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2、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雍也》
3、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4、 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5、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出自(明)《增广贤文》。
6、我们知道,古人的文章也跟现在的新闻一样,字越少,包涵的信息量就越多。
7、子曰:“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卫灵公》(孔子说孝顺的名言)。
8、第不要自我设限,永远保持成长。现代社会,为每一个人都提供了多种出彩的机会。只要你有才华,你可以白天做公务员,晚上做主播,周一至周五上班,周六周日讲课。现在流行的“斜杠青年”就是这样,每个人都可以身兼多个身份。只要保持成长,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
9、孔子能把自己的不幸变成梦想的基础,努力的动力,非常敬佩,这中间,也无比体现出孔子追远,孝顺父母的种种。
10、(释义)孔子说:“温习旧有的知识时,能有新的体会、新的见解,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11、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2、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无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
13、选自《论语》。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孔子说孝顺的名言)。
14、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5、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16、(释义)孔子说:“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得上大雅君子。”
17、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
18、出自明朝《增广贤文》。各种罪恶之中以放纵为首,各种行为当中以孝道为先。
19、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1、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
22、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23、宰我问:“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旧谷吃完,新谷登场,钻燧取火的木头轮过了一遍,有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孔子说:“(才一年的时间,)你就吃开了大米饭,穿起了锦缎衣,你心安吗?”宰我说:“我心安。”孔子说:“你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服,所以不那样做。如今你既觉得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来,到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服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难道宰子对他的父母没有三年的爱吗?”
2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25、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26、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27、(释义)孔子说:“不怕别人部料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28、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9、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30、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31、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32、(释义)孔子说:“主张不同,不互相谋划事情。”
33、孔子三岁,慈父见背,15刚刚立志为学,仅两年年,天夺母命。17岁的孔子,成为孤儿。天地间,没有多少亲人,孔子父亲叔梁纥的正妻生了9个女儿,但是应该跟孔子没有交集,叔梁纥的第二任妻子生了孟皮,还有个姐姐,应该跟孟皮同父同母,但是没有太多记载,估计交往也不多,孟皮有个儿子,是七十二贤之一。
34、孟武伯,鲁国的大夫,仲孙氏,名彘(音zhì),“武”是諡号,孟懿子“世家”(继承王位)之子,孟子五世祖。谥号“武”说明对所治理或者服务的地域有扩大的贡献。
35、 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36、(释义)孔子说:“像庄稼那样只长苗而不开花的是有的吧!只开花而不结果的也是有的吧!”
37、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3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39、 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4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1、(释义)孔子说:“有益的快乐由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赞扬别人的长处为快乐,一多交贤能的朋友为快乐,这是有益的快乐。以傲慢自大为快乐,以无所事事地游荡为快乐,以过度的宴饮为快乐,这是有害的。”
42、(释义)孔子说:“君子胸怀坦荡,小人经常忧愁。”
43、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44、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45、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46、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47、有些人喜欢黑自己室友,各种奇葩,抱怨自己娃,是来报仇的。抛开社交币的因素,我们也能听到满满的调侃语气。
48、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49、真相:我们知道,在春秋时代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后人要研读那时侯的文章,便要再经过一个“句读”的过程,即是根据上下文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适当地方加上标点和停顿,这样才能得出一句句意通顺而连贯的话。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很容易就能得出这句话正确的分句方法: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东,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你看,这才是“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嘛。
50、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51、(释义)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52、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舜的父亲)杀人,则如之何?”
53、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54、(释义)孔子说:“诚恳地劝告他,好好地引导他,要使他仍然不听,也就算了,免得自找羞辱。”
55、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
56、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57、(释义)孔子说:“君子把义作为做人的根本,用礼仪来实行它,用谦虚的话来表达它,用诚实的态度来完成它。这才是君子啊!”
