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韩愈为什么要捧孟子,而将荀子排除在儒家道统之外呢?因为印度传入的佛教思想是谈玄说妙的,必须找到与其契合的才能打擂台。不然,人家谈天,你说地,擂台是打不起来的。孟子学说谈玄说妙天马行空,和佛教思想有很多契合之处。而荀子思想和孟子相比,则更接地气,偏向于人的实际生活和经验,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这和当时思想界的风气显得格格不入。不过,韩愈还没有完全抹煞荀子的地位,只是说荀子“大醇而小疵”,有点小小的不足而已。(荀子是什么学派的)。
2、荀子一生波折甚多,但从未丧失独立自由的人格。
3、在儒家中间,荀子的思想与孟子的思想正好针锋相对。有人认为,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则代表儒家的右翼。这种说法虽能令人一新耳目,但不免过于简单化。孟子强调个人自由,就这一点说,他可以被看为是“左“的,但孟子重视超越道德的价值,与宗教比较接近。荀子强调社会对个人的控制,就这一点说,他可以说是“右”的;但他重视自然主义,与任何宗教思想都不相容,就这一点说,又可以说是“左”的。
4、但是,具体到每个思想家个人的生命历程,又有着形形色色的差异。
5、如此一位具有最鲜明独立自由品格的思想家,却被历史弄得纠缠不清,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6、那么,这样“居如大神,动如天帝”的君主,与民众的关系是什么?荀子说:“故曰:君子以德,小人以力。力者,德之役也。百姓之力,待之而后功;百姓之群,待之而后和;百姓之财,待之而后聚;百姓之埶,待之而后安;百姓之寿,待之而后长。父子不得不亲,兄弟不得不顺,男女不得不欢。少者以长,老者以养。故曰:‘天地生之,圣人成之。’此之谓也。”(《富国》)民众不但在道德上完全依赖于君主的教化,就连人民的力量、组织、财富、势力以至于寿命,都仰赖于君主来成就,这样的君主,对于人民来讲,只能用大救星三个字来形容他。甚至父子之亲、兄弟之顺和男女之欢,这些基于人之天性的人伦关系,也被荀子说成是君上的恩典,一旦意识到这一点,百官庶人除了敬节死制和忠信不楛之外,还能有其他选择吗?总之,荀子设计的王制是一个君权主导一切的集权社会,君主比爹娘还亲,君主比天地还伟大,不但任何可以对君主说不的政治力量已经被消灭,就是父子、夫妻和兄弟等社会性的人伦关系也被政治化了。
7、荀子和孟子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荀子为什么要那么针对孟子呢?荀子所批判的孟子的“五行”思想仁、义、礼、智、圣,我们可以发现孟子注重的是个人的品德情操的修养,也就是儒家所说的“内圣”。而荀子更注重的是先王的礼法制度,并以礼法制度来建功立业,也就是儒家所说的“外王”。当然,孟子思想中也有外王,荀子思想中也有内圣,只是他们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孟子更加坚持儒家的理想,而荀子则比较切合现实。孟子只效法先王,而荀子则不仅效法先王,也效法后王。所谓的先王,指的是尧舜和夏商周三代的圣王,至于尧舜之前的,荀子就不谈了。所谓的后王,指的是和荀子差不多同时代的君主。荀子认为,你光跟那些君主谈王道,谈仁义,这是没用的,没人愿意用仁义来克制自己。你要跟他们谈怎么建功立业,他们才有兴趣。孟子谈的那一套,中看不中用,这便是荀子对孟子批判的根源。就个人境遇而言,孟子一生碰壁,而荀子比孟子要好一些。
8、除了祀祖之外,还有其它的祭仪。荀子对它们的解释也出自与此相同的观点。《天论》中有一段话说:“云而雩,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9、《前线》推荐|《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价值与当代观照
10、正是因为荀子学术思想的影响力,所以在汉朝,荀子的地位比孟子还要高一些。汉朝是批判秦朝的,虽然李斯作为秦朝丞相也受到负面评价,但这种负面评价没有波及荀子,由于荀子全方位的学术影响力,在汉代几乎没有人批判荀子。汉朝之后,略微有些批评荀子的声音。到了唐代,韩愈把孟子尊为儒家道统的传人,但也没有贬低荀子,而是说荀子的思想大部分是纯正的儒家思想,少部分略有瑕疵。到了宋朝,理学家们受到韩愈的启发开始推崇孟子,而荀子由于他对孟子和儒家其他学派的批判,以及人性本恶等观点,受到了理学家们的反感。自从宋朝之后,荀子的地位变得远远不如孟子了。从汉朝到宋朝的一千年,中国人更重视荀子。从宋朝到现在的一千年,中国人更重视孟子。
