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要说文学地位知名度之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似乎要更高一点
2、1845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出他的处女作——书信体小说《穷人》。1846年1月《穷人》连载于期刊《彼得堡文集》上。1849年因牵涉反对沙皇的革命活动而被捕,并宣布于1849年11月16日执行死刑,但是在行刑之前的一刻被改判成了流放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他的身体每况愈下,癫痫症时常发作。1854年他终于得到释放,但是要求必须在西伯利亚服役,直到1858年升为少尉后他才有自己的时间来思考与写作。这十年的经历让他开始反省自己,笃信宗教。
3、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什么错》的最后,作者将赞同者和反对者的思想进行了对比和总结,并且将俄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的差异进行了详细的解说,从而说明了两者观点存在的合理性和特殊性。
4、 蓝色(голубойцвет,这是按耿济之的译法)具有神性,蓝色是通过神的语言说出的能够和真理相匹配的色彩。如果说索尼娅的名字和圣智产生联想仅仅是一种偶然,那么她那天蓝色或蔚蓝色的眼睛表现出神性的光辉就是某种必然了。但是,这种色彩和名字所传达的灵性依旧可能是表象,真正使索尼娅具有拯救力量的是她非同凡响的经历、她在苦难中对信仰的顽强坚守和她本身的“孩童性”。拉斯柯尼科夫能够跪在她面前,吻她的脚,就像圣经中圣徒们吻基督的脚一样,因为基督注定要通过惨烈的死亡来换取对人类的救赎,而索尼娅用年轻稚嫩的少女身体来赎罪。所以,拉斯柯尼科夫才能说出“我不是向你下跪,而是向人类的一切苦难下跪”(20)的话来。拉斯柯尼科夫不明白,索尼娅是如何平衡自身中污秽与圣洁这两种情感的,他坚信这样的人一定在痛苦的深渊中挣扎,所以他劝索尼娅“干脆投河自尽,了此残生”索尼娅之所以没有“了此残生”,是因为“她想到了罪恶,想到了他们,那些孩子们”(22),此处的грех(罪恶)其意为“винапередБогом”(人在上帝面前的罪过)。虽然小说中对这个罪恶并没有深入解释,但从上下文中不难看出,这个词表示人的原罪,但更多地表示人之所以有罪恶,是因为抛弃了上帝,在她眼里,拉斯柯尼科夫对信仰的怀疑恰恰是他身上存在罪恶的原因,而摆脱罪恶的唯一办法是相信奇迹,就像拉撒路在基督耶稣的呼唤声中复活一样,人只有彻底将自己献给上帝,诚心忏悔,必将清洗罪孽。苦难是奔赴天国的第一道门槛,只有近距离触摸苦难,才能与神同在,因此,索尼娅愿意佩戴被拉斯柯尼科夫杀死的丽莎维塔的十字架。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拉斯柯尼科夫并未真正理解苦难的价值,在西伯利亚服刑期间,“他那变得冷酷的良心并没有从他以往的所作所为中找到特别可怕的罪恶,除了那个任何人都会碰到的简单的失策之外”如此看来,索尼娅并没有真正拯救拉斯柯尼科夫,她这个人物所具有的神性价值就打了折扣。(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
5、②、创造了人物形象的全新结构,主人公的意识不位作家的框架所限,和作家具有平等的地位。
6、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闻名世界的俄国大文豪,他的诸多作品都深受读者喜爱。而《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什么错》却是一本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争论。下面就来具体看看是怎么一回事。
7、购买链接:https://m.tb.cn/h.f6QGBVC?sm=33c20e(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
8、(33)Н.А.別尔嘉耶夫:《俄国魂》,参见索洛维约夫等:《俄罗斯思想》,贾泽林、李树柏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第263页。
