该知道安妮绝不肯在我面前衰老的。我是软弱的,孤单的,我需要她,我愿意精神饱满的去见她,因为她瞧不起失魂落魄的人。
18、人是注定要受自由之苦的。因为他并没有创造自己,但却是自由的。因为一旦被扔进这个世界里来,他就必须为他所做的每一件事负责。
19、谁因为害怕贫穷而放弃比财富更加富贵的自由,谁就只好永远做奴隶。——西塞罗
20、我是个百依百顺的孩子,至死不变,但只顺从我自己。
21、我们来到这个世上,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清算账目。
22、报纸和太阳一样,它们共同的使命就是给人带来光明
23、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我觉得孤独得那么可怕,以致想去自杀。把我克制住的是这样的想法,就是没有人,绝对没有人会对我的死而感动,我死后会比生前更孤独。
24、物体是没有生命的,不该触动人。我们使用物体,将它们放回原处,在它们中间生活,它们是有用的,仅此而已。然而它们居然触动我,真是无法容忍。我害怕接触它们,仿佛它们是有生命的野兽。
25、自由是人先稍微试用,然后无限制地使用,才能真正懂得用法的财产。——杜伽尔
26、这种天气对自省是再好不过了。太阳向万物投下冷冷的光,仿佛是毫不留情的审判。它从我的眼睛进入我体内,照亮我的内部,使我贫瘠。我敢肯定,不出一刻钟,我就会达到自我厌恶的极端。多谢了,我可不想这样。我垂着手坐着,或者胡乱画着,百无聊赖,打着哈欠,等待黑夜来临。等天黑以后,我们,物体和我,将走出虚渺。
27、1933-1935年,他进柏林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师从现象学派创始人胡塞尔。此间,他研读了可称存在主义首创人海德格尔的学说,接受了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
28、世上最美好的事物是言论自由。——第欧根尼。
29、尽管自己选择的使命是美丽的、崇高的和神圣的,但责任太沉重了,到头来被重负压得粉碎。回首往事,就象从失恋中解脱出来得斯旺所说:“真想不到我为一个对我不和适的女人而糟蹋了一生。
30、自由之树必须时时用暴君的血作养料。——杰弗逊
31、意志是自由自在的,人实现了他的意志,也等于实现了他自己,而这种自我实现对个人来说是一种最大的满足。——弗洛姆
32、《存在与虚无》一书写于一九四二年前后,于一九四三年夏天出版。当时的法国正处于法西斯德国的占领之下,法国人民的抵抗运动蓬勃兴起。萨特在书中崇尚自由,讴歌选择,强调拒绝和反抗,反对消极无为和叛变、怯儒,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基尔·德勒兹比较中肯地描述了《存在与虚无》在二次大战前后对一代人的震动:“在解放时期,人们奇怪地踡缩在哲学史中。人们刚刚知道黑格尔、胡塞尔和海德格尔,我们就象年轻的猎狗一样奔向一种比中世纪还要糟糕的经院哲学。幸运的是有了萨特,他是我们的外在,他真是后院里吹出的一股清风……”(G.德勒兹:《与克莱尔·巴尔奈的对话》,法文版)
33、在此,萨特用存在与虚无的二元性代替了物与人固有的存在的二元性。这两项意味着存在的两个领域:一个是完全与自身相附的作为同一性的自在的存在,一个是作为区别的永远达不到与自身、与自在同一的自为的存在。有趣的是,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的《存在与虚无》对待自在的态度“颇失公平”:它仅有五页是贡献给存在的!其余则都是为着虚无而设的!这诚然因为是其所是的自在可能是没有什么可多言的,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在于萨特从来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人的研究上面,他对了解人始终怀有无限的激情,他关心人的一切。他要描述的是虚无的人类化过程。
34、他说,人要在自我创造中展现自己的价值,选择可以完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并承担责任。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怎样使自己的生活更幸福需要自己的选择,也需要自己承担责任的勇气,只有注重行动,对创造属于自己的“本质”怀有绝对的信心,才可能创造想要的人生。
35、1960年,萨特出版了《辩证理性批判》一书,这标志着他思想的第二次转变。这个期间,他读了不少马克思的著作,感觉深受启发,于是试图把个人的存在与社会历史及实践联系在一起考察。后来,一是忙于社会活动,二是身体状况逐渐不佳,这部著作的第二卷就未及写成。
