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句话出自《曾国藩文集·处世金针·修身之要》,原句为:“当读书,则读书,心无着于见客也;当见客,则见客,心无着于读书也。一有着,则私也。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是之谓虚而已矣,是之谓诚而已矣,以此读《无妄》《咸》《中孚》三卦。盖扞格者鲜矣。”
2、这一联是曾国藩在去世前两年撰写的,上联揭示内心的衷曲,还算写实;下联则仅仅是一种愿望而已,哪里有什么“坦坦荡荡”,恰恰相反,到是“凄凄、惨惨、戚戚”,庶几近之。他完全明白,居官愈久,其阙失势必暴露得愈充分,被天下世人耻笑的把柄势必越积越多;而且,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种种视、听、言、动,未必都合乎圣训,中规中矩。
3、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曾国藩座右铭16字书法)。
4、读懂曾国藩16字座右铭,一句话教你不再犹豫纠结!
5、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6、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事情来了就去顺应面对,对于未来的事不过多考虑,专心处理好眼前事,过去了的事就不要去纠结。
7、此对联表现出一种相当洒脱的高人逸老姿态,非一般人所能写得出。这里面透露出来的丰富内涵也非一言而可尽。对联的上联均表示自己对生活的要求不高,半耕半读,粗茶淡饭足矣;两联的下联又对儿孙们寄予很高的希望。
8、1人有毁我诮我者,改之固益其德,安之亦养其量。
9、最后,“息有养,瞬有存”,是这“六有”里面最重要的。“息”就是呼吸之间也要有所存养,然后“瞬有存”,瞬顷之间也要有所存养。这表示什么?也就是说“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任何时间里面,我绝对不会让光阴无缘无故就溜走了,也就是说把修身落实到一举一动,甚至到最后的一息一瞬统统离不开修身。如果自己能够做到“息有养,瞬有存”,那大概接近圣人的地道了。
10、2 (良心推荐)含一颗,2秒“爆珠”,5秒解决口臭!胃病、幽门螺杆菌都没了
11、在曾国藩看来,要教育孩子立足社会,并让这个家族能够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关键就是他总结出来的两个字:勤与俭。它们是名门望族能否延续下去的试金石。
12、曾国藩用打仗的经验来告诫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要稳当,在稳当的基础上,才能创新变化;办事要讲方法和原则,顾全大局的同时,处事老道,又要不失精明。
13、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这句看起来有些无理。其实这句话是曾国藩在表达自己一定要成为圣贤的决心。《大学》中说,止于至善。这个止的意思,朱熹解释说:必至于是而不迁也。就是说一定要达到至善的境界,绝不可以一点点苟且,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14、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15、保持心静,专心致志,时刻检查警惕自己的杂念;
16、这是曾国藩48岁时写下的一副对联,用来勉励自己。“春”,是指像春天那样有生机,有活力,迸发出一种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激情。“意思”,就是一种氛围,轻松、快乐、有趣味。对某件事厌倦了,我们会说“真没意思”。“春意思”大致指一种充满生机,又能给别人带来生机;温暖自己,又能温暖别人的精神力量。
17、以前拼命想要得到的东西,有时回头想想不过如此吧。
18、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知足天地宽 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19、1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20、曾经的辉煌只是一段过去,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垫脚石,曾经的失败也不必过多放在心上,从中吸取经验,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21、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22、这句话虽然只有短短16个字,但是其中包含了为人处世的智慧哲理。特别是性格犹豫、做事不坚决的人,若能读懂这句话,相信一定能对您克服犹豫的性格有巨大的帮助。
23、曾国藩发现,这些人的精神气质,与以前的湖南朋友圈们大有不同。很快,他发现,这些人,都是理学信徒。他们有着清教徒般的道德热情。他们自我要求严厉峻烈,对待他人真诚严肃,面对滚滚红尘内心坚定。
24、*下面是集雅斋签约书法名家张小东先生《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书法作品手书真迹
25、 本著作尝试以深厚的国学智慧来解决现代问题。
26、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27、那些明知有些事无法改变,却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不是执着,是偏执,是死脑筋。
28、上联讲行事之理,下联讲做人之道,理浅意深,发人深省。想想我们多少人既做不到“大处着眼”,拥有长远和战略眼光;也不能够“小处着手”,踏实做事。多少人不懂“群居守口”,信口开合,不计后果;又有多少人能够“独居守心”,恬静淡雅,持之以恒。能做到这16个字,怕是不及曾国藩,也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29、1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30、未来不迎是指还未发生的事情,千万不要去管,更不要恐惧和心慌,活在当下,却犹豫将来。
31、其实大家反过来想,更好理解:如果事情或者麻烦来了,你还在想为什么这样而不是那样?未来怎么办?而不着眼于解决此刻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始终存在,还会为后续添上麻烦。
32、在为人处事上“每逢大事有静气”这是曾国藩年轻时候时刻铭记在心的,那时的曾国藩初入官场,难免心浮气躁,他就向著名理学家唐鉴先生请教。这个“静”字用得特别传神,从此以后,曾国藩每天都要静坐思考,这些思考的时间为他带来的是丰厚的收益,很多平常时候不能注意的细节,都被很好的解决掉。在处理中的问题的时候,这一做法发挥的优势更加明显,曾国藩不急于做出决定,而是静下心来反复思索,最终得出的结论往往能让人信服。
33、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34、过去发生的事,不管是好的回忆,还是痛苦的回忆,那也只是过去了。不能躺在过去的成绩上吃老本,也不可沉浸在痛苦的失败的回忆中,对自己丧失信心。今天就是新的一天,做好眼前事,一切都是崭新的开始。
35、曾国藩的前30年,并不是很成功,起码也是平平;与其后半生30年纵横宦海相比,前者真是寒碜。
36、来自清人吴大澂“苦”字联:好人多自苦中来莫图便宜,凡事皆缘忙里错且要从容。这也是曾国藩平生喜爱的一副对联,并常将此联书赠亲友弟子。
37、10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38、专心致志、心无杂念,是做好事情的首要原则。无论过去还是未来,我们都无法改变、无法预知,唯一能够用自己能力改变的就是眼前的现状。不要想的太多,坚定做好眼前事,不要犹豫,不要纠结!
