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严厉的批评 命令的口吻 浩浩荡荡的江水(短语结构)。
2、语言习惯:男女老少 金银铜铁 油盐酱醋
3、累累的果实 晶莹的露珠 清幽的月光
4、巨大的条石 伟大的奇迹 迥乎不同的印象
5、(思路点拨)这句话中,“邓稼先”是主语,“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和“有最高奉献精神的”都是定语,均可独立修饰宾语“儿子”。因此,句子的主干是:邓稼先是儿子。
6、漆黑的夜晚 勇敢的战士 伟大的领袖
7、由支配涉及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前面起支配作用的部分是动语,表示动作行为;后面被支配的部分是宾语,表示做什么、是什么。支配关系用语序而不用虚词表示。
8、如:父亲因为事忙,本 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 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 踌躇了一会。
9、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的:把 被 对 跟
10、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
11、判断某一短语是否是并列短语,可用下面的方法:
12、主谓短语 由有陈述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前面被陈述部分是主语,表示要说的是谁或什么;后面陈述的部分是谓语,说明主语怎么样或者是什么。
13、温暖的阳光 晴朗的天气 明朗的态度
14、宾语是回答动词“谁”、“什么”、“哪儿”的
15、形+补,以形容词为中心时它的后面只有补语,因为形容词不能带宾语。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
16、◆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包括具体事物、抽象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的名称。
17、两部分组成,语法地位一样,所指内容相同,意义上有复指关系,结构上是同位关系,在句中做同一成分。复指短语都是名词性的,中间一般不能加入虚词;加后意义有变化。
18、◆补语:是谓语动词的补充成分,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处所、数量、时间等。符号““”
19、◆助词:用来表示词语之间的某种结构关系,或动作行为的状态,或表示某种语气。
20、划分公式:(状语 ),(定语)主语中心语‖(状语 )谓语中心语(定语)宾语中心语 或补语>
21、平缓的坡地 紧急的情况 气势磅礴的形象
22、动+补,动补短语中的补语不能回答动词“谁”、“什么”“哪儿”。
23、动宾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关涉与被关涉的关系。动词+宾语。宾语是回答动词“谁”、“什么”、“哪儿”的。
24、绿茸茸的青苔 绿茸茸的草坂 湿漉漉的路面
25、坚强的战士 美好的品质 陡直的山崖
26、密切的联系 优美的图画 红红的脸蛋
27、洁白的雪花 洁白的浪花 晶莹的泉水
28、由介词加上后面的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组成。
29、短语有以下几类: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主谓短语、方位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复指短语、固定短语.
30、成簇的树叶 五彩的瑶池 灿烂的阳光
31、平静的湖面 宁静的夜晚 寂静的夜晚
32、如:报纸杂志老师和同学改革开放听、说、读、写雄伟壮丽聪明、美丽又善良
33、安定的生活 安静的教室 安详的面容
34、神圣的土地 贫瘠的土地 鲜明的个性
35、狰狞的面孔 碧绿的翡翠 年过六旬的老人
36、“||”前边是主语部分,后边是谓语部分。“老人”是句子的被陈述对象,是主语中心语,用双横线标示;“喝”用来陈述主语的情况,是谓语中心语,用“ ”标示;“泉水”是动词“喝”支配的对象,是宾语中心语,用波浪线标示;“住在山中的”“一位”修饰“老人”,“从森林中打来的”修饰“泉水”,都是定语,用“()”标示;“微笑着”修饰动词“喝”,是状语,用“()”标示。如果在动词后边还有补充说明的成分,则是补语,用“”标示。
37、骨瘦如柴的人 香喷喷的米饭 缎子似的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