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老子说: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道德经名言名句100句)。
3、(翻译讲解):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一定是因为有的丑恶;天下皆知善之所以为善,一定是有了恶。
4、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5、老子名言: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6、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
7、第39章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
8、(翻译讲解):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9、老子名言: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0、老子说,要在祸患还未出生之前有所作为以消除,要在大乱还没有发生之前就采取措施修正。
1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2、(翻译讲解):把持拥有得多多的,不如适可而止。锤尖了又从而磨得锋利无比,不可能保持长久。满堂都是金玉,却无法永久的守藏。身处富贵而又骄纵无度,只能自取灾殃。
13、大意:知道是无可奈何的,就当作命运一样去接受,这就是人生最高的德行。
14、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1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6、大意:玩弄人会丧失德行,玩弄物会丧失抱负。
17、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18、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
19、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20、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21、(翻译讲解):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22、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
23、(译文)因此,圣人要领导人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想领导人民,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
24、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5、(译文)少发圣言号令扰民,就可以任运自然。
26、注: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大。知足的人就是富有。坚持而行的人就是有志。占有而不丧失才是持久,死亡而不被忘记的人才是长寿。不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的人,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2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山木》
28、老子说: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
29、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
30、吾所以有大患回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31、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32、解释: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粗壮就会遭到砍伐。凡是坚强的往往处于劣势,相反,柔弱的往往能处于优势。
33、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庄子·列御寇》
34、(翻译讲解):治理大国就像烹煮小鱼(一样的道理)。
35、(翻译讲解):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从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从不自显尊贵。
36、(感悟)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的方略。毛传云:“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矣。”
37、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38、大意: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视万物,不搬弄是非,以与世俗相处。
39、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40、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1、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42、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3、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第七十七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44、上等资质的人在听闻知晓了道以后,立刻会勤勉地去学、去做;中等资质的人听闻了道以后,会半信半疑,认为可有可无;下等资质的人听闻了道以后,就会大声嘲笑,大加讽刺。但如果这等人不嘲笑的话,就不算是真正的道了。
45、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
46、(感悟)只有符合于自然,才能体现主宰万物的道,只有符合于道,才能久远。
47、经常听到有新闻报道说,某地又出了一个孝子,好吃好喝的都奉养母亲,还经常带着母亲旅游。如果用老子的逻辑想想,这显然是一种悲哀。这难道不是一个儿子应该做的吗?这种事情之所以成为一个新闻,原因只有一个:大多数人都不孝顺父母了,六亲不和了。同样,如果政治清明,所有人都各司其职,怎么会有忠臣呢?
48、(译文)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俭啬;第三件是不敢居于天下人的
49、(翻译讲解):当人民不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大乱的威胁将要到来。
50、(感悟)“处下”与“不争”是老子思想的重要方面。此处结合用兵、用人,阐述了“不争之德”,强调“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在军事上的运用。
5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5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53、(翻译讲解):天下最柔的东西,反而能驰骋穿越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中。
54、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
55、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56、九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57、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58、大意: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