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品味句子网
菜单
伤感句子 伤感语句 伤感短句 伤感语录 伤感短语 句子大全 说说文案

海德格尔的境域是指(短句96句精选)

来源:句子大全 发布时间:2023-09-10 11:21:14 点击:59次
品味句子网 > 句子大全 > > 海德格尔的境域是指(短句96句精选)

海德格尔的境域是指

1、在海德格尔的“世界”现象中,没有什么存在者一开始就被看作现成之物,而是首先从人的生存实践出发得到领会。由于实践情境的变化,存在者的意义——也就是它们当下对人而言的功能(functions)——也是不断变化的,人不能将它们一劳永逸地功能化、规则化。试想如下情境:你带着家人去野营,搭帐篷的时候发现没有带锤子。这时你并不会宣布野营计划失败,而是会找到一块石头来敲钉子。石头自身并没有锤子的意义,但在这种情境中,这块石头就能够被“作为”锤子使用。

2、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人的变化的生存情境中,意义结构也是变化的。虽然人的存在是整个意义关联的“为何之故(Worumwillen)”,但在具体情境中,人的实践目的并非固定的,所设定的目的也或大或小地发生改变;随着情境转换,相应的意义结构也在变化。人的理智是情境性的,“理智行为包含人……在情境中发现意义结构的活动,它唤起有意义的行为。意义结构是人的需求、行为和感知在这个情境中的特有产物(localproduct)”,“意义结构不是根据一些固定的、独立于情境上下文的元素的规则应用。相反,属于情境的整体结构使得规则成为可能”。按照海德格尔的“在-世界-中-存在”的意义结构,我们将锤子的存在方式定义为“上手状态”。这个定义以整个的世界意蕴以及当下的具体情境为背景。取消了这个背景,锤子之为锤子就丧失了本来在世界中的意义。德雷福斯提出,仅仅将功能指派给原初的事实(brutefacts),既不能把握锤子的存在方式,也不能把握锤子所处其中的日常世界的意义组织。

3、基于真理在本质上乃是自由,历史性的人在让存在者存在中也可能让存在者不成其为它所是和如何是的存在者。如此一来,存在者就被遮盖和伪装了。假象占据了上风,于此,真理的非本质突现出来了。不过,因为绽出的自由作为真理的本质并不是人原本就有的特性,所以,即便真理的非本质也并不是事后来源于人的纯然无能和疏忽。非真理必然源出于真理的本质。只是由于真理和非真理在本质上并非彼此互不相干,相反是共属一体的。这样,一个真实的命题才能成为一个相应地非真实的命题的对立面。

4、这正是进入海氏哲学的三个步骤。前两个步骤,海氏归结为:“形而上学的追问,是必须就整体来进行的,并且必须从发问者此在的本质的处境中来进行的。”(同上,第342-343页。)整体性是所有哲学问题的本性:“此在的本性”已昭显了海氏在《存在与时间》中的特色。最后一步,“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倒不在?”这一基本问题就直逼出海氏哲学核心与底蕴:存在。

5、尼采这个句子的核心在于:“意志对时间及其‘曾在/曾是’的憎恶”,这是“复仇”的本质。海德格尔则在其中看出了对于西方形而上学传统来说决定性的时间观念,即“把时间刻画为消逝、先后相继之流”的线性时间观念——在《存在与时间》中则称之为“现在时间”。而所谓“复仇之解脱”,根本上就是要摆脱传统形而上学的时间观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存在理解。海德格尔的解释由此通向尼采的“相同者的永恒轮回”之说:

6、争议,并不是因为他的哲学主张,而是他二战前对希特勒和德国纳粹的支持态度。

7、1889年9月26日,马丁·海德格尔出生于德国巴登邦梅斯基尔希。1903——1906年在康斯坦茨人文中学读书。17岁时,进入弗莱堡人文中学就读。在此期间,他对“存在”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

8、永恒轮回学说中最沉重和最本真的东西就是:永恒在瞬间中存在,瞬间不是稍纵即逝的现在,不是对一个旁观者来说仅仅倏忽而过的一刹那,而是将来与过去的碰撞。在这种碰撞中,瞬间得以达到自身。瞬间决定着一切如何轮回。(海德格尔的境域是指)。

9、海德格尔认为,每个态度赖以选定其方向的并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是存在者本身。进入存在者整体时用以进行科学探讨的,也就是存在者本身。

10、海氏把这种混乱界定为对“存在论差异”的混淆和遗忘。所谓“存在论差异”在海氏有密切相连的两层含义:“是存在者和存在之间的不”(注:海德格尔:《论根据的本质》,载《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1996年版,(上卷),第154页。);是指“作为存在者之存在”的存在与作为“就其本己意义、即就其真理(澄明)而言之存在的存在之间的差异”(注:转引自孙周兴:《说不可说之神秘》,上海三联1994年版,第17页。)。

