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时我们可能会问:通过上述过程,A和B获得了什么好处呢?可以看到,双方最大的收获是彼此能够预测对方的行动了。与此同时,双方的互动也变得可以预测了。“他又这么做了”就变成“我们又这么做了”。这大大释放了两个人原有的紧张感。不管是一人还是两人来完成什么样的外界任务,他们都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在此背景的作用下,二人各自的行动和彼此的互动都获得了稳定性。社会世界处于一个构建过程中,而具有扩张性的制度秩序就扎根于这一过程。
2、社会规范最基本的有三大类: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技术规范。(现实的社会建构)。
3、与这个极端类型相反的是,在一个社会中只有一个公共议题,制度化仅仅发生在与这个议题相关的行动中。这个社会几乎没有公共知识库,所有的知识几乎都是角色专属的。在规模较小的社会形态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影子。在自由主义的领地,经济配置乃是唯一的公共议题;在由多个部落或种族所组成的远征军队中,唯一的公共议题就是打仗。
4、社会是抽象概念,但包含丰富内容。每个具体的社会都有自己的特征,形成一定的风貌,因此存在“社会面貌”一词。
5、次级社会化中的角色带有高度的匿名性,即它们可以方便地由与它们的角色扮演者相分离。同样的知识既可以由这个老师来教,也可以由另一个老师来教,此一类型中的任何人都能传授这种类型的知识。这样的形式化和匿名化无疑与次级社会化过程中社会关系的某种情感特色紧密相连。不过,它们最重要的结果是为次级社会化过程中的学习内容赋予了比初级社会化时少得多的主观必然性。儿童早年所内化的庞大现实在解体时一定会伴随着重大的生命冲击,而后期内化的现实遭到破坏时,冲击就会小得多。此外,要把次级社会化的现实晾在一边,也会相对容易得多。
6、因此,主观现实总是有赖于特定的可信的结构,即其维持所要求的具体社会基础和社会过程。一个人只有在一个可以肯定这一认同的大环境中,才能维持其自己是一个重要人物的自我认同。一个人只有在其维持其与天主教群体的重要关系的条件下,才可以维持自己的天主教信仰,等等。有意义的交谈与可靠的结构协调者之间的隔离,会危及主观现实。
7、时间性temporality是意识的内在属性。每个人都意识到一个内在的时间流,这种时间流在节奏上对应于身体的生理波动。我们可以把这种标准时间理解为两种时间的交集。一种是宇宙时间及其社会历法,它基于自然的时序;另一种就是前面所说的多层内在时间。不同层级的时间性永远不可能达到完全一致。可能我想参加一场体育比赛,但必须要等到受伤的膝盖痊愈才行。
8、所有人类活动都可能被惯例化(Habitualization)。任何一种行动在被不断重复后都会被铸成一种模式,人们可以不费力的进行复制。惯例活动的意义被嵌入了他的日常库存知识,惯例化带来的好处是它能在心理层面缩小人们的选择范围。从理论上讲,用木头造独木舟有上百种方法,但是惯例化将其减少为一种,这便将人们从“那么多决策”(allthosedecisions)的负担中解放出来,为人们无导向的本能结构提供了一种心理上的宽慰。(弥补了人们生物机能的缺陷,使人们活动变得导向化和专门化,从而缓解了由无导向内驱力的不断积累所带来的紧张,即不必对每一个情境一步步重新定义,大量情境可以根据预先定义被归类)
9、对于正当化的不同层次,我们能做一些分析性的区分。当人类经验的语言客观系统开始被传递的时候,最初的正当化就出现了(第一层次是语言)。举例来说,亲属关系的词汇传播实际上就把亲属结构正当化了。这些语汇内嵌着最基础的正当化“解释”。一个儿童在了解到另一个儿童是自己的大表哥时也要学习与“大表哥”这个称呼相关的行为。而大表哥一词所携带的正当化信息就把那些行为迅速且内在地正当化了。这种回答显然是位于前理论层次,这一层次为所有的后续理论提供了可依赖的基础性的自明知识。
