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巴金原名李尧棠,“巴金”何来呢﹖那还是在法国沙多·吉里小城。他写完了处女作《灭亡》,想寄回国出版,又不想用真名,就想起刚刚自杀的北方同学巴恩波,为了纪念他,就用了百家姓中这少见的“巴”字。这时一位学哲学的安徽朋友看到桌子上摆着巴金正在译的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就建议取用个“金”字。一个很随意的署名,后来却成了“巴金信仰无政府主义的罪证”:巴是巴枯宁的首字,金是克鲁泡特金的尾字。可笑。
2、「在巴金声音的影响下,我们应学着在时代提供的可能和局限中作最大的努力,每个人都要争奇斗艳地让生命开花,这个世界才会有未来和希望。」
3、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1954年9月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60年4月,当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文革”期间,受到冲击。晚年发表杂文集《随想录》。1983年起,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2003年11月,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4、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美术师刘波,近年来以极大热情创作了一批歌颂中华现当代优秀人物的水墨肖像画,有科学家、医学家、文学艺术家以及学术界、宗教界著名人士,形象传神,鲜明生动,并以诗词形式褒扬人物事迹,受到画主及亲属故旧、弟子传人、专家学者的喜爱。这些诗画佳作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传递东方笔墨之美,是向青年一代进行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生动教材。本刊予以连载,本期续发之二十六。(巴金简介代表作品)。
5、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6、刘福泉,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巴金研究会理事,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巴金创作艺术探究》(2019年出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7、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巴金简介代表作品)。
8、① 成家前的觉新是一个积极接受新思想的进步青年。他贪婪地汲取知识,并期待着朦胧的爱情。可是,父亲的一句话彻底击碎了他的梦想(出国留学):“你爷爷希望有个重孙。”之后,父辈用拈阄的办法为他定了门亲事,匆匆完婚,他都无奈而顺从地接受了。
9、是近代作家巴金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
10、1909年,5岁的巴金进私塾认字。16岁时,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其间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等革命刊物和克鲁泡特金的《告少年》等外国作品。
11、这位“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不懈笔耕者,秉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大写的知识分子。百岁老人的生命本身,就已经成为一本浩瀚的大书。他说:“生之目标就是丰富的、横溢的生命。”他是用坚持说真话的晚年(一生),为生命的尊严写下了最好的注解。
12、新文学问世以来,以揭露旧家庭旧礼教为题材的创作很多,但以长篇系列小说的形式和如此浩大的规模,对封建家族在现代逐步走向崩溃过程做系统深入描写的,《家》以及《春》《秋》还是第一次,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根据该作品改编越剧曾于2003年首演,由越剧名家赵志刚、单仰萍、孙智君等担纲主演。四川交响乐团根据《家》改编的歌剧《鸣凤》于2013年11月25首次与观众见面。《鸣凤》由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李元华、高育发分别担纲导演及艺术总监。
13、1932年5月23日,长篇小说《雾》出版。
14、因此,巴金翻译的作品与他的思想情感是相通的,很多时候他是从“信仰”角度选择作品,“巴金有时借译作传达情感和信念,这是他另外一种形式的作品,也是他翻译活动的重要特色。”在周立民看来,那些深深影响过巴金的作品,他必须自己把它译出来,“喜欢的东西要长成自己肌体的肉,到了这样的地步。就像巴老曾说过,喜欢读一些别人不肯读或不愿意读的书,他的翻译也是这样——既有大众熟悉的屠格涅夫、高尔基,也有柏克曼、尤里·巴基、赫尔岑、廖·抗夫等别人不大会特别关注的作家。这是巴金特别的视角,也是今天看来他的译作具有特殊价值的地方。”
15、田悦芳,河北经贸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影视文化传播研究。著有《巴金小说形式研究》(2016年出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16、翻译是“拣来别人的武器”,长成自己肌体的肉
17、名著导读25|《城南旧事》,我们都曾孩子过
18、《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巴金的早期代表作。其中《家》的艺术成就最高。《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呼吁自由、民主、尊重人格、人性解放的最鲜明的一面旗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起着巨大的作用。