36、报纸和太阳一样,它们共同的使命就是给人带来光明。
37、人性是没有的,因为没有上帝提供一个人的概念。人就是人。这不仅说他是自己认为的那样,而且也是他愿意成为的那样,是他从无到有从不存在到存在之后愿意成为的那样。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什么都不是。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
38、其次,海德格尔在胡塞尔的影响下,创立了存在主义哲学。然而有两个问题,第海德格尔过于强调自我,这很容易被外界看作是一种自私自利的哲学;第海德格尔曾经很有影响,当上了大学校长,可是在希特勒纳粹掌权以后,他很快臣服于纳粹政权的淫威下,还率领一些大学教授向希特勒宣誓效忠。这不仅令人们对海德格尔侧目,也对存在主义哲学颇有微词。
39、我们来到这个世上,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清算账目。
40、虚无设定了否定,否定反过来设定了否定者:这就是虚无的人道化:“人是虚无由之来到世界上的存在。”(《存在与虚无》第60页)人是处于存在与虚无之间的存在,世上难有人不象存在那样为了存在只需要是,而是为了存在必须不是(即不是某种东西)。这种悖论导致对自由的否定定义:自由的本质就是否定性,就是虚无化的能力。
41、人有压抑他人的天性。而且人生而自由,这种自由是选择的自由
42、生活在没有人去生活之前是没有资料的;它的价值恰恰就是你选择的那种意义。人类需要的是重新找到自我,并且理解到什么都不能使他挣脱自我。
43、人的实在永远是介入到一个自由计划之中。但还应该规定这个自由计划与存在之间建立的关系类型。这就需要存在精神分析法。萨特以现象学的方法,从人的实在到意识,从意识的意向性到人在处境中的自由,都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述,实际上就包括一个从本体论到伦理学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存在精神分析法的伦理描述的性质。
44、就是说,人的本质,不是先天决定的,而完全是由自己的行动造成的,是自己设计选择的结果。
45、人不外乎是他意图成为的东西。人实现自己有多少,他就有多少的存在。因此,他是他行动的总体,是他的生活。
46、一个人的绝对自由是疯狂,一个国家的绝对自由是混乱。——罗曼·罗兰。
47、萨特认为,自为的人是处于存在与非存在之间。他是存在的欠缺,他缺少的是存在,他追求的也是存在。一张桌子就是一张桌子,而一个人永远不会完全是他所是的那个人。这就是萨特所说的时间化的过程:人总是被一个将来所牵引,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异己,他就是希望。意识是一种虚无化的活动,在这种意识活动中,人使对象世界虚无化,同时使自身虚无化,人的这种虚无化的能力意味着人超越当下的给定的存在,摆脱了实在世界里因果关系的束缚,意味着一种欲望、一种希望、一个未来的可能性。一言以蔽之,意味着自由。
48、1939和1940年,发表哲学著作《情绪理论大纲》和《想象力的现象心理学》。
49、综上所述,萨特所谓的存在与虚无实质上指的仍然是物质与精神、客体与主体、存在与思维。萨特在《存在与虚无》导言中自陈他写作此书旨在揭示一般存在的意义,揭示自在存在和自为存在这两种不同类型存在的意义,在唯心论和实在论之外另辟蹊径,以求阐明自在存在和自为存在的关系。然而,读完《存在与虚无》,我们感到正是在存在与虚无的关系上,萨特陷入了混乱。
50、你是自由的,所以你选择吧--这就是说,去发明创造吧。没有任何普遍的道德准则能指点你应当怎样做:世界上没有任何的天降标志。
51、人还在形成中,人是什么还不能确定,我们无法预先决定应当做些什么,人的处境是一种自由选择的处境,人除了他自己外,别无立法者,人在把自己投向未来之前什么都不存在,人不多不少就是他的一系列行径,他是构成这些行径的总和,生活在没有人去生活之前是没有内容的,既然我把上帝这个神排除掉了,那就总要有个人来发明价值!意思就是说首先有人,人把自己像投掷骰子一样投入世界,人碰上自己,在世界上涌现出来——然后才给自己下定义,在一开头人是什么都说不上的,他所以说得上,是往后的事,人总有一个未来等待着他去形成,人是人的未来,人除了是他自己认为的那样他什么都不是,人可以做任何选择,但只是在自由承担责任的高水准上,我的研究首要和唯一的条件就是要消解那些伴随人类信仰的盲目。
52、自由是人类得以自豪的唯一珍贵物品。——杜伽尔