9、陀氏的小说的情节结构多由两个以上的线索构成(《卡》以阿辽沙、米卡、费多尔、伊凡四条线索编织而成;《被》由娜塔莎、涅莉和万尼亚为中心线索,集中于娜塔莎的婚变;《罪与罚》以马美拉托夫的生活困境——无路可走的人生——受罪和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精神困境——无路可走的精神——犯罪为主要线索,辅以索尼亚灵肉苦难、杜尼亚人格、爱情磨难的情节,),常以阴谋小说、作案小说、惊险小说方式(《罪》作案;《被》、《白痴》、《群魔》阴谋陷害、阴谋暗害;《卡》仇杀作案),在精神的奔突与命运的转折跌宕之中,布下种种悬念,插入聚会、争吵、辩论、谋杀、歇斯底里的情感暴发和突然发病等急风暴雨式的横生结外的场面加以点缀,因此其情节变化突兀,神秘莫测。同时,还因故事发生的时间高度集中和大段大段地展示人物的紧张激烈的思想矛盾,因此,其作品除了具有情节上的急遽(ju,聚)陡险外,还具有高度的膨胀感,显示出一种拢千头万绪(千军万马)于一端(片刻:主人公——心灵)和刹那的集聚性。《罪》写了14天事,故事集中于拉斯科尔尼科夫的作案前后的精神跌宕,灵魂出窍;《卡》故事跨度13年,却集中于费多尔被杀的三天时间。彭克巽(音逊,八卦之懦弱)在1988版《苏联小说史》中说陀氏小说善于“选择人生的一个危急时刻,在紧凑的高度浓缩的时间过程里,在漩涡般相继发生的戏剧性事件中,展开小说人物之间的心灵对话,展开对世界性问题、人类灵魂问题的辩论。”
10、当然我们绝不是把陀思妥耶夫斯基摆在一个偶像神坛的地位。有人热爱他,有人敬畏他,就有人厌恶他。
11、在他的作品中会看到人性的深刻、信仰的力量、一股全新的生命力在内心闯荡。
12、 美拯救世界之不可能同时表现在俄罗斯文化中对女性的态度。一方面,俄国文化将女性之美当成万物之美的最高表现形式,恰如别尔嘉耶夫所指出的那样,“俄罗斯民族不想成为勇敢的建设者……俄罗斯是温顺的女性国度”但俄罗斯民族对女性的崇拜并不妨碍这个民族的男性对女性的鄙视,即该民族对女性态度上存在一种悖论:在崇拜的同时让现实中的女性处于无任何话语权的地位,换言之,“永恒女性”一般存在于艺术的各种形式中,别林斯基在谈及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夫盖尼·奥涅金》的意义时指出,“男子在俄国社会所有的地位中,所有的阶层中始终扮演着主要的角色;但我们不能说,妇人在我们这里扮演着次要的和低微的角色,因为她根本不扮演任何角色”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更能清楚地反映出妇女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如像“鸟要关在笼中,少女要关在阁楼里”、“谁给了妻子自由,就是盗自家财物”和“母鸡不是家禽,女人不是人”等诸如此类的沉淀于俄罗斯民族意识深处的谚语都是俄罗斯妇女真实地位的写照。
13、 首先,这句话并不是梅什金公爵本人亲口说的,而是借助伊鲍里特的一席话间接地引出的,伊鲍里特又是在郭略处听到的,所以,该命题存在的真实性无法确定,而且梅什金本人在听完这番话后,只是“仔细打量着他,没有回答”他并没有肯定自己说过类似的话,这就意味着这可能是“二手”甚至是“三手”的声音;其次,即使梅什金本人说过类似的话,也和他说话的语境有关,即他处于恋爱状态之中,处在这种状态的人会产生某种“游戏的思想”,因此,就小说中的语境而言,对美能否拯救世界,听众(就小说中的场景而言)不必太认真;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假设“美拯救世界的”命题真是梅什金公爵说过的,那么这个“美”又是什么呢?这个“美”要拯救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
14、除了对自己反对的思想提出异议外,陀思妥耶夫斯基还渴望创造一个基于基督式理想道德的形象,即《白痴》的主人公梅什金。从那时起,陀氏开始相信“按照基督的训诫那样爱人如己是不可能的。地球上的人类受个性束缚,自我成为了拦路石。”他将战胜“人性的法则”的希望寄托于来世。
15、③、小说的全面对话性,由具有不同价值观念的人的平等对话形成全书的复调性结构。
16、1792年8月,普鲁士王国、奥地利帝国及其他几个君主制国家组成盟军入侵法国,企图对那些叫嚣著推翻君主制、砍掉国王脑袋的巴黎市民实施镇压。愤怒的巴黎民众闻讯后突袭了杜伊勒里宫,并把皇室成员投入监狱,推翻了近一千年的君主制度,也结束了自攻占巴土底狱以来3年的君主立***体,进入了吉伦特派(工商资产阶级)统治阶段。恐惧和愤怒同时充斥着巴黎的大街小巷,煽动民心的政治家以为"攘外必先安内"--必须先清除内部的反动者。1821年11月11日,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在俄罗斯的一个医生家庭,也是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在七个孩子中排名老二。他的父亲是一名退休军医和彻彻底底的酒鬼,工作于莫斯科的玛利亚济贫医院。父亲工作的医院地处圣彼得堡的荒郊野岭,犯人公墓、精神病院和孤儿院便是仅有地标式建筑。这些景象给年纪尚小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穷困者的怜悯深深刺痛着他的心灵。虽然父母不允许,年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还是喜欢去医院花园走走,看看那些晒太阳的病人,听他们讲故事,因而接触到了农奴的实际生活