11、不是。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他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曾引用柏拉图的这段话:“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过我们也曾相信懂得它,但是我们现在却茫然失措了”。然后他说柏拉图当时指出人人都熟悉的“存在”的意思其实并没有人真正懂得。这个问题直到 2000 年后的今天还没有解决,而他就是要来重新提出并解决这个“在”的意义的问题。海德格尔阐述“在”的意义如下:

12、海德格尔还认为,人作为自身意愿者,也不受存在者整体特别保护。人作为表象者和制造者处于被伪装过的敞开者面前。因此,人本身及其事物都面临着一种日益增长的危险,就是要变成单纯的材料以及变成对象化的功能。人在无条件的制造这回事情上有失掉自己的危险。落在人的本质上的威胁是从这种本质本身中增长起来的。然而,人的本质基于存在对人的关联。因此,人由于他的自身意愿而在一种本质性的意义上被威胁着,换句话说,就是人需要保护,但又由于同一个本性而同时是无保护的。

13、关于正确性之本质的命题不是以一种不言自明替换了另一种不言自明么?为了能够完成一个行为,由此也能完成表象性陈述的行为,乃至与“真理”符合或不符合的行为,行为者当然必须是自由的。然而,前面那个命题实际并不意味着,作出陈述、通报与接受陈述,是一种无所拘束的行为;反之,这个命题倒是说:自由是真理之本质本身。在这里,“本质”被理解为那种首先并且一般地被当作已知的东西的内在可能性的根据。但在自由这个概念中,我们所思的却并不是真理,更不是真理的本质。因此,“真理”(陈述之正确性)的“本质是自由”这个命题就必然是令人诧异的。

14、1916年,海德格尔获弗莱堡大学讲师资格,与任弗莱堡大学哲学教授的胡塞尔首次见面。1919年,担任胡塞尔讨论班助教。1922年,担任马堡大学哲学系副教授。1929年,应马克斯·舍勒之邀在科隆康德协会上作题为《此在与真在》的演讲。

15、永恒在瞬间中存在——在海德格尔看来,这正是尼采后期哲学的要义所在。在以“神性”为标志的传统形而上学的“永恒”和“超越”思考终结之后,尼采关注“如何安顿个体此在生活”这样一个实存论问题,不再主张任何具有形而上学(神学)色彩的谋求永恒的超越论,而是采取了一条“把瞬间永恒化”的路径。

16、已经具有的性质。也就是说,首先必须“在”,才有“在者”;绝不可能根本不“在”,就有“在者”。要解决“在”的问题,必须追溯到一种“在者”,这种“在者”在究竟成什么样子还不明确时它的“在”已经明确了。

17、 104堂跨越2000年哲学史的智慧课程  

18、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古希腊世界中最重要的德性之一——勇敢,就是在面对危险时恰当地对待自己的恐惧,节制则是恰当地安置自己的贪欲。如果袪除了人的弱点,道德也就不再具有实质性意义了。如果没有人所具有的“弱点”,如“死亡”这类存在的有限性,人也不再能够被称为“人”了。人生存于其中的世界本来就是混杂的;人的生存是充满冲突而又力图寻求平衡的。从根本上说,一个具有量化稳态结构的所谓“智人”永远无法真正实现人的智能,而只能停留在机器层面。人恰恰是通过在复杂多样的环境中不断地进行自我选择和决断,才能真正成为每个人所是的那个个体。但无论如何,海德格尔对人“在-世界-中-存在”的本质描述仍然可以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参照系,使其在某些方面能够以类似人的方式处理问题,并真正有助于人的生存。

19、在我们这个可思虑的时代里最可思虑的是我们尚未思想。

20、在1941年重印时候,海德格尔删除了在《存在与时间》上给胡塞尔的献词,并声称他这样做是受到出版商马斯·尼米尔(MaxNiemeyer)的压力。

21、1976年5月26日,海德格尔远离了尘世,5月28日葬于其家乡梅斯基尔希。享年87岁。

22、1946年,为纪念里尔克逝世二十周年创作了《诗人何为?》。第二年创作了《田间小路》、《从思的经验而来》,出版了《柏拉图的真理学说》。1950年出版了《林中路》一书。1951年10月在比勒欧作题为《人,诗意地栖居》的演讲。

23、1953年,海德格尔出版了《形而上学导论》。次年,相继出版了《演讲与论文集》和《什么召唤思?》。1956年,出版了《走向存在问题》。

24、在马堡时期,海德格尔开始撰写他的主要著作《存在与时间》,1927年2月,《存在与时间》正式印行,一是在《现象学年鉴》第八卷上,二是作为单行本。这本书奠定了他一生哲学活动的基础,被视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著作,他因此而声誉鹊起。半年后,柏林颁发了正教授职称。