19、巴金说:“我不要单给我们的家庭写一部特殊的历史,我所要写的应该是一般的封建大家庭的历史,这里面的主人公应该是我们在那些家庭里常常见到的,我要写这种家庭怎样必然地走上崩溃的路,走到它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我要写包含在那里面的倾轧、斗争和悲剧。我要写一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怎样在那里面受苦、挣扎、而终于不免灭亡……我写《家》的动机也就在这里。”《家》也是巴金在哥哥李尧枚的鼓励下写的,1929年7月,李尧枚自川来沪看望巴金,谈了家庭里的种种事情,气愤而又苦恼。巴金告诉他,要写一部反映大家庭生活和家中男女青年不幸遭遇的小说。大哥即表支持,后又写信来大加鼓励:“你要写我很赞成,我简直喜欢得了不得,我现在向你鞠躬致敬。” 这使巴金大受鼓舞,抱定心志创作《家》,不负“我一生中爱得最多而又爱我最深”大哥的殷切期望,让大哥早日从沉重的封建枷锁中解脱,“读到我的小说,也许会觉悟,也许会毅然地去走新的路”。李尧枚在信上说:“《春梦》(即以后的小说《家》),我很赞成;并且以我们家的人为主人翁,尤其赞成。实在的,我家的历史很可以代表一切家族的历史。我自从得到《新青年》书报,读过以后,我就想写一部书来,但是我实在写不出来。现在你想写,我简直喜欢得了不得。”他还鼓励巴金不要怕,说:“《块肉余生》(即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过于害怕就写不出来了。”而故事中的高觉新的形象更是以哥哥李尧枚为原型塑造的,然而可惜的是,才写到第六章时,接到家里来电,大哥终因受不住巨大压力而服毒自杀了。巴金悲痛欲绝:“万不想大哥连小说一个字也没有能读到。”“没有挽救他,我感到终生的遗憾。我只有责备自己。”李尧枚的死,更坚定了巴金早日写好《家》的决心:对那吃人的封建制度,我一定要用全力打击它!他拿起笔写了小说的第七章《旧事重提》。《家》由上海开明书店正式出版时,巴金写了序《呈献给一个人》,这“一个人”正是他的大哥李尧枚。巴金说“我写《家》的时候,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同受苦,一同在魔爪下面挣扎。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我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去,我好像在挖开我的记忆的坟墓,我又看见了过去使我的心灵激动的一切。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常常被逼着目睹一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横遭摧残,以至于得到悲惨的结局。那个时候我的心由于爱怜而痛苦,但同时它又充满诅咒。我有过觉慧在他的死去的表姊(梅)的灵前所起的那种感情,我甚至说过觉慧在他哥哥面前所说的话:“让他们来做一次牺牲品吧。”一直到我在1931年年底写完了《家》,我对于不合理的封建大家庭制度的愤恨才有机会倾吐出来。所以我在1937年写的一篇“代序”中大胆地说:“我来向这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I’accuse(我控诉)。”我还说,封建大家庭制度必然崩溃的这个信念鼓舞我写这部封建大家庭的历史,写这一个正在崩溃中的地主阶级的封建大家庭的悲欢离合的故事。我把这个故事叫做《激流三部曲》,《家》之后还有两个续篇:《春》和《秋》。”“第五单元家族的记忆《家》我不要单给我们的家族写一部特殊的历史。我所写的应该是一般的资产阶级家庭的历史。这里面的主人公应该是我们在那些家庭里常常见到的。我要写这种家庭怎样必然地走上崩溃的路,逼近它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我要写包含在那里面的倾轧、斗争和悲剧。我要写一些可爱的青年的生命怎样在那里面受苦、挣扎而终于不免灭亡。我最后还要写一个叛徒,一个幼稚的然而大胆的叛徒。我要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要他给我们带进来一点新鲜空气,在那旧家庭里面我们是闷得缓不过气来了。”巴金的作品《家》作品影响新文学问世以来,以揭露旧家庭旧礼教为题材的创作很多,但以长篇系列小说的形式和如此浩大的规模,对封建家族在现代逐步走向崩溃过程做系统深入描写的,《家》以及《春》《秋》还是第一次,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20、有大师之实、坚辞大师之名的学界与文坛大家,驾鹤而游时几乎都有“遗言”传颂。这“遗言”,不是安排家事、后嗣的临终嘱咐,不是夕阳残照那闪亮的一抹——绝笔之作,甚至还属健在时的一二感慨或悟道,但一经发出,或如石破天惊的“启蒙”,或似如雷贯耳的警示,如钱学森先生安详辞世,并没有留下什么遗嘱。但人们更愿意把老人关于教育的话看成他的遗愿,“钱学森之问”遂成“世纪之问”,成为中国教育界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如巴金贯穿在他那沧桑之怀、苍老之手,一字一句写就的《随感录》,以凡42万言、150篇告诫文坛的“遗嘱”:“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
21、是近代作家巴金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灭亡》既表达了对杜大心为理想牺牲自己的献身精神的赞赏,又说出了作者内心对杜大心行为的“反对”态度,还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社会无比憎恶的心情。
22、大型文化项目《百年巨匠》是中国第一部聚焦20世纪为中华文明作出突出贡献的大师巨匠的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新影集团、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百年巨匠(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
23、《秋》,我国著名作家巴金所著的《激流三部曲》之三。小说继续叙述了高公馆的故事。
