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艾尔和Birdy曾是一对快乐年轻人。艾尔乐天,荒唐,冒失,而Birdy更温和,腼腆,内向。Birdy爱鸟,很正常,他只是个大孩子而已。他最爱的鸟,并非老鹰夜枭之类的,而是一只柔软的小黄鸟。这是人物性格的外化,体现他的温柔,敏感,内向的性格,和这小鸟一样。
2、 剧本的好,好的很玄乎,最后一个镜头才呈现出来的。影片结束前5秒,Birdy从屋顶飞身而下,我以为就这样结束了,心想这他妈的算什么破电影?!但结果是还有一个镜头:Birdy安稳的站在下一阶屋顶,抬头问赶来的艾尔:what?让我评选电影十佳结尾,《Birdy》绝对算一个。试想这样一个结局:Birdy飞身而下,艾尔大叫一声奔过去往楼下看,发现Birdy血肉模糊的摔烂在地面上——这他妈算是一个什么电影呢?
3、于是,Tomas失业了。失业后的Tomas只好去擦玻璃养家糊口,布拉格的地标建筑泰恩教堂又一次出现在窗框中。(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改编成什么电影)。
4、因文化不同,小说文本在被翻译的过程中被逐渐重塑再造,从捷克语到德语,从捷克语到法语,从法语到英语,每一次翻译都经过了另一个文化的篮子,同样的米落在篮子里,最后经过译者的思想文化墨水,淘出来的米已经大为不同。
5、一个人在他内在的黑暗中长得越大,他的外在形态就变得越小。一个闭着眼睛的人,便是一个受到毁伤的人。
6、在特丽莎之前,托马斯已经离过婚,有一个儿子。和前妻的相处令他厌烦与女人共眠,他给自己制订了几条规则,过上了情人众多且很快遗忘的单身汉的美好生活。这种生活不需要负责,女人们的脸,肉体好像都一样,他从不会和女人过夜共眠,总是结束性关系后就离开。托马斯重复过着找情人,及时抽身离开的生活,过上两三周他甚至想不起来她们的脸。
7、昆德拉喜爱写梦。他描写着特蕾莎的梦,似乎白昼和黑夜因为梦境的不同而显现出了巨大的迷人差异。艳遇不断的托马斯有一天打破了自己的原则,爱上了特蕾莎,并且娶她为妻。这是一九六八年的捷克,苏俄入侵的时期。专横之风盛行,外科医生托马斯因为自己的不合时宜,沦为了擦玻璃工人。不论何种处境,特蕾莎都一心一意地爱着他,并且嫉妒他众多的情妇。面对捷克政治的动荡不安,二人远赴他乡——苏黎世生活。而在陌生环境里,托马斯仍然不忘记与情妇私通。特蕾莎愤然离开,回到捷克。托马斯鬼使神差地选择回去找她,从此二人再没分离过,甚至还跑去偏僻的乡村隐居。最后,他们死于一场车祸。
8、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每一位慢粒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经济的治疗。若问前年最火爆的电影,恐怕非《我不是药神》莫属。这部电影既没有高昂的成本,又缺乏“流量小生”,却不仅赚足了口碑,而且取得了优异的票房。连带着,电影中提到的慢粒和格列宁,也成了热门话题。
9、灵与肉两重性的古老命题终于被众多科学术语淹没,我们仅仅将其作为一种过时的浅见陋识而加以嘲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改编成什么电影)。
10、虽然昆德拉在最后并没有在所有的对立中偏向任何一面,可人生的道路不就是在不断地摇摆和争辩中前进着吗?而我始终感谢着这些抛出新的观点,发现新的角度,找到新的思考点,从而引领我们思索和争辩的人们。
11、Teresa果然在Tomas的家中,两个人又重归于好了,Tomas也回到了从前的医院继续做脑科医生。然而生活依旧不能平静。
12、迈克尔·翁达杰是一位以诗闻名的加拿大作家,但使他跻身国际知名作家行列的,还是那部获得布克奖的富有如梦如幻般魅力的小说《英国病人》。
13、如果这样讲不太好理解的话,我们可以联想一下汉语中相似的文章,便于理解,譬如苏东坡的《赤壁赋》:
14、在这部小说中,米兰·昆德拉围绕着几个人物的不同经历,通过他们对生命的选择,将小说引入哲学层面,对诸如回归、媚俗、遗忘、时间、偶然性与必然性等多个范畴进行了思考,作者对人生的命运与价值的关注是该书的主题。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生命的存在与价值的问题,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在他看来,人生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人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世人都在为自己的目标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标本身就是一种空虚。生命因“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在“追求”的名义下,我们不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只是无休止地重复前人。因此,人类的历史最终将只剩下两个字——“媚俗”。
1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16、 认识该书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它的大时代创作背景吧~
17、六十年代左右,捷克斯洛伐克爆发的“布拉格之春”运动挑起了与俄国的战争,在这水深火热之中,一星半点的人性之光,都会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迹。
18、人的生活就像作曲。各人为美感所导引,把一件件偶发事件(贝多芬的音乐,火车下的死亡)转换为音乐动机,然后,这个动机在各人生活的乐曲中取得一个永恒的位置。
19、 追狗这一场,是艾尔和Birdy为了弄点钱,帮着一个混混追街上的狗,街上晃悠着的狗们被围捕后,全都被送到一个屠场电死,血淋淋的剥下皮,然后被砍碎卖掉。镜头很血腥。两个孩子又怕又惊又怒。初看之下觉得很怪,干嘛写这么一场十三不靠的戏,跟鸟也没关系,跟什么都没关系。紧接着这一个场,就是一只猫溜进屋子,差点把小鸟咬死了。
20、虽然文本语言有些难以捉摸,但只要理清一些哲句、意象及比喻的含义,故事本身的内容其实并不复杂。
21、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22、 烦一个人是有原因的。我一直烦尼古拉斯•凯奇。不管他演什么,我都看不下去。所以这部《Birdy》,迟迟才看。
23、 就像莫言所说,“他的小说是政治讽刺小说,充满了对极左体制的嘲讽。小说中的讽刺有一点儿像黑色幽默,又不完全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味道。”
24、无论是纵享情Y的托马斯还是脆弱敏感的特蕾莎,影片都没有用某一种道德来定义他们,抑或是把这种爱情拘泥于某种理性当中,反而是拍摄这种朝三暮四的朦胧之恋,能够将惆怅与感伤升华到一个高度。
25、《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作家米兰·昆德拉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84年。该书于1988年改编成电影《布拉格之恋》。
26、一场大雨后的刹车失灵将这对饱经磨难的年轻夫妇送往了天堂。就在事故发生前的几分钟,Teresa还依偎在丈夫的怀里柔声问到,你在想什么?
27、绝大多数人的小的梦想在大的社会动荡下都是脆弱不堪的。那梦想中绘制的美好蓝图与社会的苍白暗淡是格格不入的。很多人有梦,所以梦不是奢侈品;很多人只是有梦,所以梦又是奢侈品。
28、Tomas彻底懵了,好不容易逃出来,如今妻子又只身一人回到了动荡的布拉格。他来到湖边喂着天鹅,一边决定回到布拉格寻找Teresa。(也是任性,一言不合就连鞋带裤子往水里站。)
29、特蕾莎与托马斯,这是许多必然叠加出来的巧合。在特蕾莎听到贝多芬音乐的时候,她遇见了托马斯,于是,她告诉他她的房间号是六。他们坐在黄色的长凳上,一种无名的爱情在悄悄生长。
30、第媚俗是对某种绝对的生命价值的彻底认同,进而将不符合自己审美标准的事物视为肮脏的,从而排除在视野外,回避生活现实,苦难和肮脏。
31、历史和个人生命一样,轻得不能承受,轻若鸿毛,轻如尘埃,卷入了太空,它是明天不复存在的任何东西。
32、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33、“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日出月落时匆匆,迎风踏浪奔前程,世事纵有千千结。”