25、本书虽然是由两个讲座构成的,而讲座文字在通常情况下总归是比较轻松易懂的,但本书的文字却不然,尤其是涉及巴门尼德思想的后一个讲座,其中关于巴门尼德箴言所做的解释迂回曲折,义理幽远,殊为费解,给我们的汉译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26、诠释学现象学首先破除的就是这些传统形而上学的设定。在海德格尔看来,人们日常共享的那些技能、区分和实践是人理解自身、辨识客体、处理日常事务的必要条件。但这些背景实践(backgroundpractices)并不具有计算机要求的明确性,“日常的决定建基于某些没有被把握的、遮蔽的、混乱的东西;否则就不会是一个决定”。理论性的批判性反思建立在这些不能被完全说明的东西,即海德格尔所说的“存在理解”上。只有在我们日常的处理方式达不到要求的时候,批判性反思才发挥作用。但在人的日常生活中,这种理论反思起不到核心作用。生活中最重要和最有意义的东西不是批判性反思可通达的,因为批判性反思已经预设了“存在理解”。

27、于此,海氏指出:“这种不理解就源出于一种愈来愈顽固的在的遗忘”(同上,商务1996年版,第25页。),“这附加的后半句就会防止我们直接只去追问那毫无疑问已摆出来的在者,而未必还追问已经进一步追求的在起来的根据。这样一来,这个在者就被以追问的方式推出去推到不在的可能性中去了。由此,这个‘为什么’就获得了与先前完全不同的威力和发问的紧迫性。”(同上,第28页。)

28、再者,二者反对实体性(自性存在)的思维方式,也都以人为无自性的缘在。而且,佛教的涅槃即无自性,所谓“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于此,也可印证海氏“在黑格尔看来,人是绝对的自行实现之所……绝对导致了对人的有限性的扬弃,与之相反,有限性而且不仅是人的有限性,还有Ereignis本身的有限性恰恰是被揭示的”(注: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商务1996年版,第52页。)之思。(更有论者认为:在思想的终极的尖端处维持一个纯发生的平衡的Ereignis是海氏思想的精粹,也是与中国之道的同构之处。)(注: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第429页。)

29、“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但这并不等于说:“存在”是最清楚的概念,再也用不着更进一步的讨论了。可以说,“存在”这个概念是晦涩难懂的。因此,更需要我们深入探讨。

30、对于思想着的思想来说,此道路应被视为一种境域(dieGegend)。打个比喻,作为域化(dasGegnende)的这个域是一块给予着自由的林中空地(Lichtung),在其中那被照亮者与那自身隐藏者一起达到此自由。这个自由的、并同时遮蔽着的域的特点就是那个开路的驱动。在这一驱动中,那属于此域的各种路出现了。(4)

31、海德格尔的存在历史观可表达为“两端论”:前苏格拉底思想向苏格拉底—柏拉图形而上学哲学的转向构成一端,为“第一开端的脱落”;西方形而上学在尼采那里的完成与后哲学思想的开启构成另一端,为存在历史的“另一开端”。在《什么叫思想?》中,海德格尔抓住了“两端”,以两个讲座分别处理尼采与巴门尼德,前者为“形而上学之完成”,而后者为“开端性的思想家”中的标志性人物(前苏格拉底思想家,海德格尔推崇的是阿那克西曼德、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三位)。我想,海德格尔的《什么叫思想?》之所以重要,原因恐怕也在于此了。

32、复仇之解脱是一种过渡,即从意志对时间及其‘曾在/曾是’的憎恶,过渡到永远意愿相同者的轮回、并且在这种意愿中意愿自身成为它自身的基础的意志。

33、关于真理与自由的本质联系的思考驱使我们去讨论认识本质的问题,着眼点是保证我们获得对人的被遮蔽的本质根据的经验的那个方面,这种经验事先将我们置于原始地本质现身着的真理领域之中。但由此也显示出:自由之所以是正确性之内的可能性的根据,那是因为它是从独一无二的根本性的真理之原始本质那里获得其本己的本质的。

34、1927年,在胡塞尔主编的《哲学和现象学研究年鉴》第八期上首次发表《存在与时间》。1928年,胡塞尔退休,海德格尔接任弗莱堡大学哲学讲座教授。次年7月24日在弗莱堡大学礼堂作题为《形而上学是什么?》教授就职讲座。同年12月,出版了《康德和形而上学问题》一书。

35、已经具有的性质。也就是说,首先必须“在”,才有“在者”;绝不可能根本不“在”,就有了“在者”。

36、本书初译稿是译者早年根据英文译本做的,而其中一个原因,居然是当年我在国内没有找到德文版(单行本)——现在中国的研究者恐怕已经难以想象我们那时候在资料方面的匮乏了。时过境迁,文字心思均有大变。这次我根据德文全集版把译文重新做了一遍,希望现在交出来的译文对得起这二十几年的延宕。

37、内在回忆将我们所求贯彻意图的本质及对象转变入心灵空间之最内在的不可见领域中。在这里,一切都是内向的:一切都始终转向了意识的这种真正的内在领域,在这种内在领域中,任何一物都不受限制地转向我们而进入另一物中。