53、我愿我能在横过孩子心中的道路上游行,解脱了一切的束缚;……在那儿,理智以它的法律造为纸鸢而飞放,真理也使事实从桎梏中自由了。——泰戈尔
54、萨特说,人的一生就是一连串的选择,无论我们的存在是什么,都是一种选择,甚至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即你选择了不选择。自由就是选择的自由,这种自由的选择是无条件的,不需要什么根据和标准。因此人愿意自己是什么,他就能成为什么,“懦夫是自己变成的懦夫,英雄是自己变成的英雄。”
55、如果自由是名副其实的,那么一切都将服从于它。——埃·伯克
56、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
57、从宏观意义上讲,黑格尔哲学是萨特哲学首要的理论先导。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是一部意识发展史,它显示了精神现象、意识形态因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矛盾而走向真理的漫长历程。萨特《存在与虚无》中对于意识——自为的存在的描述显然是源于黑格尔的这种不间断的精神运动的思想。萨特也是从意识内部活动出发研究人的存在,研究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他赞同黑格尔把人的经验看作为向着未来的不断运动。其次,萨特接受了黑格尔的否定的辩证思想。精神的辩证运动意味着主体自身一分为从自身中树立起对立面,异化为客体,从此显示自我意识在时间上的一种真正的历史,展示、认识自己,然后再克服这种异化最后达到无所不包的实在——自我意识。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中有关意识、人的存在的初论明显受到这种否定思想的影响,萨特的自为“是其所不是,又不是其所是”的名言体现了意识内部的这种否定,而且他得出这个结论时所运用的方法也类似于黑格尔定义自为的方法。而有关人的存在和自由的重要观点都是由此发挥展开的。
58、他比我大两岁—他从这两年中已赚到不少好处。
59、自由是上帝赐给人类的最大的幸福之一。——塞万提斯
60、Iexist,thatisall,andIfinditnauseating. 我只是存在着,仅此而已,而且我觉得恶心。
61、如果说,黑格尔从宏观精神上启迪了萨特,那么胡塞尔则为萨特提供了一种方法以寻求一条现实主义的哲学探索之路。萨特在一九三三年时才开始从阿隆(Aron)和勒维纳(Lévi-na)那里得知胡氏现象学,而他一接触现象学就为之倾倒,大有相识恨晚之感。胡塞尔按照现象(实际显现出来的)显露其自身的样子来观察现象(而不是象传统习惯那样依据主体对象认识论来把各种现象归入一些范畴)的方法正中萨特的心意,意识不再是一个事实,而成为超越自然的活动。胡塞尔的“现象还原法”表明本质并不在自我之中,而是当意识进入事物时才显现出来。萨特确从胡氏方法中获得极大的启发,他要从现象本身、即自为的存在的显现入手研究人的存在和自由。而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的本体论为萨特确立了研究对象——人的实在,即在世的人,处境中的人。萨特接受了海德格尔存在哲学的主要观点,要实现一种处境中的意识的本体论。
62、此外,萨特始终未能解决个人自由和他人自由的关系问题。他看到人不但是自为的存在,也是为他的存在,社会和他人的自由必然要限制个人的自由,萨特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但又辩解说自由只是被自由限制。萨特是矛盾的,他始终来能解决这个矛盾。
63、孤独是人类属性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特征,它是被一种存在于人们“找到生命意义的需要”和“对人世本质的虚无的觉察”之间的矛盾所激发的。
64、1936年起,萨特发表了哲学著作《想象力》。
65、我们来到这个世上,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清账。
66、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 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 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
67、人首先存在,碰到各种遭遇,世界起伏不定,然后限定自己。因为,人在开始时一无所有,只是后来才成为什么。
