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孔子有哪些经典的诗)。
2、(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3、 “可以怨”,这很明显的,有了文学的修养,可以发牢骚了,有时心里的苦闷没有办法发出来,压制在里面,慢慢变成病。脾气大的人、情绪不好的人,心里很多痛苦压制下去,往往得肝病、精神病,所以须要修养,可是修养并不是压制,是自己疏导,不能疏导也不行,人的牢骚往哪里发?会作诗就可以发牢骚了。有文学艺术修养,在文学艺术境界上可以把牢骚发泄掉。
4、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5、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6、“兴”的含义是多方面的不只“赋、比、兴”之作诗的方法更是对人生之情感之“兴”。“观”反映风俗与政治得失。“群”团结人群、群体。“怨”表达个人与民生欢乐与疾苦。故古代有“瞽献诗”之凤。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这两首论述时空观的小诗很富于哲理性,分别在1795年和1799年发表于《文艺年鉴》上。
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迁怒,不贰过。
10、 “可以观”,在诗的当中可以得到很多道理,得到很多启发。对自己的诗,也可以看出自己思想的路线与情绪。看一个人的作品,大致上就可以断定作者的个性。说写字吧,过去就名为“心画”,同样的毛笔,一万人写同样的字帖,可是一万人写出来的都不同。所以中国人看毛笔字,可以知道写字者的个性,寿命的长短,前途的祸福,现在发现钢笔字、铅笔字一样可以看出人的个性。“观”就是这个道理,从作品中可以了解人。
11、历史留下的直接记述太少,两派都以自己的论点去解释那几句简约的文字,并从各处搜求旁证。但都缺乏可以确立己说的充分论据和圆满论证,又都竭力排斥对方观点,掺杂师法门户的宗派偏见。
12、清人朱筠言:“诗有性情兴、观、群、怨是也;诗有寄托,事父事君是也;诗有比、兴,鸟兽草木是也。”就是对这段话的总结发挥,并将十九首与诗经并列。
13、功夫未至难寻奥。须知孔子庙堂碑,便是青箱中至宝。
14、孔子语录: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5、传统的解释认为“素”为颜色的一种,“絵画先施各种颜色,然后用白色勾边或勾勒区分。”(据《考工记》:“绘画之事后素功”)孔安囯:“以素喻礼,故曰礼后乎。”朱熹:“礼必以忠信为质,犹绘事必以素粉为先。”(《论语集注》)据这些解释,似乎孔子不是论诗,而是借诗讲礼。但孔子首先讲的是诗。子夏是进一步的引伸。孔子赞赏这种引伸。《论语》:“仁而不仁如礼何?仁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等等这些都可以视为这种引伸。
16、翻译:自己所不想要的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17、 可以群,可以怨:《诗》之教,温柔敦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故学于《诗》,通可以群,穷可以怨。事父事君,最群道之大者。忠臣孝子有时不能无怨,惟学于《诗》者可以怨,虽怨而不失其性情之正。
18、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9、孔子之文满天下,孔子之道满天下。得其文者公卿徒,得其道者为饿夫。
20、——摘孔子《论语》(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孔子语录: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22、(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2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24、之所以如此的道理在于,孔子教学,一边是讲古代历史文化,一面要应对实际的政治生活,所以他选教材的资料库就有特别的考虑。而且,这也是孔子晚年享有的一个特殊优势:身为国老,他可以比较自由地使用鲁国的档案馆或图书馆(当时应该是二合一的)。而鲁国的档案馆,跟当时其他国家的档案馆比起来,又非常特殊:因为它极可能享有周天子档案馆的待遇。简单点说,就是因为周公对西周的特殊贡献,西周初年以来,周天子允许鲁国在文化和礼仪上享有超过一般诸侯国的待遇。其中之就是周天子档案馆里有的古代文献资料,鲁国档案馆都可以有副本。
25、不担心,而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口少,而担心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
26、要亲近传统,理清中国文化发展脉络,孔子是首先需要了解的人物。
27、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8、本书是解读孔子传记《孔子世家》和他的七十子高足弟子的传记《仲尼弟子列传》两篇的内容。“世家”与“列传”是两个类型,在《史记》中,《孔子世家》卷《仲尼弟子列传》卷相隔二十篇的距离,而内容却是姊妹篇,合成一本书,就是师生的合传。《孔子世家》不仅是孔子个人比较完整的传记,而且还是儒家学说思想汇编,是《史记》中的一篇大传。作者通过对孔子生平史记的具体记载,生动传神地反映出孔子所处的时代以及他的思想性格和精神风范,是研究孔子政治、哲学、教育思想的重要历史文献。
29、(《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30、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31、孔子语录: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
32、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满腹经伦;饱读诗书;出口成章,虽死犹生,永垂不朽
33、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34、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孔子
35、学费食宿:每组家长与孩子7900元。成人单人报名4400元。
36、由孔子的指点和倡导,中国文化早早地把生活诗意化了。
37、(译语)做官还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学习,学习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做官。
38、⑦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孔子
