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种修辞手法叫比拟。通俗地讲就是把物“人化”,或把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打比方是修辞手法吗)。
2、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
3、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即把事物当作人,写成和人一样的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
4、例如: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
5、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例如: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
6、“凡语句中因为要增大或者确定词句的效果,不用通常的语气而用特殊的语法,叫做修辞。”
7、⑤这时,春风送来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欢笑,仿佛对张老师那美好的想法给予肯定和鼓励……(刘心武《班主任》)
8、(复习微课)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8单元复习视频
9、⑦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10、例2把“渔火”、“灯标”和它们映在水面的“光晕”一并喻为长江眨着眼睛,突出地渲染了夜晚长江上安谧、宁静的气氛。
11、中外古今的诗人,常喜欢将珍珠与眼泪作比。阿拉伯的诗人说,牡蛎在海滩上赏月,天使的一滴眼泪,刚巧滴落在它心上,_____
12、(第五种)美化或丑化本体。前者(例例2是歌颂、赞扬本体,后者(例4)则是贬低、卑视本体。例如:
13、“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所谓好的表达,包括它的准确性、可理解性和感染力,并且是符合自己的表达目的的,适合对象和场合的得体的、适度的表达。
14、修辞手法,是语文学习必须掌握的内容,可是很多同学对修辞手法的使用和分辨上常常出错。
15、另外,所使用的喻体要常见、易懂;比喻要贴切;要注意思想感情。
16、致原创作者:若因第三方原因,无意中侵犯了您原创版权,请联系,马上删除!谢谢!
17、(第五种)美化或丑化本体。前者(例例2是歌颂、赞扬本体,后者(例4)则是贬低、鄙视本体。例如:
18、用比喻的手法:
19、严格意义上来说,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而打比方是一种说明方法;
20、D、有些人虽然只捐了几件衣服、几块钱,但他们都尽力了,人的爱心怎能用捐赠钱物数量来计算呢?
21、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2、恰当的比喻可以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更形象、更生动。
23、 上面这些例句,把“资本”、“教条主义”、“新中国”、“科学技术”、“数理化”、“理工农医”、“冬天”、“正义”、“真理”等抽象概念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们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24、2通俗的说,比喻就是打比方。通过打比方,把抽象的变为具体的,把陌生的变为熟悉的,把深奥的变为浅显的。恰当地运用比喻,能使语言表达准确生动,形象鲜明。
25、(第一种)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常见形式是“甲像乙。如: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26、5)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27、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实现比喻关系。例如:这是花的海洋。
28、作用: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29、“您的女儿”即“母亲的女儿”,这里又把“祖国”当成“母亲”来写了,这就属于拟人了。因此,这一句属于比喻和拟人兼用。
30、打比方是指举个例子,即为了使人更好的理解,从简单的例子引申到复杂的问题。举一反三中的举就是打比方举例子的意思。
31、但是要注意一点,打比方和比喻不同。比喻是把人物或者其他物品比喻成另一种物品,而打比方是有举例子的意思。
32、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即把事物当作人,写成和人一样的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
33、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被拿来用作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4、我的生活没指望了,连狗都不如!——作者将狗的境况作为喻体,与凡卡的遭遇比较,相比之下,本体“我的生活”还不如狗的境遇。这就强烈控诉了沙皇制度下的旧俄罗斯儿童的命运。像这种在相似点上比不上喻体的较喻,又可称为“弱喻”。弱喻多数带有贬义色彩。
35、①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36、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喻体)。(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37、幸福是染色的画笔,能染红鲜花,也能染绿树叶;能给清澈的湖水染上透明的质感,也能给纯洁的心灵涂抹一层辉煌。
38、⑨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39、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
40、淙淙、潺潺、哗哗:都是拟声词,声音由小到大,表明小雨滴汇集起来的力量越来越大。
41、①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42、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另一事物的名称去代替,这种修辞手法叫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