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2、宋老师讲了他知青时代去塬上插队时的真实经历,尤其谈到了他和知青们在几百亩麦地里一起拔麦的故事,说得场面壮观,气势恢宏,说得开怀乐观,没有透露丝毫的艰辛,没有半点抱怨,充满了对过去生活追忆的深情。他说他不像其他人一样,对过去的艰苦经历,苦大仇深,充满抱怨,而是满怀感恩,对他插队的“塬上”这一片热土以及“塬上”的人满怀深厚的感情。他认为人生的各种经历都是生活的赐予,会磨练和丰富一个人。
3、下乡以后,根本没有想到若干年后还能离开农村。自到农村那一天起,我就把自己当做农村人,就想着在那里就要永远生活下去。刚开始的日子确实过得很难怅,力气小,干活干不过人,稍微有点技术含量的活都不会干,没有任何依靠,受一些欺负也是家常便饭。面对这样的环境,也不能干挨着,得想办法改变啊!首先得有朋友,才能融入农村人的生活。那时候,村子里不管谁家盖房、打墙、过红白事就主动去帮忙,干的都是别人不愿意干的活,比如盖房子的和草泥,又脏又累,没人干,我就把鞋脱了,裤子卷起,提起锄头就干,再比如农户家过红白事,人们最不愿意干的活就是架火、拉水,这些活总理一般都安排那些最让人瞧不起的人干,我去就主动要求干这些活。当时给老乡帮忙,最起码还可以混一顿饱饭,还可以为一些朋友。自己唯一的小长项就是有点文化,不但会读信而且会写信,就经常被老乡们请去看信写信,逐渐地积累了一些人气,日子也慢慢的好过了。
4、孔子念书——咬文嚼字(比喻过分地斟酌词句。)
5、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6、作者笔耕田塬,心寄故土,情寓山川,放眼未来,用洋洋洒洒若雨滴绵绵的文字回报黄土地的厚恩;用幽默风致的艺术表现手法诉说故亊,警示社会不要因为眼前生活好了一点,就淡忘或鄙视过去,沾沾自喜,大放厥词,忘记了劳动是中华民族的本色,从这一点讲,作者的乡土文学还有教课书作用,小事靠智,大事靠德,一个有心人和有德人才能成就的事业!写到这里我不得不赠作者联,联曰"知多世事胸襟阔,阅尽人情眼界宽”
7、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比喻注定要失败。)
8、农村人看一个人的能耐,最主要的还是看能不能下苦,他们最看不起的就是吃不了苦的人。要在一个生产队真正站立起来,必须在干农活上走在别人前面,人家才能看得起你,也没有人敢欺负。身处那样的环境中,要是干活干不到人前面,就感觉是很丢人的事。环境往往把人逼得非要往前干不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力气也大了,各种农活都能够胜任了,又好争强好胜,也经常耍一些“二杆子”劲,和别人斗气。有一次卸水泥,我们一帮小伙子互相不服气,看谁背得多。开始每人三袋子,都背走了,我一定要背四袋子,有人劝我不要耍“二杆子”,可我就是不听,咬着牙把四袋子水泥背走了,就有另一个小伙子不服气,也要背四袋子,结果两个人把四袋子水泥搁在他的脊背上,没有走出几步就被压爬下了,好处是跟前人多,马上就把水泥袋子从他身上搬开了,差点弄出人命。
9、感谢宋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文化大餐和精神盛宴,让我们品之不尽,回味悠长。衷心祝愿宋老师身体健康,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10、这段对唱更是赤裸裸火辣辣的真情表白,既是我和山丹初恋感情发展的高潮,也是小说整个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通过这场屈吴山上暴风雨中的约会我和山丹身走的更近了,心贴的更紧了。小说结尾我向山丹依依不舍的告别后,目送山丹的背影消失在河湾的一个转弯处,“我”扯开嗓子吼起来:放羊的尕妹妹吆,屈吴山上的山丹花年年都那个开,山丹花开艳的时节吆,我就那个回来……遗憾的是这里没有山丹的唱段,一对恋人就要分离,此时此刻的山丹应该说有无数的话儿对心上人讲对心上人唱啊!
