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赵宝刚这样描述《奋斗》:「上一代是艰苦奋斗,而80后是愉快奋斗。」「愉快」两个字,可圈可点。
2、在《奋斗》里,陆涛是拼爹拼前女友,但他学建筑系的他,的确是为了建出自己心中的房子而奋斗;夏琳虽然是个小却也将设计师当作自己的事业理想。
3、一个中国人但凡有一点点不同的思想,都会遭到可怕的压制与盲目的攻击,在中国,不用说真理,就是“事实”这个词语也严重地缺乏意义,都到了互联网时代了,在中国,有很多事情仍是不能提,而那些不能说的事情,人们却可以一做再做,可以做而不可以说,行动与语言脱节,这样的人群与社会,天下少见。
4、 "你要万一睡着了,我怎么办?"
5、洪泰岳——西门屯村村长、合作社社长、d支部书记。(石康青春三部曲小说)。
6、男孩纸装逼第一守则:Polo衫的领子必须立起来
7、很多中国人对于爱国的态度如同对于经文的态度,不是理解,而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反复叨念,只是认为自己懂得那经文,甚至连常识也弃之不用,中国就被这些嘴上的爱国者搞得一塌糊涂,毫无进展,他们不是爱国,而是爱自己的想法,他们还能把自己的想法与自己的尊严扯上关系,叫人哭笑不得。
8、在功利主义的世界里,阅读维系着超脱,而超脱有利于我们的思考。读书毫无用处。正因为这个,读书才是一件大事。
9、阿莱,并不是我爱你这件事本身叫我痛苦,而是另外一件事,即你仍然存在着这件事,想到你我共同生活在世间我就如坐针毡——真讨厌,你有自己单独的心,单独的呼吸,单独的行动,这一切叫我痛苦。
10、有观众这样描述《奋斗》:60后编剧、50后导演、70后扮演的80后青春剧。《奋斗》对80后的讲述糅合了编剧与导演的观察、揣测和想象,对于当时尚未掌握话语权的年轻人来说,对《奋斗》的追捧与批评都是自我表达的一部分。与其说《奋斗》描绘了80后的真实生活,不如说是为那个时候的年轻人提供了认同——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超越了不乏荒诞的剧情,引发了他们的共鸣。那坦荡的不完美,愣头愣脑的意气风发和鲁莽的乐观主义属于那个年代,也属于80后的青春。
11、 "怎么混,你起来想想吧,就会上床睡觉,睡不着还硬睡."
12、<傲慢与偏见>,满好看的,很喜欢电影中的伊丽莎白
13、 "我走这么半天你都干什么呢?"
14、而这些“文青文化”的创造,则都要归功于此剧的编剧:石康。
15、摘自:《论石康的小说》(作者:周凌云);《石康晃晃悠悠的青春》(作者:洛希)
16、说了这么多,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石康的《晃晃悠悠》吧。
17、 阿莱拿起手边的杯子喝了一口水:"我有一句话想对你说."
18、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因受教育程度不够,一生都不能产生自己的兴趣爱好,以至于除了性以外,很少有主动的自发行动,以至于多数中国人的一生看起来像是为别人过的,如果没人吩咐他们,他们就无所事事,离退休的中国人是极不幸的人群,因无学习能力,即无自发展能力。
19、25集电视剧《上海人在东京》根据樊祥达同名小说改编
20、 "你老说嗯干什么?"王主任的声音忽然高了起来.
21、 王主任脸上突然闪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兴奋表情:"啊!你没听,我就知道你没听!"转而,他的语调又严厉起来.