24、他从探索人生出发走上文学道路,又在浩瀚的文字中让人感悟人生,触摸到一个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心灵;但他直到晚年,仍在无情地解剖自我,拷问自我,审视自我……
25、她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梅在父母包办之下,嫁给省城外的一个姓赵的人家,可惜结婚不到一年她的丈夫死了。婆婆对她不好,只好回娘家来。回省城以后,她和觉新虽然尽是避免接触,但是她和觉新之间的感情却始终不能泯灭。梅有流不尽的泪水,只好在忧郁、苦闷、悲伤之中渐渐消瘦、憔悴,最后含冤死去。
26、《雾》是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是《爱情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于1931年首次出版。该作品讲述了旧社会时期一个留学归来学子在旅馆的一段遭遇,反应了旧社会时期包办婚姻与自由恋爱的相互抗争,凸显了当时的社会特性。
27、简介: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d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28、他受过新思想熏陶的“新青年”,虽不满旧家庭的专制,但处在长房长子这样特殊的位置,加上受封建礼教较多约束,使他养成了委曲求全懦弱顺从的性格,导致他的思想与行动总是矛盾,结果就是奉行“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与梅相爱却奉父亲之命娶了瑞珏,婚后还算幸福,但梅后来的回归给他带来无限内疚与痛苦,而梅也因此不久病逝。办高老太爷的丧事时,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把即将临盆的瑞珏赶到郊外生产。瑞珏难产而死,觉新因习俗礼教无法见她最后一面,在悲痛之下转而支持觉慧离开这个破碎的家。
29、③ 揭穿“捉鬼,行孝的丑剧。高老太爷病重,生命垂危,奄奄一息。这个封建大家族迷信神灵,在陈姨太的提议下,开始为高老太爷捉鬼治病。整个高公馆都笼罩在浓重的祈神活动之中,虔诚地企盼高老太爷的康复。而觉慧则第一个无畏地戳穿了这个鬼把戏。
30、巴金的《抗战》三部曲:《火》《冯文淑》《田惠世》
31、生卒: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
32、(1)热烈浓郁的抒情气氛。作者热情地礼赞美丽的青春,猛烈地抨击封建势力的罪恶,把自己感情的潮水,用洗炼流畅的语言痛快淋漓地倾泻出来,使人感到作者的感情与作品中极表同情的人物的感情已经同化了。这种主观感情的人物化,具有诗一样的情绪,抒情意味浓烈而隽永。(2)善于挖掘人物心灵的丰富内涵,展示细腻复杂的心理活动。例如鸣凤投湖前的内心独白。(3)情节结构庞大严密、跌宕有致。在结构艺术上借鉴《红楼梦》的写法,全书以觉慧和鸣凤的恋爱以及觉新与瑞珏、梅芬之间的纠葛作为情节发展的主线,全面交织展示了高公馆的衰亡过程。(4)语言精练生动,流利畅达,总带着一股激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总之,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准确而真实地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特定的社会历史风貌,形成单纯、热烈、畅快、明朗的艺术特色。
33、拍摄完成的《百年巨匠》纪录片,陆续在中央电视台(一套、三套、四套、九套、十套、十五套、发现频道、国际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各省级卫视、海外电视台等国内外158家电视台播出,受到广泛好评,屡创同类纪录片收视率新高。《百年巨匠(国际版)》启用8种语言向全球播出。
34、在小说中作者以娴熟的艺术手段,塑造了众多的富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形象。
35、陈思和认为,俄罗斯文学对巴金最大的影响是他早期撰写的传记作品《俄罗斯十女杰》,这部作品代表了巴金思想的核心精髓,是巴金所有人物的精神原型。除此以外,屠格涅夫和赫尔岑对巴金的创作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他们两位更接近西欧文学,浪漫的、抒情的、像诗一样的语言。这种语言风格与巴金的教养是吻合的。”
36、孔教会的会长,封建礼教的顽固维护者,同时又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
37、家是最受读者欢迎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最受欢迎的一本。
38、2014年12月14日,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中国民生银行社会责任管理委员会代表单宇红,《百年巨匠》出品人、总策划杨京岛,《百年巨匠·文学篇》总导演肖同庆共同为《百年巨匠·文学篇》开机揭幕,开机仪式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吴义勤馆长主持
39、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男,汉族,1904年11月生,四川成都人,无d派人士。1999年6月9日,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以8315号小行星发现者的身份向国际小行星中心申报,经国际天文联合会下属的小天体命名委员会的批准,该小行星被命名为“巴金星”。
40、《灭亡》是近代作家巴金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灭亡》既表达了对杜大心为理想牺牲自己的献身精神的赞赏,又说出了作者内心对杜大心行为的“反对”态度,还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社会无比憎恶的心情。在书中,作者写出了一代小资产阶级革命者的反抗、追求和牺牲精神,表现了他们的爱与憎、快乐与痛苦。