11、期间,还被各级组织树立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先进典型,出席过县、地、省的知青代表大会,曾经自己也飘飘然过。事情已经过去几十年了,用现在的眼光客观地看,当时是有适应政治形势的需要这个因素,但作为一个知识青年,还是做了一些事情的,最起码把无数的汗珠滴在了高湾的黄土地上了,要是没有做出任何成绩,没有一些过硬材料,各方面都一塌糊涂,不可能被人捧得那么高,当时的好几级知青主管部门,那么多人,不可能都是瞎子。
12、作者从泥土中汲取营养,把对大自然的爱倾注于笔端,因为爱是文学的雨露和阳光,这便是作者乡土文学的根和缘。
13、我在农村生活的那个时期,正是我国农村走集体化道路,实行人民公社化以来最鼎盛的时期,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人民公社制度已经基本成熟,虽然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落后,但人的精神面貌、社会风气积极向上,农业生产的运行有一条比较成熟的规律。当时实行的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经济运行模式,当时的生产队,在组织带领全体农民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保证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方面都有很多建树。我从下乡后的第三年就进到生产队的班子里,担任过保管、会计、副队长,所以对当时的生产队整个运行过程还是比较了解,有些方面还很熟悉。那时候的农村,d的领导渗透到每一个村庄,不管从领导班子建设、生产安排、经济分配等各个方面都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做法,社队干部们的作风都是比较好的,也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无非是队干家属干活轻松了,再就是上面来人,生产队杀上一只羊,队干部们能陪着吃上一顿羊肉,明目张胆的强取豪夺、欺男霸女、损公肥私等丑恶现象在我所在的大队、生产队是没有的。那时候,生产队的任务就是生产粮食,上面也一直强调“以粮为纲”、“农业学大寨”,我们队还是学大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先进生产队,除了保证正常的春种秋收而外,长年累月都在修大寨田,一年到头,就过大年前后能休息十天半个月,其他日子就一直在干活。偶尔遇到吹风下雨,也不会完全休息,下大雨,要去沟坝地里蓄水、给窖里、涝坝里放水,下小雨,还得去新修的大寨田里加固地埂。我们生产队还和其他队不一样的是,其他生产队要是有机会都愿意往出放人,我们老队长坚决不放,他的观念就是,把劳动力都放出去,谁来种庄稼养活那么多的人?一直到实行单干了,他的队长的历史使命完成了,他的三个儿子没有一个出去的,其实当时机会还是很多的。
14、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比喻过分地斟酌词句。)
15、文没第武没第文章各有千秋。文章的特色来自于作家自身的生活和体验。文学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阳春白雪虽好,下里巴人也未必不是。宋老师能根据自己对生活的亲身体验,写出很有地方特色的文章,自然就有可圈可点之处。且根据自己的可见可闻,所悟所感,把劳动的流程完美的再现出来,描画了很好的劳动场景,使画面感生动形象,不同人物个性突出,细节处理言之有物,富于区域文化特色。总体看,小说框架立体结构清楚,情节起伏分明,语言朴实无华,多采用了白描手法,把那段难忘的记忆写得真切,深沉。
16、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比喻注定要失败。)
17、我这个发言的题目是《山塬情结与乡土写作》,一是对知青经历和山塬生活的回望,二是谈一下我的乡土写作。
18、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比喻过分地斟酌词句。)
19、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比喻总是失败。)
20、在我们置身的现实生活中,经历就是财富,有经历就有磨砺,有经历就有经验,有经历就有成长,有经历就有积累。所有的经历都是人生旅途中的足迹,都是生命过程,都是一种财富。如果说人生是一部书,那么每一次经历就有一段故事或一个篇章,既可以自己翻看,又可供别人参阅,对谁都有启迪、警示的作用。
21、我把自己的写作定位为“乡土写作”,是因为我感觉只有写农村的题材才得心应手。虽然这些年也写过一些其他方面的文字,有些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总的来说还是感觉不上手。只有写高湾塬上的内容,灵感和激情就自然而然在脑海中闪现,文字就会在稿纸上或键盘上流淌,高湾塬上接触过的各种各样的人、发生的故事、那里的山梁沟壑、那里的土地、那里的牲口牛羊,那里的一缕缕炊烟,都会涌现出来,还经常会出现在我的梦境中。我至今能记得那里的每一块田地的名称和亩数,记得当时和我年龄相仿的那一批人的属相,记得那个村庄的哪一户人家是从哪里来的。我也熟悉农村人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民风民俗,最主要的是我对那片土地的感情至今很深,我不像有些知青作家一写知青生活就是一顿苦大仇深的忆苦思甜,我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感恩那片土地,我在自己的文章里写道:是那片土地上的糜谷和洋芋养育了我,这没有任何言不由衷的矫情和做作。前些年写的《屈吴牧歌》、《浓情屈吴山》、《糜子情结》、《籽瓜情韵》、《洋芋情缘》,还有最近写的《塬上的蓆子草》、《枣红骡子背如弓》等都是发自内心的写作冲动,是我对那块土地的一种感恩,是对自己那十年知青生涯的回望和反思。我用自己的笔讴歌纯朴善良的塬上父老乡亲,真实地展示他们的生存状况,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力图唤起更多人对越来越衰落的农村的关注,勾起埋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那一丝淡淡的乡愁。一个人不能忘了来时的路,一个民族不能忘了自己的根,我们每个人、我们这个民族的根都在农村。农村一天天走向衰落,我们还有根吗?
