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建院八十余年,这舞台如同走马灯,上演了无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也上演过数不清的革命英雄、有为青年。历年的名角大腕,无论是“四大名旦”、“四小名旦”,还是“四大须生”’,无论是京派、海派,还是“评、梆、豫、越”,无论是台柱头牌,还是后起之秀,都曾在此舞台风光一时,扬名后世。铁打的舞台,流水的角儿。你毫不吝啬地把成功的桂冠加冕给新人,同时苛刻地检验着名角大腕的一板一眼,淘尽了粉墨扮客。你是艺术的摇蓝,“大师”的把关人,是天津乃至全国的京剧名片。虽已八旬高龄,历尽沧桑,却慧眼独具。海外游子,只要提起“中国大戏院”’,便想起了中国,想起了国粹。我为你骄傲、为你自豪!
2、鼓楼初建于(明)1494年,名为鼓楼实为钟楼,二层设一300斤铁钟,晨昏各敲响54下、四城皆应。1921年重修,1952年因贯通道路拆除,2001年9月28日修复竣工。大钟改响铜材质,由冯骥才、张仲撰写铭文。
3、北京是京剧的发源地,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徽班进京,历经数年发展变化,兼容京、秦而形成综合戏班立足京城。1828~1832年(道光八年至道光十二年)之间,汉剧进京,大量汉剧艺人加入徽班,徽调与汉调的结合促进了西皮、二黄的结合。两种声调的结合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清末光绪年间,北京的皮黄班到上海演出,因其悦耳动听的曲调有别于他地的皮黄调而被称为京调。
4、施剑翘其父何人?——乃奉系名将、第二军军长施从滨。
5、一丈二尺长的扁担---摸不着头尾十字街口迷了路---不分东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牛背上的毛---数不清牛滚水里洗澡---越搞越浑头发胡子一把挽---搞不清楚白布掉进染缸里---提到黄河也洗不清冬瓜藤牵到豆棚上---纠缠不清老桐油罐子---洗不净(清)秀才遇到强盗兵---有理讲不清夜里进城---不知哪头是门断了线的风筝---不知去向葫芦里卖啥药---不知底细隔墙丢瓦---不知翻复黑布蒙了窗户----不透光黑夜过河---看不出深浅塞翁失马---谁知祸福瞎子拜坟---估堆瞎子穿针---摸不着门道磨子眼---不知安的什么心
6、珠又叫数珠、诵珠、咒珠,是中国佛教用于诵经念佛时的一种非常普及的法器。它由一定数目的珠子用丝线穿成圈形制成,制作材料除了金、银、赤铜、水精外,还包括木槵子、菩提子及莲花子。念珠的数目一般为一百零八个、五十四个、二十七个。
7、人事顾问老黄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工厂里本来没有“人事顾问”这种奇怪的职务,只是因为他曾经做过多年人事工作,肚子里有一部活档案;近二年岁数大了,身体也不太好,时常闹一点腰酸腿疼,血压偏高,就自己要求当了顾问,所顾的也还多半是人事方面的问题,因此大家叫他人事顾问。这本是个外号,但是听起来倒像是个正式职称似的。有关人事工作的会议,只要他能来,他是都来的。来了,有时也发言,有时不发言。他的发言有人爱听,有人不爱听。他看的杂书很多,爱讲故事。在很严肃的会上有时也讲故事。下面就是他讲的故事之一。
8、 白泥炉子又叫白炉子、不灰木炉子,是用一种叫不灰木的石粉做成的。上层炉盘宽绰,可以放物、支锅、烧水。肚壮而圆,底眼通畅,中有通气眼,极易发火,通常家用白泥炉子高二尺上下。老北京冬季取暖时经常使用白炉子。鲁迅和张恨水的作品中曾多次提及。所谓不灰木,即为硅酸盐类矿物角闪石石棉,可防火。《抱樸子》引束皙《发蒙记》曰:“西域有火鼠之布,东海有不灰之木。”后来洋铁炉盛行,白泥炉子就很少使用。
9、长竹竿进巷道——直来直去;直进直出;直出直入
10、李白《长干行》诗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之句。北京的“竹马”起源于清代宫廷,用于各种仪式或盛典等场合。流传于民间后,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形式。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至十六都要与其他花会节目一道上街表演。另外,旧时的竹马表演还用于祭祀。
11、 妈妈的十几二十个姐姐——多疑(姨)
12、例句:今天虽然农历小年,税务局是“梁嘴过河——照常办事”。
13、 清代《燕台竹枝词》中曾写道:“硬黄如纸脆还轻,炉火匀时不托成,深夜谁家和面起?冲风唤卖一声声。”
14、 由于棉花由乡间运来,弹棉花摊多在前门、珠市口及东直门一带。
15、下棋在中国是一种很好的消遣活动。无论何时何地,均不乏个中名手。围棋起源很早。晋人张华《博物志》中称,帝尧为教育其子丹朱而发明围棋。此说虽不可尽信,但春秋时期的孔子制订六艺已包含围棋,并且和现在的形式基本一致。象棋定型较晚,宋代时才逐渐普及。
16、 地毯也叫“栽绒毯”,北京的织毯手艺由宁夏一带传来。北京从前所用的不过炕毯、桌毯、马韂等,只在婚丧事时偶尔用地毯铺地。后来因逐渐接受了外国生活习惯,铺地毯的人家有所增多。但另一方面外国机器织造地毯的涌入,手工织毯受到冲击。
17、这事瞒不过詹大胖子。詹大胖子有时夜里要起来各处看看。怕小偷进来偷了油印机、偷了铜钟、偷了烧开水的白铁壶。
18、位于荣吉大街的新明大戏院,始建于光绪年间,名家谭鑫培、杨小楼、梅兰芳都曾在此登台献艺。那天园内刚走红的刘汉臣正上演《济公传》,五姨太看得目不转晴,散戏后出于好奇又到后台一看究竟。谁知不看则已,看罢竟是一个风流倜傥的帅小伙,立刻脸红了。从此刘汉臣的形象挥之不去,便又连去数日。刘汉臣文武双全,嗓音宏亮。面对五姨太的热情始终洁身自爱,别人也知其身份,敬而远之,惟有汉臣好友高三奎觉得她不过是个稚气未脱的小丫头,便以诚相待,还教她几句《甘露寺》。一次五姨太说想要一张汉臣的剧照,高便不加思索地给了她一张《卧薪尝胆》照。没想到就是这张照片,竟然给她和刘汉臣带来杀身之祸,并连丧三命。
19、元宵,是北方人的说法,在南方普遍称为“汤圆”,是用江米面加上各种芯子抟制或摇制的小吃。每到旧历年和上元节(即正月又称元宵节)前后,北京街头多有回民卖元宵的。
20、鹌鹑要吃树上果——够不着;尽想好事;想得倒美
21、“一口述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这是人们对皮影戏演出的形象描述。来北京演皮影戏的艺人多是滦州人(今河北滦县),皮影用驴皮制成,因此皮影戏也被称为“驴皮影”。表演时在幕布后架设灯光,艺人手持皮影人在幕后舞动,边舞边唱。
22、孙女穿上奶奶的鞋 钱(前)紧;老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