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品味句子网
菜单
伤感句子 伤感语句 伤感短句 伤感语录 伤感短语 句子大全 说说文案

体现人性本恶的例子(短句113句精选)

来源:句子大全 发布时间:2023-10-26 10:02:32 点击:59次
品味句子网 > 句子大全 > > 体现人性本恶的例子(短句113句精选)

体现人性本恶的例子

1、比如,瓦萨学院支持同性恋、双性恋及变性者,WBC意图纠察瓦萨学院时,学院的学生们组织了一场反抗议活动。德克萨斯A&M大学(Texas A&M)的学生们结为人链阻止WBC抗议者们去纠察军人的葬礼。当然,抵抗他们的也不是只有这所大学。(体现人性本恶的例子)。

2、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和海伦·凯勒(Helen Keller)。为何这个女人如此独特?特蕾莎修女,本名艾格尼斯·刚察·博加丘(Anjeze Gonxhe Bojaxhiu),也被誉为“仁慈的天使”(Angel of Mercy),是一名传教士兼罗马天主教修女,一生致力于帮助他人。

3、1981年5月13日,土耳其刺客穆罕默德·阿里·阿克查(Mehmet Ali Agca)在梵蒂冈市圣彼得广场朝教皇约翰·保罗二世(Pope John Paul II)开了三枪。 一颗子弹击中教皇的食指,反弹进入他的腹部。另一颗擦过他的右手肘。后来,约翰·保罗说,他能活下来全靠圣母玛利亚保佑。

4、在《摸彩》中,邪恶不仅进入日常生活的范畴,它还被仪式化,成为一种信仰或价值信条。为了完成这个价值信仰,可以像萨特那样“脏手”,可以取途邪恶。在今天这个相对和平的年代,价值信仰之争便往往将事情带向邪恶,而非神圣。这个价值信仰可以包括民族,宗教,甚至正义——总之,任何未经反思或考量的价值观进入头脑都有可能导致邪恶。以宗教圣战为例,从中世纪到现代,每一方都声称自己是正义而神圣的,然而,历史证明这些战争没有一场能够称得上“不邪恶”。恐怖分子也从来不会认为自己在做邪恶的事情,他们毫不吝惜自己的生命去完成内心的信仰,自然,也不吝惜别人的生命;他们劫机撞击大楼的时候也从来不会想到死掉的是活生生的、同等的人,他们会认为自己在撞击“邪恶”。

5、用一个智力障碍的人去对抗健全的人,全片并不是死气沉沉,但前后鲜明的对比,让人心中产生的悲伤情绪更加浓烈,以乐衬哀,导演很巧妙,所以成就了这部神作。

6、后来手术倒是做完了,腹腔内将近4000ml的血(PS:血量约是人体重的7-8%,就是说60公斤的人血量大约4200-4800ml),肝脏碎的一塌糊涂,止血异常困难,好在一切顺利。

7、为了表明这一立场,康德在《纯然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对“本性”给予了进一步的澄清:“如果本性这一术语(像通常那样)意味着出自自由的行动的根据的对立面,那么,它就与道德上的善或者恶这两个谓词是截然对立的。”显然,“一般意义上的本性”是人的自然性,与之相对的本性是人建立在理性本质上的自由本性,康德说:“这里把人的本性仅仅理解为(遵从客观的道德法则)一般地运用人的自由的、先行于一切被察觉到的行为的主观根据,而不论这个主观的根据存在于什么地方。但是,这个主观的根据本身总又必须是一个自由行为(因为若不然,人的本性在道德法则方面的运用或者滥用,就不能归因于人,人心中的善或者恶也就不能叫做道德上的)。”在此,人的本性被赋予了具体的含义,它是人在现象界中可察觉的行为的主观根据,这种主观根据处于本体界中,指向人对自由的一般的运用。我们知道,人对自由的一般运用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一般实践理性对自由任意的规定构成日常生活中明智的行为的规定根据,主要体现为目的和手段的考虑,人虽然受到感性欲求的驱动,但是能够克服感性的一时诱惑而坚持长远的目标直到实现,其目标可能仍然是感性的,比如猎人抛出诱饵、农夫留下来年的种子等;二是纯粹实践理性对自由任意的规定构成道德行为的规定根据,道德上的善就是遵循道德法则的行动,道德上的恶就是违背道德法则的行动,因此,康德在探讨人在道德上的善恶问题时更加强调遵循客观的道德法则的条件下也就是人一般地运用自由的第二个方面。 

8、  从社会契约的角度看,人们功利的组成了社会的前提就是人性本恶会使人类走向灭亡。为了防止人类不断的自相残杀,就需要组成一个具有政治功能的国家实体。但人都是自私的,即使要求人们让出他的权利,也只是让出非常有限的权利自由来形成国家的权力。国家形成之后,随着国家介入治理的范围越来越广,功能自治的需要越来越强。加上,人类进入私有制之后,阶级的产生破坏了社会的正义,人们依赖国家某取阶级之间的的平衡。国家权力的强大意味着作为个体的人的权利自由的减少,义务的增多,这就形成了道德。国家权力的有效行使不但要求人们顺从国家的意志,同时更要变恶为善,人人都是善良的,

9、周围看到的人全都吓了一跳,那女孩子则被突然发生的事情吓得一脸苍白,嘴唇都有些微微发抖。那熊孩子的妈也吓了一跳,然而她没有上前安抚女孩,也没有责骂熊孩子,而是趁着车到站,抓着小男孩挤上了车,隐没在了车厢人群里。

10、全科室医生都出来劝,甚至提出要帮他出钱。最后,孩子还是被带走了。老师们都愤愤不平,但又无能为力。那夜,我一夜无眠。

11、性本善则是支持用道德,理念来感化,因为人生来就是善良的,所以只要我们后天采取各种温和的措施,就能够让每个人都能够和谐的生活,而不是去战争,去争夺土地财富,用道德让每个人心甘情愿的维系自己的生活。