17、结束在西伯利亚的流亡生活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重归故土。在他缺席的十年间,车尔尼雪夫斯基引导的“合理利己主义”统治了俄国思想。这一融合了费尔巴哈的无神论思想、十八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和理性主义思想,以及英国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的思潮成为俄罗斯激进主义的基础。
18、 但是,索尼娅并不能拯救世界,作为一个偶在的生命个体,她的力量仅仅能够拯救拉斯柯尼科夫,而且这种拯救需要许多外在的因素,如他误杀的丽莎维塔恰恰是和索尼娅一样笃信上帝的女人,他的恐惧源自他对神性的践踏,“我必报应”将成为挥之不去的梦魇。
19、而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评价中,高尔基的对他的评价非常著名,高尔基将他和莎士比亚比较,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才华只有世界级的文学巨匠莎士比亚才能与之相提并论,可见高尔基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高度评价。
20、19世纪20年代,十二月d人起义爆发,俄罗斯知识阶层与沙皇专制集团之间漫长而血腥的决斗拉开序幕。正是在这个知识分子深陷自身道德与精神危机的年代,挣扎于自我异化的人们试图寻找能够寄托生命意义的全新价值。1821年11月11日,命运将这一时代使命悄然交付给一个新生儿,他的名字是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21、陀思妥耶夫斯基擅长心理剖析,尤其是揭示人物的内心分裂状态。他对人类肉体与精神痛苦的震撼人心的描写是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善恶矛盾性格组合、深层心理活动描写都对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22、然而正是这种痛苦,让我们看到了自己,读到了人性。
23、 从1735年鲍姆嘉通提出美学是一门“感性认识的科学”开始,美学正慢慢变成了艺术哲学,以诠释理性无法企及的“感性认识”问题。这其中,十九世纪的俄罗斯美学思想正是从文学批评和文学实践中找到确定自身话语合法性的前文本。文学批评方面,别林斯基确定了“真”是“美”之前提的美学观。他指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的魅力在于“诗人的个性得到了充分、透彻和清晰的反映,像普希金的个性反映在《奥涅金》里一样。这里有他的全部生活、全部灵魂、全部爱情。”(1)这表明,美学作为方法论不应从抽象的概念出发,就文学研究而言,作品的内容决定了作品的价值。无论是别林斯基还是稍晚些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两人都坚定地相信世界存在着能使人得到拯救的美。但是,能够透视人类灵魂秘密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系列作品中却发现了人类生活无法避免的矛盾和悲剧。这一点倒是与别林斯基接近,后者用《马太福音》第十一章第二十八节中“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来强调苦难是天国荣耀的报偿。只是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苦难审美来说,苦难的报偿仅仅是一种可能性而已。
24、本次会议收取会务费800元,学生凭学生证减半。缴费采用现场缴费方式。差旅自理。
25、而最为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拥有属于自己的阅读方法。
26、①把读者引入一个平等相待积极参与“思考”的空间之中。
27、(6)张变革:《从孩童的世界到世界的孩童——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期创作中的孩童问题》,《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4期。
28、由于我自己狂热地一心想赢钱,当我跨进赌场的时候,这种贪婪以及诸如此类的丑恶心理可以说是正中我的下怀。大家不必互相谦让,可以公开地为所欲为,倒也是件痛快的事情。为什么要欺骗自己呢?这是一种无聊透顶、挥霍无度的玩意儿!