39、“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为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论语.八佾》)
40、诗歌有《去鲁歌》、《蟪蛄歌》、《龟山操》、《盘操》、《猗兰操》、《将归操》、《获麟歌》。
41、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42、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3、孔子语录: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44、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45、引申为:教导人们要勇敢探索真理。求知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选自于:《论语.学而》解读:学到的知识能时常加以温习,不断有所收获,不也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吗?引申为:教人求学的学习和方法。
46、(译语)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47、--------------------------------------------------------------------------------
48、小不忍则乱大谋过,则匆惮改。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9、(译语)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50、(孔子名言名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无欲速,无见小利。
5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53、这爱情依照“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的自然规律,由春天发生,在耕作中如荇菜般茁壮勃发,经过苦苦相思与追求,终于琴瑟定情,这其中没有任何不正当的思想言行,犹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般自然天成。喜悦而不轻佻,苦恋而无怨怼,是谓无邪,谓坦荡,谓天然,谓雅正,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5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5、孔子语录: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论语》
56、《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在南宋后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微言大义”。
57、然而说到真正学有所成,能诗懂礼还不够,还要学习乐。如此才可陶冶情操,养成美好的德行。古时的君子都是雅擅乐器,琴瑟咸通的。所以才会有“诗礼传家”、“礼乐兴邦”的说法。
58、孔子语录: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59、 “远之事君”,远大一点可以对国家社会有贡献。
60、全诗寥寥二十字,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表现了温暖如春的诗情。
61、“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62、孔子语录: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63、这说的是国风中尽管多有慕色生情的文字,但不涉淫邪,不至放纵;小雅里常常描写战士庶边行役之苦,却不会逾礼越矩,恶言乱上。总而言之,所有的情感都是出自真挚的胸怀,没有不正当的思想,循规蹈矩,有礼有节。
64、’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为政第二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65、(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66、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67、孔子教学的主要内容,传统上称为“六艺”。何为“六艺”?一种说法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项内容,是西周初年以来,以至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教育的基本内容。如果说孔子本人“习”这六者,似乎是有根据的;但如果说孔子教学生这全部的六艺,则似乎根据不足。另一种主要的解释说,“六艺”就是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六种古代文献,则比较合情合理,也有相当的文献根据。这后六者,汉代以后称为“六经”;但因为“乐”的失传,只能成为了传统意义上的“五经”。《诗》《书》是五经之中的两部。
68、此外还有许多,将来一一介绍给大家。卫风·木瓜先师孔子说齐鲁之盟王风·大车先师孔子厄于陈蔡喻诸子郑风·将仲子先师孔子劝谕公孙仲子立孙郑风·羔裘先师孔子哀子路之丧郑风·狡童先师孔子厄陈蔡戏言众弟子郑风·野有蔓草先师孔子遇齐程本子于涂陈风·宛丘齐景公与鲁定公夹谷之会陈风·衡门先师孔子讽刺卫灵公与南子陈风·东门之杨先师孔子俟弟子于郑国东门曹风·蜉蝣先师孔子哀孔鲤伯鱼之丧(斩缞)也许还是有人会说“你说的全是胡说八道”,说这句话的人一定是一个很有才华和学识的人,甚至这样的人是一个拥有一大堆头衔的高级学者,不过,越是读书多的人越难以说服,要颠覆众人脑袋里面固有的观点非常难,例如布鲁诺坚持“太阳中心说”就被烧死了。
69、(译语)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70、有个小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儿子鲤从庭中过,孔子问他:“学《诗》了吗?”儿子回答:“没有。”孔子立刻说:“那跟你没什么话好话。”孔鲤吓坏了,赶紧回屋去读诗。
71、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论语中最初指的是君子和小人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