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嚼子戴在牛嘴上——胡勒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马尾穿豆腐歇后语)。
2、力巴头赶车——翻了(力巴头,指外行的人)。
3、黄牛犁地:有劲慢慢使(比喻有计划地发挥作用)
4、老罕王的脚——真有福星(指努尔哈赤脚下的七星)。
5、老虎嘴边的胡须——谁敢去摸老虎下山——来势凶猛
6、青石板是光滑的,鳝鱼也是光滑的,把鳝鱼放到青石板上,能不溜之大吉吗。
7、杌喇踢格格——褶子了(这里指沾包了的意思)。
8、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老鼠见了猫——骨头都软了
9、北京话有大量歇后语,从来源分,一种是根据事物的情状而编成的,另一种则有“典”可据。
10、鸡给黄鼠狼拜年--自投罗网(比喻自找倒霉)
11、马尾巴搓绳——合不了股马槽里伸个驴头——多了一张嘴
12、上午栽树,下午取材---心太急了王八肚子上插鸡毛---龟(归)心似箭手榴弹的脾气---一拉就火牛踩瓦泥---团团转火烧到额头---迫在眉睫火烧湿竹子---直爆火绒子脑袋---沾火就着灯盏无油---火烧芯(心)没有庙会了---别挤(急)扭紧了发条的闹钟---憋得足足的油锅里煮豆腐---越煮越燥炒虾等不得红---真性急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到水边才脱鞋---事到临头狗等骨头---急得很兔子上树---赶急了说着风,便扯篷---太性急了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吃了秦椒烤火---里外发烧赶水牛上山---逼到头上了晒干的爆竹---有火就大叫着火挨板子---两头发烧阎王搓麻绳---结(急)鬼船上失火---急坏岸上人椅子底下着火---烧着屁股燎着心硫磺脑袋---沾火就着腊月里打赤膊---心火太重筒车打水---团团转滑了牙的螺丝---团团转
13、端午节的黄花鱼------正在盛市(势)上。老北京一到端午节就有吃黄花鱼的习俗,过去北京吃海鱼的机会很少,黄花鱼算是很棒的海鲜了。老北京人做黄花鱼,最简单的是侉炖,就是鱼不炸,葱姜蒜炝锅放酱油兑水成汤,放大料、桂皮、花椒等香料,把鱼搁锅里头炖,这样不仅省油,味道也鲜美。端午时节正是北京的黄花鱼上市盛时,谐音比喻某人发展势头正在最盛之时。
14、田鸡婆过垅---好热闹戏台下开铺---图热闹戏台上看火---热火加热火金钢钻包饺子---热闹得钻心烧开了的水---沸腾起来了半路上留客---口上热闹隔岸观火---看热闹粥铺里买卖---热闹一早晨喝米汤猜拳---图热闹端午节的黄鱼---在盛市上
15、挑水的从井里打完水,桶满了用扁担挑走,再回头一看,自然过井了。这句一般形容年纪大的人,做事不如从前了。
16、老鼠睡猫窝--送来一口肉(比喻没费力气,得来意外的收获)
17、大叶子座神位——全靠那张皮(大叶子指貂)。
18、开水泼老鼠--不死也要脱层皮(比喻后果十分惨重)
19、敬神的饽饽——挨个锤(指满族以打糕敬神)。
20、锅炮鱼---干死的。北京旗人用称作锅炮鱼的小干鱼炒胡萝卜酱,这种干鱼先晒干后放在锅里干炮,炮成比枯木还干。炒菜时将干鱼放在油内炸。因鱼太干,炸之即酥。北京话说某人行为或语言使别人太下不来台,语言过于生硬而使人难堪之类的意思为“干”。“干人”一词是说给人难堪。“干”可作动词用,例如“他这一句话真能把人‘干’死”。针对这种场合,北京人就用“锅炮鱼”这句歇后语,还可以这样说“锅炮鱼怎么死的?干死的!”
21、古人咏豆腐:“一身清淡七分水,通体晶莹四面光。富贵贫困皆厚爱,人人称其菜中王”。
22、21)房檐上逮鸡--不好捉弄(比喻猜测不出来)
23、早年间门头沟地区净产好煤,无论什么年代开煤窑的煤老板都是大土财主。民国时期,门头沟就有30多座煤窑了,这是个盛产财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