39、易境就是顺境,难境就是逆境。顺境和逆境、乐处和忧处,这是人生的两组矛盾,他们相辅相成,是一体两面。人生就是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努力则天下无难事,懒惰则万事不成,人的终身乐处在哪里,在于心无愧怍持之淡然,人的忧处在哪里,用孔子的话说,在于德之不修也,学之不讲也!
40、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41、有人说,人不要刻意地去说我要什么,或者是我不要什么。人要学会顺其自然,因为万事万物都是流转的,都会在该出现的时候出现,该消失的时候消失。如果你非要强制性追求,到头来,得到的未必是如你所愿的,得不到的也未必就是不好的。
42、1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43、既过不恋是指过去的事情,别再去留恋了,人不可能总是活在回忆里,回忆再好,也只不过是过往云烟,对你毫无益处。
44、天山路校区:玄武区天山路2号(高楼门饭店后门左转)
45、洒脱一点,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向前看,才有可能收获新的朋友,开启新的人生。
46、这是曾国藩的做人之道。其实说的是做人要有一硬一软的境界。上联“养活一团春意思”,形象地阐述了做人处事,要像春天一样,既能颐养万物,有容人之心,又能挺立自我,滋养自己,一切都要积极有为,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是顺流还是逆流,我们都要像春天那样生机勃勃。下联“撑起两根穷骨头”,意思是人不能只是一味地“柔”,一味地“内圣”,人不管身处何种境况,脊梁骨必须要撑得起,不能弯曲了。为了事业,不能一味的委曲求全,要挺起腰杆,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斗中求挺直。
47、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48、曾国藩教子之道,直到今天还给我们以非常重要的启示。早在一百多年前,他已谨防儿子们沾染今日风行的“我是某某的儿子”、“我是某某的女婿”……以家世捞官、捞钱、捞文凭的恶习了。
49、君子处事应该兢兢业业,居安思危,内心坦荡,放得开。即便是在逆境,也要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
50、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51、正是在30岁这一年,曾国藩立下了“学作圣人”之志。为此,曾国藩改号“涤生”:
52、“穷骨头”之所以能撑起,全靠的是内心强大,而内心强大靠的是日复一日的修身,所谓无欲则刚!
53、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54、1◎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禁大言以务实
55、1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56、所以为人低调不仅是自保,也是维护社会和平。什么是老练: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息,既要精到,又要简洁。从中不难归纳总结出,一个人想要表现的老练,想要变现的面对突发状况处乱不惊,就必须稳重行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57、曾文正公读《周易》这段笔记意思是,活在当下,真正的活在当下。做事情的时候专注于事情本身,不为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忧虑,也不沉浸在过去的痛苦里,亦不被时下的外界环境所牵绊,按照当下自己的意志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就足够了。
58、“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59、“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60、他曾对女儿说:我一生清廉,为民请命,从未想过要发财。你们今后,也应该靠自己的力量生存,而不是靠我来帮衬。
61、好多人总是对发生过的事情耿耿于怀,有时候还总拿出来说。如果是好事还好,但是悲伤也总是念念不忘,这样就不好了。要知道时间是不能倒流的,也没有“后悔药”可买,即便是错过了我们只能感叹没有缘分,其实改变不了什么。犯过的错误我们要铭记,避免在以后重蹈覆辙。既过不恋说的是不要过分迷恋既往之事,要看向当下,展望未来,才不会让人忧虑和多疑。
62、下联即张载的“六有”说,所谓“言有教”,就是我讲话出来,里面都值别人学习。“动有法”,我只要有所举动的话,都足以做学习的榜样。“言有教,动有法”,其实就是把言、行两个先弄出来了。言行是最重要的,言行是“君子之枢机,荣辱之主”,君子靠什么来动天下?就是靠言行,所以说你要“言有教,动有法”。
63、群居守口,在人群中要谨言慎行,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要说,所谓祸从口出,要做一个善于聆听的观众;自己独处的时候,要乐于享受、懂得反思,守住自己纯善的心。
64、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65、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告诫我们,做事不能只想着回报、酬劳,更要想着把事情做好,耕耘好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然会有好的结果。
66、然而,生活虽不易,我们寻找快乐和幸福的脚步却从来不曾停歇。
67、1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68、1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69、做事时,无论出现什么样的结果,都要学会接受,既来之,则安之。使自己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万事不惧,成功不强求,顺其自然便是。
70、这里讲的就是顺应自然的道理,当一件事发生了或者一个人来临了,我们总是猝不及防的疲于应对,这其实就是心态没有摆正。要以豁达的态度和淡泊的心境去迎接变数,才不会被外物左右,这才是物来顺应的真谛。
71、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72、1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