38、按照上一章的分析,情况应该是这样:1946年夏天,海德格尔与中国学者萧师毅合作,要将《老子》或《道德经》译成德文。此次短暂合作以失败告终,但这场经历使他对“道”的字源义和衍申义有了直接的了解,促使这位已倾心于道家多年的思想家在公开出版的著作中讨论“道”的意义。下面是这些论道文字中很重要的一处中的第一部分,出自“语言的本性”(1957-58年)。

39、所以海德格尔认为,存在远远不象人们所理解的那样,是一个明白无误的概念,关于存在有很多问题至今并没有搞清楚。

40、在海德格尔那里,“自身的缘构发生”这个词所刻画的是一种将任何问题追究到穷极处时必然出现的终极构成状态。表象的和概念的思维方法从根本上讲是二值的;它探讨任何问题时,总要将其分成两极,然后再寻求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先构造出这样一个有形或无形的框架,它就无从下手。认知一定要由主体相对客体讲起;认知对象一定有形式与内容之分;终极存在要么是实体,要么是性质;这实体要么是要么是多;人的本性一定要从物质(肉体)和精神(心灵)来考虑;人的认知能力也就要分为感觉直观和理智思想两层;研究的方法则要从分析或综合开始;等等。然而,海德格尔从他早年的思想经历中已体会出,用这种方法永远达不到对终极问题的中肯解答。现象学的“到事情本身之中去”和“范畴直观”的新思路在某种程度上咬开了这种二元化的现成硬壳,因为它要求在一起手处便有双方的相互构成;比如“实际生活体验”中已有非概念化的理性和意义,用不着更高的形式规范来授与。而且,海德格尔发现,即使是极敏感出色的哲学家,比如康德和胡塞尔,当他们自身造成的思想势态(“先验的想象力”、“意向构成”)要求着一种终极突破,即在终极视野中消去二值框架的有效性时,也还是不能跨出这最关键的一步,因为他们确确实实地感到:如果消去了这最根本的大框架,就一切都不可测了。于是,在终极问题的关键处,他们也就只能靠在分叉之间的滑来滑去维持一种不生育的平衡。

41、来源:《哲学动态》,2020年第10期,第72-79页。

42、在弗莱堡期间曾为当时德国著名哲学家E.胡塞尔的学生,还曾参加新康德派哲学家里科(HeinrichRickert)指导的研究班,从而深受价值哲学的影响。获得博士学位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年8月他应征入伍,但两个月后即因健康欠佳退伍。

43、(3)海德格尔:《丛林路》(以下简称《丛》),49页,56-57页;《语》27页。

44、德国哲学家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也是存在巨大争议的人物。

45、1907年,海德格尔暑期回家度假时,从康斯坦兹三一教堂的神父那里借到F.布伦塔诺的著作-《论亚里士多德以来存在者的多重含义》,对存在意义的问题产生兴趣,成为他毕生哲学事业的起点。

46、1909年,刚满20岁的海德格尔中学毕业,进入弗莱堡大学学习神学。一年后学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

47、在专论“无”的《什么是形而上学》(注:载《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商务1964年版。)一文中(下文凡不另注,皆引自此文),海氏指出“无是什么”的发问本身就把所问的东西本身变成了它的反面,即作为一个在者了,而无恰恰是根本不在者。对象性的思维方式(知性逻辑)的那种“只要对在者加以否定、或由简单假设即可完成”(莱布尼兹)的无,只是“获得了设想的无的形式概念,而绝非无本身。”因为作为“存在的缺乏”的非存在,是以存在为前提的否定,存在在存在论上要先于非存在;归根到底,非存在是存在之一种。

48、人们往往会以为,哲学由于其高度抽象性和理论化,很难直接对科技领域的实际操作层面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也并非不可能。德雷福斯通过对海德格尔哲学的反思,持续地批判人工智能发展中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预设,一方面直接地影响了美国兰德(RAND)公司对人工智能的拨款计划,促使1970年代美国在“人工智能的冬天(AIWinter)”中采取更审慎的态度;另一方面,他也启发了研究者从海德格尔思想出发构想出新型的人工智能,即所谓的“海德格尔式人工智能(HeideggerianAI)”。但即使是“海德格尔式人工智能”也仍然有难以克服的基本困难。究其原因,德雷福斯认为,这种人工智能虽然已经汲取了海德格尔的思想资源,但仍然不能够充分实现海德格尔所刻画的人类生存样式。

49、本书是海德格尔的重要著作。在上卷中,作者按哲学门类探讨了尼采的主要思想;在下卷中,作者探讨了尼采的形而上学与欧洲的虚无主义。

50、海德格尔说,基础乃是某种植根和站立的基地。丧失基础的世界时代将悬于深渊中。即便有这样一种转变为这个贫困时代敞开着,那么,这种转变也只有当世界从基础升起而发生转向之际才能到来。换句话说,就是只有当世界从深渊而来发生转向之际才能到来。

51、海德格尔认为,探索存在意义的工作不适宜在开端处就来阐发。只有凭借成形的存在概念,阐释通常的存在之领悟的工作才能获得它所必需的指导线索。借助于存在的概念以及这一概念本身所包含的明确领会这一概念的多种方式,这样才能够弄清楚存在的意义。

