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村上春树很受欢迎的随笔集。他将这些年来在路上一面奔跑,一面思索的东西集结成书,诚实地书写跑步,诚实地书写人生。
2、最后母亲终于也绝望了。于是,每次史铁生要动身出门,母亲便无言地帮他上轮椅,看着他摇车拐出小路。每一次她都是伫立在门前默然无语地看着儿子走远。有一次,他想起一件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然站在原地,还是那样一动不动地站着,仿佛在看儿子的轮椅摇到哪里了,对儿子的回来竟然一时没有反应。她一天又一天送儿子摇着轮椅出门去,站在阳光下,站在冷风里。后来,她猝然去世了,因为儿子的痛苦,她活不下去了。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希望儿子能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她没有能够帮助儿子走向这条路。她心疼得终于熬不住了,她匆匆离开儿子时只有49岁。(史铁生简介励志故事)。
3、苦难似乎还在继续试探史铁生生命的韧度。1998年,下肢瘫痪的史铁生,由慢性肾损伤演变为尿毒症。从那时起,史铁生就只能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透析的病人需要做手术,把肾部的动脉和静脉引到表层。透析时需要在三个点轮流针刺。长达9年,1000多次的针刺,使得史铁生的动脉和静脉点隆起成蚯蚓状。体内渗毒的血液从隆起的动脉出来,经过透析器过滤掉毒素,再由隆起的静脉回到体内。一个星期3次,在每次4个半小时的透析过程中,把全身的血液过滤几十遍——这就是史铁生日常的生活。
4、临近岁末,听一场《用生命书写生命》的讲书,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个名字——史铁生。他不“名人”,没有“轶事”,却足以让当今95%的作家感到惭愧;他的人生不是励志故事,不是心灵鸡汤,却将他对生命的思索,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他捍卫文学的纯净,文字简洁质朴,值得所有母亲将作品介绍给自己的女儿阅读。若干年后,那些畅销书和名人不知是否仍能在人们的记忆中,但史铁生的名字,一定不会被忘记。他,代表了中国文人的风骨,挺起了中国文人的脊梁。
5、例如说《命若琴弦》就是这样,说什么一个药方能够治人的盲目的疾病,但是你必须先弹断一千根琴弦做药引,再去用那个药方才能有用。这种讲法它现实吗?它一点都不现实,它是一个作家彻底的虚构。它有点像玩游戏,自己先定了一个游戏规则,然后我们大家这么来玩吧。
6、尽管您——史铁生先生已不在人世,但我仍希望您在天堂也能收到这封信。
7、他当时有个好朋友患病了,但是他非常乐观、非常有信心,觉得自己到底是会好的,一直如此跟疾病搏斗下去,过了三年,最后他死了。
8、每一个朝阳的升起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不论多么困难,在有生之年,我一定要把这些年来的文稿整理出来,结集出版。
9、我想,他应该明白鲁迅先生为何“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人心”了吧?人们喜欢皆大欢喜的happyending,但过多的团圆到底无趣,必须得有美人迟暮、英雄末路等BE剧本换换口味。
10、这世界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无论局限于哪一种都会损害生命的自由。――史铁生
11、面对逆境,有人放弃,有人迷茫,有人抗争。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鼠疫杆菌永远不会死绝,也不会消失,它们能在家具、衣被中存活几十年,在房间、地窖、旅行箱、手帕和废纸里耐心等待。也许有一天,鼠疫会再度唤醒它的鼠群,让它们葬身于某座幸福的城市,使人们再罹祸患,重新吸取教训。”而我们的生活中的逆境也如同这鼠疫一般,躲在暗中眨眼睛。
12、我们都不想死,但是我们最后都要死。我们都有欲望,但是我们注定无法满足我们所有的欲望,这些就构成了史铁生所理解的一种人类的残疾状态。
13、这个问题就是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可以用一句话很大胆地来总结史铁生他的所有的写作里面的一个基本命题。
14、海龟在海中的游泳速度比人都快,因为他们懂得使用“反向浪”的道理。当逆流的浪打来时,海龟会停止游泳,保存体力,等到顺流时再加速。而人类,有些会放弃,有些会盲目抗争,有的会因紧张焦虑迷茫而不知所措。其实,我们都是生活在现实里的“海龟们”,不断遇到挫折,但我们要积极应对,习惯于绝望比绝望本身更糟糕,而永远充满希望,定会看到希望的曙光。
15、但是,只要他打开了这个眼睛,他能看到很多东西。他看到了这座园子的四季,然后了解到虚实的变化。
16、什么叫写作的黑夜?黑夜里如果没有灯的话,我们什么东西都看不见,我们人看东西总是要有采光的。
17、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史铁生《我与地坛》
18、结果你又发表了几篇,并且出了一点小名,可这时你越来越感到恐慌。我忽然觉得自己活得像个人质,刚刚有点像个人了却又过了头,像个人质,被一个什么阴谋抓了来当人质,不定哪天被处决,不定哪天就完蛋。
19、可是问题在于在六七十年代或者说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的时候,中国人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家像打了鸡血一样,干一件特别小的事儿,你都觉得自己在为人民服务,你觉得你的工作、你的职业、你的人生都充满了激情。
20、关于史铁生和他的文章,我们的理解似乎总和他身体的残疾分不开,甚至把他作为“身残志坚”的典范来鼓励年轻人。
21、这又是一个矛盾,这几种矛盾组合起来就看到了:我们人是有缺陷的,我们想跟别人沟通,但是我们总有一些无法跟别人沟通的孤独感。
22、1979年,由于下肢麻痹、肾功能受到严重破坏,不得不造漏排尿。紧接着,由于肌肉萎缩,血液循环受阻,再加上每天长时间地坐压,褥疮发作,前景是败血症。
23、当时,大夫告诉史铁生,他的病如果是肿瘤,可能还有的救,否则,这辈子就得准备在轮椅上过了。于是,史铁生整天用目光在病房的天花板上写两个字,一个是肿瘤的“瘤”,另一个字就是“死”。史铁生用这种方式祈祷,希望把这两个字写到千遍万遍,或许就能成真,不管是肿瘤还是死,都好。到后来,证实了他的病并非肿瘤之后,他就只写一个字了:“死”。
24、而这样一个思考方式其实在他刚刚开始踏入文坛的那个阶段,到他后来享负盛名的时候,在那个背景底下是特别受到大家的共鸣的。
25、现实的打击与病痛的折磨如影随形,但史铁生找到了与之对抗的方式—写作。多年来,他于病榻上书写,用跳动的文字和幽默开朗的笔触把自己的人生思考记录了下来。逆境与挫折降临在所有人身上,如风般席卷,吹拂每一条溪流向海的宏阔奔涌。史铁生把沉沉的黑夜演奏成了白天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