12、你永远不知道谁会把你推入火坑,想破脑袋也想不到。这才是最可怕的。

13、1914年12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已造成了近一百万人死亡(多达1400万人在这场战争中丧生),但在圣诞节这天,英军和德军选择了休战。故事的真实性不得而知,某些部分可能也有所夸大。传闻英国士兵躲在战壕中时。

14、北京的朋友应该知道,北京地铁有些站没有护栏,而那熊孩子看起来十分好动,嘻嘻哈哈、上蹿下跳的,女的怕他有危险就一边拽着他一边呵斥着。

15、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饥饿了就去寻求食物,劳累了就要求歇息,痛苦了就追求欢乐,屈辱了就祈求荣誉,这乃是人之常情。然而,人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可以不顾礼法的规定;人在追求名声的时候,可以违反人情的常态。

16、父亲怀疑儿子,打算另立储君,不想天机泄露,儿子发动突然袭击,把父亲围困在深宫里。父亲向儿子提出一个请求,等他吃了平生最喜欢的熊掌再去死,对这最后的心愿,儿子竟然不给予考虑,非逼迫老父立即去死不可。

17、这件事过去很久了。其实,当时的恶语中伤和失去亲人的伤痛比起来也不算什么,甚至当时的愤怒或许还帮助冲淡了一些悲痛。那些在网上随便诋毁过世同胞的人,不到一个星期就去骂另外的新闻了。

18、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主张人性本恶的是荀子。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比孟子小70多岁。孟子死时,荀子才10多岁,还是个儿童呢。

19、微博一个用户回复我说:“你凭什么说人家是好人,你又不认识他”。我说“我确实认识她,她是我见过最好的人。”为什么在你不熟悉一个人的时候,在一个同胞无辜死去后,可以拿最恶毒的话去中伤别人?我的这个朋友,确实是我遇到过最好的人。

20、这个事情传到国内新闻标题变成“一男一女两位留学生深夜宝马车内身亡”。

21、为什么法家认为人性是恶的呢?人性中的恶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呢?

22、荀子论述“人性本恶”,相对孟子的“人性本善”,是一个进步。既有逻辑,不像孟子信口雌黄;又有论证,不像孟子胡搅蛮缠。与孟子明显不同的是,他对人性下了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就是说: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与“性”相对的是“伪”。“伪”是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义礼智信就是“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他认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明确把人性限定为人的自然属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而把仁义礼智信归结为“伪”,是人的.社会属性。

23、我只好硬着头皮,默念“这是一堆肉这是一堆肉这是一堆肉”,在老刑警的指点下裁那些照片。有半夜被入室贼奸杀用斧子砍掉头的单身女子,赤身裸体胸腔劈裂满炕碎骨鲜血;有胡同口被人一刀捅倒缩成一团,早上才被人发现被一夜大雪覆盖成了冰坨。一来二去跟老刑警混得有点熟了,他会跟我讲点案子背后的八卦什么的。

24、例如:从主覌上想置人于死地,进而剝夺他人的生命权。这种行為就恶行,令人不可饶恕。反之虽造成恶果,本身没有主覌恶念,其行為可被人谅解给予宽怨。

25、在《孟子》里头,有这么一个理论,是人性善。他举了一个例子:人都是有不忍之心的,比如有人看见小孩子掉到井里头,都会感到惊慌失措,心里不忍,想要去救人。不是因为跟这个孩子有什么交情,也不是因为名声利益,纯粹是因为善良的自然流露。所以人性是善的。

26、  假设人从自然环境下的动物(猿?)演变而来,保卫自身生存是一切的行动的出发点,那么,所谓的“人”会是极度自私的,也是人性本恶的,所以,西方以此为假设,产生了社会契约论,限制权力的三权分立论,另外,上面有一个朋友的结论有问题,比如,同是人性本恶,他说欧美人性本恶是严加防范当权者,法家是防范,弱民…等等,错误在于严加防范当权者产生于资本主义推到封建主义时代,而后者法家,应该产生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期间,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观来看,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无论是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结论都是集权于压迫民众。

27、据我所知,有一些吸毒的人,堕落到最后,都是这么坑骗自己身边的亲朋的。

28、我恢复了很久,当时看盲山我都好难受,何况是这个。

29、当我们了解了人性的以上基本属性之后,可能会豁然发现,我们其实不了解自己。我们对我们自己本身存在的基本属性都完全不知道!而了解以上的基本属性,也恰恰需要我们切身考虑自己以前的经验,考究自己看见的人事,以便做一个参照。很多人痴迷于逻辑学,这个世界上有无数逻辑,而且环环相扣,当忽略自身而去追究自然科学的逻辑,那么,一般不会出现什么错误,比如,一个人不了解自己,完全可以理解勾股定理。但是,如果一个人对于人性缺乏更深层次的理解,那么,这个人对于人文学科就难以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在于他多么有逻辑,也不在于他读过多少书,因为,他的根基已经偏差。

30、首先,在我脑海中闪过的一部电影是韩国电影《七号房的礼物》,但国内也有一部在我脑海中印象比较深刻的电影——李易峰主演的《动物世界》。所以我一中一韩推荐两部电影,不是比较,只是欣赏。

31、那么,人性的恶体现在哪儿?东西方也有不少这样的主张人性恶,基督教讲的人有原罪: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暴食、色欲。尽管我个人认为暴食、色欲、贪婪不能算是人性恶,但是我不得不承认,人性中存在着这些东西。并且,人性中切实存在着傲慢、嫉妒、暴怒的特性。而最直接的证明人性恶,仍然要我们回到自身去考虑问题,尽管在东西方古代先贤中不难找出论述的证据来。