52、海德格尔研究发现,只要人一直献身于有意的贯彻意图活动,那么,就不单纯人本身是无保护的,而且物也是无保护的,因为物已成了对象。虽然这里也有一种使物体与内在的东西和不可见的东西之中的转换,但是,这种转换是用被计算的对象在思想上杜撰出来的产物来取代物的衰弱。这些对象为了使用的目的而被制造出来。

53、自由并不是通常的理智喜欢任其借此名义四处流传的东西,即那种偶尔出现的在选择中或偏向于此或偏向于彼的任意。自由并非是对行为的可为和不可为不加任何约束。自由也不只是对必需之物和必然之物的准备。自由乃是参与到存在者本身的解蔽过程中去。

54、内容提要:存在问题是海德格尔哲学的核心问题,而对“无”的体悟与理解是海氏在此问题上的最独特之处,从而也构成了海氏思想发展的一条主线索和运思背景。本文试以此线索追踪海氏思想发展,并就其精神与思维方式与德国哲学传统和佛教之空作了尝试性比较,从中也试图廓清存在论差异的涵义和层次结构。

55、世界黑夜的贫困时代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既然如此,必会达到夜半。夜到夜半也即最大的时代贫困。于是,这贫困时代甚至连自身的贫困也体会不到。这种无能为力便是时代最彻底的贫困,贫困者的贫困由此而沉入黑夜中。贫困完全沉入了暗夜,因为贫困只是一味地渴求将自身掩盖起来。然而,我们按理应该将世界黑夜看作为一种在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这边发生的命运。或许,世界黑夜现在正在趋向其夜半。或许世界时代现在正成为完全的贫困时代。但或许并没有、尚未、总还尚未如此;尽管有不可预测的困境,有各种无名的痛苦,有不断的不安,有持续的诸种混乱。

56、(3)第三阶段:虚拟的海德格尔式人工智能(PseudoHeideggerianAI)——嵌入、具身、延展心灵(Embedded,Embodied,ExtendedMind)。在德雷福斯的启发下,惠勒用海德格尔的“在-世界-中-存在”思想构建出他所谓的“海德格式人工智能”。这个系统试图判定哪些表征与当下情境相关,从而能够对其作出反应。惠勒在《重建认知世界》中提出,他的“具身-嵌入式的认知科学潜在地是一次海德格尔式的冒险”,这种初步的、海德格尔式的范式(Heideggerianparadigm)已经指示出解决框架问题的可能性。他进一步指出,这种海德格尔式的认知科学在具体经验上的成功“如果继续并加深的话,最终会证实海德格尔在认知理论中的地位”。

57、第一哲学家ID:firstphilosopher

58、在本书中,海德格尔的尼采解释的基本立场未变,但侧重点和切入点有所不同:是要围绕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从人的本质规定性出发进入尼采的形而上学。尼采有言:“人是尚未被确定的动物。”以往的哲学在感性—超感性(非感性)的二元对立意义上把人规定为animalrationale (理性的动物),或者说,人被规定为超肉身、超形体的东西,但在这种规定中,传统哲学既没有深思“感性”,也没有深思“非感性”,因此在传统的人的规定中,人是尚未被确定的动物。处于传统规定中的人被尼采称为“末人”,而为了超越这种“末人”,尼采提出“超人”(Übermensch)理想。关于“超人”,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有一段经典表述:

59、以上的讨论已表明,终极实在不是缘境之外的实体或意义单位,而就在境域中构成自身。所以,表象的、概念的、传送式的语言手段永远对付不了这样的非现成终极,因为它实在是贴近惚恍得如鬼影附形、与语言本身难分彼此。这种实在的含义只能在语言本身的运作中纯境域地显现出来、道将出来。因此,很明白这层道理的海德格尔在讨论了道路之道的非现成性和构成域性之后,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很可能,在‘道路’、即‘道’这个词中隐藏着思想着的说(Sagen)的全部秘密之所在。”(7)对比了“自身的缘构发生”、“希腊的逻各斯”和“中国道”之后,他这样写道:“将此缘构发生思索为自身的缘发生(Er-eignis)意味着对于这个自身摆动的境域的结构(Bau)进行建构(bauen)。思想从语言得到去建构这种自身悬荡着的结构的工具,因为语言乃是最精巧的、也最易受感染的摆动。它将一切保持在这个自身缘构发生的悬荡着的结构之中。就我们的本性是在这个悬荡着的结构中所造成的而言,我们就居住在此自身缘构发生之中。”(8)如果没有上一节的讨论,海德格尔的这种“道言观”很可能会令一些人感到牵强。我们也知道,海德格尔在与萧师毅的合作中曾一再追问“道”在中文中的各种意思。所以,他应该知道“道”这个字所具有的“言说”之义,尽管萧师毅很可能不会向海德格尔建议这个意义与老子的“道”有何重要关系。然而,就凭上面已讲过的学理本身的内在要求,海德格尔就可以达到“‘道’这个词中隐藏着思想着的说的全部秘密之所在”的结论。它比任何考据都更重要。海德格尔之所以讲到“老子的诗化思想”,不只是由于他知道《道德经》由韵文写成,更因为他认为老子关于道的思想本身就是诗性的,或由语言本身的构成势态“道”出的,而非是作为命题对象被表达出的。此外,揭示出“道”本身的“道言”维度对于复活道的原义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60、传统的真理,其意可以是:真理是物与知的符合。也可以说:真理是知与物的符合。但是,人们喜欢将上述定义表达为:真理是知与物的符合。这样理解的真理,即命题真理,只有在事情真理的基础上,也就是在物与知的符合的基础上,才是可能的。真理的两个本质概念始终就意指一种“以……为取向”,因此它们所思的就是作为正确性的真理。

