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思是立春日有霜,天气更冷了。如果播下了稻子,秧苗将会不堪寒冷而无法成长,甚至烂掉。
2、意思是耕牛如果淋了春雨很容易生病,这时候农民耕田就没有耕牛可用了,再加上春天又是农忙时节,农民肯定会担心发愁的。
3、 处暑不露头,割了喂老牛。麦收后,夏播玉米须及时抢种,不然到了处暑,玉米不能吐穗扬花,霜来之前不能成熟,只好割了喂老牛。
4、 棒子不出手,能打五六斗。这是在过去,对玉米亩产的估产。就是说,用手攥玉米棒子,尖儿和根不能出手的情况下能打五六斗,当时一斗是40斤,一亩地的产量是200至240斤。(农谚解释)。
5、 蛤蟆叫在谷雨前,坑坑洼洼少种田;蛤蟆叫在谷雨后,坑坑洼洼可攒豆。在当时,人们的经验里,蛤蟆在谷雨以前叫唤,预示着当年雨水要大要多,在坑坑洼洼里种大庄稼都有沥涝的可能,告诫人们要小心,以免遭灾。谷雨过后蛤蟆叫,预示当年风调雨顺,就是最怕沥涝的豆类作物都可以种在坑坑洼洼的地里。
6、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里头种荞麦。萝卜种在头伏,收在霜降;白菜种在二伏,收在立冬,这两种蔬菜作物,误了农时定会减产;荞麦三伏种,霜前收,生长期很短,如果误了农时,绝产。
7、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早霞不出门,意味着当天有雨;晚霞行千里,意味着是好天气。
8、俗语:“人睡三觉,命比纸薄”,连古人都不睡的3种觉,不妨留意
9、 秋垡如施粪。秋后垡地,有利于土壤疏松,改良土壤,又能冻死土壤里的害虫。有利于来年春耕。
10、不过,以上的农谚也是有一定的地域性,并不是全国地区都适用的。而且对于这些农谚,农村的老人都是深信不疑的,因为这些都是老祖宗数千年的经验和智慧,即便是在今天依然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你们说是不是呢?
11、这同样是一句可以预测来年收成的农谚,以前农民都是没有土地的,都是要去地主哪里租用土地来种植,其中有些人就会去给地主家里干活,而这些人也被称之为“长工”。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小雪节气的时候,当天没有下雪,那么第二年的时候就很有可能出现旱情。这样粮食收成不好,自然长工就没事可做了。类似的农谚还有“小雪大雪不见雪,来年灭虫忙不撤”。
12、潮州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过不断摸索,逐步掌握了气候变化及动植物生长的规律,并最终以农谚的形式将这些经验流传了下来。潮州农谚广泛流传在群众口头上,具有结构相对固定的通俗语句,对指导农业生产、预测天气变化等均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以下十条潮州农谚,你知道多少呢?