22、坛子里喂猪——一个一个地来坛子里养王八——包活不包长坛子里养乌龟——越养越小坛子里掷骰子——没跑坛子里种豆子——扎不下根坛子里抓辣豆瓣——辣手坛子里捉乌龟——手到擒来昙花开放——一时现谈心不点灯——说黑话檀木雕的菩萨——灵是不灵,稳却稳当檀木做的油尖——挨打汤罐里煮鸭——突出一张嘴唐伯虎进宁王府——装疯卖傻唐伯虎追秋香——千方百计唐三藏的徒弟——三个唐三藏读佛经——出口成章唐三藏过火焰山——没咒念唐三藏过平顶山——凶多吉少唐三藏念紧箍咒——猴头受罪唐三藏取经——全靠孙猴子唐三藏撞见牛毛王——舌头短截唐僧念书——一本正经唐僧取经——一心一意唐僧相信白骨精——人妖不分唐山的火车——倒煤(霉)堂屋里打酒厨房卖——便宜不出外堂屋里挂粪桶——臭名在外堂屋里挂兽皮——不象话(画)棠梨不叫棠梨——杜梨(肚里)塘里的浮萍——生根不落地塘里的泥鳅——翻不了大浪塘里无鱼——虾子贵塘里行船——无出路糖面做娃娃——适甜人儿糖捏的人——吹就化螳螂挡车逞霸道——没有好下场螳螂挡车——自不量力螳螂肚子蛤蟆嘴——瞧你的榜样螳螂落油锅——全身都酥(酸)螳螂扑蝉——不计后患躺着说话——不怕腰疼烫了屁股的猴子——急红了眼烫手的粥盆——扔了心痛,不扔手痛桃柴进山——多佘桃着扁担进门——横祸(货)桃着磨盘背着碾——负担太重桃子破肚——杀身成仁陶瓷烧窖——里面燃烧讨饭的搬家——一无所有娃娃当司令——小人得志娃娃逗妹妹——嘻嘻哈哈娃娃看魔术——莫明其妙娃娃看戏——欢天喜地娃娃骑木马——不进不退娃娃上街——哪里热闹到哪里娃娃玩火——万万不可娃娃下棋——胸无全局娃娃鱼的嘴——好吃娃鱼爬上树——左看右看不是人挖掉肉补疮——化不来挖井碰上自流泉——正合心意挖了眼当判官——瞎到底了挖人家墙脚补自己缺口——尽做缺德事瓦罐子和土坯子——一窑货瓦上晒黄豆——十有九跑瓦上霜——不长久瓦石榴——看得吃不得袜子改长裤——高升歪脖子挂项链——不见得美歪脖子看表——观点不正歪脖子说话——嘴不对心歪带帽子斜着眼——活是个二流子歪戴帽子歪穿袄——不成体统歪锅配扁灶——一套配一套歪锅配歪灶——两将就歪脑壳看戏——怪台不正歪头看戏怪台斜——无理取闹歪嘴巴吹海螺——两将就歪嘴巴喝汤——左喝(合)右喝(合)歪嘴巴和尚吹牛角——斜叫(邪教)歪嘴巴和尚念经——越念越歪歪嘴巴照镜子——当面丢脸歪嘴吃石榴——尽出歪点子歪嘴吹灯——满口邪(斜)气歪嘴吹笛子——对不上眼歪嘴吹喇叭——一股邪(斜)气歪嘴戴口罩——看不出毛病歪嘴当骑兵——马上丢丑歪嘴和尚吃螺丝——以歪就歪歪嘴和尚吹灯——一股斜气歪嘴和尚念经——说不出一句正经话歪嘴佬吹喇叭——调子不正歪嘴婆娘跌跤——上错下也错歪嘴婆婆喝汤——左喝右喝外公死儿——没救(舅)外贸商品不合格——难出口外婆得了个小儿子——有救(舅)了外婆死了崽——殁舅(没救)外甥打阿舅——公事公办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外甥披孝——无救(舅)外头拾块铺衬,屋里丢件皮袄——得不偿失外屋里的灶王爷——独座弯扁担吹火筒——一翘(窍)而不通弯刀遇见瓢切菜——正合适弯腰树——直不起来(玩具店的枪炮——中看不中用玩具店里的娃娃——有口无心玩魔术人的本领——会变晚上赶集——散了万金油——样样来得万岁爷的茅侧——没有你的份(粪)万岁爷掉在井里——不敢捞(劳)你的大驾万丈悬崖上的鲜桃——没人睬(采);没人尝过亡羊补牢——为期不晚王安石画圆圈——留下一个尾巴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王八吃西瓜——连滚带爬王八的屁股——规定(龟腚