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的知识,新的想法和体会。
2、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写一句孔子的名言)。
3、“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易经》中说。万物生来就好像是这世间的观光之客,天地就是这万物的歇息之处。虽短暂,亦漫长,无有之间道出了精灵。谁又能不认为我们人类是这轮回万世之精灵呢?
4、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
5、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每天懂得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每月不忘记自己所已经掌握的,可以说是爱好学习了。
6、陈婧妍妈妈,廖老师喊你抄一百遍家中官员图谱……
7、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多数人将这句话作为君子之道,尤其是商人之道,但其实与孔子的想法相左。这句话字面上的理解一般都没有错误,但大家却都不知道这句话还有下半句:“硁硁然小人哉”。
8、(释义)孔子说:“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才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9、解释: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10、(译文)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就必定会有马上到来的忧患。
11、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中庸》——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2、(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3、(释义)孔子说:“君子要有九种考虑:看到的时候要思考是否看明白了,听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听清楚了,待人接物的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态度要考虑是否恭敬,说话要考虑是否诚恳,办事要考虑是否认真,遇到疑难问题要考虑如何向别人请教,怨怒发作前要考虑将引起的后果,看到名利时要考虑得到它是否合乎道义。”
14、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宪问》
15、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在私利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
16、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论语》——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17、作为中华传统的文化精髓,我们孔子的名言流传至今,对我们的人生都有着极大的作用和启发。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孔子名言100句,欢迎阅读。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名人名言栏目!孔子名言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8、“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孔子《论语》
19、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2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21、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2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23、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4、孔子曾经讲过一句名言——人生的价值在“参赞天地之化育”。参赞,就是弥补的意思,弥补天地的化育之不足。人生的功能是参赞天地之化育,也就是帮助万物。因此,中国文化把天地人并称为三才——宇宙间的三才。我们当代人也说赞,那就“为精灵之人点个赞”吧。
25、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
26、解释: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27、(释义)孔子说:“君子安详宽和而不傲气逼人,小人傲气逼人而不安详宽和。”
28、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论语》——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29、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30、《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31、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论语》
32、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3、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34、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36、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以下是“孔子的名言”,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37、(释义)孔子说:“花言巧语,又伪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啊!”
3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39、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40、(释义)孔子说:“少年子弟平时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爱兄长,做事要谨慎,说话要讲信用,要广泛关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若还有富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
41、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42、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论语》--即使是小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但对于远大的事业恐怕有所阻碍,所以君子不去干这些。
43、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子罕》
44、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成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4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论语》——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46、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47、(释义)孔子说:“君子喜欢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喜欢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与此相反。
48、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49、解释: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50、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