61、这种为一切开出路径的道路在海德格尔看来就是一种存在论意义上的构成域。他写道:

62、德雷福斯认为,人的这种背景实践用计算机无法表征出来,因为它们的任何元素都不是孤立的和脱离上下文(contextfree)的;而经典的计算机符号系统处理的就是离散的信息,甚至是逻辑原子。认知主义的形式表征“试图通过逻辑独立的符号表征世界中的元素、属性或原语(primitives),用这些符号的复杂联结来解释人的行为”,这正是数字计算机模拟人类理智的理论出发点。而根据海德格尔的思想,人的意向形式或表征方式——欲望、信念、感知等都以一个更加基本的、没有主客分离的可理解世界为基础。“在-世界-中-存在”的人首先是以非表象化和非形式化的方式来理解世界的。

63、1913年,海德格尔在弗莱堡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27年,晋升教授,发表了未完手稿《存在与时间》。就是这样一本当时被官员判定为不合格的书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它不仅影响了此后多种重要哲学流派和著名哲学家,而且在文学批评、社会学、神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等多种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64、真理的本质揭示自身为自由。自由是绽出的、解蔽着的让存在者存在。任何一种开放行为都在“让存在者存在”中漂浮不定,且每每对此一或彼一存在者有所作为。作为参与到存在者整体本身的解蔽中去这样一回事,自由已经使一切行为协调于存在者整体。

65、倘若从现象上来描述“在之中”自身,我们应该在提示这种现象的时候,曾向持现象学态度的人群表示:“在之中”有别于一现成东西在另一现成东西“之中”的那种现成的“之内”;“在之中”不是现成主体的一种性质,好像这种性质可以通过“世界”的现成存在受到影响或哪怕只是开动起来,引发出来;“在之中”就是这种存在者本身的本质性的存在方式。

66、“纯粹的‘有’与纯粹的‘无’是一回事……因为‘有’本身在本质上是有限的并且只在嵌入‘无’中的存在之超越境界中显示自身。”所以,在海氏这里,无是一种源始境界(后期更直接为一种缘构成境域)。

67、二是在海氏思想内部有了新的契机和趣向。不同于《存在与时间》,海氏认为“Aletheia,亦即被思为在场性之澄明的无蔽,还不是真理……其本身尚未被思及。”(注: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商务1996年版,第72-73页。)正是通过对存在更根本、更源构的思入,海氏提出了“(遮蔽)并不是一个空洞的附加,也不是仿佛阴影属于光明。相反,遮蔽乃是作为无蔽的心脏而属于无蔽……而且在在场性之澄明的这一自身遮蔽中……甚至还有一种庇护和保藏由之而来,无蔽才能被允诺,从而在场着的在场者才能显现出来……(所以)澄明就不会是在场性的单独澄明。”(注:海德格尔:《哲学的终结与思的任务》,载《面向思的事情》,商务1996年版,第72-74页。)真正的克服乃是超越、扬弃,“无”后的世界,水落石出,清新的世界中运行着的是存在之思,在勃勃生机的源构成域中,天、地、神、人四重整体相互映射而成世界游戏……这一切,便是“哲学终结之际思之任务的道路”上的万千气象。

68、这个,的确,只有这个,才是复仇本身:意志对时间及其“曾在/曾是”的憎恶才是复仇。

69、对《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主观演绎部分的“三重综合”理论的定位是海德格尔阐明想象力和时间的同一的关键。在康德看来在这“三重综合”中,仅“想象中的再生的综合”可归于想象力,是三个不同的综合;而在海德格尔看来,“三重综合”不是三个不同的综合,而是一个综合的三个不同的方面。“相反,对综合的三个模式的内在时间性的制定将对如下事实形成最终的同时也是最有决定性的证据,那就是将先验想象力解释为其他两种能力的根源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3)(124-125)同时,我们也看到,对“三重综合”的内在时间性制定已经暗含着海德格尔将康德的“作为现在序列的时间”解释为《存在与时间》中那种绽出态的具有时间性的源始时间的关键所在。海德格尔对“三重综合”给出的解释对他的整个存在论解读计划是最具有决定性的。

