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摧残呢?
2、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其二“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李煜诗词赏析)。
3、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4、此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全词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5、自从做了俘虏,我因为在忧虑伤痛的折磨中过日子而腰肢减瘦、鬓发斑白。
6、鸿雁已经飞回而音信毫无依凭,路途遥远,要回去的梦也难形成。
7、(3)你怎样理解末句的"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8、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9、虽然通篇未曾出现“秋”、“怨”字眼,但仔细吟诵一遍,便会觉得“秋怨”二字确实最为简洁、准确地概括了本词的旨意。
10、“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丝喻愁,新颖而别致。前人以“丝”谐音“思”,用来比喻思念,如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李煜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然而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所涌动的离愁别绪,是追忆“红日已高三丈后,金炉次第添金兽,红锦地衣随步皱”(《浣溪沙》)的荣华富贵,是思恋“风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破阵子》)的故国家园,是悔失“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的帝王江山。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李煜已是亡国奴、阶下囚,荣华富贵已成过眼烟云,故国家园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毁于一旦。阅历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这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作者尝尽了愁的滋味,而这滋味,是难以言喻、难以说完的。(李煜诗词赏析)。
11、全词写景徐徐道来,写情却有突兀之语,全词意境皆由“恨”生,并由“恨”止。
12、李煜在政治上虽是庸驽无能,但他的艺术才华却是卓绝非凡。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誉为“千古词帝”。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现存词可确定的有三十八首,存诗有十六首。而这次所要讲述的,就是李煜最牛的一首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3、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4、975年(开宝八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于汴京。宋太祖赵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李煜在忍屈负辱地过起了囚徒生活。李煜的词以被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相见欢》便是后期词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15、“一江”,有盈满之意,春天冰化雪消,江河水量最大,以“春水”喻愁,更是浩荡不息。一江春水东流,前浪后浪层层叠叠,犹如新愁压旧愁,无休无止。李煜的愁不是缠绵的爱情相思之苦,而是社稷倾覆的家国之恨,因之用气势磅礴的一江春水作比更为恰当,有一种与天地山河同在的厚重感。
16、鉴赏:此词特点是侧面描写."金雀钗,红粉面"未写少女的模样而一个明艳照人的少女形象已呼之欲出."珊枕腻,锦衾寒"表面写枕滑被寒,实际是人难寐,心孤寒.通篇男主人公未正面描写,若隐若现,但通过少女精心妆扮热切地期待着暂时的相见,离别后又彻夜思念难以入睡,男主人公的气度风韵也就可想而知。
17、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后主李煜(存疑)的名篇,词牌名为《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这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这首词感情真实,深沉自然,突破了花间词以绮丽腻滑笔调专写“妇人语”的风格,是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之作。
18、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19、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20、“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寓的很多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
21、这首词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
22、此词通过作者暮春夜晚漫步时所见的景色,表达了词人起伏扬抑的伤春、相思情怀。
23、而有一个人相当的特殊,他除了有诗人的身份之外,还有一个让所有人都向往的职业——皇帝。说到这里,相信你已经知道我指的人是谁了,没错就是南唐后主李煜。
24、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比拟、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此词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一个处在刀俎之上的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
