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2、这激流永远动荡着,并不曾有一个时候停止过,而且它也不能够停止;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止它。在它的途中,它也曾发射出种种的水花,这里面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这一切造成了一股奔腾的激流,具有排山之势,向着唯一的海流去。这唯一的海是什么,而且什么时候它才可以流到这海里,就没有人能够确定地知道了。我跟所有其余的人一样,生活在这世界上,是为着来征服生活。我也曾参加这个“搏斗”里面。我有我的爱,有我的恨,有我的欢乐,也有我的痛苦,但是我并没有失去我的信仰:对于生活的信仰。我的生活还不会结束,我也不知道在前面还有什么东西等着我。然而我对于将来却也有一点概念。因为过去并不是一个沉默的哑子,它会告诉我们一些事情。
3、巴:最近在日本演过一次,日本朋友写信来说起。
4、前天到医院去探望巴老。坐下不久,曹禺来了。这是我最近第二次在医院里看到他。回想年来几次与曹禺相遇也总是在巴金家里。他们是老朋友,谈起天来热烈而随便,海阔天空地谈着许多事情。坐在一旁听他们谈话也真是一种快乐。他们对谈,有时也争论。曹禺的耳朵不大好,戴着助听器也还是时时把头凑到巴金身边去,因此巴金说话时就比平常更放大了声音。我坐在对面,他们就像发表演讲似的面对着我这个唯一的听众,摆出他们的看法,好像时时想打动、说服我。这可真是非常的有意思。
5、“回望巴金”系列丛书的作者大都是巴金的亲友,记忆中储备亲切的细节,多姿多彩的故事,多情多思的文字,给读者多味的阅读享受。让我们得以看到一个在生活中有血有肉、实实在在的巴金。让我们有幸能够更加直观地走进巴金这个伟大作家的世界!
6、巴金在文革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7、1928年12月,回上海。从事文学编辑与创作。
8、关于《寒夜》的感情基调,巴金在访谈中坦言:“好像这是一部绝望的书,是一部悲观的书……实际仔细想想,还不是悲观的,是有希望的!”他在《关于〈寒夜〉》也有涉及,“这些年我常说,《寒夜》是一本悲观、绝望的小说。小说在《文艺复兴》上连载的时候,最后的一句是‘夜的确太冷了’。后来出版单行本,我便在后面加上一句:‘她需要温暖’。意义并未改变。其实说悲观绝望只是一个方面”,“我给憋的太难受了,我要讲一句真话:它不是悲观的书,它是一本希望的作品,黑暗消散不正是为了迎接黎明!”
9、本次推出的《巴金译文集》共十册,精选巴金先生翻译的已成经典的译本,包括屠格涅夫的《木木》《普宁与巴布林》《散文诗》,高尔基的《草原故事》《文学写照》,迦尔洵的《红花集》,赫尔岑的《家庭的戏剧》等。这些译著的单行本1950年代以前曾多次重印,影响甚广。
10、《作家巴金》从1961年下半年动笔写作,到1964年南国出版社出版,历时3年。期间两人频频书信往还,余思牧请益问惑,巴金则有问必答。一问一答之间,一代文学宗师的真诚、睿智与平易不仅让余思牧人生获益,两人的莫逆之交在香港出版界也传为美谈,同时为余思牧写作《作家巴金》添加灵气和带来动力。《作家巴金》在香港甫一面世,就受到海外读者的欢迎,第1版就印了3000册!然而不久即告售罄,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加印,以至从初版的1964年到1976年的12年间,连续加印了21版,总印数达3万册。这是相当可观的发行量,在当时和之后的香港出版市场都是一个不错的纪录。余思牧对于巴金的海外推介功不可没,他也因此成为海外成就卓著的巴金研究专家,得到了香港以及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地区和国家的华人华侨的认可。因为当时香港还没有回归,内地读者并不知道这些,不但不知道余思牧,不知道《作家巴金》,也不知道香港南国出版社。但是巴金致余思牧的信知道,它们见证、参与、记录了这段历史,它们是巴金书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庆幸的是,巴金致余思牧的信虽然都产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但因为它们一直跟随余思牧在香港,没有受到内地“文革”的冲击,所以得以完好保存至今。毫无疑问,这些书信对于巴金以及《作家巴金》是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料。
11、巴:改过一次,改动不大。主要是性格方面改过一点,说明我都同情。比如说主要人物汪文宣,有些人说他是窝囊废,我说他是个很善良的人。那个社会让这样善良的人,这样好的人,这样的老好人都活不下去,都这样子,说明那个社会应该崩溃了,应该改革了。我的意思就是,通过人物的命运写那个时代,来控诉旧社会。所以,我就说最初有些人,我自己也是这样看法,好象这是一部绝望的书,是一部悲观的书,我自己当时也有点看法,有点影响,但是实际仔细想想,还不是悲观的,是有希望的!
