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凡是办大事,首先需要有深厚的阅历和识见,并以才能作为辅助。而“人谋居半,天意居半。”则是说,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抱着“尽人事以听天命”的态度。不要因为有自己不能左右的的因素就不去努力,更不能因为自己努力了,最终却失败了而去怨天尤人。
2、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3、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
4、8月28日,州委组织部举办以“家教、家训、家风”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活动共有听讲课、谈感悟、请点评、做承诺等8个环节,邀请了吉首大学唐生周教授专题讲授《家风与家训》,干部代表结合身边故事畅谈了感想体会。州委常委、州委组织部部长龚明汉出席活动并作点评讲话。
5、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
6、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曾国藩
7、全国优秀教师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南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吉首大学教授——唐生周主讲
8、军营中哨官的权力过轻,就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在危难的关头,出于爱戴而跟从的人,或许有一两个;出于惧怕而跟随的人,则一个也没有。这当中的道理,只有在暗中进行观察,并在暗中挽回。
9、平日辩论夸诞之人,不能遽变聋哑,惟当谈论渐卑,开口必诚,力去狂妄之习。《曾国藩家书》。
10、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即来思隐,即动思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曾国藩日记》。
1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至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至败。
12、割不断的亲,离不开的邻。(《增广贤文》)
13、几个弟弟在曾国藩的教育和影响下,成长为符合儒家标准的人。曾国荃成为统帅湘军的封疆大吏,曾国潢在家乡操持家务、族务、地方事务,成为有影响力的地方精英,曾国华、曾国葆先后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中阵亡。曾国藩家书家训摘抄50条曾国藩家书家训摘抄50条
14、◆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15、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譬如饮酒不醉,陶然有余欢,中含不尽意,欲辨已忘言。——曾国藩
16、◆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为有所利而成者居半,有所既有所逼而成者居半。
17、出自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所有事情都有着最困难的时候,能够挺得过去,便会取得成功,成为胜利者。
18、卫身莫大于谋食,农工商,劳力以求食者也;士,劳心以求食者也。故或食禄于朝、教授于乡,或为传食之客(名士宦官所养的食客),或为入幕之宾,皆须计其所业足以得食而无愧。科名者,食禄之阶也,亦须计吾所业将来不致尸位素餐,而后得科名而无愧。食之得不得,穷通由天作主;予夺由人作主。业之精不精,则由我作主。然吾未见业果精而终不得食者也。农果力耕,虽有饥馑,必有丰年;商果积货,虽有壅滞,必有通时;士果能精其业,安见其终不得科名哉?即终不得科名,又岂无他途可以求食者哉?然则特患业之不精耳。
19、凡陈功立事,必以目所共见者为效。《曾国藩笔记》。
20、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21、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22、四位发言干部代表结合所学内容,联系自身经历,表达了“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实施好家教“不仅是提升个人道德水平所需,更是树立社会责任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途径。
23、这句话意思是使他的意志坚强,使他的心智困顿、困惑,使他吃力身受劳累之苦,用这种方法来增加他的能力,以后不管做大事情还是小事情,一定能够成功。
24、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25、如何去回复别人的信息(邮件、短信或者其他)?曾国藩给出了他的建议:条条回复,不忽略信息。
26、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27、先静之:先静下心来,尽量排除干扰,人在情绪波动大的时候很容易判断失误。再思之:开动脑筋想办法。五六分:很多事不是一蹴而就的,会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28、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29、养得胸中一种恬静。凡有用之物,不宜抛散也。
30、“手谕示以节劳、节欲、节饮食,谨当时时省记”(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与父母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