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听从你心,无问西东!——湛江市第二期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研修班培训总结·邱娇
2、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越是富有。
3、别了,“不列颠尼亚”•周树春、胥晓婷、杨国强、徐兴堂
4、美国作家梭罗说:“生命并不长别再赶时间了”
5、十九世纪的美国私立中学与哈佛大学,与今天差别好大,也并非尽如人意。戒尺是当时学校的标配,课程包括拉丁文和希腊语,法语、意大利语,英语修辞学和作文,数学,一点化学和自然科学,一点历史和地理。大学校规死板严苛,有清楚的年级排名,并据此发放奖学金。家境贫寒的梭罗也不得不按照游戏规则来做,几乎每年都拿到奖学金。然而我想这一切起码让他汲取知识,开阔眼界,哈佛的图书馆以及一些好老师为他打开了一位“思想者”探索精神世界的大门。更重要的是还有校外的康科德学园,给了他自由分享、表达的舞台,持续学习、交流的平台。梭罗成为作家后,他的很多作品,如《瓦尔登湖》、《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等名篇,都首先作为讲稿在这里发表,学园的听众给他提供了最初的反馈意见。导师爱默生,志同道合的伙伴们成为了他的引领者、知音、支持者和精神火花。
6、梭罗是一个勇于坚守自己理想,并且敢于付诸行动的人。他的光辉思想和热爱大自然的行为至今仍然为身处现代社会里的人们所钦羡和赞叹。
7、从1845年7月到1847年9月,梭罗独自生活在瓦尔登湖边,差不多正好两年零两个月。瓦尔登湖不仅为梭罗提供了一个栖身之所,也为他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精神氛围,之后他推出了自己的作品《瓦尔登湖》。
8、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生活了两年半的时间后,重新回到了城市。此后他花了几年的时间整理那些笔记。1854年,《瓦尔登湖》问世。梭罗生前的名气不是很大,但其后声誉与日俱增,被誉为“美国环境运动的思想先驱”。而瓦尔登湖这个平凡的林中小湖,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魅力,慕名而来的朝拜者络绎不绝。近年,美国又开始了新一轮评读梭罗的热潮。本书的中文译本颇多,我们推荐的是林志豪的译本。
9、他曾经以自己的标准衡量了全人类的生存需要:
10、如何真诚地生活,自由地获得正当的追求?这个曾困扰过我的问题不像原来那样令我苦恼了,不幸的是,我变得有些麻木不仁了。我经常在路边看到一个大箱子,六尺长,三尺宽。晚上,工人们把工具锁在里面。这让我想到,每个生活艰难的人可以花一美元买个这样的箱子,在上面打几个孔,至少要让里面进一些空气。夜晚或雨天钻进去,盖上盖子,这样就能“让自由在爱中成长,让灵魂在自由中释放”。
11、“我们被迫过认真而彻底的日子,对生命天生有一种敬畏感,不允许有任何的改变,这是唯一的出路。我们经常挂在口头上的就是这句话。实际上,通过圆心的直线有无数条,生活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所有的改变都是一种深思熟虑过后的奇迹,每一瞬间奇迹都在发生。”
12、我看到有些房子60或100英尺长,30英尺宽……我经常借宿在他们的棚屋里,发现它们的温暖丝毫不亚于英国最好的房屋。”
13、——美国作家、思想家爱默生《瓦尔登湖》激励了无数自然主义者和倡导返回大地的人们。
14、春天临近时,红松鼠钻到了我的屋底,发出古怪的咯咯声。麻雀迎着春风而来,空中隐隐传来了清脆悦耳的蓝鸟、歌雀的鸣啭,仿佛冬天冰雪落地的叮咚声。溪流向春天唱着三重唱,草地上空低低翱翔的白尾鹞,已经在寻找苏醒过来的第一批蠕动的生命了。青草如燎原的春火烧遍了山坡。
15、寻找和表达美的元素——《兰亭集序》诵读指津
16、然而,一个人要想建造一座房屋,他得有北方佬的精明,否则事后会发现自己住在囚犯厂房里、没有出路的迷宫里、监狱里或辉煌的墓穴里。首先考虑把住所做得很灵便是完全有必要的。
17、梭罗在湖边完成了他对自身深度的“衡量”。他离世而不弃世,他孤独而不忧愤。他真正监守着一个知识分子的人文立场。梭罗1847年离开瓦尔登湖,他说自己有“更多的生活要去体验”。他不是一个永世隐者。所以他离开瓦尔登湖回归了社会。
18、在《经济篇》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开始自给自足的生活,并叙述了与农夫和邻里的交往。正是在这种亲身体验与交往中,作者了解到农民生活的艰难,批判了那些富人奢侈的生活,认为“大多数的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妨碍”。
19、携手“爱文居”,师生共成长——王月如老师为文化、写作系列讲座揭幕
20、这颗清晰透彻的头脑,纯真的赤子之心是如何构建起来的呢?
21、▼很久以前我丢失了一头猎犬,一匹栗色马,和一只斑鸠,至今我还在追踪它们。我对许多旅客描述它们的情况、踪迹以及它们会响应怎样的叫唤。我曾遇到过一二人,他们曾听见猎犬吠声,奔马蹄音,甚至还看到斑鸠隐入云中。他们也急于追寻它们回来,像是他们自己遗失了它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遗失了的猎犬、栗色马和斑鸠。有的人一辈子都在找,有的人无动于衷。
22、梭罗远离尘嚣,他想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寻求一种更诗意的生活。《瓦尔登湖》即是他对这两年林中生活所见所思所悟的随笔记录。详细地记录了他在这两年的时间里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所思所想,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他是一个自然之子,他崇尚自然,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追求精神生活,关注灵魂的成长,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
23、我见过潘诺勃斯各特河上的印第安人,他们就在这个镇上,住在很薄的棉布帐篷里,周围的积雪堆了近一尺深,我想他们会很高兴让雪再深一些,好给他们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