32、十分幸运的是,因为我一直偷偷瞄那妹子,小男孩跑向她时,我觉察到了不对。就在妹子被推了一下,脚下趔趄差点摔下站台时,我向前一步,一把抓住了她胳膊。而仅仅是几秒钟之后,地铁带着一股风,像钢铁巨兽一般从我们面前驶过,然后停下。

33、电影《奇迹男孩》里说:“在正确与善良之间,请永远选择善良。”善良对于我们人类来说,至关重要,愿我们都心怀善念,向阳而生。

34、出来的时候,就做了决定,立刻离开!!然后,高潮来了。我回到了桌前,他端着杯子要和我干一杯。我这个时候,忽然留了一个心眼,我仔细的观察了我的那个酒杯。如果不是我心里留了神,恐怕还真的就会忽略了!酒水的颜色,有了一些细微的差别。

35、所以,更深邃的邪恶往往潜伏在平静的生活里。看似离经叛道的作品只是由激情和狂欢组成的言语,它们更像是单纯的审美;而当它不再依靠声响效果的时候,作品从“刺激性的邪恶”转向了“平静的邪恶”,人们才触摸到了最深邃的“人性恶”。而我们能做到的也只是不要忽视,要小心平静水面下的暗流漩涡,很多时候我们身处其中,却并不自知。

36、卢梭说“人是自爱”的,还有不少人说人是自私的。只要我们不把“自私”这个词较真为贬义,就能够理解这一点。

37、更可怕的,是我们无法预知到这样的恶的发生,也通常没有办法为它们找到“理由”。出于对一种“公正世界”的想象,有些人会设想受害人曾做错了什么才会有之后的遭遇——这是为了维护自己心中脆弱的安全感。

38、那小男孩闹了一会儿,便注意到了一旁吃炸鸡的妹子,于是他伸出手,指着正吃炸鸡排的女孩对女的嚷道:妈妈,我要吃鸡排!

39、我们每个人都是有仁爱之心的,至少,我们每个人都是爱自己的,都是爱自己的父母妻儿的,哪怕一个贪官,都有仁爱之心。但是,我们的仁爱之心到底有什么规律呢?

40、你别怪爹,你妈被这些王八犊子害成这样,我不对她这么干我走后她也要遭罪。你以后好好的,别回来了,爹害的你不能回来了,以后帮帮你姐……

41、工作租房,一楼住着一个拾荒老太,70多岁,每次倒垃圾前会把矿泉水瓶都拿出来,下楼倒垃圾时顺便拿给老太。家里没用的被子衣物也都洗净打包好趁夜放其门口。某天下楼不小心踩到老太儿子种在花园里的菜,破口大骂。老太闻声冲出门外,直接将手里的垃圾扔向我。母子俩抓着我要我赔十块钱,丢下五十元走人。回家砸烂了垃圾桶。

42、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因领导反种族隔离运动获罪,在罗本岛(Robben Island)服刑27年。1990年被释放后,他并没有报复前狱卒们,相反,1994年,他还诚邀白人狱卒克里斯托·布兰德(Christo Brand)出席他的总统就职典礼。

43、当时已经意识到碰到抢劫的了,他们这么说只是想把我骗到胡同里,那时候我就是待宰的羔羊,所以怎么也不能随他们走。我说:谁认识你。正在我跟这两个人说话的时候,没有注意侧面又来两个人,一下就把我踹倒,说实话真他妈疼。两个人压住我,另外两个人搜我身,我一直拼命反抗,趁机会抓住一个人的头就往地下磕,趁乱赶紧起来。

44、那么,在《韩非子》里有这么一个理论:最希望大王死的人其实是你的老婆,你的太子,为什么?因为男的一般五十岁还有好色之心,可是你的老婆三十岁就色衰,美貌就渐渐地消失了,你的老婆太子只有等你死了,他们的地位才能保得住。大王活着,他们的地位就随时有朝不保夕的危险。这就是他们希望大王赶紧死的原因。所以人性是恶的,而且极其恶劣。

45、大学时有一次在地铁站等地铁,旁边站了一个很漂亮的女生,长相甜美,打扮也挺时尚,她手里拿着一袋炸鸡排,正自顾自用竹签扎着吃。

46、写这个答案的时候开始哭,有时候会觉得如果没转学也许我会过得。

47、在康德哲学中,理性通常指宇宙中一般的理性存在者(包括神在内)的理性,理性摆脱了现象界的一切束缚,具有完全纯粹的自由,是本体界的象征,体现着一种超越性,因而又是一种神性。虽然人既有感性本性又有理性本性,但康德并不认为二者平等地分割了人,而认为理性高于感性,感性只是维持人之生命生存的必备条件,理性却代表着人的真正本质,彰显着人性(humanity),“人之为人,就在于他的不可规定性和无限可能性。人是无限可能的,人是能创造奇迹的”。 就康德对人之本性的区分而言,人的自然性无疑是一种自然的善,因为感性本性使人得以生存,理性本性使人摆脱动物性,得以成为人,但是它并不涉及道德上的善恶问题,因为人作为被造物,服从绝对必然的自然法则,就算人做出恶的行为,也可以归咎于自然,是自然创造了作恶的人。但是从人的本质性来看,人的理性高于感性,人是自由的行动者,能够出于自己的意愿摆脱感性的束缚而做出善或者恶的行为,这些行为并非自然造成的,而是由人自己造成的,必然涉及道德上的善恶。因此,康德对人的本性之善恶的探讨建立在人的理性本质论的基础上。 

48、以防他们打扰葬礼上悲伤的军家属及亲友,并不会付诸暴力。桑迪岬(Sandy Hook)小学枪击案的受害人举办葬礼时,这个团体还自发组成了一道无声的保护屏障,抵制WBC教友们葬礼上抗议。