68、萨特讲了一句名言:“人命定是自由的”。里面包含有两层含义——第人是被无缘无故抛到世界上来的,是空无所有的;第人一旦进入尘世,他就享有绝对的自由,就要对所做的一切负责 ,就是自己行动的主人。
69、在《存在与虚无》一书中,萨特从纯粹主观性和纯粹意识活动出发,引出了两个根本不同的存在领域——“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他说,我以外的世界是“自在的存在”,而“自为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这个观点,是多少受了海德格尔影响的。
70、自由是人先稍微试用,然后无限制地使用,才能真正懂得用法的财产。——杜伽尔。
71、在我们那页灿烂的历史中,将添上更加光荣的一页,而且奴隶们最后将会用自己身上的镣铐锻冶成锋利的宝剑,把宝剑亮给他们自由的兄弟们看。——加里波第
72、和平要求每个民族都获得独立,要求相互尊重﹑和平共处;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我们的和平仅有一个意义,每个民族每个人都能够支配自我的命运,也就是自由。在我看来,我们事业的意义就在于我们要经过自由来建设和平,又经过和平使各族人民都获得自由。
73、“人就像是骰子一般,把自己投掷到人生之中去”。
74、萨特的出发点,是要为个人自由和人类尊严而辩护。在此基础上,他充分论述了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几乎所有萨特研究者赞成,在他身上,“一直表现出对穷人的关心以及对各种被剥夺权力者的同情”。
75、友谊是对于自己的一种自由的幸福的许愿,把天然的同情行为永远不变的和洽,超出情欲、利害、竞争和偶然之上。——阿仑
76、真想不到我为一个对我不和适的女人而糟蹋了一生。
77、我活着,是因为我诞生了。我诞生,是因为我的父母孕育了我。我自己并没有要求诞生。但一旦我诞生了,活着,就必须适应周围的环境,追求尽可能好的结果,并尝试着给一开始就被扭曲的自由以正确的方向——这是每一个人都希望去做的。我说自由被扭曲了,是因为父母在孕育我们的时候,就决定了我们的命运,他们设想我们将成为这样或那样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职业,等等。我们的自由被扭曲,也受教育的影响,受新闻每天提供的信息影响。
78、没有人妨碍我的自由,是我的生活本身汲干了我的自由。
79、从1943年开始,萨特又出版了一些列的哲学著作,其中包括《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80、上帝只将自由赐给热爱自由的人并随时准备保卫它的人。——丹·韦伯斯特
81、我是在书堆中开始我的生活的,就象毫无疑问地也要在书堆中结束我的生命一样。
82、社会上为什么会对存在主义哲学有疑问或“责难”呢?萨特在此书中,列出了四种疑问。
83、如何评价萨特所说的自由呢?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过:“一般所谓‘自由’这个名词,本身还是一个不确定的、笼统含混的名词,并且它虽然代表至高无上的成就,但也可以引起无限的误解、混淆、错误,并且造成一切想象得到的越轨行动。”同样,对于萨特的自由观,笼统的肯定或否定都是不恰当的,需要的是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分析。
84、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生活是无意义的。
85、没有人妨碍我的自由,是我的生活本身汲干了我的自由。
86、他后来还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剧本,写了众多的评论,就不多说了萨特是个值得钦佩的传奇式人物。
87、1960年,萨特出版了《辩证理性批判》一书,这标志着他思想的第二次转变。这个期间,他读了不少马克思的著作,感觉深受启发,于是试图把个人的存在与社会历史及实践联系在一起考察。后来,一是忙于社会活动,二是身体状况逐渐不佳,这部著作的第二卷就未及写成。
88、如果你独处时感到寂寞,这说明你没有和你自己成为好朋友。
89、萨特《自由之路》三部曲:《不惑之年》《缓期执行》《痛心疾首》(Vintage,1992)
90、到这里,萨特的存在主义已经显示出与海德格尔思想的巨大区别。
91、一个人的绝对自由是疯狂,一个国家的绝对自由是混乱。——罗曼·罗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