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致敬!这位96岁高龄的院士,拯救了超过15000位患者,如今仍坚持每周至少三台手术……
2、正片中把各个烧烤店的主理人称为“烧烤老炮儿”们。导演的文章里有句话——
3、前期的案头准备和踩点共耗费了王海龙等人一年多的时间,团队顺着东北西南和西北东南两条轴线去寻找可能的目的地,前者是经典食物坐标,后者有都市不寻常的味道,除了西藏、青海、台湾、港澳、江西,他们都去了。
4、但嬉笑怒骂,柴米油盐,没了烟火气,人生其实就是一段孤独的旅程。想看的,B站有。(人生一串)。
5、他们的这些“黑话”也很快被B站的用户注意到了。比如在描写罗布羊的烤法时,剧组配的文案是“吃肉的动静是对罗布羊最好的赞美”,弹幕马上回应“羊:不需要赞美,谢谢您了”。而在记录湛江地带的生蚝时,节目组将“小小贝壳”形容为“男人人生的味道”,弹幕随之飘过“开车了”。
6、2018年纪录片《人生一串》的播映,更是让钱峰炭缸烧烤大火了一把,由长春走向了全国,被全国观众所熟悉,知名度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7、如果要从构图语言,镜头的精致感,内容节奏的把控度来评论的话,这部纪录片当然有不少可以挑剔的地方。
8、而对于王海龙来说,在某些时刻,他感觉自己也捕捉到了这些烟火。比如炎热的夏天,在酒楼包间里大家正襟危坐着吃火锅,那怎么都不对,得换到马路牙子上趿拉着拖鞋吃。要是此处正好有穿堂风,那就更妙了,用他的话来说是“这个地方的吃法会跟你想要的心境很搭。”
9、没了烟火气,人生就是一段孤独的旅程从云南昭通的牛肉小串,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红柳烤串,再从广西百色的炭烤猪眼睛,烧烤摊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且极具地域特色。
10、每天收摊休息后,才有闲暇坐下来讲讲冷笑话的东北老板小军。
11、和此前那些聚焦在精美高端食材的纪录片不同,《人生一串》瞄准的是中国人的深夜食堂——形形色色的烧烤摊。第一集开篇就是生猛的凉山小猪肉,老板小二哥把大块肉用小米椒、蒜、盐简单腌制,半小时后放到架子上一烤,兹拉声中香气四溢,西昌人民的夜生活也开场了。
12、在过去几年的美食领域,我们能看到的美食视频博主,大多都是以《日食记》这一类治愈系、精致系为主,调色青绿,音乐安静,严重脱离大家的日常生活。
13、夜幕早就降临了,你是不是也开始渴望美好而放松的一餐了呢?
14、想必,做美食不仅要用上好的食材和长久的功夫,更要有一颗无比真诚的心。
15、当然,我们今天并不是突然变身影评号,我们更想和你分析的是这部片子特有的烟火味文案。
16、毕业之时可能还带着要创出一番事业的设想,在生活中摸爬滚打久了之后发现终将归于平凡,许多的琐碎与鸡毛蒜皮不会在伟大的怀想中得到拯救。
17、据说他们吃了五百多家烧烤店,才最后选出了三十家。入选的先决条件,是要有特色烤品和独家绝活。
18、具体落笔到每一个烧烤摊的作用和意义时,字里行间里,满溢出的,都是那种浮萍人生里,难得安稳的况味:
19、远离精英有时候意味着更贴近生活。在关于吃这个私人化的议题上,王海龙跟他的妻子偶尔也有不同的想法,“我老婆经常问我哪好吃,她说的哪好吃和我说的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她说的东西就是食物好吃,有时候我说的好吃,坦白说跟人家拼的话食物没有那么好吃,但是整个地方的劲、人和气氛会很舒服。”
20、重庆刘哥烤脑花,表皮微脆,里面香嫩软糯江苏徐州老王烤羊球,大火旺烤,火上切十字刀花,调料入味,软糯弹嫩,香气四溢油腰子,嫩烤,卷上特色烙馍,独特质感。
21、“烧烤是太LOW了还是太接地气太寻常了?没有人做,我觉得这个没有道理的。你硬着头皮仔细想,确实没有道理。”中华美食博大精深,但也分菜系江湖,没有哪种比烧烤更具有广泛认同了,但它偏偏没有被人拍过。王海龙和同事们对吃琢磨再发现了这个“灯下黑”的缺口。
22、他不是公司里唯一一个对吃有思考的人,在提到第五集拍摄的凤爪、烤排骨、羊蹄的时候,陈英杰将吃这些食物的过程感性地形容为“专注地去啃”和“注意力非常集中”,而在看到食物的残骸的时候,张岳明说会有一种“成就感”,那是一种放松和释放。
23、而《人生一串》和这些片子比起来,就像在一群精致生活的小资中间,突然闯出了一个穿拖鞋撸串的糙老爷们儿。一下就抓住了大众的眼球,成为今夏的一股泥石流。
24、从山上抓来的肥硕蚕虫,挤掉黑黄的脏腑肚浆,留下的绿色蚕皮串好上架。水分烤干后那种酥到骨子里的脆感,让人欲罢不能。