49、人性是双面性,了解这一点仍然极其重要。人性中善恶共存,这一点算是人性具有双面性的具体体现。

50、  4人生而是一张白纸,人性到底为何,往往更多取决于社会环境的影响。理由在于,没有任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能证明,老子是坏蛋,儿子一定是坏蛋。比如,英国曾经做过实验,把同一个家庭的孩子放在不同的环境影响下,孩子的素质也产生了不同。所以,在白纸上,你画一个圈,他就是个圈,你画一个三角,他就是个三角。这也证明了,社会环境可以影响(不是决定,所以不要跟我杠精。)人性的产生和改变。

51、不管是东西方,都对人性提出过一些商榷,西方的基督教义,基于人性本恶的基础,提出了“原罪”思想。中国则也有人性善人性恶的争论,但中国大部分时期承认的是人性善的学说,基于这样的学说,才有发扬善良,“求其放心”的理论。可见,东西方基于对人性的不同定义,产生了不同的文化。但是,西方基督教主张人有原罪,他的目的是让人赎罪,也是让人发扬善良。荀子说人性恶,但他没有虚化一个上帝,主张的是法礼,化性,最终也是达到让人不作恶,而行善的目的。这么看来,东西方不管怎样定义人性,殊途同归。最终的目的都是让人发扬善良,不作恶。基于此,可能很多人会说,中国文化因此而虚伪,并不是这样的,人本性中的虚伪不能推给可能确实虚伪的文化,因为,倘若人不具备那样的性格,虚伪终究不会产生,愿意睁开眼睛看看东西方各自的历史,就会发现,双方的虚伪和愚蠢都并不少。

52、《黑球》描写了一种很常见的伤害:一个外来的男人搬入小镇,日夜辛勤工作,就是想要加入当地的乡村俱乐部,拥有一份平等的生活;但每次都被一个黑球(即反对票)拒之门外,因为是不记名投票,主人公并不知道那个人是谁,最后一次偶然,发现每年投放黑球的人居然是最亲密的朋友,他在酒吧用乡巴佬的语调讥讽自己。瞬间,主人公受到侮辱,所有生活期待都瞬间崩溃,他感到村镇的敌意与邪恶,并且,很难说不会采取相应的邪恶进行报复。

53、当时也是本省各报登头版的爆炸新闻:某地老农民王某,在一个初冬的夜里突然杀了自己的老伴,然后屠杀了左邻右舍和后院三户人家,一个活口没留。潜逃了。

54、2003年冬,吉林省某地农村,王某杀人案。

55、之后,就听到地铁进站的声音,地铁远远驶来,就在快到站的时候,那个小男孩突然挣脱他妈妈的手,跑上前,使劲向前推了那女生一把,那女孩尖叫一声,眼看就要被推下站台。

56、时间过得很快,到了审判的日子,但在上庭前,局长单独见了他,殴打,威胁:如果不认罪,他的女儿也得死,他的脑子怎么能想那么多?他脑子里只有心爱的女儿。他认罪了,当着自己女儿的面,看着女儿说:全是他干的,他认罪。看到这我已经和他的女儿一样哭的一塌糊涂。

57、当时她在图书馆还是实验室忙到十一点多回家,当天下大雨,所以喊了男朋友接她。男朋友刚买了辆二手宝马。回到家后在住的门外两人遇袭身亡。

58、第就是流浪的野狗野猫被那些不法分子打死或者是卖给别人做成狗肉吃,我想说他们还是人吗,狗和猫都是很通人性的你对它们好,它们也会回报我们的好,它们会看家,会在你一下班回来的时候摇着尾巴去欢迎你你回家,会在你遇到危险的时候尽力的保护你的周全。这些人真的是很残忍没有一点人性。是比动物都冷血的,令人感到害怕。

59、我之后再也不相信新闻标题,看到新闻都会站在不同立场揣测一下事实。

60、一个刑案。我再也不碰刑案了,刀架在脖子上也不碰。是个法律援助的案子,被告太穷,请不起律师。这种每个所都要接,这次这个分给我们所了。

61、2012年冬季,见习时收住一16岁少女,煤气中毒,老师和家属说要高压氧治疗。女孩父亲说:小女生长大了都是要嫁人的,都不是自己的,我不做了。

62、综上所述,康德并没有(像前人一样)给出一个性善论或性恶论的结论,而是在严峻主义的立场上探讨人在道德上的善或恶。人的善或恶取决于任意的自由,康德不仅将作恶归咎于人,而且将向善的希望也给予人。 

63、老刑警告诉我有些事不能公布出来,公布出来影响太恶劣,就这么结了对谁都好。

64、我仍然给她做心肺复苏,人工呼吸。30分钟后救护车来了,医生说了一句:心梗。家属在吗?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从人群走出来,如果我没有看错就是他告诉我她倒下去的那个人,他厌恶的看了一眼我(或者应该说是我的嘴唇)和尸体,说:她是我妈。我红着脸逃跑了。

65、初三的时候因为父母没时间管我于是我转学到老家的一所乡镇中学读书,也是我一整学年的噩梦的开始。

66、准则是人的主观原则,康德认为,“自然的每一个事物都按照法则发挥作用。惟有一个理性存在者具有按照法则的表象亦即按照原则来行动的能力,或者说具有一个意志”,一个理性存在者的行动必然受到原则的指导和规范,没有原则的意志不能付诸行动。原则有主观原则和客观原则之分,在行动的选择中主观原则就是准则。准则“包含着理性按照主体的条件(经常是主体的无知或者偏好)所规定的实践规则,因此是主体行动所遵循的原理”。准则往往是每个人出于自己的感性爱好所选取的,只适用于单个的主体,具有主观性,缺乏普遍必然性。与准则相对的就是客观原则,客观原则就是法则,是对每一个有限的理性存在者的意志提出的理性原则,它要求人的理性完全控制欲望,不仅是理性完全摆脱人的感性影响,而且是理性自己为意志立法,具有严格的必然性和普遍有效性。 