10、知识社会学将人类现实理解成是一种由社会建构的实体,集中研究现实的建构过程。将社会的基本辩证过程划分为三个时刻,即外化、客观化、内化,并提供了一种以知识为分析过程核心的视角。知识“规划”各种途径,使外化产生一个客观世界。它通过语言及基于语言的认知器官将这个世界客观化,让凡事成为可以了解的现实。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是内化使得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的意识中。由此,关于社会的知识在“现实”这个词的双重意义上——在理解客观化社会世界的意义上,在持续不断地产生这一现实的意义上——得到了实现。
11、在劳动分工发展的早期阶段,不同的专家之间还没有出现竞争。狩猎专家不会宣讲捕鱼的专业知识。随着更加复杂的知识形式的出现概念机构发展,逐渐远离日常生活中实用的必要性。知识体系的专家宣称自己对整个知识储存都具有最终的管辖权,是共同体的专家。这些专家的出现会带来社会冲突的可能。这些冲突包括专家与执行者之间的冲突以及专家圈子内的冲突。而作者认为,在相互竞争的对现实的确定上,总是存在着一个社会结构的基础,最终的竞争结果将会受到这一基础的发展的影响。
12、①个人品德(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3、本书旨在对日常生活进行社会学分析,更准确地说,就是对那些指导人们日常行为的知识进行分析。我们所说的现实是社会中的普通人通过常识就可以感受到的现实。日常生活是人们所理解的现实,是一个具有主观意义的规整的(coherent)世界。对于社会中的普通人来说,当自己的行为带有主观意义时,日常生活世界乃是理所当然的现实。此现实根植于人们的思想与行动,并依赖这来保持真实性。因此,在开始主要工作之前,我们先要阐明日常知识的根基,这就是主观过程与意义的客体化。正是通过这一环节,主体间的常识世界才得以建构而成。
14、主要介绍核心论据的哲学阐述,作者将现实看作是某些现象的属性,独立于人同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将知识看作是确证某些现象为真且包含一些具体特征的确定性概念。在社会学研究中对这两个概念的研究基础是存在于二者在不同社会表现出的相对性。
15、象征世界还为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所出现的矛盾意义提供最高层级的整合。例如神学世界观可以为人们化解同时扮演地主和表哥角色带来的意义矛盾。于是,夺走表弟一块土地就不仅是经济上和道德上的换行为,它也可以被理解为对宇宙神授秩序的违背,依照这种方式,象征世界把日常角色、优先顺序和操作步骤置于宇宙层次,从而对它们进行规制并赋予正当性。
16、③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17、彼得·L·伯格(PeterL.Berger)
18、制度由父母传递给下一代,对孩子们来说,由父母所传递的世界并不能被完全理解,而是一种必须面对的既定事实。制度由此被视作一个客观现实,先于个体的出生而存在。即使个体并不理解制度的目的或其运作模式,制度的客观现实也并不会被削减。制度世界具有客观性,是一个由人创造、构建的客体。人类活动外在化的产物获得客观性特点的过程就是客观化。正是在这种客观状态下,制度及我们的社会才能够世世代代传递下去。
19、伯格和卢克曼将社会理解为一个“由外化、客体化和内化三个步骤所组成的持续辩证过程”,而这三个过程也对应了“三阶”客体化:一阶是制度化,二阶是正当化,三阶是社会化。其中一二阶是客观现实的建构,第三阶是主观现实的建构,社会正是同时以主客观现实的形式共同存在。这个过程也可以被描述为:“社会是人的产物,社会是客观现实,人是社会的产物。”(p.79)在作者看来,任何对社会的分析,脱离了这个前提,都是有缺陷的。
20、我们与他人共享着日常生活现实,但是日常生活中的他人是如何被我感知的呢?
21、社会知识库包含着与我的处境有关的知识,也透露出我可能遭遇的限制。比如我知道自己很穷,因此不指望住在高档的郊区。对于这种知识,穷人和富人当然都懂。当个人进入社会知识库时,就能为自己在社会中找到“定位”,并有可能以适当的方式来应对。那些没有共享社会知识库的人就不可能这么做。一个外国人有可能根本不把我当成一个穷人,因为在他的社会里,贫穷的标准有可能完全不同:我穿着鞋子,看上去也不饿,这种人怎么会是穷人呢?