70、他认为,人类当时的危机,产生于西方思想经历的深刻沉沦,即科学技术的片面发展,结果产生异化。这种异化,可以称作“非本真的存在方式”。他说,沉沦,是人类存在不可回避的方式。但是,不同时代和不同个人,程度可以不同。

71、“我深信,这个转变不能通过接受禅宗佛教或其他东方世界观来发生。思想的转变需要求助于欧洲传统及其革新。思想只有通过具有同一渊源和使命的思想来改变。”(注:“只有一个上帝能救我们”,载《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1996年版,(下卷),第1313页。)这些是我们在比较时不得不留心的。

72、做了一次重新译解。巴门尼德这个残篇是更为人所熟知的,在西方哲学史上被认为具有开创性或开端性的意义,是“纯思”的开始,以老黑格尔的说法:以此命题,“真正的哲学思想从巴门尼德起始了”。确实,巴门尼德这个箴言(因为思想与存在是同一的)早就成了全部西方哲学的基本主题。在海德格尔看来,甚至康德的定律“一般经验的可能性条件同时也是经验对象的可能性条件”,也无非是这个基本主题的变式,更不消说黑格尔的命题“存在就是思想”了。

73、“在西方思想之初,存在就被思了,但是,‘有’本身并未被思。‘有’为了它所给出的赠礼而恬然不居所成。这一赠礼后来只是在存在者方面被思为存在,并且被置于一个概念中。”(同上,第9页。)

74、(5)海德格尔:《同一与区别》,24-25页。

75、这种展开,在人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相应的对应样式。《存在与时间》从“此在”出发追问存在的意义,把时间看成此在存在的境域,对“此在”、“世界”以及“在之中”的阐释都是依据“时间性”来进行的。“在之中”不是一物现成地在另一物之中,不是空间上的在。他尽管也说“依寓”、“逗留”、“居住”,但其突出的是“在之中”的过程性。

76、对存在和存在者之间差异的强调,在柏拉图、黑格尔、尼采等处皆有,海氏的特色在于标举出无,从而真正完成了这一区分;同时正由此无、及对无的悟解,才使海氏进入了全新的境界,真正“克服了形而上学”,有了一个崭新的开端。

77、(1)生物学假设,即大脑在离散的操作中处理信息,就如同操作开关的过程。(2)心理学假设,即心灵是一个根据形式规则处理大量信息的设备。(3)认识论假设,即所有知识都可以被形式化地表达为逻辑关系。(4)存在论假设,即一切存在都是一系列逻辑独立的事实,原则上能够被分析为脱离境域的确定元素(situation-freedeterminateelements)。这也是最为基本的假设。

78、因为在海德格尔看来,尼采的“相同者的永恒轮回”思想意在克服形而上学和虚无主义,这个思想的着眼点是“瞬间”,以“永恒轮回”为特征的生成/变易之流不再具有线性时间特征,而是被落实于“瞬间”以及以“瞬间”为焦点的三维循环涌现的时间性结构。对于行动的个体此在来说,当下瞬间的时机性决断才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置身于“瞬间”者,其行动才能深入到“将来”,同时把“过去”接受和肯定下来。貌似高超空洞的“永恒轮回”之说,实质上却是指向个体此在的当下存在。尼采仿佛是想“教”我们:你应当如此这般地生活在每个瞬间中,并且相信每个瞬间都是永恒的,是永恒轮回的。

79、“在之中”有别于一现成东西在另一现成东西“之中”的那种现成的“之内”;“在之中”不是现成主体的一种性质,好像这种性质可以通过“世界”的现成存在受到影响或哪怕只是开动起来,引发出来;“在之中”就是这种存在者本身的本质性的存在方式。

80、《海德格尔生存论美学》作者在把握海德格尔整体哲学框架的基础上,从其思想的逻辑起点出发对海德格尔美学思想进行了解读。

81、要解决“在”的问题,必须追溯到一种“在者”,这种“在者”在究竟成什么样子还不明确时它的“在”已经明确了。

82、“一切存在论问题的中心提法都根植于正确看出了的和正确解说了的时间现象以及它如何根植于这种时间现象。”海德格尔早期著作以“存在与时间”为题,正可以看出时间在其现象学的生存论存在论哲学中的重要意义。

83、(10)海德格尔:《全集》79卷,95页。

84、海德格尔的上述思想,在五六年后,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人们认为,他开始回避回答《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问题。

85、从当下可敞开的存在者那里,无论这种存在者是自然中的存在者还是历史中的存在者,我们是无法把握到这个“整体”的。尽管不断地调谐一切,但它依然是未曾确定、不可确定的东西。因此,它可能也是对流行最不假思索的东西。然而,这个调谐者并不是一无所有,而是存在者整体之遮蔽。让存在总是在个别行为中让存在者存在,对存在者有所动作,并因此而解蔽着存在者;正因为此,让存在才遮蔽着存在者整体。让存在自身本也是一种遮蔽。在此之在的绽出的自由中,发生着存在者整体之遮蔽,存在着遮蔽状态。