13、 五月十八龙盘道,哪儿下雨哪儿涝。人们说,五月十八是龙盘道的日子,是雨节。过去,人们没能力战胜自然灾害,即盼雨,又怕雨,旱时盼雨来,雨下多了又怕成灾,心理很矛盾。
14、 气象谚语种中的九九歌: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被窝缩狗;五九六九背阴消,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黄牛遍地走。一九二到了冬至,进入小寒,告诉人们,天冷了;三九四九的时候,小寒已过,进入大寒,滴水成冰,冷到极致,狗能钻被窝吗,值得印证;到五九六九的时候,春,迈着蹒跚的脚步走来,冰雪暗中消融;雨水到了,河开了。大雁闪着翅膀,报春来了;再过两个九的时候,蛰伏在地里,叫黄牛的甲虫跑出来了,预示着,要种地了。
15、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释义: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16、暝,潮汕话中“夜”的意思。潮州人从很久以前就发现,黑夜最长和白昼最长分别为冬到、夏至,恰好合乎天文学的知识。
17、"夏至鸣雷,早稻定丰收"夏至鸣雷有西北雨,这种气候对早稻生长有好处
18、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前后,点爪种豆。谷雨过后就是立夏了,立夏遍地生火,麦子也就快熟了。但愿谷雨仓丰,天助农事,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吧……
19、 单耳风,双耳雨。日头将落时,其一侧出现淡淡的日晕时,叫单耳,出现单耳,是风的预兆;如果两侧出现日晕,叫双耳,是雨的预兆。
20、意思:正是越冬作物返青至乳熟期,需要的供水多,例如玉米、棉花等播种成苗,如果来几场降雨,农作物会长的更好。
21、 秋甲子下雨,百物不成。立秋第一天,人们习惯的叫秋甲子,说这一天下雨,大庄稼成熟时的籽粒不饱满,依笔者看,就看连雨不连雨了,若连雨,影响大庄稼授粉,籽粒肯定不饱满,若不连雨,收成会好。
22、 (小麦)种在水上,收在火上。小麦虽然不像水稻,在水里泡着生长,但是,它是喜水的农作物,只要水肥充足,增产潜力很大,但是,到了夏至,被干热风一吹,三两天就到了收割期,即所谓的收在火上。
23、 干耪如施粪,湿耪如夹棍。所谓干耪,土壤水分少,耪上去的土疏松,对禾苗生长有一个宽松的环境;而土壤潮湿耪地,烈日一晒,土质板结,制约了禾苗的生长,所以有以上的总结。
24、 由于农历闰月与非闰月年的原因,有的年份二月里寒食,有的年份三月里寒食,按历来习惯,二月里寒食春短,三月里寒食春长。因此,到了种地的节气,就有了头寒食种地和过寒食种地的区别。
25、萍始生:谷雨之日,“萍始生”,萍水始相逢。萍,水草,与水相平,故称“萍”;漂流随风,故又称“漂”。
26、旧胶卷有隐私,千万不要卖,外国人专门来中国废品收购站购买!
27、谷雨有雨,“雨生百谷”,谷雨之雨,滋养万物之水。
28、 换茬如施粪,重茬地没劲。尽管前人们不懂得重复耕种导致某种元素缺乏,但是他明白连续重茬使庄稼减产。所以,在种地时,他们使用了倒茬和换茬。
29、冬至第三天是“壬”日,依据古代人的推理,这样的年景既不是非常干旱,也不是非常洪涝灾害,处于平常的状态,年景算不上好,但也不算差,因此,是一般平常年景。
30、小学生作文《漂亮的老师》, 成功将老师惹火, 将家长笑抽
31、 农谚,即农业谚语。是几千年来,农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经验总结,里面涵盖了农业及气象,气象又左右着农业的乡间俚语。所以说,农谚对减灾防灾,增产增收,提供的宝贵经验功不可没,农谚,具有地方特色,被一代代人们广泛应用,它句子短小精炼,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笔者愿把前人留下来的东西记下来,作为奉献。
32、(唔,潮音方言字,读“m6”,“不”的意思),这是潮汕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经过焚烧的山地土质出现松动,更有被烧死的动、植物作为天然肥料,是很适合开垦、种植农作物。我们知道的古代“刀耕火种”,说的就是这种生产方法。
