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则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义与利不可兼得,则舍生取义者也!
2、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者无敌,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36)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4、在孟子看来,男子汉要有高尚的气节和坚定的立场,不为富贵、贫贱、威武所干扰和引诱。
5、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6、於是则慕仲尼,周流忧世,遂以儒道游於诸侯,思济斯民。然由不肯枉尺直寻,时君咸谓之迂阔於事,终莫能听纳其说
7、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8、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10、孟子曰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
11、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五节》
12、,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13、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14、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王以国为问,大夫以家为问,士庶人以身为问者,王称国,故以国问;大夫称家,故以家问;士庶人无称,故以身问而已
15、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1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章句上》
17、译文:有德才的人便是能保持那种婴儿般天真纯朴之心的人。
18、原典大意:贤人是自己先弄明白了再去让别人明白,现在的人却是自己稀里糊涂便企图让人明白。
19、下面我摘出《孟子》中最有名的十句(太少了,应该100句),给大家看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zuò惭愧)感悟:我们说头上三尺有神灵,就是这个意思。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感悟:常读孟子,绝对有助于培养浩然之气,而且,文采也会变好。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故义理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chú huàn肉类)感悟:阳明学直接传承于孟子。我从阳明学到孟子,再从孟子到阳明学,徜徉涵泳,经常被义理击中心湖,荡漾起涟漪,这涟漪,就是义理之乐,妙不可言。万物皆备于我矣。感悟:我们所追求的,早就全部在我们身上。钻石就埋在后花园。养心莫善于寡欲。感悟:寡欲,是一个让人一听就反感的词。不要太把自己的第一感当真,寡欲不是绝欲,并不违背人性。仔细体会,它是真理。
20、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2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2、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23、 解释成现代白话文就是: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
24、(译文) (孟子说:)“世上人常说不孝的事有五件:四肢懒惰,(不事生产)不管父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饮酒,不管父母的生活,二不孝;贪恋钱财,偏袒妻子儿女,不管父母的生活,三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受到耻辱,四不孝;逞勇力好打架,危害了父母,五不孝。”
2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6、译文: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27、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28、(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2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30、原典大意: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
31、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父母;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
32、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33、耗费心力的去统治别人,耗费体力的人被别人统治。
34、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3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6、出自《孟子·尽心上》。自己不如别人,还不惭愧,怎么能够比得上人家呢?
37、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长师孔子之孙子思,治儒述之道
38、译文:能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常常爱他;能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常常尊敬他。
39、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40、(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41、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齐桓晋文之事。——《孟子·滕文公下》
42、 解释成现代白话文是:人不能没有羞耻心,把没有羞耻心当作羞耻,那就不会有耻辱了。
43、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44、(译文) (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道羞耻的那种羞耻,是真正的羞耻了。”
45、”斯言殆欲使後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但施於说《诗》也。今诸解者往往摭取而说之,其说又多乖异不同
46、将一寸高的木块,放在高楼的顶上,他会比高楼还要高。
47、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它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去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48、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9、(4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50、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2、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3、(感悟)虽然有千辛万苦、千难万阻,哪怕我只是莹虫之光,结局是粉身碎骨,身败名裂,依然在所不辞、初心不改。
54、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上》
55、只有利益的交接来相互对待,都是这样而国家不亡,是从来没有过的呀。孟子认为人们之间应具有仁义关系,互相以仁义相待,如果只有利益的计较和考量以至争夺,关系必然破裂,国家必定灭亡。
56、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下》
57、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王以国为问,大夫以家为问,士庶人以身为问者,王称国,故以国问;大夫称家,故以家问;士庶人无称,故以身问而已
58、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59、仁德可以战胜不仁德,这就犹如水可以战胜火一样。
60、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61、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62、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父母;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
63、(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64、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孟子•滕文公上》
65、(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66、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离娄上)
67、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68、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69、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70、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孟子·公孙丑上》
71、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下》
72、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73、(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7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75、 2108年10月1日于艾墨轩
76、贤者而後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孟子语录
77、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78、(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79、(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