41、《随想录》虽然主要是巴金先生针对“文革”时期的故事写下的随笔,但是其中展现的人性的许多弱点在现在依然存在,这本书不仅有助于我们反思“文革”产生的原因,更有助于我们从中深挖人性的弱点,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时至今日,依然有着振聋发聩的作用。这本书其实是剖析人性、洞察人心的一把利剑,我们应将其时刻高悬于顶,借以不断地提醒着我们,警钟长鸣。
42、巴金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43、此外,巴金还延续了屠格涅夫小说中的重要场景——客厅,“巴金的小说大多数是男女在客厅里的故事。两人在辩论爱还是恨,或者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主人公在客厅中展开对话,在这个空间中人物之间的感情与对话处理得很细腻。”
44、巴金被人们称为“世纪老人”。一位诗人王火在《敬寿巴老百岁》中写道:时光如水,巴金是金。真心真爱,深意深情。大志大悟,举重若轻。大作大家,淡泊宁静。曲奏南薰,霞焕椿庭。 人歌上寿,仁者遐龄。 立言立德,益世益民。 如鹤如松,长寿常青。 百岁翩临,华夏集庆。 海上人瑞,天际有星。
45、名著导读0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知识点梳理与复习
46、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春》《秋》。最早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原篇名为《激流》。开明书局于1933年5月出版首本《家》单行本。
47、陈子善认为,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对巴金的认识仅仅局限于他的创作是不完整的,他的翻译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巴金曾翻译匈牙利作家尤利·巴基《秋天里的春天》,继而创作了《春天里的秋天》。
48、短篇小说集:《复仇》《光明》《电椅》《抹布》《将军》《沉默》《神·鬼·人》《沦落》《发的故事》《长生塔》《小人小事》《还魂草》《英雄的故事》《明珠与玉姬》《李大海》
49、巴金著《激流三部曲》之二《春》,是之前《家》的续集,故事继续随之发展,讲述了三房的淑英在觉民、觉新、琴等人的帮助下逃出家庭,逃到了觉慧所在的上海。
50、「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都期待一种具有超越力量的、伟大的、能让我们静静思考的声音。我想巴金的声音就是属于这样的声音。」
51、《秋》是中国作家巴金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激流三部曲之这部长篇巨制蜚声海内外,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描绘出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掀起的改变旧生活的故事。
52、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53、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巴金散文集代表作海上的日出
54、《雾》是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是《爱情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于1931年首次出版。该作品讲述了旧社会时期一个留学归来学子在旅馆的一段遭遇,反应了旧社会时期包办婚姻与自由恋爱的相互抗争,凸显了当时的社会特性。
55、王宏图认为,巴金、茅盾等大家的翻译,尽管从技术角度来说可能不是最好的译本,但他们的翻译参与塑造了中国新文学进程。“巴金先生的译著融汇到了汉语当中,甚至成了我们文学传统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他的翻译不仅仅是简单介绍推荐外国文学,实际上也是中国新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56、巴金的作品《家》推荐理由作品在语言上也独具魅力。巴金的作品一向语言简洁生动,流畅奔放,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家》在语言上也同样体现着巴金作品的独特风格。在作品中,作者无论是写人,或是叙事,甚至剖析人物心理,都是带着浓郁的感情色彩,这就使读者在领略人物命运时,一同体味到了作者的喜怒哀乐,使作品具有了格外感人的情感力量。本书是《激流三部曲》之是文学大师巴金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长篇巨制。小说以五四运动浪潮波及到的滞塞内地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描写了高公馆这个“诗礼传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没落分化过程,揭露了封建专制的腐朽本质,控诉了封建家族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罪恶,颂赞年轻一代的反抗斗争精神。 巴金说:“我不要单给我们的家庭写一部特殊的历史,我所要写的应该是一般的封建大家庭的历史,这里面的主人公应该是我们在那些家庭里常常见到的,我要写这种家庭怎样必然地走上崩溃的路,走到它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我要写包含在那里面的倾轧、斗争和悲剧。我要写一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怎样在那里面受苦、挣扎、而终于不免灭亡……我写《家》的动机也就在这里。巴金的作品《家》内容简介 激流三部曲之描写旧式封建家庭的解体和青年人的反叛。故事集中在1920年冬到1921年秋的八九个月时间里,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撕开了在温情关系掩盖下的大家庭的勾心斗角,暴露了所谓“诗礼传家”的封建大家庭的荒淫无耻,也描写了新思潮听唤醒的一代青年的觉醒和反抗,从而宣告了这个封建大家庭必然崩溃的命运。