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
2、解释:寻求它有方法,得到它靠命运,这样寻求无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在我本身之外的缘故。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解释:在争夺土地的战争中,被杀死的人布满战场之地;在争夺城池的战争中,被杀死的人遍布城中,这就仿佛是有人率领这土地来吃人,罪行已经大到就算将他处死刑罚也太轻的地步了。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6、(解释)道德高尚的人,是没有丢失他们的先天本真之心的人。
7、(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8、解释:孟诸侯有三样宝:土地、人民和政事。如果错以珍珠美玉为宝,灾祸必定落到他的身上。
9、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义,而先且以自利,则不交相杀夺,故不足自饱餍。言必杀夺——孟子名句
10、解释:行仁德的人好比赛箭的人一样:射箭的人先端正自己的姿态然后放箭;如果没射中,不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反躬自问罢了。
11、(译文)(孟子)说:“孝敬自己家中长辈,并推广到孝敬别家的长辈;爱护我家的儿女,并推广到爱护别家的儿女。”
12、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离娄下)
13、,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14、(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15、孟子曰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
16、孔子登上东山便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也变小了。
17、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下》。古代的君子,如果烦忧错误,便能够及时的改正。现在的君子,犯了错误,便会继续延续下去,不做任何更改。
18、(译文)孟子说:“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那就要反问自己的仁德够不够啊!我管理别人,但是没管好,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够不够啊!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恭敬够不够啊!”
19、(译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20、尊敬自己家里的老人,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己家里的子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一切政治措施都由这一原则出发)要统治天下就像在手心里转动东西一样容易了。
21、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
22、解释:天降生一般的人,也替他们降生了君主,也替他们降生了师傅,这些君主和师傅的惟一责任,就是帮助上帝来爱护人民。
23、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24、解释:天上出现浓厚的云层,哗啦啦下起大雨来,禾苗便猛然茂盛地生长起来了。
25、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也说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表明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和习惯。
26、(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2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28、(译文) (孟子说:)“世上人常说不孝的事有五件:四肢懒惰,(不事生产)不管父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饮酒,不管父母的生活,二不孝;贪恋钱财,偏袒妻子儿女,不管父母的生活,三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受到耻辱,四不孝;逞勇力好打架,危害了父母,五不孝。”
29、解释:国君能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全国莫不能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国君能选择最佳行为方式,全国莫不能选择最佳行为方式;国君正直,全国莫不能正直。
30、孟子退自齐梁,述尧舜之道而著作焉,此大贤拟圣而作者也
31、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孟子名句
32、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33、(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34、解释:执政者如果以顺应民众的快乐为快乐,民众就会为执政者的快乐而快乐;如果把民众的忧苦当做自己的忧苦,民众也会为执政者的忧苦而忧苦。
35、 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
36、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37、(解释)爱护别人的人,别人总是爱护他;尊敬别人的人,人们总是尊敬他。
38、解释:言语浅近而含义深远,这是善言。把握住的十分简要,而施行时效用广大,这是善道。
39、(解释)我能识别各种言论,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40、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离娄上)
41、孔子书院“千县万校”工程,全国战略合作分院如下:
42、(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3、解释:眼中没有父母、目无君上的人,犹如畜生豺狼。
44、出自《孟子·尽心上》,指的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显达之时就要造福天下百姓。穷,多指身处逆境,穷困潦倒,人生不得志。善其身,即为使其身善,也就是使自己在道德修养方面更高尚,所谓修身养性,如此而已。
45、解释: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46、解释:地位和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修养或涵养可以改变人的素质。
47、“无羞耻之心,非人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对自己或者别人的坏处感到羞耻和厌恶的心,不能算是人。
48、“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放弃正路不去走,丧失了良心不去求,太可悲了!人丢了鸡犬,都知道去找,良心丢了却不知去找,治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了的良心找回来就行了。”
49、解释: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50、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5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52、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53、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拥有道义便能够得到人们的帮助,失去道义的人,就很少能够得到人们的帮助。
54、解释:伟大的人,不偏离他的纯洁、善良的心。
55、(译文)(孟子说):“在道义上占主动的人,能得到许多人的帮助。在道义上不占主动(无道、无德、无理)的人,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很少人帮助的人,连他的亲朋故旧也会背叛他;而那种得到多数人帮助的人,整个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
56、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离娄上)
57、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58、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59、(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60、(译文) (孟子说:)“孔子是一个不会做过火的事的人。”
61、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告子下》
62、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63、(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有了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一个家有了自己毁坏的因素,别人才能毁坏它;一个国家自己有了被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64、●孟子说:“离娄眼神好,公输班技巧高,但如果不使用圆规曲尺,也不能准确的画出方、圆。”
65、孝敬自己家中长辈,并推广到孝敬别家的长辈;爱护我家的儿女,并推广到爱护别家的儿女。
66、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67、(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68、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69、(译文)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
70、孟子言未有心存乎仁而遗弃其亲者,亦未有存义而後去其君者
71、解释:做工粗糙的鞋与做工精细的鞋一样的价钱,谁还愿意做精细的鞋呢?
72、(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73、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74、解释:如果得到了必要的滋养,什么东西都可以生长;如果失去了必要的滋养,什么东西都可能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