11、天子者,埶至重而形至佚,心至愉而志无所诎,而形不为劳,尊无上矣。衣被则服五采,杂间色,重文绣,加饰之以珠玉;食饮则重大牢而备珍怪,期臭味,曼而馈,代皋而食,雍而彻乎五祀,执荐者百人侍西房;居则设张容,负依而坐,诸侯趋走乎堂下;出户而巫觋有事,出门而宗祝有事,乘大路、趋越席以养安,侧载睾芷以养鼻,前有错衡以养目,和鸾之声,步中《武》、《象》,趋中《韶》、《护》以养耳,三公奉軶持纳,诸侯持轮挟舆先马,大侯编后,大夫次之,小侯、元士次之,庶士介而夹道,庶人隐窜,莫敢视望;居如大神,动如天帝,持老养衰,犹有善於是者与不?(《正论》)
12、显然,萧公权一方面肯定荀学符合孔孟之神髓,但是,面对于现实政治的史实,他又不免发出了深深的疑问。不仅荀子时代符合他治人理想的君主寥若晨星,倒是后世之昏君暴君往往以荀学为自我粉饰和欺骗天下的工具。他不仅疑惑这是否由于荀子之说存在“未安之处”?说荀子本来是想将儒家的德治与法家的治法结合起来,从而兼得其美,可是,实际情况是既丧失了德治之功用,又丧失了制约君权的手段,由治人与治法两“两兼之”变成了“两害之”,他因此推断荀学有“未安”之处,那么,荀学之“未安”究竟何在?萧先生并未明言,笔者以为在于其儒家道德理想与法家极权体制的内在矛盾。
13、秦昭王接着问道:“那么儒者居于人上时会怎么样呢?”荀子回答说:“儒者居于人上的作用可就大了!他们内心意志坚定,用礼节治理朝廷,用法度整治官府,以忠信仁爱为天下做出示范。做一件不仁义的事情,杀一个无辜的人,即便能因此得到天下,他们也不会去做。他们的信义被百姓接受,传遍四海,于是天下的人都会响应他们。他们高贵的名声传遍四海,天下便可得到大治。离他们近的人,会用音乐歌颂他们;离他们远的人,就会不顾一切地想要投奔他们。四海之内如同一家。这样的儒者被称为人师。《诗经》中说:‘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就是这个道理。儒者无论居于人上或人下,都能有如此大的作用,怎么能说儒者对国家没有用处呢!”
14、提到荀子“入秦观政”一事,不得不说这也是当时儒家学派的一件大事。在春秋战国时期,“儒者不入秦”是儒家的律条与规矩。这是因为,在战国时期,儒家视秦国是蛮夷未开化的地方。在儒家看来,秦地苛政繁税,民风剽悍,不接受礼治,不讲究仁义,是坚决不能踏足的。事实上,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及其门下弟子的脚步,也确实从未越过秦国地界。然而,荀子却偏偏去了秦国,并向秦昭王宣讲了自己的学术思想。此举也可看出,荀子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与突破。
15、佛教思想和思孟学派的儒学,这两股思想在韩愈的时代对抗,打得不亦乐乎,打到最后就融合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用句平常话,就是不打不相识。你在印度,我在中国,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路。佛教传到了中国,和儒学打起来了,互相不分高下就融合了。(荀子是什么学派的)。
16、按照荀子的看法,人性也应当受到教养,没有教养就不可能成善。在《性恶》篇中,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人为)也。”在《礼论》中,探讨了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关系,他说,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这是说,先天和后天同等重要,在其中实际是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17、荀子对儒学经典的传授居功甚伟。汉代儒学,不仅“礼学”出自荀学,“诗经学”乃至于“春秋学”都与荀学有关。
18、范雎将荀子的这番话报告给了秦昭王。秦昭王很快便召见了荀子。
19、在儒家的仪礼中,最重要的是祭(祭神)祀(祀祖先)。在古代,这些仪礼十分普遍,其中自然搀杂有不少迷信和神话的色彩。在《荀子》和《礼记》中可以看到,儒家对祭祀提出了新的解释,赋予它们新的意义。
20、其荀子一反传统的“天命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伟大思想。
21、《战国策》与刘向《孙卿新书叙录》,也有片段的荀子记载,也很简单。