67、既然人天生要么在道德上是善的,要么在道德上是恶的,没有中间状态,那么人就其本性而言天生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呢?康德认为“人天生是恶的”。因为人意识到了具有唯一性、普遍性和强制性的道德法则,但却偶尔将对道德法则的背离(即将感性的动机)纳入自己的准则,康德将这种恶称为人性中根本的、生而具有的恶。虽然康德用经验中的例子证明人性中根本恶的普遍存在,但是他更重视用先天的方式分析根本恶的概念。 

68、我们通常认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明程度是越来越高的,人类是越来越平等和公平的。在我们大多数人的意识里,原始社会充满了血腥和暴力,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惨剧每天都在上演。而人类社会从游牧民族进入农耕文明、再从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人类一步步脱离了自然选择的困境,正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和平等的社会。

69、尽管垂死之家除了祈祷之外并没有提供多少实际帮助,但她确实为拯救病患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特蕾莎修女逝于1997年。

70、1981年5月17日,刺杀事件四天后,教皇公开宽恕了阿克查——并说其实在救护车开往吉米立医院时就原谅了他——1983年,教皇还探望了被判19年的阿克查。探望期间,约翰·保罗握着阿克查的手,当面宽恕了这位差点杀死他的刺客。

71、  有的时候我们看到新闻,很多老人身患绝症,常年忍受剧痛,家属无奈之下为其实施安乐死。我相信,在中国的传统中人命关天,更何况这是我们最亲的至亲。人们都是尊崇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安乐死恰恰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老人的久病耗尽家财,使后人筋疲力竭,人性最丑陋的一面逐渐暴漏出来。还有很多其他的例子,表明人们在一般的情况下是能够依靠道德能够压制自己内心邪恶想法的产生,但是,一旦内心的邪恶无法被道德所压制,或者道德感本身就弱的那一部分人无法在控制住内心邪恶想法的产生,那么在遇到外界刺激之后,其意志变会转化为邪恶的动机,一旦时机成熟便形成犯罪。

72、在人性的善恶问题上,康德认为以往人们所主张的人性本恶论或人性本善论都是从经验上来判断的,在历史的发展中出现了诸多失误,甚至产生了如下的问题:是否存在中间状态,人类是既善又恶的、不善不恶亦或是部分善部分恶。由此,他首先指出通过经验来判断人性的善恶是不可靠的,并提出判断人性善恶的标准:“人们之所以称一个人是恶的,并不是因为他所做出的行动是恶的(违背法则的),而是因为这些行动的性质使人推论出此人心中的恶的准则。”也就是说,从经验中看人之行动结果的善恶(或好坏)并不能判断出一个人的善恶,而只能依据人心中的善恶准则来判断,这实质上是将人的善恶问题追溯到人的本性上。

73、老两口用剩下的积蓄买了些羊羔回来养,刚养成大羊准备卖了,又全让人毒死了,家里没了钱,女儿和儿子就都辍学了。老两口不死心,又四处借钱,养了好多鸡,你猜对了,又全被人毒死了。

74、而真正理解人性善,没有别的特别巧的方法,也不能从任何人的著作中得出切实逻辑严密的东西,需要每个人去对比自己的经历,或者做一个模拟的设想。比如说,中国发生地震的那一年,死了成千上万人,听到这个消息,相信很多人都会触动自己内心的某个东西,然后心情沉重,而这个东西是别人给的吗?不是,这就是自己内心散发出来的。我们感到痛苦,悲哀,就算无利可图,这种感情也切实存在。可能根本上是源于热爱同类的,热爱自己的下意识思考,但是这种感情,就是亚当斯密讲的同情心,道德情感不是别人强加上去的。

75、那女的看了女孩一眼,半开玩笑地说:你去跟姐姐说,让姐姐把炸鸡排给你吃。

76、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一点能够让我们理解每个人活着,无论如何都是为了他自己活着,尽管人们后天的追求极其多样,但仍然是自己的追求,想要名利金钱,想要助人为乐的快感,因为获得知识而幸福……这些都是每个人可能追求的东西,并且,知道“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会理解追求任何东西都并不可耻。可为了自己的追求,社会制度不公平,法律有空子,每个人都会为了自己的追求而伤害别人的利益。这是正常人性。因此,应该改变的不是人性,人性也无法改变,而是制度,让制度和法律是合理的,人们追求自身利益不能伤害别人利益,或者有利于别人也追求自己的利益,这个社会就会越来越好。

77、综上所述,康德并没有(像前人一样)给出一个性善论或性恶论的结论,而是在严峻主义的立场上探讨人在道德上的善或恶。人的善或恶取决于任意的自由,康德不仅将作恶归咎于人,而且将向善的希望也给予人。 

78、  欧美认为人性本恶,得出的结论是严加防范掌权者,“把权力关进笼子里”,防范政府。法家认为人性本恶,得出的结论是严加防范老百姓,采取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等驭民五术。

79、好了,上面我们分析了人性中的两种典型的“恶”,一种是“自私”;一种是“自利”。一种是人的本性,一种是人的社会性。而法家认为,这两种综合起来,就构成完整了人性的基础。

80、我是在农村长大,从小就干农活。我家没用煤气,做饭是靠烧禾秆,所以一年两季稻谷收割后,就把禾秆晒干,捆绑好,挑回家去。那一年,我家种了二三十亩地,田里晒的禾秆要赶紧清理出来,好让爸爸犁田开始种下一季的庄稼。