29、路易:在断根的文化传统中被“悬在半空,无所归属”的人。
30、Достоевскийсдетствамечталстатьписателем.Первыйжеегороман«Бедныелюди»(1844-1845)высокооценилиНиколайНекрасовиВиссарионБелинский,ачетырепозднихпроизведениявошливсписок«100лучшихкнигвсехвремен»поверсииНорвежскогокнижногоклубаиНорвежскогоинститутаимениНобеля.
31、《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什么错》其实就是文学的学术论文,有人反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后期创作思想,他们认为作品《***》、《罪与恶》等小说中的氛围太过感伤和异常,并且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将小说中人物的精神活动上升到太高的境界,他的艺术思维让人很不能理解。而另一部分认可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作风格的艺术家,则对反对者进行了激烈的反驳。他们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中表现出的美学特点是独一无二的,小说中对哲理和信仰的求索和追寻是其特色。
32、在书中宗教大法官那篇,透过二儿子伊万和小儿子阿廖沙那场堪称经典的辩论,在他不可思议的狂想中是陀翁对上帝发出的拷问,基督在大法官的额头温情的一吻,大法官一哆嗦打开门说:去吧不要再来……当时读到这里内心极为震撼。
33、(1)(34)别林斯基:《文学的幻想》,满涛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第319页,第375页。
34、书中拉斯柯尔尼科夫在混乱中高烧中说出的胡话脑子里的幻象,不断拷问自我灵魂,也挖掘到最隐秘幽暗的人性深处。
35、1849~185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沙皇政府逮捕并流放到西伯利亚。十年苦役,长期脱离进步的社会力量,使他思想中的沮丧和悲观成分加重,从而使他流放回来后创作重点逐渐转向心理悲剧。
36、 揭开苦难深处的形而上意义的钥匙是在阿廖沙整理出的“已故司祭佐西马长老的生平”中找到的。在这一部分里,长老回忆了他在北方某省B城度过的童年。最能震颤长老心灵并影响到他对人生态度的是其哥哥马尔克尔在肉体承受极度苦难的情况下说出的他关于天堂的理解。在一只脚已经迈进坟墓的哥哥心里,天堂并不遥远。他对自己的母亲说:“妈妈,你不要哭,生活就是天堂,我们都活在天堂里,可是我们却不愿意知道这个,如果愿意知道,那么明天全世界就都会变成天堂了。”(4)意识到生活就是天堂的真理需要付出死亡的代价,这并不是人们常常所说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那么简单。罗赞诺夫将《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苦难理解为“人的心灵极化的特征,这是神秘的和无法解释的特征”作家企图用孩童的痛苦来赎买成人世界的罪孽,因为“孩子们苦难的功课将伴随他们一生,如同落入地里的种子,在他们将要临到的人生境遇中提示他们孩童的真诚和善良,使之成为救赎的希望。”(6)只是,任何人都有过纯真的孩童时代,所有人都具有孩童性,即便在费多尔·卡拉马佐夫的身体里,也应该具有这种善的因子。但作家在费多尔·卡拉马佐夫的身上预设了无法更改的“恶”之基因,他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给他人制造苦难,“恶”作为一种遗传特征很自然地表现在“偶合家庭”里出生的孩子身上,如柯里亚·克拉索特金的行为里表现为与其年龄极不相称的成熟,他的语言中有一种和儿童不相称的阴谋腔调:
37、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完整传记显示,作者在有生之年就得到了认可。然而,他的作品获得了最大的成功是在他去世之后,特别是伟大的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承认,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唯一一位作家-心里学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他的老师。
38、 这种超乎寻常的成人化使得另外一个小男孩斯穆罗夫对其极其崇拜。另外一种儿童之“恶”是成人对儿童影响的产物。小小的伊留莎之所以能把口袋里最大的一块石头扔了过来,重重地打在阿廖沙的背上,皆因为是阿廖沙的哥哥曾经让伊留莎的父亲受到过屈辱,这屈辱以“恶”的形式发泄到阿廖沙身上。
