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生,很难称心,生活,很难如意,朋友不比高低,要相互真诚;穿着不比贵贱,要合身得体;房屋不比大小,要舒适温暖。
2、译文:没有精心诚意,就不能感动人。古人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凡事就怕一个“诚”字,无论工作还是学习、生活,只要做到真诚恭敬,没有做不好的。
3、点评:人的年龄大了,就总会有一种叶落归根的感觉,总想起小时候,总回忆家乡故土。其实人这一生,就和日出日落、四季更替一样,都是一个循环过程。
4、点评: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要太着急,不要把事情想得太糟糕,应该保持随遇而安、从容镇定的心态。为什么呢?因为再大的暴风,也不会连续刮上一个早晨;再大的暴雨,也不会连着下上一整天,都是一阵儿而已,往往避一避就过去了。
5、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的贪心也在快速膨胀,社会上出现了许多贪污腐败的现象。
6、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
7、12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8、学会宽以待人,解怨不如不结怨,不自大才能成其大,相信未来总是有希望的。同意的点个“在看”,也请大家转发分享给身边更多的朋友,福生无量!
9、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道家对人生的感悟)。
10、大意:过分的爱惜会招致巨大的付出,过多的拥有会招致沉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困辱,知道适可而止便不会遇到危险,如此就可以长久安全了。
11、老子在这句话里阐述了“祸”与“福”的辩证关系,是中国人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哲学思想。
12、大意:对待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13、老子谈论生死的不多。他认为一个人不太重视自己的生命,反而能较好的保存自己。“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老子发现,如果一个人太显露自己,就会遭到外界的损害。“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所以保存生命的最好办法就是“处众人之所恶”。太注重自己的身体,反而有害。一个人与道同体,才可不朽。
14、老子推崇的圣人的治理方法是:“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人,无知无欲。”意思是,使其心无所求,使其腹中有食物(不致饥饿),使其思想单纯,没有未满足的欲望。
15、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16、大意: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事外,反而能保全性命。这不正是因为无私吗?反而能成就一己之私。
17、无论生死,都要顺其自然。后来郭象亦认为,对于生死,要顺其自然。他认为死生都是“命”。“其有昼夜之常,天之道也。故知死生者命之极,非妄然也,若夜旦耳,奚所系哉?”,“夫死生昼夜,人天常道,未始非我,何所系哉!”,“死与生,皆命也。无善则死,有善则生,不独善也。故若以吾生为善乎?则吾死亦善也。”所以不应喜生而恶死。
18、如此,才能最好地享受生活,实现体悟大道的人生理想。
19、对于如何做到以简处事,孙思邈真人则提出了十二少的方法,即“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怒、少乐少愁、少好少恶、少事少机。”
20、大意: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21、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22、 辟谷第一天我心里忐忑不安,也怀疑过自己,那么爱吃的一个人真的可以一天不吃东西吗?但当自己和这么多知识比我丰富的道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时,我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不能退却,既然大家都可以,我一定也行!辟谷开始的第一天,师父先是给我们讲解了辟谷的由来,以及辟谷的要求,带领我们大家练功,边语言引导边为我们输入强大的辟谷信息,慢慢地我们的意识里已经存入不吃不饿的辟谷信息,不觉得疲惫然后开始太极拳的练习。
23、 我的身体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健康,这次辟谷的大胆尝试,对我来说可谓是人生中的一大收获,同时也深知自己所知甚少,知识匮乏,也深感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的确需要有人好好去继承和发扬!
24、《道德经》中:“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样的思想其实是在“无为”之中蕴含了“有为”的思想,顺应大势,顺应道,才能找到有为之道。
25、学会找准自己的位置,创造“天时”与“地利”。
26、这些话语让人们体悟,生命才是最宝贵的,一旦失去则不可复得。
27、23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
28、大意: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29、道家思想是自然之道,人要尊重和敬畏自然,而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要明白自身的局限性,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自然面前人人平等。庄子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了解生命和自身的局限性,是一种至德的表现。一方面,老子和庄子的很多思想,充满了智慧,对人性和大自然的规律都有非常深刻的洞见,但另外一方面,也束缚了人作为独立自由个体,突破自我、改造自然的冲动和能力。道家文化在当代仍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来自于道家传统的内在生命与时代精神相契合”。
30、 我们平时吃的食物都是通过植物动物转换而来,再通过肠胃的消化吸收,最后才能被我们利用,所以食物是否营养、均衡、安全,肠胃的消化程度如何,利用率的高低都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健康。
31、大意: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32、春秋后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成为道家的创始人。以后,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其涵义虽有不同,但基本上成为世界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的代名词。
33、《道德经》中有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意思是,世界上水是最柔弱的,但是它无坚不摧,没有什么能够胜过它,替代它。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没有不知道的,但很少有认真做到。
34、❷ “家有四样,不败也亡”,是哪四样?老祖宗的经典名言,句句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