33、1927年,海陆丰12000女青年参加粉枪队
34、意思是立春时节下雨,淋湿了牛头的话,那么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天气就会比较异常,这样一来会影响春耕、春播,不利于秋天的收成。
35、这句农谚是古代人,依据地球绕太阳旋转时,所产生的二十四节气,再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匹配,所产生的记日干支,又再由五行学说,来判断来年的总体天气状况,如是干旱、洪涝、还是风调雨顺等年景。
36、霉,潮汕话要读“棉”,指的是烂坏,水稻的根会被泡坏。这条农谚的意思,是说霜降那一天如果下雨,那么来年田间的早稻会因雨水过多而致稻根烂坏。
37、草粿煮熟,天时变局,二碗卖做一;南畔浮乌云,草粿卖有存
38、 老云接驾,日头笑。指傍晚的乌云,接日头的大驾,当日头,将要坠落时,其光在云的夹缝,似笑。这是有雨的征兆。
39、今年冬至后第四天是“壬”日,即壬子日,第一天是冬月二十九日,冬至进九日,是己酉日;第二天是腊月初是庚戌日;第三天是腊初是辛亥日;第四天腊月初四日,才是壬子日。
40、冬至第四天是“壬”日,依据古代人的推断,这样的年景既不干旱,又没有洪涝灾害,也没有其它的自然灾害,在农业生产上,要雨得雨,要风得风,风雨调和,风调雨顺,使庄稼生长良好,必然是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41、有谚语说:“清明见芽,谷雨见茶”。清明时茶树只能长出幼嫩的小芽,此时采摘的茶叶叫“明前茶”,芽小产量低。谷雨时节,气候温暖湿润,小芽可迅速长成鲜叶,是采茶制茶的大好时机。此时采制的茶称“谷雨茶”,又名“二春茶”。一年之中所产茶叶以此时的最为滋味鲜浓,实惠耐泡。
42、 种地喜早又喜晚,喜勤又喜懒。当时是靠天吃饭,有时种地往往是押宝,闯大运,有这么一个故事,1949年发大水,秋后种麦子,墒情很好,多数人家种麦子施了灰土粪,而村里的王家什么肥也没施,到了来年夏天麦子拔节,逢施灰土粪人家的麦子,起了灰疸病,造成减产,而王家的麦子,啥病也没有,没有减产,有一个好的收成。到了1950年秋后种麦,王家因上年得了利,又没施肥,结果到了1951年麦收,他家的麦子产量最低。又有一家,张家,种棉花。到了夏至以前,家家都给棉花定了苗打了单棵,,因张家有事,他家的棉花没有间苗还挤在一起。突然有一天,下了一场冰雹。逢定了苗的,被雹子砸的一塌糊涂,灾后不好恢复,而张家几乎幸免。琢磨一下谚语吧,这就是当年的靠天吃饭。
43、春分有雨病人稀。 释义:到了春分蒸气那天如果下雨,则病人少。
44、冬至到来,农村谚语“一壬旱,三壬平,四壬丰”,是什么意思?
45、宋代文征明《闲兴》诗云:“莫道客来无供设,一杯阳羡雨前茶。” 宋代苏轼《留题显圣寺》诗:“浮石已干霜后水,焦坑闲试雨前茶。” 古人的文化价值选择,对今人是一种十分有益的启迪。
46、 棉花籽,不知羞,哩哩啦啦出到秋。棉花籽,当土壤墒情不好的情况下,难出苗,当遇到雨水,墒情好时,随时出苗,正是以上所说,哩哩啦啦出到秋。
47、 摘帽秋,戴帽秋。过去,如果立秋的时间是白天,就叫戴帽秋,原因是早晨了,早晨就意味着是白天了,人起来了,起来了就要戴帽子,而引申到当年的收成,尤其像大高粱这样的庄稼,籽粒要秕,秕的籽粒上要带着一层壳,就像人戴的帽子;相对而言,如果夜间立秋,人睡觉就要摘掉帽子,这就是摘帽秋了。摘帽秋的粮食没壳,籽粒饱满。人们往往用摘帽秋戴帽秋来预测当年的收成。
48、意思是如果立春在农历腊月,那么春雨来得比较早;如果立春在农历正月,那么春雨下来的就比较迟。
49、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小雪或者是大雪节气的时候,如果能降一场大雪,那么第二年准是丰收年。而如果晚上的霜比较大,那第二年就是大晴天。其实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因为在冬季的时候正是田间管理和农田基本建设的阶段,而这个时候降雪,不但能缓解北方部分地区的旱情,而且还能冻死地里的害虫,所以对于越冬的小麦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在民间还有着“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