34、 当然除了托马斯和特蕾莎,小说里所塑造的另外两个主人公,萨比娜和弗兰茨也刻画的十分出彩。不管是初次阅读还是之后为了写下这篇文章再次阅读,我一直十分偏爱着萨比娜,如小说中所写,萨比娜的一生都在不断地背叛,而我似乎一直都比较喜爱这类反叛式的角色,反叛的,不愿媚俗的精神似乎也一直在影响着我的人生。
35、“我们不能让一个政治上有污点的人去做脑科手术”
36、忠诚使众多生命连为一体,否则它们将分裂成千万个瞬间的印痕。
37、关于生命中轻重的话题至此终结,其实,我认为,人生的轻与重,就在于在生命旅程中的每一个选择,这也正是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像小说中的特蕾莎,托马斯,萨宾娜,他们的选择不同,生命所承受的轻与重也不同。
38、萨宾娜是一个画家,曾经是托马斯的情妇之也是特丽莎妒忌的对象。萨宾娜一生不断选择背叛,选择让自己的人生没有责任而轻盈的生活。她讨厌忠诚与任何讨好大众的媚俗行为,但是这样的背叛让她感到自己人生存在于虚无当中。弗兰兹是被萨宾娜背叛的情夫之他因为她而放弃自己坚持的婚姻与忠诚,但是由于萨宾娜的背弃,让弗兰兹发现自己过去对于婚姻的执着是可笑的,纯属多余的假想,他的妻子只是自己对于母亲理想的投射。离婚后,自由自立的单身生活为他生命带来新的契机,并且了解萨宾娜只是他对革命与冒险生活的追随。后来他与他的学生相恋,在实际参与一场虚伪游行活动后,意识到自己真正的幸福是留在他的学生旁边。一场突然抢劫中,弗兰兹因为想展现自己的勇气而蛮力抵抗,却遭到重击,在妻子的陪伴下,无言的死于病榻上。本意: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
39、米兰·昆德拉在书中说“背叛,即摆脱原位,投向未知。”因为对未知有着极大的兴趣,萨比娜选择一次又一次的背叛。而事实上,她之所以选择背叛家人,爱情乃至于背离祖国,是因为她在找寻一种存在感,自由感,而所谓自由感,即是另一种存在,一种无有牵制的存在。但这种存在,又非高傲以至于去控制他人或凌视于他人之上存在(至少在爱情方面不是)。她希望爱情中双方的对等。她相信这世界上“没有一个男人适合她”。强,如托马斯;弱,如弗兰茨。而无论强弱,此世界似乎并没有那样一个适合她的男人的存在。
40、 可弗兰茨相较于萨比娜的背叛,他所选择的却是忠诚,确切地说,是活在真实里,要消除私人生活和公众之间的阻隔。只是这一想法亦于萨比娜所坚守的观点相悖了。感觉昆德拉似乎是刻意的在小说的人物关系上加上彼此立场的相悖,不可否认的是,这确实更有利于引出两个观点之间的争辩,这些建立在亲密人际关系之上的争辩也因此随着人物的不同而鲜活起来了。
41、(傲慢与偏见)改编自小说《傲慢与偏见》(1797简·奥斯汀)
42、她仍然没有让Tomas产生于女人共眠的欲望,Tomas从来不会在任何一个女人家过夜,也不会带女人回家过夜,总之他就是不喜欢睡觉的时候旁边有别人。在影片的原著TheUnbearableLightnessofBeing(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其实Tomas是离过婚的,他在前妻那里受了刺激所以从此害怕女人也不敢接受自己的儿子。不过既然导演在整部电影里都没有提及前妻和儿子,我们就拿Tomas当一个风流成性的单身汉好了。
43、Teresa是旅社咖啡馆的女招待,Tomas点了一杯法国白兰地(cognac)让女招待把账单记在他的房间名下。
44、“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背后却是晦涩难懂的真相。”
45、Franz离开了妻子,前来请Sabina接受自己。Sabina是感动的,因为这个男人能给自己Tomas给不了她的安稳婚姻。但同时,她并不爱他。于是Sabina连夜搬了家,留给手捧玫瑰的Franz一个空荡荡的房间和一颗稀碎的心。
46、《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作品,后被搬上荧幕。生命对于男人之重和女人之轻是整部影片探讨的主题。我也在想,既然生命对于二人的分量如此不可调和,Tomas为什么不选择爱他并给他自由的艺术家Sabina为伴,偏偏甘愿追寻Teresa的脚步一次次压抑自己呢?