25、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2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7、 “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28、宋词表现形式独特,或连绵不断,或戛然而止,或抑扬顿挫,富有韵律,谱上曲子就能弹唱。有的则大开大合,大起大落,有顺风下坡,顺水行舟,酣畅淋漓之感。有的则委婉含蓄,曲径通幽,犹如品一坛陈年老酒,越品越有滋味。宋词题裁广泛,从至高无上的皇帝到达官贵人,从平民百姓到歌伎妓女,各色人等,无所不涉;学习宋词犹如翻阅那段历史,政治、军事、文化、社会,林林总总,无所不含;学习宋词犹如欣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有闲适祥和的田园生活,有多彩秀丽的春光美景,有肌雪光艳的美女佳人,山美、水美、人美,让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29、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30、这首词写宫廷舞会的情景,这是李煜于南唐全盛时期创作一篇代表作,描写了享乐放荡的宫廷生活。上片写宫廷舞会的盛大场面,渲染夜宴奢侈豪华;下片写沉醉纵情,曲终人散的场面。刚刚化完妆的宫女们,各个肌肤雪白,靓丽耀眼。她们舞动着衣裙,鱼贯而入,在大殿上载歌载舞。舞会上吹奏笙箫,响彻云霄,《霓裳羽衣舞》曲演奏了一遍又一遍。随风吹来阵阵香气,醉意朦胧,心意沉醉,随着节拍拍打栏杆。回来时不忘吹灭蜡烛,纵马驰骋在皎洁的月光下。
31、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32、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李煜最后的一首感怀故国的名作,作者以形象的比喻,诘问的口吻,悲愤的情怀,激宕的格调,放笔悲号,写尽亡国君主的哀愁。上阕曲调高亢悲慨,唯有作家经历过大灾难,炼就大手笔,才能究诘人生,写有如此深度和力度的词作,大有负荷全人类之悲哀的气概。下阕则用了曲笔,“朱颜改”暗描江山易色,“改”字点出全词题旨:是悲恨的根源。最后,词人把难以说明的去国之思、失国之悲、亡国之恨全部纳入一个“愁”字中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真乃千古绝唱。王国维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可谓以血书者也。” 宋黄升《花庵词选》称:“此词最凄惋,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是也。
33、《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后主李煜(存疑)的名篇,词牌名为《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这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这首词感情真实,深沉自然,突破了花间词以绮丽腻滑笔调专写“妇人语”的风格,是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之作。
34、桃花、杏花在暗夜的空气中散发着幽香,不知道在园内荡着秋千,轻声说笑的女子是谁?对她千万般思念,在辽阔的天地里,竟无一处可以安排“我”的相思愁绪。
35、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36、提及南唐后主李煜,我们往往会恨其不争,悲其不愤、怒其不决、悯其不惮,这是作为皇帝,软弱无能的他。然读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又诚然欣赏他的诗词,干净、漂亮,平仄起伏,朗朗上口。这是作为古诗词人,文采斐然的他。
37、鉴赏: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九《西清诗话》:“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含思凄惋,未几下世。”
38、宋词词作量大质优。《宋词赏析》撷取其冰山一角,选取代表性的人物、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学习解读,以求“管中窥豹,一叶知秋”。先是对作者进行介绍,了解作者生平事迹,生活阅历,官场沉浮以及写作背景,让读者穿越时空,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在此情此景中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体悟作者的所悲所喜、所感所想、所彻所悟。再就是对每篇作品进行了注解翻译、鉴赏评析,边读边品,在感受阅读快乐的同时,犹如享用一顿丰盛艺术大餐,感受其中的艺术美、纯朴美、柔婉美与凄凉美。
39、这首词写当前的孤寂,与往日的繁华相对,不过不是直接道出,而是借景抒情。
40、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
4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42、离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柔肠寸断。阶下落梅就像飘飞的白雪一样零乱,把它拂去了又飘洒得一身满满。
43、阶下落梅就像飘飞的白雪一样零乱,把它拂去了又飘洒得一身满满。
44、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45、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6、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名篇,也有人认为这首词为后蜀主孟昶所作。是写愁情的著名的一首词。词人用极其婉转而又无奈的笔调,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
47、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48、在写法上是虚实相生、内外结合,时空转换自然、顺畅,笔意灵活,喻象空泛,直抒胸臆却不失含蓄,柔声轻诉却极其哀婉动人,正如陈廷焯《别调集》中所云:“低回留恋,宛转可怜,伤心语,不忍卒读。”
49、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50、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51、下片写国破。“一旦”二字承上片“几曾”之句意,笔锋一叠,而悔恨之意更甚。终有一天国破家亡,人不由得消瘦苍老,尤其是拜别祖先的那天,匆忙之中,偏偏又听到教坊里演奏别离的曲子,又增伤感,不禁面对宫女恸哭垂泪。
52、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53、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种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同时也为下片的抒情做好铺垫。作为一个亡国之君,一个苟延残喘的囚徒,他在下片中用极其婉转而又无奈的笔调,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
54、梦中的情事固然是词人时时眷恋着的,但梦醒后所面对的残酷现实却使他倍感难堪,所以反而怨恨起昨夜的梦来了。
55、依偎在你的怀里,我内心仍不停的发颤。你可知道我出来见你一次是多么的不容易,今天晚上我要让你尽情地把我爱怜。
5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7、A.词中"无言""寂寞""清秋"等词营造的凄婉、哀愁的情调,甚是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