58、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59、(释义)孔子说:“君子达到的三个方面,我都没有做到:仁德的人遇事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无所畏惧。”子贡说:“这三点正是老师的自我评论啊。”
60、孔子说:质朴超过了文采,就显得粗鄙;文采超过了质朴,就显得虚夸。只有文采与质朴和谐地配合在一起,这才成为君子。
61、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62、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6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64、感叹,孔子这样的孤儿,竟然没有怨天尤人,确实为了天下大同,希望别人不要受他那样的苦。
65、(释义)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这就好比大车、小车缺乏了关键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样,那怎么能驾车走路呢?”
66、(释义)孔子说:“听到合乎原则的话,能不接受吗?而接收之后能改正错误才可贵。听到顺从自己的话,能不高兴吗?而高兴之后能分析鉴别才可贵。而盲目高兴,不加分析;或表面接受,实际不改,对这种人我实在没有办法啊。”
67、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68、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出自《大学》
6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70、人们在择偶的时候,根本就无法考虑这么多问题。如果真的考虑了,那结婚率估计更低更低更低......
71、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
72、(释义)孔子说:“有志之士、仁德之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肯勇于牺牲自己来维护仁德。”
73、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74、(释义)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上立身处世站稳脚跟,四十岁上学识多起来遇事不致迷惑,五十岁上知道了上天赋予我的使命,六十岁上对听到的言论能辨别真假是非,七十岁上怎么想就能怎么做,而不会越出规矩。”
75、 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秦伯》,一般人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理解为国家统治人民,指使驱赶他们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他们在做什么。这句话在现在看来,绝对很明显就是封建统治阶级几千年来一直在玩弄的愚民权术,小老百姓嘛,让他们知道那么多干什么?最好都是昏昏噩噩,只知道照着我们的意思去庸庸碌碌一辈子,这句训诫不可谓不恶毒,它被千百年来中国的大小封建统治者奉为至宝,但问题来了,这样的一条愚民之术,真是孔子这位致力于教化人民的教育家的本意吗?
76、10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77、(释义)孔子说:“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78、曾子曰:幸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意思是: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79、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出自(明)《增广贤文》(注释)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80、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81、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
8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83、真相:这句话的原话是“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思是事情做好了,可以总结经验,从中学习,取得进步;学习学好了,就可以把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做事中。优指的是悠闲,学有余力。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习”不是复习,而是演习,实习的意思。出仕就是“时习之”的途径之也就是把所学的、所修的东西应用到从政的实践之中,但是,修身学习是无止境的,从政可以更好地修身,也可以更好地推行仁道。所以这句话讲的是实践和理论的辩证关系。
84、《论语·为政篇》的第十二章是短短的六个字:子曰:君子不器。
85、(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86、还有一次,他老人家又一个人在那儿站着,我又很恭敬地走过去,父亲叫住问我:“你学过《礼经》了吗?”我说还没有。父亲说:“不学礼,就不知道怎么做人。”我就又开始学习《礼经》。父亲给我的教导,就这么两次。
87、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希腊伊索克拉底《孝》
88、同类竞争是残酷的,除非是谁也灭不掉谁的实力均衡。我没法说的太绝对,因为世间的事情,本来就不绝对两个字可以说。因为我不能说,要怎么样才合适,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9、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90、让自己的儿女们光宗耀祖是父亲们的主要缺点。——伯罗索
91、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衰,吾何以观之哉!”——《八佾》
92、有人说,这是早产,正常的人类出生都是早产,猫猫狗狗满月遍地撒欢,有些野兽生下来就可以去捕猎了。而三年才出生的哪吒才是正常胎生人类。古人守孝三年,就是这样来的,而且后面也有丁优,做官做着父母去世了,就要回家守孝,比如吴起没有回去,就被孔子的弟子开的学校开除了,张居正也么有回去,各种被政敌弹劾。万历亲征后直接把张居正变法给废了。
93、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出自(明)《增广贤文》。
94、(释义)孔子说:“我做学问的急迫感,就像追赶什么东西唯恐赶不上那样,而赶上了还又怕失掉。”
95、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出自(宋)林逋《省心录》(注释)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
96、(释义)孔子说:“诚恳地劝告他,好好地引导他,要使他仍然不听,也就算了,免得自找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