47、可是婚姻并不能改变Tomas的风流本性,他仍然会时不时和别的女人睡觉,每次都被Teresa发现。Teresa在泳池里看着岸上的女人在锻炼,恍惚间又变成了戴着墨镜的Tomas在一群裸女间巡视玩味(画面黄暴里悠不约)。
48、好友告诉Teresa她可能被拍成情色影片的事实后,Teresa没有勇气面对自己,决定离开布拉格。可是她和Tomas的护照都被拿走了,除了布拉格他们无处可去。
49、当时看到这段批判的话语的时候,对于正在求学路上的我来说,总感觉因为过于真实而感到悲凉和讽刺。
50、媚俗的含义即是人们习惯在特定的思维模式和引导下,动辄倾诉于感情。书中引用了一个例子:一个美国参议员看到孩子在草坪奔跑,以迷恋的神态对萨比娜说:“看看他们,这就是幸福。”可是幸福和奔跑没有直接联系,或许孩子的奔跑只是为了打架。参议员这样的想法,就是建立在自己的情感之下又不断煽情加戏,随后被自己感动,感叹生活处处有美好。这就是在盲目的感性下的媚俗,充满了平庸。
51、轮回是个佛教词,中国人读到这里容易误以为是说轮回往生,因此误解尼采的话。其实在德国并没有轮回往生的佛教概念,而是受到虚无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影响。尼采是哲学家,更是音乐家。他热爱音乐,因为音乐胜过任何语言,成为他的一种持久的快乐,而非肉体上很快消逝的愉快。他想把握自己的生命,忠于自己的生活,因此投身于哲学和音乐创作。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价值是什么?这是昆德拉借故事和哲人们的话语真正想探讨的内容。“轮回”一词在德语里更像是“复制,回归”。人始终在变化,衰老,那么,我们凭什么认定这个人和前一秒的那个人是同一个人?我们凭什么证明自己的爱情呢?尼采给我们了一个解释:人处在永恒回归之中,我们因此得以确保我们的同一性。
52、 该书的写作背景是“布拉格之春”时期,也就是一九六八年苏联入侵捷克时期,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之风潮。
53、 也正是这种对立,使得托马斯和特蕾莎的感情之路一直都是纠葛的和痛苦的。
54、关于俄乌之战,关于顿巴斯(不代表本号观点)
55、影片中间出现了一位买酒者,买酒者在对马夫宣扬了尼采哲学的同时却又否定了尼采哲学,他发现了超人哲学的局限性——不可抗拒的外部现实。
56、对于托马斯而言,他难以接受自己对于特蕾莎那种灵魂的牵绊,爱情的渴望,正是基于此衍生的情感,也构成了他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
57、视觉受双重限制:让人什么也看不见的强光和完全彻底的黑暗。
58、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人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59、 而艾尔,在战争中毁了脸,他愤怒,打架,怒骂,他知道自己被毁了,但不确信是被谁或者被什么。他不断的和Birdy谈话,Birdy始终不开口。直到艾尔说出以下这些话:“birdy,我俩都完了。我们从未掌握过我们自己的生命……我觉得我们像没人要的狗,记得吗?……当炮弹打倒我脸上,我能闻到肉烧焦的味道,我不能触摸伤口,什么不知道自己的长相了,这些绷带下还是不是我,或者变成军队屠夫的长相……Shit!他们的世界有什么好!我们就呆在这不走了,你是对的,我们就藏在这不跟任何人说话,常常发疯,爬上墙!吐口水!拿屎丢他们!”
60、命中注定的,非如此不可的那种重的力量,和必然、价值有机联系在一起。必然者为重,重者才有价值。
61、 剧本的好,好的很玄乎,最后一个镜头才呈现出来的。影片结束前5秒,Birdy从屋顶飞身而下,我以为就这样结束了,心想这他妈的算什么破电影?!但结果是还有一个镜头:Birdy安稳的站在下一阶屋顶,抬头问赶来的艾尔:what?让我评选电影十佳结尾,《Birdy》绝对算一个。试想这样一个结局:Birdy飞身而下,艾尔大叫一声奔过去往楼下看,发现Birdy血肉模糊的摔烂在地面上——这他妈算是一个什么电影呢?
62、“对萨比娜来说,活着就意味着观看。但萨比娜的视觉受双重边界所限:即让人什么也看不见的强光与完全彻底的黑暗。”很明显,两种界限是两种极端。在两种极端之间即为有限的存在。而在存在之下,不仅有挣扎,还有惊恐。萨比娜不爱音乐,认为音乐是噪音,实际上只有比较后,她才发现其实美是比较的存在。也就是说,没有比较也就没有美的存在。在布拉格,她悲伤时,总爱去公墓。如果说人死之悲伤去墓地,那么,生之悲伤就没有必要去墓地释放,因为人还活着,因为生与死于同一个人就是两种不可同时存在的极端。她之所以会去,要去,是因为那里有她想要的宁静,一种在现世现实中不能够被成全的宁静。也许那里是最接近生也是最接近死的地方。在那样的空间,她可能才能感觉到自己真实的存在。
63、S和T这对老情人终于又见面了,与此同时,Teresa正计划拍些时下流行的裸女题材。她一直知道自己老公和Sabina的事情,所以她去找Sabina当自己的裸女模特。一是因为她在日内瓦也不认识别的什么人,二是因为她本能的觉得Sabina欠她的。
64、然后第二天早上啊(此前省略一千字),Tomas竟然发现他握着Teresa的手醒来。这真的算是一个连他自己都搞不明白来由的大突破,后来在和Sabina交谈的时候他坦言:“如果生活可以来过两次,一次我会留下Teresa,另一次我会赶她走,然后选择这两者之间更好的那个。可是生命是如此之轻,就像一个轮廓,我们无法填充、或者修正,让它变得更好”