39、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评价,从他和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二人被人们成为俄国三大文豪就可以看出,热门对他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也可以看出他在俄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上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40、陀氏在挖掘人的灵魂深度上,主要在于其小说展示了人类心理的畸形变态、神秘莫测和痛苦而崇高的精神体验。
41、有将他和同时代其他出色的作家作品相比较,像是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有将他看为现代派文学的鼻祖,比如意识流派;而最为流行和普遍认可的是将他看作一位思想家来解读,俄罗斯人认为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哲学家。
42、他说人是一个谜,我在研究谜,因为我想成为一个人。鲁迅也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
43、在《关于〈陀氏小说中的诗学〉一书的修改》一文中,巴赫金指出,陀氏在小说艺术上有三大发现:
44、那么,200年后,我们为什么依然需要陀思妥耶夫斯基?
45、对话性(人物关系间的平等的意识价值关系)和复调性(意识结构呈现出的对位性)是由前苏联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1895——1975)提出的,这位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的大学者,生前虽曾遭受关集中营、流放南方的政治磨难,29年过着身残、友亡的悲惨生活,但其一系列的天才论著却震撼了世界,兑0世纪的语言学、美学、哲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代表作是《小说话语》、《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20年代初)、《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诗学问题》和《拉伯雷的创作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65年),其重大成就在于借助于对陀氏小说和拉伯雷创作的研究,从语言思维哲学角度探索小说叙事语言中的对话性、复调性和狂欢化意识——仪式问题,深化了对小说叙事本质性的认识,使人们对小说的认识不再停留在简单的表层分析上,而是提升到了对人类的意识结构、精神本质的透析上来,小说自此之后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故事叙事,而是一种思想的试验,精神的变奏(米兰·昆德拉)。
46、有人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而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
47、(5)罗赞诺夫:《论宗教大法官的传说》,张百春译,华夏出版社,200第74页。
48、③、人物与人物:《罪》拉与卢仁、索尼亚、杜尼亚、马美拉托夫、大学生、
49、极为重要的一点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其笔下的人物为我们提供了价值信念,告诉当今的知识分子应如何肩负起属于自己的道德责任。与陀氏同时代的,拥有相似出身的作家总是致力于描绘自身阶级的美好生活和稳定传统。而陀氏则穷其一生,都在探索那些遭遇不幸的家庭,以及“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西伯利亚的流放经历为陀氏的创作提供了灵感——以作弄他人为乐的残酷看守者、从谋杀儿童中获得乐趣的邪恶罪犯,以及那些被唾弃和诋毁的高尚灵魂,后来都成为了陀氏小说的主题。事实上,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一直梦想着知识分子阶层和劳苦大众的融合。“到人民当中去。”陀氏梦想着青年在教育和引导大众的同时实现自我教育,同时放弃一部分只对自己阶层有利的权利,以推动顾及全体人民直接利益的社会改革。
50、陀氏是一个一思想的深广度而不是以生活的深广度(如巴尔扎克)震撼人类的大作家,他把几个世纪甚至几千年以来困扰着人类的有关人生、社会、道德、习俗的悲剧性问题,提高到了有关人性本质、文化作用、世界善恶、人类命运的哲学整体高度来加以认识,这就是他成了19世纪批现实主义的总结者,而他因置身于人类文化赖以成长的根基——人的自我矛盾,自我对立,自我分化的痛苦感知之中,以此索解人类的整个存在之谜,这又使他成了现代主义思想艺术的先驱。
51、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年11月11日—1881年2月9日),俄国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