81、康德说人的本性中有三种向善的原初禀赋。(1)动物性的禀赋。人作为一种有生命的存在者具有自我保存、种族繁衍和与他人共同生活的社会本能,这种禀赋属于纯粹自然的、无理性的自爱,在其上可能会嫁接各种各样的恶习。(2)人性的禀赋。人是一种有生命同时又有理性的存在者,这种禀赋属于有理性的自爱,在与其他人的比较中判断自己幸福与否,在其之上可能嫁接文化的恶习,随之达到最高程度的恶劣性,便成为魔鬼般的恶习。(3)人格性的禀赋。人作为一种有理性同时又能够负责任的存在者,这种禀赋就是一种道德情感,使人易于接受对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的敬重,仅仅以纯粹的实践理性为根据,使道德法则作为任意的充分动机,在这种禀赋上绝不可能嫁接任何恶习,因此康德认为,人格性的禀赋是唯一真正可靠的原初禀赋,是道德法则和敬重情感的真正体现,是人类与恶做斗争的坚强力量。显然,人的向善的原初禀赋的三个层次是依照理性来区分的,昭示着人能够逐渐摆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也就是逐渐趋向道德的过程。人的本性中趋恶的倾向有三个层次。(1)人性的脆弱。人心在遵循已被接受的准则时往往软弱无力,“我所愿意的,我并不做”。(2)人心的不纯正,即混淆了非道德的动机和道德的动机,致使合乎义务的行动并不是出自纯粹义务的,而是为了其他的动机或目的。(3)人心的恶劣或人心的败坏。人心具有接受恶的准则的倾向,也叫做人心的颠倒,在行动中将非道德的动机放在选择的首位,而将道德法则的动机置后,这种倾向在根本上是恶的。所有的恶在人性上都只是意念性质上的恶、潜在的恶,只是一种趋恶的倾向或主观可能性,而不是现实的恶行。在本质上,恶是由于人类虽然有理性、但缺乏遵循道德法则的坚定意志力量而产生的。 

82、行刑的日子很快到了,这段时间的七号房死气沉沉......女儿长大后,重新找到证据,还给父亲清白。

83、在康德哲学中,理性通常指宇宙中一般的理性存在者(包括神在内)的理性,理性摆脱了现象界的一切束缚,具有完全纯粹的自由,是本体界的象征,体现着一种超越性,因而又是一种神性。虽然人既有感性本性又有理性本性,但康德并不认为二者平等地分割了人,而认为理性高于感性,感性只是维持人之生命生存的必备条件,理性却代表着人的真正本质,彰显着人性(humanity),“人之为人,就在于他的不可规定性和无限可能性。人是无限可能的,人是能创造奇迹的”。 就康德对人之本性的区分而言,人的自然性无疑是一种自然的善,因为感性本性使人得以生存,理性本性使人摆脱动物性,得以成为人,但是它并不涉及道德上的善恶问题,因为人作为被造物,服从绝对必然的自然法则,就算人做出恶的行为,也可以归咎于自然,是自然创造了作恶的人。但是从人的本质性来看,人的理性高于感性,人是自由的行动者,能够出于自己的意愿摆脱感性的束缚而做出善或者恶的行为,这些行为并非自然造成的,而是由人自己造成的,必然涉及道德上的善恶。因此,康德对人的本性之善恶的探讨建立在人的理性本质论的基础上。 

84、第一阶段是私有财产的产生,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不平等。在原始社会什么东西都没有归属,所以不存在“你的”或者“我的”,所以那个时候是最公平最平等的,没有任何东西是属于某个人的;

85、所以,邪恶的复杂性就在于,我们只能无休止地讨论它,研究它,却无法给它作出定论或者设计一个杜绝邪恶的方案。因为邪恶的形态总是在变化,它可能惊世骇俗,也可能平庸无常,简单地去定义什么是邪恶会陷入历史上宗教审判的怪圈,以正义审判的态度制造另一种邪恶。

86、“由于人性是恶劣的,只要对自己有利,在任何时候,人们便会利落地剪断这条纽带。”

87、所以我高一办的身份证上脸肥得像一张飞饼(跟现在比)。

88、2015年3月份。生意有了起色,我退出了股权。拿回父亲借给我的本钱,还有我自己的利润,我找到了一份在基础医院的工作,开始准备助理资格证的考试。父亲问我为什么?我想了想告诉他:爸,因为我觉得我是对的。这些人是坏人吗?我真的不知道。而我这样做真的有用吗?我真的不知道。我是对的吗?我真的不知道。

89、在人性的善恶问题上,康德至少有两个贡献。第康德提出人性善恶的评判标准不在于现象中的外在行动及其后果,而在于内心的行动准则,这种观点与康德道德哲学中的动机论思想是一致的。既然人的善恶不在于行动本身,更不在于行动所产生的后果,我们就不能轻易地通过一个人的外在行为去判定一个人的善恶,而要深入考察这个人行为的动机,亦即他的行动所采取的准则。邓晓芒曾以这种立场评判儒家思想中的乡愿,这对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交流无疑是很有意义的。第康德人性善恶论的特色在于康德将人的善恶最终建立于人的自由之上。首先,人虽然既有向善的禀赋又有趋恶的倾向,但人的善恶根本上取决于自由任意的自由选择,这种自由突出体现为人自己规定自己去行动的绝对自发性;其次,人本性中的根本恶从先天的角度必须被归咎于一个自由行动的主体,虽然人天生具有各种意念,但是意念作为自由任意的属性普遍地指向任意自由的全部运用;最后,康德将人改恶向善的可能性也落实在人的自由上,他指出虽然人的本性中天生就具有根本恶,但人还是能够改恶向善,因为人的本性中向善的原初禀赋即人格性的禀赋不仅永远也不会丧失,而且时刻激励着人改恶向善,成为一个道德上的善人。 

90、而人性的双面性不仅仅体现在善恶共存,还能够细分到其他各种属性共存。比如人性中存在主子性与奴隶性、骄傲与谦卑、崇拜神与像神一样地被人崇拜……跟善恶一样,完全相反的一对特性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上。人本身就是这样一个矛盾体。还有其他的诸多完全矛盾的特性,能够让人产生共鸣。在某种情况下,人好为人师,在某种情况下,人们愿意谦卑地倾听别人的意见。

