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淘气尼古拉》系列(法)戈西尼/著,戴捷/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愤怒(20%):“不上课还说的这么清新脱俗!”
3、我的父母,他们是最早让我明白中文的内核是什么的人。我的父母通过一个个童话、一篇篇传奇、一段段故事,通过他们戏剧性的朗读声和投入的富有张力的表情告诉我,在那些冷漠的方块字背后,在那些繁复的语法规则背后,在那些千变万化的读音背后,那些文字传达出的精神,那些讲述的声音蕴含的感情,才是中文真正的所在。正如《海的女儿》的内核是爱与牺牲,《夸父逐日》的内核是执着,《秘密花园》的内核是自然与成长,中文的内核,是它所包含的精神,是它所蕴藏的感动。
4、60《中国节》(美绘版),贺绍俊吉国秀/著贾晓曦/图
5、《“我的爱”亲情小说系列》(2册),徐玲,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鲁迅先生的故事50字)。
6、他的所开创的杂文文体富有现代性、自由性、批判性和战斗性,是后世作家最常使用的“批判武器”,他所创作的杂文更是中国社会、政治、历史、法律、宗教、道德、哲学、文学、艺术乃至文化心理、民性、民情、民俗……的百科全书。
7、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你们就是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人,是实干家。向你们致敬!(鲁迅先生的故事50字)。
8、《战马》的优秀之处,首先在于作者写战争的角度:通过一匹马的故事去写一场战争。整本书里,你甚至看不到一滴血。
9、前些天你在东京灯会上穿红色旗袍为武汉募捐的视频,我们很多人都看到了。朋友说,这个小姑娘鞠躬鞠得太实在了!看着你努力的样子,我既感动又担心,你没有被冻坏吧?
10、11月15日,舆论曝光华东政法大学试行“本科生刷卡上课”,呼应前一日的高校“替课”事件,截至15日15时,@人民网发布的相关微博被转发436次,获得评论和点赞共3千余个。
11、《独一无二的伊凡》,(美)凯瑟琳·艾波盖特著,柯倩华译,新蕾出版社
12、4《石头汤》,(美)琼·穆特/著,阿甲/译
13、到这时我就知道,这是我写作的第二个阶段了,我在从模仿走向创作。
14、为什么说读书能够培养语感呢?这是因为世界上的任何一本经典都是时间沉淀下来的精华,它之中的字词语句都是最为准确、最为质量上乘的。当一个人见多了经典、熟悉了经典中语言的运用方式,他再回过头去做题时,很容易便可在密密麻麻的试卷上找到正确的东西,因为他一直以来都在阅读着那种语言的“正确”。学英文我们讲究读原著,是同样的道理。没有什么比读书更能培养语感,没有什么比语感更能保证分数,这就是阅读最为显性的益处。
15、15《木偶奇遇记》,(意)科洛迪/著,张鹏、叶晶/译,(意)英诺森提/图
16、7《小学生冰心读本》周益民、王小庆编著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1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是他的江湖豪情。
18、幼儿园的老师问小朋友: "你属什么? ”小朋友说:”我属蛋的! ”老师说:” 哪有属蛋的?”小朋友说:”我妈妈属鸡, 所以我属蛋的。
19、一个有素养的学生能够区分出一本书的时效。一本言情小说、一本参考书、一本名著,都是人类智力与体力的凝结,去读他们也都可以称为读书。
20、《作文里的奇案》(法)伊夫.格勒韦/著,李盈/译,晨光出版社
21、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22、少年时代的鲁迅在上私塾时,先生就教他们作对。一次,塾师寿镜吾老先生出了上联“独角兽”,让学生们对下联。立时塾房活跃起夹了,有的孩子对出“九头鸟”,有的孩子对出“三脚蟾”,有的孩子对出“百足蟹”等等,唯独周樟寿(鲁迅原名)一语不发,等课堂上平静下来后,他站起对出“比目鱼”。
23、从为“青春中国之再生”的抗争与期待,到“根本的一个方法,就是民众的大联合”的决断与勇毅,再到“开创一个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的新天地”的执着与追求……一个个共产主义者犹如播火者,燃起黑暗中国的点点星火,点亮古老民族的复兴希望,展现着一个政d的行动逻辑、精神力量——
24、《让路给小鸭子》(美)麦克洛斯基,河北教育出版社
25、恪守纪律才能学有所成?学术自由需要上课自由?各方舆论呈胶着状态。
26、鲁迅在广州时,一个青年受他的感化,随他到了上海。到上海后,鲁迅热情的留他在自己景云里的寓所住,后来那人又让鲁迅给他在上海找个工作。
27、《100层的房子》(日)岩井俊雄,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8、《亲爱的汉修先生》(美)贝芙莉·克莱瑞著,柯倩华译;新蕾出版社
29、大家知道:标点符号虽然其貌不扬,但在文章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呢。可当年的出版界对标点符号不重视,在支付稿费时,往往把它从字数中扣除,不给稿费。一次,鲁迅应约为某出版社撰写书稿,由于事先探知该出版社不支付标点符号的稿费,因此他的书稿通篇没有一个标点符号.
