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2、 那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伴随着起落有致的鼓点,振奋人心的呼喊,人们所展现的是那一份团结,一份坚不可摧的民族力量。这强而有力的声音,鼓舞了龙舟队员的士气,激发了岸上观众的进取心,倾听这坚定的呐喊,耳畔响起的是祖国蓬勃发展的声音,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的声音,是新中国成长的拔节声。
3、聚会太俗,睡觉太懒,端午节到了,一起去盗墓!《盗墓笔记》中,死尸叫小粽子,僵尸叫大粽子,粽叶是裹尸布,你的武器就是马莲绳!有胆量就来吧!
4、 5)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5、今天是端午节,我们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吃粽子,餐桌上摆着肉菜粽子。我们一边吃着粽子一边谈论着屈原的故事。爸爸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历史上,屈原是楚国朝廷的还原,是忠臣。可是他却受到了朝廷中的奸臣的陷害,没办法为国家效劳。(端午节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
6、端午是传统节日,在莆田就有这么一首不和谐的童谣,五月初一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虽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端午中的美食了。
7、-----------END------------
8、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9、你是我生命中最要的人,要珍惜你;你是我端午节的贵客,要热情招待;请你吃粽子,喝雄黄酒,看赛龙舟,就是要你端午节过的快乐无比!
1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强暴。
11、 听说今年端午节期间出了个怪事,我当时正好路过,但我不相信我所见到的一切:那只猪居然真地像人一样拿着手机在看短信!
12、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
13、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14、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15、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出于:殷尧藩《同州端午》
16、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唐 刘禹锡《竞渡曲》
17、端午节流行的民族地区很广,有汉、壮、布衣、侗、土家、仡佬等。
18、端五节 端阳节 重五节 重午节 天中节五月节 龙舟节 浴兰节 午日节 女儿节 诗人节 五蛋节 雄黄酒 赛龙舟 包粽子粽叶飘香 香嫩糯米 鲜美夹心 龙舟竞渡 屈志从俗 五月端阳 风雨端阳 重五山村 欢歌笑语 江米粽子 粽子飘香 风雨端阳 人声鼎沸 阖家团圆
19、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出于:张孝祥《点绛唇》
20、端午节那天,妈妈都会用根根细绳细致地编成筐,按以往的习俗,编8个层,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个最光滑的。底层放一个,接着是桃子。每种都是3个,用了6层。第2层就是一个布老虎,是看护这些东西的。最后挂在门口,按照长辈说的,纪念屈原。取下来时,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个盒子里,与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团聚。
21、杯酒过汨罗这个耐人寻味的已然离我们远去,可以探寻的足迹唯有盘中微微泛黄的粽叶,婉转西流的汨罗江和江边那一缕亘古不变的。
22、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包粽子、登山、采艾蒿屈志从俗、阖家团圆、欢歌笑语、粽叶飘香、香嫩糯米、鲜美夹心今天过得真快,让我明白了很多知识,也知道了许多民间风俗,让我感到很开心很快乐地过完这个端午节。
23、端着夏日的清凉,端着美丽的心情,端着真诚的祝福,我在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提前为你“端”上祝福:祝你幸福安康,万事如意,端午快乐!
24、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25、在我的眼中端午节是一个美妙的节日,他充满了先人的智慧和良好愿望,有一种温馨浪漫的气息。每次看到那青色的粽子,嗅着浓浓的甜香,都会有一种情怀滋生。
26、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27、我热切期盼的“第五届中国湛江海上国际龙舟邀请赛”于端午节开幕了。6月6日上午,我和爸爸妈妈兴致勃勃地来到金沙湾观看龙舟赛。
28、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这就是我家故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所在。
29、粽子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一个民族难以割舍的温馨。
30、 爱国教育,至诚谆谆;尊师重道,你的嘱愿;孝敬美德,苦口婆心;一生授教,无悔无怨;你的形象,高大灿烂;端午节到,学生祝愿;愿你健康,一生平安!
31、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32、作为纽带,那一只只龙舟载着这份独特的情怀,一代一代源源不断地流传下去。正如那奔流不息的江水。
33、端午节的时候,老人们总会用五彩丝线编一些好看的手绳,给调皮的孩子系在手腕上,再小一些的孩子,还会挂上漂亮的小香囊,据说是辟邪驱毒的。
34、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每到端午节,秭归人都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纪念屈原,端午诗会吟屈原、赛龙舟纪念屈原、举行仪式公祭屈原,此外还有挂艾蒿、插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等。
35、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粽子香,粽叶长,包着幸福和吉祥;端午到,艾蒿高,过得快乐最重要!
36、粽香总会如期飘荡在五月端午这一天。无论风雨,不管磨难,祖祖辈辈怀念祭奠,吃不完的粽子,道不完的情。
37、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唤起楚国百姓的爱国之情,屈原跳进大江中,以死来表示自己的爱国之情,楚国老百姓害怕江中的鱼吃屈原,就包了许多粽子,以此来堵住鱼的嘴,这样鱼就不会吃屈原了。不过,这已经晚了。老百姓都很后悔冤枉屈原。所以,每到端午节时,人们就用吃粽子的方式来纪念屈原。
38、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39、端午节我们是要吃粽子的,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米中掺杂、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40、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41、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42、酒当歌,曲轻弹,霓霞舞翩翩;花儿美,碧水涟,日月彩云间;梦成真,福禄全,祝愿开心每一天!
43、不管历史如何嬗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自从屈原投入汩罗江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国百姓心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淀了,就注定他的灵魂将得到洗练和超度,割之不断、挥之不去,进而升华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精神。
44、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节目之一。妈妈和阿姨总会买了好多的粽叶,用水少泡着,洗干净码好。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煮熟。然后在妈妈和阿姨的一阵灵巧的忙碌之后,我们小孩便馋猫般围着蒸笼转,等待粽子出笼的时刻的到来……
45、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节目之一。妈妈和阿姨总会买了好多的粽叶,用水少泡着,洗干净码好。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煮熟。然后在妈妈和阿姨的一阵灵巧的忙碌之后,我们小孩便馋猫般围着蒸笼转,等待粽子出笼的时刻的到来……
46、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祝您端午节快乐!
47、(屈志从俗)指抑制意愿迁就世俗。屈原因志投江,纪念他吃粽子,成为风俗习惯。
48、五月初五是端午,粽叶飘香鼻尖传。片片芦苇片片情,点点红豆寄情谊。粒粒红枣心欢喜,滴滴雄黄吉祥意。年年岁岁端午节,分分秒秒幸福时。
49、端午是个美好的节日,在这并不美好的现实中可以寄寓一些幽思,让凡尘蒙蔽的心,在青色的古意间得到片刻的回归,认取生命中的真意,可以让生命更加真实一些。
50、端午是传统节日,在莆田就有这么一首不和谐的童谣,五月初一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虽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端午中的美食了。
51、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E《小重山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