22、初级社会化形成于幼儿时期,是孩子对世界的初步认知。在此过程中,孩童通过“概化他人”,从而认同社会。当概化他人在意识中结晶后,在主观现实和客观现实之间就会建立起一种对称关系。所谓“概化他人”,就是指孩童通过观察和感知对他们来说较为重要的人对事物的态度和反应,从而将这种角色和态度抽象,形成一种基础认知。比如孩子打碎了碗,父母表现出了生气的态度,孩子就会形成认知:打碎碗是错误的。这个就是“概化他人”的表现。在初级社会化中,个人的首属世界建立起来了。首属世界是坚固的,也深刻影响着次级社会化过程。次级社会化是对制度世界的内化,由劳动分工和相应的知识的社会分配决定。初级社会化和次级社会化并不总是和谐的,其实恰恰经常存在着矛盾,需要个人不断调和。因此作者说:“在自然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法。这种辩证法存在于人的条件之中,并在每一个人类个体那里重新彰显自身。从外部看,这是个体动物与社会世界之间的辩证法,从内部看,它是个体的生物基质与社会所制造的认同之间的辩证法。”
23、如果这种初生制度的建构与维持只发生在A和B的互动中,那么即使它在这种有限的互动中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也较为脆弱,易被改变,甚至带有嬉戏的成分。然而,当制度被传向下一代的时候,这一切都改变了制度世界的客观性既会变“厚”,也会变“硬”。在人们眼中,制度世界就是客观事实。它有自己的历史。这一历史在个人出生之前就存在了,人们无法通过回忆来追溯它。个人的生命只是社会的客观历史中的一个片段。作为一种具有历史性和客观性的确凿存在,制度对个人来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24、意识总具有意向性,在各种现实中,有一种现实最为突出,就是日常生活现实,它的特殊地位使它获得了至尊现实paramountreality的称呼。在日常生活中,意识最为紧张,因为日常生活以一种最沉重、最紧迫和最强烈的方式将自己置于意识之上。要忽视它是不可能的,即使要削弱它的显著性都非常困难。对我来说,日常生活现实是井然有序的,它的现象遵从一些提前安排好的模式。这些模式外在于我对它们的理解,并且凌驾于这种理解之上。日常生活现实看上去已然是客观化的,它的组成成分是一系列在我出场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客体。
25、关键词:现实(reality)、知识(knowledge)、最高实在(paramountreality)
26、制度化分隔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离散的社会子意义世界有可能出现。当子意义世界建立后,人们在看待社会总体现实时就会有多个不同的视角,每个视角都来自某个子世界。那么知识会在多大程度上脱离它自己的存在根源呢?总的来看,这里体现出一个重要原则,即知识与其社会基础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知识既是社会产品,也能影响社会变迁。这一原则即社会生产与作为产品的客体化世界之间的辩证原则。
27、如果子意义世界的数量不断增长,复杂性不断增强,那么圈外人就会越来越难接触它们。它们成为一块块“玄奥”飞地,除了那些知晓秘密的人之外,它们对其他人都是密封的。
28、我们需要记住一点,尽管制度世界的客观性对个人来说是个庞然大物,但它始终是一种人造的、被建构的客观性。而人类活动的外化产品获得客观性的过程,就叫作客体化。
29、道德规范在中国已经系统化、精炼化,熟记这些规范,不但有助于应对一些重要的考试(考核),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我们立身做人。
30、社会是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个人的共同体。
31、第一部分强调在现实生活中最突出的就是日常生活现实(可作为最高实在)。作者认为其具有不可忽视性,且被置于意识之上,自己存在于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是正常和自明的,并且构成了“我”的自然态度。
32、次级社会化是制度或是以制度为基础的“亚世界”的内在化。因此,它的范围与特质,是由劳动分工的复杂性及伴随而来的知识的社会分配决定的。我们可以说,次级社会化就是获取专门的角色知识,这些角色直接或间接地扎根于劳动分工。次级社会化本身所具有的更多的“人为”特点,使其内化的主观现实甚至更加容易挑战现实的定义,这不是因为它们没有被视作理当如此或是被视作在日常生活中较少真实性,而是因为它们的现实较少深深地扎根于意识中,因此也就更容易被替代。例如,我们在初级社会化中内化了赤裸禁忌,在次级社会化中内化了正确着装的规范,要转变后者相对容易,而要挑战前者则需要更加剧烈的转变。
33、在该书的开头,伯格和卢克曼明确的表达了他们的主张:“现实”是社会建构的产物,而知识社会学必须分析这种社会建构的发生过程。这个分析主要围绕社会现实中三个辩证的时刻展开:(1)外化(2)客观化(3)内在化。三个时刻中的每一个都与社会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