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4、孟子回答:就是遵守仁义的道德标准!如果杀害一个无辜的生命,就不是仁德的人。不是自己的东西,却取用占有它,就是不义。平时心该放在哪里?就是在仁德上。人该走在什么道路上?在义理上。如果心中遵守仁德,做事合乎义理。这样的话,就算是读书明白道理,也才具有担任公务员的基本素质的!
5、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摘孔子《论语》(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交谈,这是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谈却要同他交谈,这是白费口舌。聪明的人既不错过人才,又不浪费语言。)
6、 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7、孔子,祖籍宋国栗邑,鲁国陬邑人。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8、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9、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0、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孔子关于励志的句子)。
11、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1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3、孔子的仁说,体现人道的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社会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14、季孙之忧,不在?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孔子
15、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1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孔子
17、(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8、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倦怠,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19、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20、《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21、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孔子《论语》
22、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23、可与言而不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5、冉求日: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2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7、到了三十岁能立身处事,取得一番成就;到了四十岁就懂得各种道理,不致被迷惑了
28、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9、译文: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这句话讲的是与人为善的处世态度,那就是要将心比心,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30、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