)王八肚子上插鸡毛——龟(归)心似箭王八扛叉——自觉有光王八拉车——有前劲,没有后劲王八心肠——直肠直肚;装不住啥王八咬手指——死不松口王八爷的眼眶眶——自有规模王八钻火炕——连憋气带窝火王八作报告——憋(鳖)声憋(鳖)气王宝铡爱上叫化子——有远见王大娘的裹脚——又长又臭王道土画符——自己明白王府的奴才——百依百顺王老道求雨——早晚在今年王麻子吃核桃——里外出点子王母娘的蟠桃——再好也吃不到王母娘娘吃蒿菜饭——想野味西瓜掉进油缸里——滑头滑脑西瓜掉进油锅里——溜溜滑西瓜皮擦屁股——没完没了西瓜皮打掌子——不是正经材料西瓜皮当鞋掌——开溜西瓜甜不甜——看心西瓜子拌豆腐——黑白分明西门庆请武大郎——没安好心西山出太阳——难得西施坐飞机——美上天了西天取经——任重道远西装配拖鞋——不伦不类吸烟烧了枕头——怨不得别人惜来的锣鼓——此时不打何时打惜米还糠——气鼓鼓惜债买藉吃——窟窿套窟窿稀了的泥——糊不上壁稀泥巴糊墙——要开口的膝盖上钉掌——离了蹄(题)蟋蟀打架——看谁嘴硬蟋蟀斗公鸡——各有一技之长洗脸盆里泅猛子——不知深浅的东西洗脸盆里洗澡——扑腾不开洗脸盆里游泳——水平太低洗脸手巾——老是提着喜鹊尾巴——老翘着戏场里头打瞌睡——图热闹戏里的朋友——假义气戏台上打架——不知真假戏台上的刀枪——全是假的戏台上的垛口——布城(不成)戏台上的夫妻——有名无实戏台上的父子——没大小戏台上的公子——离不开扇子戏台上的狗——下不了台戏台上的官——当不长久戏台上的官——一晃就散戏台上的花旦——要多美有多美戏台上的皇帝——威风不了几时戏台上的将军——没几个兵戏台上的拦头——叫干啥就干啥戏台上的娄罗兵——多少无所谓戏台上的娄罗兵——只能靠边站戏台上的娄罗——轮不到你(我)唱戏台上的媒婆——妖里妖气戏台上的韦生——一表斯文戏台上的小生——能文能武戏台上的小卒——走过场戏台上的钟旭——不怕鬼戏台上堵枪眼——死不了人戏台上喊阿爸——应的人多戏台上喝彩——自吹自擂戏台上喝酒——不见得有戏台上结婚——不是真夫妻戏台上看火——热火加热火戏台上娶亲——欢乐一时说一时戏台上系人——不能当真戏台下掉泪——替古人担忧戏台下开铺——图热闹戏园里挑媳妇——一厢情愿戏园子门前堆垃圾——煞风景戏院里挂钟——群众观点戏子搽脸蛋——光图表面
23、kǒngfūzǐdebèibāo——zhǔnshìshū(shū)。
24、今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50周年,为了纪念这个年份和我的10年知青生涯,最近写了几篇回忆知青生活的作品,又把以前写的一些进行了修改,归纳为《知青岁月记忆》系列,被《陇上风情》平台连续推出,引起了老家文友们的广泛关注,有些文友对作品热情转发,好多文友还在留言中给予了中肯的点评和热情的鼓励,让我非常感动,在这里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也真心实意地希望各位文友对我的作品多提批评意见。
25、 由"陇上风情读书会"举办的两次讲座,第一次在县博物馆由我省著名作家武永宝先生主讲,围绕其作品《虎豹口》谈创作背景及创作过程,第二次在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由市著名作家宋育红先生谈"我的山塬情结和乡土写作”。两位作家的作品虽已阅读,有心得,但零距离与之接触,并聆听他们的讲座,倍受感动,受益匪浅。文如其人,油然而生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