22、我认为,研究荀子,可以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经学史的方向,一个是哲学史的方向。以前中国没有哲学史,都是从经学、文化上看待荀子。刚才陈来教授谈了近年国内外关于荀子学术研究的动态,他提出的一个问题很重要:荀子对待文化传承的态度,及其政治儒学的立场。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23、萧公权先生对于荀学的判定则颇显犹豫。他一方面认为荀学“立政以前,无以修身,而政治生活之外,不复有私人道德生活之余地。荀子虽未明白肯定个人有绝对之政治义务,实已暗示法家之重国轻人之旨。史称韩非李斯并出荀门,然则荀子所以为孔门异端者,正其所以为法家先进也。”(萧公权,1998年,第103页)断言“至荀子为人君立正名禁惑之法,则不啻始皇焚书之始作俑者”(萧公权,1998年,第107页),这基本是将荀子归入了法家。可是他同时又断言:“荀子之政治思想以法为末,以人为本。故接近申商者其皮毛,而符合孔孟者其神髓也。”(萧公权,1998年,第108页)与前面的结论未免有抵牾之处。他在分析了荀子的治人与治法思想后,说道:
24、荀子出生于战国时期,是赵国人。五十岁的时候,他来到齐国的稷下学宫讲学,担任学宫祭酒的职位。齐襄王去世后,齐王建继位,荀子继续担任学宫祭酒。过了不久,荀子可能对齐国政局感到失望,于是到秦国寻找机会,看看能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没有获得秦昭王的信任。于是荀子回到赵国,在此期间,曾经与跟随楚国春申君前来救赵的临武君一起,在赵孝成王面前讨论军事问题。赵孝成王虽然很尊重荀子,但是也没有重用他。荀子感觉在赵国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又重新来到齐国。齐王建继续任命荀子为稷下学宫祭酒,但齐国有人在齐王建面前说荀子的坏话,与此同时,楚国的春申君派人聘请荀子,荀子也害怕齐国小人的谗言,就来到了楚国,被任命为兰陵县令。兰陵县就在今天山东省兰陵县。到了楚国,也不是一帆风顺。又有小人在春申君面前说荀子的坏话,说荀子这个人有阴谋,将要对春申君不利。春申君听信谗言,便辞退了荀子。荀子没办法,只好又回到赵国。此时荀子德高望重,赵孝成王任命荀子为上卿,不过并没有给他实权。又有人对春申君说,荀子到了赵国最终还是会对楚国不利,不如把他请回来。春申君又派人来邀请荀子,荀子对出尔反尔的春申君很愤怒,写信谴责他。但春申君仍然再三请求荀子回去,大概是被春申君的诚心打动,荀子再次来到楚国担任兰陵县令,前后一共长达十八年。后来春申君在楚国政治斗争中被杀,荀子失去了依靠,被免去官职。晚年他一直生活在兰陵,由弟子们整理完成著作之后去世,享年大约八九十岁,葬在兰陵。
25、其后两千余年,荀子的境遇每况愈下。至于宋代,甚至有了“灭荀”运动,理学家们将荀子大大贬低了。其后,荀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日渐淡化,“归属”也模糊不定,甚至连其生卒年月,也被历史遗忘了。有人说,荀子是法家。有人说,荀子是儒家。有人则说,荀子就是荀家。就法家儒家而言,似乎都承认荀子,但在本阵营内的地位,却又都很寻常。如此两千余年,荀子虽然未被淹没,却也只能被不死不活地拖着。
26、怎么才能达到王道呢?荀子认为,首先君主本人要是一位圣人。荀子对圣人和君子的作用很重视,如果没有圣人和君子,即使有再好的制度,制度也不会自己起作用。天子这个职位至关重要,如果天子本人不是圣人,他是没资格处在这个位置的。圣人的一举一动都完全符合礼仪,如果礼仪和法度没有规定的,圣人也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完全符合礼仪精神的决定和行动,这就体现出圣人的重要性了。除了君主本人需要是一位圣人之外,辅佐他的宰相也要是一位圣人。这样宰相就能总管百官,任贤使能,让百官都称职。任用百官的目的,是把天下的百姓组织起来发展生产,让百姓富裕起来。而且百姓富裕了,除非是必要的公共目的,君主本人不能因为私人的欲望而向百姓求取利益。君主要用礼仪来让整个天下变得风俗纯正,用法度规范官员的行为,用刑罚防止奸邪的产生,加强军备防止外敌的入侵。荀子认为刑罚的地位要低于礼法,刑罚不能作为治国的主要手段。而且在动用刑罚之前要先对百姓进行礼仪的教育,并对他们反复申明刑罚制度。如果这样还有人不听从,才动用刑罚。如果不先教育就直接用刑,这是残暴的行为。关于军事,荀子特别指出,军事的目的是除暴安民,而不是为了争夺财富。军事最重要的是获得百姓的支持和拥护,至于权谋和计策则是次要的。如果君主能够做到以上这些,那么他就可以达到王道了,就可以无敌于天下。即使只有方圆一百里这么大的土地,也能让整个天下臣服。