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不尔者」,如果你不从前后文这样去理解,比如《心经》、《金刚经》是属于《大般若经》,如果不依《大般若经》前后文去理解、去做解释的话,「总破生故亦别破句」,「故不能立如是宣说了义之经。」
2、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3、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4、 (佛经名句加解释)。
5、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6、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7、继之以德:继,继续、继承。学校要以“继愈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首先要深入挖掘“继愈文化”资源,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中。要学习和继承任继愈先生的高尚品德,以任继愈先生为楷模,培养师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在“知、情、意、行”四个环节与培育和践行继愈文化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紧密联系,呈现为由表层向深层不断发展的状态,最终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
8、 其次又要知道,‘到彼岸’,是说依照此经所说的般若去修学,可以从生死的此岸,而到涅槃的彼岸,不可误为已经到达彼岸解!若正文中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那就是已经到达彼岸的了。
9、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10、观察走在你前面的人,看看他为何领先,学习他的做法。
11、佛教追求的是终极解脱:涅槃。认为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临时产生的假相。这个是假相,靠不住。那个也是假相,也靠不住。最后,连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意识都是假相,“我”都是假相,连自己、“我”,都靠不住。
12、与其讨好别人,不如武装自已;与其逃避现实,不如笑对人生;与其听风听雨,不如昂首出击!
13、诸法无我的意思是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一个真实存在的“我”。我,只是临时产生的一种“感觉”。大家认为我的这个身体是我,是一个具体、真实存在的东西。而佛教认为并没有那么一个真实、具体存在的东西叫“我”。我,是一种感觉,不是具体的物质。而且“我”的这种感觉,是因为很多元素条件成熟的时候临时聚集到一起产生的。当这些条件耗尽的时候,元素还会散掉,到时候“我”的这种感觉也就没了。
14、早期马克思哲学宣传者李石岑———我认为佛学的提倡,不特于对科学毫无抵触之处,而且能使科学的方法上加一层深密,科学的分类上加一层正确,科学的效果上加一层保证。
15、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6、 接下来“此心还不知”就好说了。“道”在哪里啊?我以前都在向外求,一会儿打坐看看有没有神通;一会儿访高僧,看看他脑袋上有没有光圈,结果现在才明白,“道”不在外,而在内。没人可以度你,只有自己开悟才能度自己,可笑我以前一直没明白这个道理。
17、-------------------------------------------
18、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无我,无我者则无常,无常者则是苦,若苦者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当作是观。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未来色尚无常,况复现在色!。
19、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20、《佛说老女人经》您看过吗?里面有两句话绝对让你瞬间被洗脑!
21、(译文)我埋怨王上太肆无忌惮,始终不考虑人民的情感。众女(诸臣)嫉妒我的美貌(才德),造谣诬蔑说我放荡不羁。
22、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23、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
24、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5、爱情的确像一盘菜。成熟的爱情,夕阳之恋,就像一盘清淡的菜;而青春恋情,又尤其是初恋,往往如一盘百味杂陈、浓酽刺喉的热肴,像辣椒、咖喱、芥末一类的佐料,有时也过量掺拌。
26、问曰:“为何人有善恶之分?”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问曰:“如何能静?如何能常?”佛曰:“寻找自我。”问曰:“世间为何多苦恼?”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27、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28、 附注:古释但云波罗密,没有‘多’字,后来翻译的人,竟加一多字,考多字在梵文中是一种语尾词,仿彿文言中的‘矣’字,白话文中的‘了’字。如说:菩萨修甚深般若,功成行满,已经到达究竟涅槃了。除此别无余义。后人强为附会竟将多字译为定,发挥玄解,说什么多者定也,即观自在菩萨从闻思修入三摩地的圆通大定,我以为无关重要,可不必多事。
29、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楞严经》
30、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31、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我执。我执的因在于:我们沉溺在贪、嗔、痴、慢、疑的泥沼里不能自拔,有时明明知道自己这样去想、这样去做不对,但仍然让自己的心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横冲直撞,纵容自己为所欲为,造身业、造口业、造意业,让自己痛苦不堪,扰乱自心、扰乱众生心。谨记: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人活一世,其实,有些东西,要学会思而勿乱;有些情感,要懂得痛而莫恨;有些追逐,要舍得持中有弃;有些浮相,要甘于尘而不染。有时,参禅,只在一瞬间,一杯茶,一叶草,一尾鱼,一粒沙,一株桃花,看一个繁杂的世界。世有千态,心有万言,便可从中拾得一颗澄明无物的禅心。
3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3、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佛经经典名句
34、人和植物一样,有一个成长周期,不可能今天发芽,明天就结果。老子
35、 中国佛教再经过玄奘的西行求法,穷本探源,已得佛教的全部精义,从此佛学昌盛于中国,这是对佛教一种伟大的贡献,他一生大宏唯识教义,便成为唯识宗的初祖,同时也成为中国佛教历史上的一大功臣,所以梁任公称赞他说:‘中国佛教第一功臣’。
36、北宋仁宗皇帝宰相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37、大风从东刮到西,从北刮到南,无视黑夜和黎明,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海子
38、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圣谛。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
39、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