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年我去戍边时,杨柳枝嫩随风摇曳;如今我回家乡来,大雪纷纷漫天飘飞。诗句描写了戍卒出征与凯旋时的情景。诗人融多种表现手法为一炉。对偶的运用造成错落有致、整齐中富有变化的结构。时间、行动、景物以及哀情乐景的对比,突出了境象的立体感。叠字的运用增强音乐节奏感。这不仅创造了诗句的形式美、韵律美,而且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种凄苦的意境,增强了细微曲折之情的传达。
2、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
3、大自然可能也有偏爱,她怜爱这娇艳的梅花,作为陪衬,才让月光这样皎洁清澈,玲珑剔透,洒满大地。让我们举杯开怀畅饮吧,值此花好月圆雪白的良宵,品酒赏梅,一醉方休。要知道,群花竞艳,谁也逊色于梅花呀。
4、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更是诗的高潮精彩收尾,毛泽东的志向就在于此。
5、(冬春之际虽没有奇异的景色,早早晚晚却有那清凉的风儿。)
6、渔舟胶冻浦,猎火烧寒原。惟有白云外,疏钟闻夜猿。
7、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8、 因忆古丈夫,一言重山河。临风弹楚剑,为子奏燕歌。
9、(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10、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1、飘零的雪花飞飞扬扬地洒落在屋顶上,凄厉的寒风打着旋儿吹进人的衣襟。诗句描绘了寒冬里雪花纷飞、冷风刺骨的萧杀景象,反映了诗人凄苦悲凉的心境。诗人拟人化的“徘徊入襟”,形象地表现出狂风回旋的景象,首句霏霏写出飞雪之密集。
12、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
13、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叫:风声如吼。
14、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
15、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16、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凄凄:寒凉。翳翳:阴暗。
17、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8、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9、译文:雪花飘舞着飞入了窗户,我坐在窗前,看着青青的竹子变成白玉般洁白。此时正好登上高楼去远望,那人世间一切险恶的岔路都被大雪覆盖了。不少于10句的描写冬天的诗句(古诗)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20、唐·王维《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
21、岸边已有暖意,等到腊月柳叶便可舒展。山中尚存寒气,迎着北风梅花就要开放。这两句诗极有趣味。柳是春天之物,梅是冬天之物。因冬天比较温暖,所以才会出现诗中描写的现象——柳欲舒叶、梅欲吐蕊。然而,柳叶将舒未舒,梅花欲放未放,一个将字,一个欲字,使人犹见两者谁先孰后争执不下之状,竟让人也难以判断此刻究竟是春天,还是冬天了。
22、洞庭湖畔残留的落叶更加稀少,秋风绕林的飒飒之声已经没有了。黄帝从前在这里演奏的咸池之乐再也听不到了,川原上只留下一片明亮的日光。诗句写洞庭湖畔冬初叶落水明的景色。诗人不仅直写眼前景物用以表达自己对国事的担忧,而且还引用历史典故,说明此地确不景气。
23、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24、佳人,佳人多命薄!今遭,难逃。难逃他粉悴烟憔,直恁般鱼沉雁杳!谁承望拆散了鸾凤交,空教人梦断魂劳。心痒难揉,心痒难揉。盼不得鸡儿叫。
25、洞庭湖畔残留的落叶更加稀少,秋风绕林的飒飒之声已经没有了。黄帝从前在这里演奏的咸池之乐再也听不到了,川原上只留下一片明亮的日光。诗句写洞庭湖畔冬初叶落水明的景色。诗人不仅直写眼前景物用以表达自己对国事的担忧,而且还引用历史典故,说明此地确不景气。
26、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