91、人性还会延伸出许多点,但以上几点已经相当复杂了。我对人性的论述将会围绕上述几点展开。很多人可能还会补充不少东西,比如智慧、知性等等,其实上述几点已经包括这些,并且上述几点包括了人性的善良、丑恶等等。

92、每个人都是这样,这可能听起来像一个废话。但是这一点极其重要,对研究很多问题来讲。比如说经济学的研究建立在”理性人“的基础上,就是认为每个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理性人。否则,经济学的整个体系都将坍塌。

93、有关人性的基本原理,今天就讲这么多了。当然,人性远远没有这么简单,以后有机会再说。明天再见

94、他认为:性是恶的,伪是善的。如何使人由恶变善呢?荀子认为要通过后天的礼仪教化来“化性起伪”:“人之性恶,其性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仁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化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由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他认为:凡人都是好色好利、憎丑恨恶的,这些都是人性本恶的表现,如顺其自然发展,社会就会充满争夺、残暴、淫乱。因此,必须用师法教化、礼仪规范来使人向善,但善不是“性”,而是“伪”。

95、那时候我中专毕业一年了,但是混得很渣,一段时间没饭辙,暂时放弃了做设计师的职业规划,去一个洗照片的柯达店打工,就是那种帮客人操作电脑选选照片,然后PS裁切调调亮度什么的活儿。

96、在人性问题上,西方政治学家马基雅维里的观点与法家差不多。在著名的《君主论》中,他在谈到君主以恩惠(也就是道德)作为维系与臣民关系的纽带时说:

97、  我们经常说要有底线意识,也就是说你可以不是道德高尚的人,但请你不要伤害别人。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但触犯底线不一定是会面临法律的制裁。因为法律与伦理是相对区分的,即使一个人违反社会伦理并不见的就会收到惩罚。但一旦你伤害了别人那就极有可能违反法律。一个社会可以没有道德高尚的人,但是如果人人都是没有底线的人,那么这即使在动物自然界也是无法想象的。我们看到动物世界,每一个动物种群都在遵循着基本的自然规律,维持着种族的存续。

98、商臣赶紧找到潘崇。潘崇问:“你能够侍奉公子职吗?”

99、罪恶,堕落,邪性,这些主题在文学中经常出现,这类作品一反读者对经典作品“崇高优雅”的认知,转而表现人类社会的黑暗角落。但大多数以“恶”的形式所塑造的作品,都有些“色厉内荏”的感觉,尽管它们形式上的离经叛道让社会恐慌不安,仿佛一本本“罪恶教科书”,这些涉及堕落、吸毒、性交、谋杀的作品都曾遭遇过封禁,被视为伤风败俗的洪水猛兽,可实际上,它们却是假邪恶,真崇高。艺术家大刀阔斧的革新表现,让人性雕塑的切面极为丰富地展现出来。

100、然后就可以倒掉换一杯,或者干脆连杯子也一起换掉了。其实很简单的啊。

101、有一天我收到了一封表白信。没错,是表白信。同班同学的,我当作是恶作剧,扔掉了。你们猜,接着,发生了什么?那个给我写这封告白信的男生大概以为被我拒绝而恼羞成怒。于是我莫名地多了很多传言。“早恋哦,还跟男生睡过了闹大了被开除了才转过来的”这种流言直接导致我被围观。下课的时候别人会过来看我,“看,就是那个女的!转来的那个!是个婊子!”没有人真的来搭理我。他们比较愿意相信那些一直认识的人,而不是陌生的我。

102、在中西方伦理学史上许多哲学家都探讨过人性的善恶问题,有关人性善恶处于中间状态的思想与康德的严峻主义立场格格不入。相对于儒家将善或恶作为人的既定本质(如孟子和荀子所主张的),并将人为善或作恶归之于天注定,导致人对自己做了恶事可以不负任何道德责任,康德恰恰在这一点上将人的善恶都归因于作为自由主体的人,要为自己的行为(无论善的还是恶的)负责。又如西方基督教主张人一出生就有“原罪”,为了赎罪人就必须信奉上帝以扬善抑恶,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康德的人性善恶观虽然受到基督教传统的影响,但就其将善恶的根据诉诸人的自由而言,他突破了基督教伦理的信条,将宗教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并明确指出人要成为一个善人、做善事,并不是为了逃避上帝的惩罚,也不是为了取悦上帝而得到额外的恩宠,而是为了展现自己超越于动物的自由,彰显自己作为一个人应有的尊严和价值。即便在人改恶向善的过程中需要上帝的帮助,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还在于人必须自己经历一场意念中的革命,并在心灵转变之后,在不断的践行中遵守道德法则,时刻为成为一个善人而努力。

103、高中时坐车,遇到小偷扒一20多岁男的,大声喝道“你干嘛,这是我哥”。小偷恶语相向,仗着自己有搏击功底,予以言语反击,小偷亮刀,全车惊呼,司机一脚刹车,30秒内所有人跑下车,包括那个20岁男。左腿缝6针。

104、人类在满足这些本能需求的过程中,都会表现出“自私”的本性。譬如,非洲大草原上的狮群,捕捉猎物是由数头狮子协作完成的,但在享用食品时,雄狮一定把雌狮和幼狮也就是它的妻和子赶到一边,独自享用,直到它吃饱了走到树荫下睡大觉,别的狮子才一哄而上争抢残羹剩饭。