30、为使此书及时出版,胡愈之发起成立以“复社”命名的出版机构,社址就设在法租界胡愈之、胡仲持家中。为了减少发行阻力,将原书名《红星照耀中国》改为《西行漫记》。斯诺专为中文版写了“序”,而且还提供了数十幅原版没有的历史图片。
31、89《海底两万里》(法)儒勒·凡尔纳/著,赵克菲/译
32、《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陈卫平/著新世界出版社
33、来吧,互相伤害啊!希拉里VS特朗普首场电视辩论,周一见!
34、有意识地增加了童谣、现代诗、微童话等元素;非文学类作品,也有一定的比例(大部分排在最后)。推荐这么多书,并不是说,假期里一定要全部读完。一般来说,选5-8本喜欢的即可。
35、深圳6平方米“鸽笼房”一上午售罄均价每平15万!
36、《随风而来的玛丽姨妈》(英)特拉芙斯,明天出版社
37、当然,对于语文这个学科,分数与素养是有关系的,但是这种关系是一种单方向的关系。分数高的人,他的素养不一定好,他只是掌握了特定某种类型的试卷需要的东西,而那类试卷之外,或许他是空白的;而有着相当语文素养的学生,他的试卷分数一定不会差,因为他有着足够的积累,那些积累足够他挥洒任意一张试卷了。
38、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父亲去世。家境益艰。于本年开始写日记。
3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哪个d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d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因为他们深知,自己投身的是民族复兴的千秋伟业,肩负的是人民幸福的万钧重担。
40、82《元素的故事》(苏)依·尼查叶夫/著,滕砥平/译
41、鲁迅晚年来到上海专事写作,50多岁仍然童心未泯。一次,夜静更深鲁迅在写作,外面的猫不停地叫,屡屡打断他写作的思路,鲁迅随即拿起手边的五十支装铁皮的香烟罐,对着可恶的猫一一发射。
42、《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几米/著,现代出版社
43、1983年,韦君宜(左二)去南方组稿时在淮安与当地干部座谈。
44、81《不列颠少儿百科全书:地球与地球科学》,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
45、《地海巫师》(美)厄休拉•勒古恩/著,蔡美玲/译,江苏文艺出版
46、他叫赵尚志,牺牲时年仅34岁。1942年2月,在率部进行抗日作战中,他身负重伤被俘,誓死不降,“死也要死在东北抗日战场上”。
47、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48、鲁迅〔1825-1919〕,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7岁时,戊戌变法;30岁,辛亥革命;38岁,五四运动;40岁,中国共产d诞生;50岁,九一八事变……他“弃医从文”,手写中国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他“解剖自己”,“寻求民族灵魂根柢上的全面觉醒。”
49、45《汤姆·索亚历险记》,(美)马克·吐温/著,成时/译
50、果然不久,在国民d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以汪精卫为代表的打着“和平主义”旗号甘当汉奸的投降派。
51、《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的小个子》(日)古田足日/著,中山正美/绘,彭懿/译,接力出版社
52、10《男生贾里全传》秦文君著少年儿童出版社
53、《没头脑和不高兴》(任溶溶/著,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54、胡愈之是擅于写新闻报道的快手。其撰写的《爱国无罪听审记》,已成为传世之作。
55、在反复比较中选择,在世界大潮里追寻,在中华大地上扎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d人的“真经”,就在于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中国共产d之所以叫共产d,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
56、在中国历史上,从古到今,只有中国共产d人发自肺腑地坚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一百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变为广大d员的自觉行动。正因如此,“对d忠诚”才有了最深厚的价值底蕴,才有了最磅礴的力量源泉。
57、1910年8月,任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1911年,写个人的第一篇小说文言小说《怀旧》。1912年,临时政府成立于南京,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
58、《名家文学读本》(10册)钱理群主编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59、写东西写得好,与其说是天赋,倒不如说是熟能生巧,就像做饭、洗衣服、开车一样。我现在写文章很少构思或查证,笔到文来,半小时之内在电脑上完成千来字的短文对今天的我来说根本不叫事。但这背后呢,是我从初中起每天不间断的练笔。初一是每天当作业似的逼出三五百字,到后来越来越喜欢,课间也写、午休也写、回宿舍也写、上课都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写,每天能写一两千字,假期还能翻好几倍。这些练笔大多没有特定内容,写完了我也不回看,大部分都直接进了垃圾桶,就是为了保持一个手感。越来越多的人找我写东西,给网站啊、给学生办的杂志啊、给校刊啊,我很少拒绝,因为反正写什么我都喜欢。
60、写到最后,我忽然想起了我的童年,想起了我是如何懵懂地对中文之美有了最初的感受。必须感谢的是我的父母,我的明智的、感性的、性格中很有些浪漫主义因素的父母。他们对我在语文上的启蒙教育不是看我在几岁时能认得几个字、标出几个拼音、读出几个词语,他们从来没有要求过我这些,我因此感激他们。
61、这里我想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篇作文里同样是大量引用,有的人的作文会被评价为“丰富”,有的人则是“杂乱”、“堆砌”。为什么?我觉得这是对作文中所引用的内容理解程度的差异造成的。同样的东西,有的人是在阅读中看来、研究并思考过的,有的人是从类似《高中生议论文论点论据大全》中看来的;前者是深入理解,后者则只得了个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