86、对于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这样一种实存论意义,海德格尔在其《尼采》书中做了如下总结:

87、基于上帝的离去,世界便也失去了它赖以建立的基础。“深渊”一词原本意指地基和基础,是指某物顺势下降而落入其中的最深的基地。但是,在这里,我们将这个“从……”看作基础的完全缺失。

88、此外,传统哲学还有理论整体性的特征,即认为由于背景实践包含了知识,所以必定以隐含的信念为基础;由于背景实践是技能,所以必定产生自默认的规则(tacitrules),进而认为人的有序活动的各个方面都以一个默认的信念系统为基础。但正如德雷福斯所指出的,人的生活恰恰是有序却非规则性的。海德格尔的“在-世界-中-存在”将这种反思视作对日常生存的脱离,是衍生的、非源初的。针对传统哲学中方法论上的个体主义,即一个文化的意义和组织只有被追溯至作为个体的主体之活动才能得到理解,海德格尔则强调社会背景(socialcontext)是可理解性(intelligibility)的最终基础。与维特根斯坦一样,他认为大多数哲学难题都可以通过对日常社会实践的描述得到解决。

89、要理解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需要对海德格尔的思想渊源有一定的了解。从海德格尔的思想渊源来看,其《存在与时间》中的方法是来自于胡塞尔和狄尔泰的“解释学的现象学”,而《存在与时间》的实质内容就是来自于克尔恺郭尔的“生存主义”。

90、柏拉图说哲学是人的天性,用海氏的话就是“只消我们存在,我们就总是已经处于形而上学中的。”(注:海德格尔:《形而上学是什么》,载《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商务1964年版,第359页。)于此,海氏进而认为“哲学只有通过本己的存在之独特的一跃而入此在整体之各种根本可能形态中才动得起来,为此一跃,关键性的事情是:首先给在者整体以空间;其次解脱自身而入‘无’,也就是说,摆脱人人都有而且惯于暗中皈依的偶像;最后……终于一心回到此直逼‘无’本身处的形而上学基本问题中:为什么就是在者在而‘无’倒不在?”(同上,第359-360页。)

91、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者整体的存在被称为具有统一作用的一。存在指存在着、意味着、在场着,且是在无蔽领域中在场着。但在在场中遮蔽着对那种让在场者作为只是一个在场者成其本质的无蔽状态的显现。真正的在场着的只是在场的本身;在场本身作为自身处于它本己的中心之中,且作为这个中心,在场就是球体。

92、感受永远冷峻幽深与澄明(Lichtung)的

93、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的扉页上,写着向胡塞尔致敬及非常看重与其的友谊。这表明,存在主义哲学,来源自现象学派。

94、海德格尔的哲学主题,并不是揭示人的行为或是解析人的心理,而是通过确立我们通常所说的存在的最本质的东西来阐明存在这个概念,而这,无疑是哲学的真正任务。

95、1913年,在施奈德、李凯尔特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心理主义的判断学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上一篇:隰有荷华(短句37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句子大全

  • 禅语图片修心的图片(短句40句精选)
  • 妨碍的近义词(短句36句精选)
  • 钱钟书的经典语录(短句47句精选)
  • 五个字古风韵味的网名女【网名精选126个】
  • 三个字的诗意网名古风【网名精选84个】
  • 网名三个字男生高冷傲很少人用的【网名精选135个】
  • 泰戈尔十首最短的诗(短句31句精选)
  • 用诗词起的网名大全【网名精选139个】
  • 形容女子的诗经名句(短句70句精选)
  • 起个啥网名好啊女的【网名精选67个】
  • 女的好听的网名大全【网名精选80个】
  • 法家思想的开创者(短句63句精选)
  • 女孩的好网名大全【网名精选149个】
  •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谁(短句73句精选)
  • 女的取个网名大全【网名精选144个】
  • 关于军事战争的成语(短句55句精选)
  • 句子大全相关栏目

    推荐句子大全

  • 乙肝五项是什么(短句78句精选)
  • 昆虫记摘抄1000字(短句58句精选)
  • 陈奕迅经典歌词励志(短句11句精选)
  • 换老师家长真心感谢老师的话(短句50句精选)
  • 词语接龙大全两字(短句15句精选)
  • 赞美龙的词语(短句8句精选)
  • 经典美文摘抄150字以及出处(短句106句精选)
  • 腓特烈二世名言(短句87句精选)
  • 最新句子大全

  • 海德格尔的境域是指(短句96句精选)
  • 隰有荷华(短句37句精选)
  • 茕茕孑立沆瀣一气(短句31句精选)
  • 山有扶苏(短句22句精选)
  • 中国20位之父(短句14句精选)
  • 科比布莱恩特生日(短句41句精选)
  • 禅语图片修心的图片(短句40句精选)
  • 质量口号标语大全(短句14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