12、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d派爱国民主人士。
13、从“说真话”到“写真实”以一贯之于他的全部人生经历和创作活动中,他多次强调“我说我写作如同在生活,又说作品的最高境界是写作同生活的一致,是作家同人的一致,主要的意思是不说谎。”同时巴金还贡献了以“两个一致”的典型化方法和“比较象活人”的性格真实的现实主义美学理论。
14、《鹰之歌》《伊则吉尔老婆子》两篇插图(托依则绘)
15、1925年,8月,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附中,准备报考北京大学,因病于上海休养。9月,参加发起无政府主义组织上海民众社并出版《民众》半月刊。本时期翻译克鲁泡特金的一些著作。
16、究竟有没有这对“英雄兄妹”的生活原型呢?巴老的心里是最清楚不过的了,每当有人问起他时,他总会笑着说:“没有什么生活原型。我这是小说,人物和情节都是创作的。我在朝鲜共生活了一年多,访问过许多战斗英雄,也访问过许多文工团员。没有听说过兄妹在朝鲜战场相见的事,更没有访问过兄妹俩。”从巴老的话中能听出,兄妹俩是无数英雄的集合体,并非特指某一个具体人,它是经过高度概括和提炼出来的艺术形象。
17、1961年7月13日巴金第二次复信余思牧,这一次他特别强调“请转告南国出版社,以后千万不要再用开明书店的纸型重版我的任何一本旧作。”
18、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19、1964年10月12日巴金给余思牧的复信。
20、一九八四年的一天,我和孙道临一起去上海访问了著名作家巴金同志。因孙道临同志要为我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向台湾同胞播送巴金的长篇名著《寒夜》,这次我们就请巴金同志谈谈看了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寒夜》之后的一些感想。
21、记巴金................001思 索................038关于巴金的事情.............048请巴金写字...............062琐记——和巴金在一起的日子.......065伤逝——怀念巴金老人..........074李林先生纪念..............081巴金和李林和书.............086
22、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任《救亡日报》编委,与茅盾共同主编《呐喊》(后改名《烽火》)杂志。
23、本书为巴金先生的好友萧乾先生所著。朋友和友情在巴金的生命中占有相当重的分量。而在朋友们眼中,巴金是一位挚友、益友和畏友,是一位最可爱可佩的人。作者说过:“巴金的伟大,在于敢否定自己。”本书作者通过回忆自己与巴金的往来,巴金对自己的帮助,记巴金的生平事迹,歌颂了巴金提倡真话、热爱生活、乐于奉献、心中有爱的美好品质。本书中还收录了萧乾写给巴金的几十封信。通过这些信件也能看出二者之间的深情厚谊。
24、巴金多次说过,不少人劝他关起门来安度晚年,不要再写文章,再说话,享受由“相安”取得的好处。可是这办不到,即使每天只能艰难地写一两百个字,而且字越写越小,可是怎样也不肯放下笔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性格啊! 1983年的秋天他在西湖边上住了一段日子。虽然行动不便,不能有太多的活动,更多的时间只是留在旅馆的房间里,可是看得出他的精神是松弛下来了,飓风已经过去,天空出现了暂时的平静。他还到鲁迅先生的故乡绍兴去过一次,他有一张百草园中的照片,拄着杖的老人脸上浮出的是欣快的笑。在游禹陵时,他还拖着病腿挣扎着爬到竖有“大禹陵”的碑亭前面。这是几年来难得的一段平静舒心的日子。可就在杭州的旅馆里又吹来了风,接着就是隐隐的雷声。一场大风暴眼看着就要起来了。