105、今天书评君去文学中寻找人性之恶的存在和存在方式。毕竟,恶太难直面了,文学用虚构建立一道屏障,也许反倒能帮我们触及更本质的真实。

106、康德说人的本性中有三种向善的原初禀赋。(1)动物性的禀赋。人作为一种有生命的存在者具有自我保存、种族繁衍和与他人共同生活的社会本能,这种禀赋属于纯粹自然的、无理性的自爱,在其上可能会嫁接各种各样的恶习。(2)人性的禀赋。人是一种有生命同时又有理性的存在者,这种禀赋属于有理性的自爱,在与其他人的比较中判断自己幸福与否,在其之上可能嫁接文化的恶习,随之达到最高程度的恶劣性,便成为魔鬼般的恶习。(3)人格性的禀赋。人作为一种有理性同时又能够负责任的存在者,这种禀赋就是一种道德情感,使人易于接受对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的敬重,仅仅以纯粹的实践理性为根据,使道德法则作为任意的充分动机,在这种禀赋上绝不可能嫁接任何恶习,因此康德认为,人格性的禀赋是唯一真正可靠的原初禀赋,是道德法则和敬重情感的真正体现,是人类与恶做斗争的坚强力量。显然,人的向善的原初禀赋的三个层次是依照理性来区分的,昭示着人能够逐渐摆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也就是逐渐趋向道德的过程。人的本性中趋恶的倾向有三个层次。(1)人性的脆弱。人心在遵循已被接受的准则时往往软弱无力,“我所愿意的,我并不做”。(2)人心的不纯正,即混淆了非道德的动机和道德的动机,致使合乎义务的行动并不是出自纯粹义务的,而是为了其他的动机或目的。(3)人心的恶劣或人心的败坏。人心具有接受恶的准则的倾向,也叫做人心的颠倒,在行动中将非道德的动机放在选择的首位,而将道德法则的动机置后,这种倾向在根本上是恶的。所有的恶在人性上都只是意念性质上的恶、潜在的恶,只是一种趋恶的倾向或主观可能性,而不是现实的恶行。在本质上,恶是由于人类虽然有理性、但缺乏遵循道德法则的坚定意志力量而产生的。 

107、第三是在职场上了,往往新人进公司的时候,如果你没有什么家庭背景或者是相貌平平的,比你高的的上级就会让你做很多很多本应该一起做的事情,而且你也没有能力去反驳这个事实,毕竟你是新人没有什么发言权,而且你还是刚来到公司,说白了就是一层一层的打压了。所以真心的很可怕。

108、在法家思想中,人性被理解为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对立统其具体内容就是自私自利,它是人在为己的前提下追求利益的产物。由此法家也就与儒家、道家区别开来。在人性问题上,儒家强调社会性,用人的社会性克制人的自然性;道家突出自然性,以人的自然性对抗人的社会性;而法家则将自然性与社会性综合起来,在理论形态上似乎更加合理。

109、曾经弄过捐资助学,当时一年捐4万吧,帮十几个孩子。后来我因为抑郁症辞职,不得已停止,竟有一人责问我说好的给钱给到大学毕业的,为什么停止?

110、我一定要做到让未来的小孩信任我害怕遇到事情找我求助听我建议而不是甩一句“你是不是贱?怎么就找你?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也坚持小孩(未成年人)比成人更可怕的想法。

111、我曾经以为是水军恶意抹黑,不停地在天涯,在微博澄清事实。后来我才发现那些骂人的冷嘲热讽的,全是活生生的人。

112、  在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Threeidots)中,法汗和拉朱在看到兰彻没有成绩的时候,两个人都非常的悲伤,不是 因为他们自己的成绩糟糕(一个倒数第一个倒数第二),而是他们最好的朋友兰彻成绩不及格。但当两人知道兰彻的成绩实际上是第一名的时候,他们更加悲伤难过。这就表明,人性真的很难说是本善的。因为两个人在刚开始明显是具有了一般人的道德水准,在最好的最亲近的朋友面临困境的时候,他们的悲伤恰恰符合了人们的一般价值观。或许,从这里我们看到他们是善良的。但是,当他们得知兰彻成绩第一名的时候,两人立马相形见绌,变得更加悲伤。如果说我们站在道德制高点要求两人发自内心的为兰彻成绩高而感到高兴的时候,那这真的是反人性的。而法汗和拉朱的表现就是最真实的人性。

上一篇:同学聚会金句(短句72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句子大全

  • 繁体成熟有深度的网名【网名精选76个】
  • 有没有什么好听的qq网名【网名精选50个】
  • 叹为观止的意思及成语解释(短句64句精选)
  • 很仙很霸气很皮的网名【网名精选89个】
  • 叹为观止的止是什么意思(短句33句精选)
  • 伤心绝望撕心裂肺的个性网名【网名精选112个】
  • 好听的名字女孩网名昵称【网名精选104个】
  • 五谷丰登的近义词(短句7句精选)
  • 论语中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短句62句精选)
  • 含有涵的qq唯美网名【网名精选60个】
  • 带温柔的网名【网名精选60个】
  • 读书的古诗文名句(短句46句精选)
  • 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谚语(短句16句精选)
  • 工作累的个性签名(短句64句精选)
  • 好听的英文名字男网名【网名精选49个】
  • 累的个性签名女生(短句71句精选)
  • 句子大全相关栏目

    推荐句子大全

  • 莫言关于女人的一段话(短句70句精选)
  • 中秋节古诗词的100首(短句4句精选)
  • 只要也造句二年级上册(短句34句精选)
  • 闪闪发光aabc式词语(短句17句精选)
  • 得意造句一年级简单(短句44句精选)
  • 乙肝五项是什么(短句78句精选)
  • 有气势的爱国口号(短句14句精选)
  • 名人对鲁迅先生的评价一句话(短句38句精选)
  • 最新句子大全

  • 体现人性本恶的例子(短句113句精选)
  • 同学聚会金句(短句72句精选)
  • 叹为观止的意思及成语解释(短句64句精选)
  • tt语音打五项都有啥(短句41句精选)
  • 叹为观止的止是什么意思(短句33句精选)
  • 五谷丰登的近义词(短句7句精选)
  • 论语中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短句62句精选)
  • 五谷丰登菜(短句27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