25、我想,也许这锅汤很像我们浓缩的人生,需要不断试错、磨练,去经历更好的自己,才能最终炼成精华。
26、他们一个个悄然登场,又一个个隐退在夜色里。
27、作为一个向来高互动的社区,B站用户对某些细节的感知能力惊人。在去年B站走红的另一部纪录片《寻找手艺》里,摄影师小蒋由于有事临时退出,弹幕马上发现了“真相”:他就是来治鼻炎的。在这一集里,《寻找手艺》刚刚拍摄了一个中医针灸医师,她顺便治疗了小蒋的鼻炎。
28、用企鹅读者@Mr.异的话来说:烧烤,登不上大雅之堂,却充满了真情实感。管你今天是当了一日大爷还是装了一天孙子,晚上到了烧烤摊,通通都会放下架子卸下伪装,四仰八叉放任自流地回归饮食男女。
29、有一年快过春节了,几个大姐吃了很长时间,最后只剩她们一桌。
30、在湛江,烤生蚝已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之多少人蜂拥前往,只为这一口的满足。
31、锦州彪哥家填充了四种馅料的烤干豆腐卷儿,讲究一口半根,所有食材填充进嘴里,豆香、青椒辣、火腿的鲜,金针菇的爽脆,充分在咀嚼中融合,最后来口小酒,助于味道的发酵。
32、《人生一串》火了之后,王海龙和他的朋友们也开始琢磨着第二季要拍点啥了,虽然还没有确定主题,但应该还是发掘平常生活中那些被遗忘的主题。播出了4集,片子里提到的店已经火爆了起来,连暗黑系食物烧烤蚕蛹都多了六桌客人。
33、这种悬疑的气息,跟着男中音一直贯穿着全剧。烧烤老炮儿的剧,一定要让老炮儿的声音念旁白。
34、中国文化里,饮食体现为一种生活的艺术和哲学。它满足的不仅是人的需求与欲望,还与情感、天理相通。
35、新京报:不再寻找“乡思”,《人生一串》在市井接“地气”。
36、关注文案君 就是一场冒险,至今我仍不觉得安全......
37、纪录片《人生一串》是由哔哩哔哩和旗帜传媒联合出品的国内首档呈现国人烧烤情结的专题片,以展现全国各地独具特色的烧烤文化为主题。涉及近30个城市的500多家传奇烧烤摊与以往的烧烤节目不同,《人生一串》极具市井气息,把镜头从庙堂拉至寻常摊铺,真实地去展现烧烤的乐天内涵与江湖风味。
38、而更重要的是,“时间久了,容易沉淀出故事和人的情感,这是我们想拍的东西。”
39、再加上无论是结构布局,还是旁白文案,它也是有体系的。
40、由当地回民师傅烤出来的牛肉小串,同样是当地人尽皆知的美味代表。
41、对于节目组来说,这也是有意的若干小玩笑,但他们也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动静。王海龙早些时候就已经意识到国内纪录片的势头涨起来了,但基本上以“舌尖类”和“小清新”为主流,他一直想做出一部有点辨识度和锐气的东西。选择烧烤这种国民食物虽然上不了大雅之堂,但《人生一串》还是隐隐有了一些高于现实的情怀。
42、看到这儿,有没有想起一起撸过串的朋友?动动手指转发给TA们,晚上老地方约起吧!
43、就连星爷当年镜头下的濑尿牛筋丸,看到了也怕要羞愧而逃
44、蒜末、葱花,让生蚝丝丝入味,而湛江人是绝不会把生蚝壳内的汤汁浪费的。
45、三季下来,当文案已经称为了该片最具特色的亮点之一。但说到背后是否有创作规律可循时,总导演陈英杰却略一沉吟,直言的确没有去细琢磨这个事情,要说起来也是千丝万缕。譬如,足够深厚的文字功底支撑是首要;也需对于拍摄地的人文地理有一定的了解;什么时候要用疑问句让观众“醒神”……“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准确。说得再好,未必有说得准,更能打动人。把一个事情的本质特别准确的说出来,像手术刀一样,本身就能让观众感受舒服痛快,有一种表述上的爽感。”
46、它更重要的本质,是连接产品和用户,通过文案传播产品特性和品牌价值,服务目标客户,从而达到影响用户,产生购买行为的作用。
47、用含有数字的成语,与倒计时的天数暗合,同时还将成语与一串又一串灵魂质问结合在一起,也算是别出心裁的倒计时方式。
48、故事的第一位主角,是发源于凉山彝族的长签火盆烧烤。小二哥家的肉用的是凉山小猪肉。
49、“我们没有想做一个推荐店的节目,如果做成一个生活美食服务类节目就错了,所以未必是本地第一或者全国第一。只要是当地人觉得还不错,那其实就已经OK了。”在剧组看来,吃无第毕竟最好吃的可能永远是你家楼下烧烤,最重要是留存那份日常之中的烟火气。
50、在每一个食欲色欲交织的夜晚,把酒言欢,肆意江湖,当代风陵渡,雨夜围炉烤豆腐。在这部讲述烧烤的片子里,观众却看到了每个平凡的我们所向往的武林。
51、连节目的旁白都不是太标准的广播音,而是略带磁性的沧桑中年的音调,像是年长的兄长低沉的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