25、 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26、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是中国现代的文坛泰斗。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宦家庭。
27、元宵特辑|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现代作家笔下的元宵节
28、正直、勇敢这些美好品质在他身上发出的光闪,不能不使我感到异常的惭愧了。
29、新书|巴金的伟大,在于敢否定自己——萧乾:《挚友、益友和畏友巴金》
30、巴:1979年就宣布了,叫《一双美丽的眼睛》写知识分子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
31、勇担重任当仁不让——华东解放战争中的舒同|纪念舒同诞辰114周年
32、黄裳(1919—2012),原名容鼎昌,祖籍山东益都(今青州)人,曾任《文汇报》记者。著有《锦帆集》《旧戏新谈》《过去的足迹》《珠还记幸》《银鱼集》《翠墨集》《榆下说书》《来燕榭书跋》《清代版刻一隅》《来燕榭文存》等多种,有《黄裳文集》六卷。
33、■ 刊载巴金作品《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的《前线报》 *
34、有一次,巴金同创作组的白朗、逯斐、菡子、伊明去战地采访,由于敌机狂轰滥炸,汽车只能改成晚上出发。汽车过了成川,大约走了三个多小时,为了防止暴露目标,汽车熄着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盘山公路上爬行着。在同对面来车交会时,因避让不及,巴金他们的车被翻入了路旁的小沟里,所幸大伙都没伤着,但车却摔坏了,满身泥水的巴金和大家冒雨跋涉才赶到了目的地。
35、孙:关于《寒夜》。1961年我写过一篇谈《寒夜》,1981年还是1980年又写过关于《寒夜》的文章,1981年写的是最近的看法。阙文他们拍电影,到医院去看我,我又谈过一次,所以谈不出什么。我觉得这篇小说,我还是喜欢的。主要人物都是很复杂的,性格比较复杂,我觉得都同情,三个主角不能完全是好人,也不能说是坏人,但是我还是同情他们的,我想通过这三个人物的命运来写那个时代,鞭挞那个时代,国民d的统治,就是这一点。解放后,重版几次,我也改过一些,主要是把人物性格写得更复杂一些,更丰富一些。
36、叶圣陶作诗还礼:“巴金闻我居病房选赠献花烦泰昌苍兰马蹄莲共囊插瓶红妆兼素妆对花感深何日念道谢莫丧中心藏”。
37、本书为日本作家坂井洋史先生所著。作者用缜密的逻辑对巴金的有关生平事迹进行了严谨探讨和合理的想象推理。解析了《随想录》的叙述策略和魅力,论述了围绕巴金的重新评价以及关于日本最早的巴金的作品的翻译及介绍,还有由一张老照片说起的杂考两则等。全书文字洗练流畅,能清晰地展现作者的思路。因此,这也是一部巴金研究的力作。
38、巴:吴楚帆演的也不错,这个演员演的也挺好。他又高又大,他也演觉新。
39、品读|巴金:“她很完满地体现了一个‘爱’字”——女神节快乐
40、萧乾(1910—1999),记者、作家、翻译家,曾任中央文史馆馆长。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篱下集》,长篇小说《梦之谷》,散文、随笔集《人生采访》《八十自省》《未带地图的旅人》等多种。另有译著《好兵帅克》《尤利西斯》(与文洁若合译)等,有《萧乾全集》和《萧乾译文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