65、她的画不单单是个人愿望的表述,放大开来却是两个世界呈现。里面有她认为的美(社会主义)与丑(共产主义)。可这种简单的呈现,背后却有着莫大的繁缛。无论是人之小理想还是国之大理想,在理想成为现实的过程中(表面成真相,底面也非谎言),有的也许就是挣扎。所以萨比娜挣扎。只是她将这种挣扎藏掖隐匿化了。正如她隐藏自己的爱情一样。(但她将隐藏爱情看作是理所当然,可爱情里同样会有挣扎。)
66、无论是太空的失重状态下、炎热的沙漠、冰冷的雪山,这支笔依旧书写流畅。提到阿米尔汗,喜欢看电影的朋友都不会陌生,他参与主演的那部《三傻大闹宝莱坞》曾红极一时。《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酷似爱因斯坦的校长和他引以为豪的太空笔。
67、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好像一个演员没有排练就上了舞台。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正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像一张草图。但“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比如一幅画的草稿,而我们生命的草图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68、余华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
69、似乎就可以这么幸福下去了,似乎也应该就这么幸福下去了。
70、媚俗就像是这个世界的华丽的面具,托马斯和特蕾莎最终回到农村的本质就是对媚俗的逃离,而萨比娜的逃离就更加彻底、直白、绝情。在周边给她设定好的框框架架中不断摒弃,但是代价也非常明显,便是她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71、人之所以为人,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所在,我们要以怎样的姿态去爱?我们要怎么抵抗生活中的媚俗?昆德拉在书中已经给出了答案。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获得快感的方式太多太多,但媚俗的迷雾也笼罩在每一个人身上。要寻找真正的幸福,还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正面现实生活中的苦难,不要逃避,直面生活和存在的真相。明白媚俗是谎言后,媚俗才能给人们以幸福。请大家认真阅读,延伸作品可看改编电影《布拉格之恋》。
72、但是,在他遇见女招待特雷莎之后,他的原则被倾覆,他在他们彼此的纠缠折磨里享尽快乐,又在快乐里受尽分离与嫉妒的痛楚。
73、是美国导演弗兰克达拉邦特的经典之作,故事精彩,吸引人心,意思深刻,有声有色,饱含艺术而又彰显大气。这部电影不仅是对美国司法、监狱制度的一种批判,同时也在述说着人与人之间珍贵的友情,现实主义的外衣之下的是揭示人生之中必要的希望,自由,坚持,值得每个人去感受与学习。
74、因此,尽管该片有很多大C度的镜头,但并没有受到抵制,反而获得很多殊荣。
75、“You never had a camera in my head.”我们花了一生去看Truman的一生,演员用一生配合他的表演,然而我们最后却最终未能获知我们所想象的。所以,这三十年究竟困住了谁?逃不出去的时间成为了无限循环,逃不出去的空间就成了《楚门的世界》。
76、啊哈,就是这个头戴礼帽的女人。鉴于他俩相处的镜头都有点非常特别的黄暴所以此处无图(捂脸笑嘻嘻)。Sabina的男士黑色礼帽是父亲的遗物,也是爷爷的遗物,总之是家里的一个传家宝。然后Sabina和Tomas共同的爱好就是让这顶礼帽参与到他们的XX中,是不是特别重口味。不过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荡妇的贞洁和贞女的放荡都是尤为可贵的,所以当这种古板传统的东西成为一个情妇的标记之时,这个女人也就具有了独特的、长盛不衰的魅力。这种魅力让Tomas沉醉在她的温柔乡中舍不得离去,然而即便是成功如Sabina也会有自己的遗憾——
77、 而在持续的阅读中,包括之前了解昆德拉的大体风格后,我一直都认为他的作品都会是充满了对世界的批判和讽刺的,可小说的最后一个章节,卡列宁的微笑中,却进入了温馨的牧歌式结局,这让我大为震撼。
78、 而艾尔,在战争中毁了脸,他愤怒,打架,怒骂,他知道自己被毁了,但不确信是被谁或者被什么。他不断的和Birdy谈话,Birdy始终不开口。直到艾尔说出以下这些话:“birdy,我俩都完了。我们从未掌握过我们自己的生命……我觉得我们像没人要的狗,记得吗?……当炮弹打倒我脸上,我能闻到肉烧焦的味道,我不能触摸伤口,什么不知道自己的长相了,这些绷带下还是不是我,或者变成军队屠夫的长相……Shit!他们的世界有什么好!我们就呆在这不走了,你是对的,我们就藏在这不跟任何人说话,常常发疯,爬上墙!吐口水!拿屎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