我国的长篇小说创作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作为现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则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之后受中外文学交互影响而产生的。五四时期的文化启蒙运动使小说这个古老的文学样式在华夏大地上从“稗官野史”升级到与诗文同等甚至更重要的地位,从茶余饭后的消遣娱乐变为作家和读者表现人生、看取社会的重要手段,在语言与形式上也经历了由文言章回体到现代形态的蜕变。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始,在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兴盛的基础上,长篇小说也孕育萌芽,三十年代达到创作的高峰,出现了巴金、老舍、茅盾、张恨水、李劼人等重要作家和以《家》、《骆驼祥子》、《子夜》、《金粉世家》、《死水微澜》为代表的重要作品,立体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国民的生存状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篇章。巴金的作品《家》作者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男,汉族,1904年11月生,四川成都人,无d派人士。1999年6月9日,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以8315号小行星发现者的身份向国际小行星中心申报,经国际天文联合会下属的小天体命名委员会的批准,该小行星被命名为“巴金星”。30年代是巴金小说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这期间,他先后完成的长篇小说有《死去的太阳》、《海底梦》、《砂丁》、《春天里的秋天》、《雪》(即《萌芽》)、《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在这些作品中,“激流三部曲”代表了他此时创作的最高成就。30年代,巴金还创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其中短篇小说集有《复仇》、《光明》、《电椅》、《抹布》、《将军》、《沉默》、《神·鬼·人》、《沉落》、《发的故事》等。巴金的短篇小说题材非常广泛,涉及的生活面也很宽。它们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倾诉了民众的呼声。
57、觉慧:觉慧是大胆而幼稚的封建大家庭的叛逆者,《家》中具有民主主义觉悟的年轻一代代表,是“五四”进步新青年。他的民主义义觉醒有一个发展过程。他的思想基础是民主主主义、个性主义、人道主觉慧是个封建专制的叛逆者典型,请用一个具体情节或事件加以说明。
58、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59、《家》描写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以祖孙两代的矛盾冲突为线索,通过梅、鸣风、瑞珏三个女性的血泪悲剧沉痛地控诉了封建制度对年轻生命的摧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其腐朽没落,同时热情地歌颂了青年一代民主主义的觉醒及其反封建斗争。
60、1936年10月初,与鲁迅、郭沫若等21人联名发表《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形成。
61、“巴老去越南的时候也在学越南文,然后还学过印第语,大概是因为他要研究洛克尔的东西。所以,他学习语言的习惯大概保持了一生。”周立民说。
62、1921年4月1日,第一篇文章《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发表在《半月》刊第17号刊载上。
63、巴金的《人间》三部曲:《憩园》《第四病室》《寒夜》
64、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索桥的故事》《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65、巴金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
66、在《家》中,就有梅的悒郁致死,瑞珏的惨痛命运,鸣凤的投湖悲剧,婉儿的被逼出嫁,——这些青年女性的不幸遭遇,无不是封建制度以及礼教、迷信迫害的结果。通过这些故事,作家批判的锋芒不仅指向旧礼教,更指向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其所描述的恋爱婚姻悲剧的真正意义,也不只是主张自由恋爱,而是唤醒青年“人”的意识,启迪与号召他们与封建家庭决裂。在作者看来,觉慧与婢女鸣凤的恋爱悲剧,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之间的婚姻悲剧,其根源都在于他们追求幸福爱情、婚姻的愿望与封建礼教以及封建专制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是旧的家族所代表的专制制度,扼杀了他们的幸福和生命。巴金写这部小说,目的在于他要以笔为武器,对这个“垂死的制度”,喊出“我控诉”。
67、(1)小说通过两个方面来表现:一是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阶级的腐朽没落及其必然灭亡的命运,二是以觉慧为代表的年轻一代的觉醒、反抗和他们光明的前途。
68、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
69、转眼又到10月,2005年10月17日,一代文学巨匠巴金与世长辞。明月,如镜,巴金,别了……
70、1932年5月23日,长篇小说《雾》出版。1933年1月,长篇小说《雨》出版;5月,长篇小说《家》出版。
71、2014年12月14日,《百年巨匠·文学篇》开机仪式出席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