22、《支离破碎》作者:石康 《大腕》、《奋斗》编剧石康的“青春三部曲”,其实就是写他高中时代到二三十岁的成长史。《支离破碎》是第二部,写了他泡过的妞,混过的哥们,编剧的生活状态,叙述诚恳而痛快。 听说石康本人是个酒鬼,当年喝遍三里屯的“三里屯十八条好汉”就有他。因此《支离破碎》里的性描写,感觉像是作者一下子开了一件燕京,坐下来就跟你开黄腔,不事儿逼。大意就是,老子起码做爱百八十次,麻痹还在寻找真爱。一边寻找真爱吧,一边还要提醒你:再现实的生活,也会被生活的现实搅得支离破碎。 ▶情色描写片段: “第一次在陈小露的床上乱搞,流氓大胆的陈小露索性高潮迭起,而爱不释手的我则意乱情迷与之交配,完事之后,她对我说,以前跟别人做爱时下面不湿,她的台湾老公性欲强烈,经常得用贝贝油之类润滑剂才行,又说和我做爱不知为什么下面总是湿的。”
23、而这些台词在传播上,更是冲击了原本只是充斥着非主流语录的QQ签名。
24、从2016年开始,在席卷整个影视行业的IP改编热潮裹挟下,《微微一笑很倾城》《夏至未至》《泡沫之夏》等网文改编的「悬浮类」青春偶像剧成为新的收视主流,而后,随着观众对网文套路、青春疼痛的疲倦,IP网文改编式微,青春剧进入「青春+」的类型细分阶段,青春+体育、青春+军旅、青春+科幻……等子类纷纷出现。
25、人生中的各种事情重要的不是你做的很爽。很顺利,重要的是你知道什么时候“踩刹车”,知道什么时候调整自己。
26、他们劈腿,闪婚闪离,堕胎,打架酗酒,想到什么就干什么,极度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每个人都有显而易见的缺点,陆涛恃才傲物,夏琳骄傲固执,向南好色懦弱,华子逃避责任,杨晓芸俗气,米莱矫情,露露虚荣。但是同时,这些人物身上也有着那个时代年轻人的共性:他们对朋友满腔义气,渴望发财又蔑视金钱,他们没有怨气,鄙视自怜,他们自己给自己打鸡血:「越被人嘲笑的梦想,就越有实现的价值。」
27、事实上以上台词也只是这部剧中的一小部分,整个剧中“富有哲理意味”的台词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28、没到二十岁,太小读不懂容易被带偏。三十大几,要养家糊口,看这么颓废的小说不利于现实中的承压。没点经济基础体会不到小说里面的任性,没有点文艺情节理解不到小说里面精神与物质的纠缠,以及不同于小资类小说的真实感。
29、 阿菜此时正在看一个美国录像片,她转回头,又看了两眼电视,终于忍不住,站起来,走到我面前,厉声喝道:"不许睡,起来!"
30、与其说《奋斗》描绘了80后的真实生活,不如说是为那个时候的年轻人提供了认同——饱满的人物形象超越了不乏荒诞的剧情,引发了他们的共鸣。那坦荡的不完美,愣头愣脑的意气风发和鲁莽的乐观主义属于那个年代,也属于80后的青春。
31、蓝开放——蓝解放和黄合作之子,曾任县城车站派出所副所长。
32、黄互助——黄瞳与吴秋香之女,先嫁西门金龙,后与蓝解放同居。
33、李唯的办法是借给崩崩《一个世纪儿的忏悔》看。
34、很快,市场证明赵宝刚当初的判断是准确的。那一年,《奋斗》以3%的平均收视率稳居北京地区收视第一;几名主演大火,若干台词被整理成金句合集在网上流传并成为了观众的口头禅;年轻人们模仿男主角陆涛,把马球衫的领子立起来,送哨子给女朋友当作生日礼物……《奋斗》成为了当年现象级的电视剧。
35、人的失望有些源于过高的期望。你以为社会温情脉脉,人人都满脸胖笑对你好;你以为父母一定像天使,无尽地呵护你。结果他们展示出正常的水平,你就受不了了。独立的人,先学会的是对他人无要求,即使这人是你的父母,一切着眼于依靠自己,你对他人就不会失望,心情也会好起来。
36、写第一本书时是1995年,因为写剧本的活儿断了,石康在家呆着没事儿干,有一天晚上,他打算把自己的生活回忆回忆,就趴在桌上写了《晃晃悠悠》,三个月写完,三年后发表,石康成了作家。
37、<幸福像花儿一样>,看完电视剧之后就去看这本书了,很失望,和电视剧就像两个故事,书中白扬是个不负责任的公子哥.根据石钟山“幸福”三部曲 首部《幸福像花样灿烂》改编
38、电视剧的名字叫《夜雨》,又叫《给我一支烟》,是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赵宝刚导演。
39、我很喜欢阿莱,阿莱就老对我这么说,别告诉别人你今天难受过,什么也别对别人说,因为说了也没有用。 我相信阿莱说的一切。
40、你是否在深夜里默念着我的名字入睡?在我们分离的时候,你会不会为记忆中的柔情而望眼欲穿?
41、看到这个出生时期,是不是会让你想起一些人,高晓松,老狼,等等。那么就对了,他们都认识,一起喝过大酒,干过架。所以说一个时期,那么十几年或者二十年的跨度吧,弄文学的这群人都是很熟的,经常见面就聊这些。
42、 这种问问题的方式搞得我目瞪口呆,我只好捡老师想知道的结果回答,不然他是不会放过我的.
43、《激情燃烧的岁月》使更多的读者和观众知道了石钟山的名字。知道石钟山名字的人都知道《激情燃烧的岁月》是根据他的“父亲”系列小说中《父亲进城》等小说改编的。
44、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45、先说说石康吧,1968年3月14日出生于北京,联大航天工程学院电子系毕业,研究生在哈工大管理学院读技术经济专业,彻彻底底一个理工男,最后干得是作家。
46、“谁把你的长裙撩起,谁为你脱下内衣”,这样的歌曲,这样的词句,谁能想到我们小时候人人传唱的,其实只是当年文青们拿来泡妞的作品?
47、你叫我充满无法言喻的柔情,也为我带来无可解脱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