以前商汤讨伐夏桀,武王讨伐纣王,最终取得天下,都是以方圆一百里的土地为基础的。如果君主不能全部达到上面这些标准,但能做到大部分,那么就能达到霸道。像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这些霸主就是如此,这些君主对内也爱百姓,讲信用,但他们也有利益之心,对外也有与诸侯争夺利益的企图,而不是想着为整个天下兴利除害。荀子曾经去秦国考察,回来后评价说,秦国的风俗淳朴,百姓也团结,但争夺利益的私心太强了。以至于尽管他们国家军事力量强大无比,几代人常常打胜仗,但仍然战战兢兢,害怕天下的诸侯联合起来对付自己,这就是由于不能完全达到王道的缘故。如果上面这些标准一条都达不到,这个国家就等着灭亡吧。
27、这里明确他的政治原则是“隆礼至法”,礼法结合,但是,礼义和修身之目的却不是孔孟式的内在德性人格的成长,首先是对于礼法的外在敬畏顺服,使民众成为国家机器上的螺丝钉,君主指使他们就像大脑指使自己的四肢一样,这是一幅多么令天子们向往的图景!因此,荀子的治道中隐含着一种人格理想,儒家的修身思想被转而成为塑造法家式畏法遵绳人格的手段。
28、其实,在唐代以前一直是孟子和荀子并称,甚至荀子在前,孟子在后的。据谢墉《荀子序》记载,荀子“最为战国老师。太史公作传,论次诸子,独以孟子荀卿相提并论……盖自周末历秦汉以来,孟并称久矣”。除了司马迁之外,从汉代至唐代,一直有文献将荀子排序在孟子之前的记载。例如,东汉王充《论衡》称:“董仲舒览孙(荀子)、孟之书,作情性之说”;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称:“自子游、子夏、荀况、孟轲、枚乘……”;《北史》记,“孔、墨、荀、孟禀圣贤之资,弘正道以励其俗”;唐卢照邻《南阳公集序》称:“游、夏之门,时有荀卿、孟子;”权德舆称:“自孔门偃、商之后,荀况、孟轲宪章六籍,”均是先荀后孟,荀子的影响一直超过孟子。即使司马迁本人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里也是称:“及如荀卿、孟子、公孙固、韩非之徒。”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汉唐盛世,其治国核心思想主要是荀子思想。唐代著名宰相魏征借用《荀子》中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诸多名言,和唐太宗讨论治国之道,成为千古美谈。
29、荀子之所以被称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是因为他主张礼法并用,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30、大家都知道,荀子提出过“法先王”“法后王”的问题。“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大家把“法先王”和“法后王”对立起来,认为荀子是“法后王”,其他人是“法先王”。“法先王”是复古的、倒退的、反动的。实际上,荀子是既“法先王”,也“法后王”。“法先王”就是讲“文化传承”,就是继承尧舜以来的文化传统,他讲过:“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他也曾批评惠施等人“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法后王”就是立足于当时政治,讲“政治儒学”。我们从中国现代社会考虑,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现在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等于是“法先王”。但这不意味要把现代社会倒退到古代,这只是文化上的传承。若从政治上讲,那还要以现代的社会政治制度为主,在这个意义上就是“法后王”。荀子那个时代的政治文化背景是什么?是孟子一派过于强调“法先王”,“言必称尧舜”,什么事都按尧舜的方法办。荀子对孟子一派有所修正,“隆礼义而杀诗书”,“杀”是减少、降等的意思,就是要把《诗》《书》地位往下降,把“礼义”的地位往上抬,把当世的事情放在首位,我认为这是当时儒学策略的一个调整。
31、在《正名》篇里,荀子首先阐述他对于知识的理论看法,与后期墨家的观点比较接近。他说:“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这是说,人所赖以认知的功能称做“知”,人所赖以判断自身的认知与外部世界是否相合的功能称做“智”。人所赖以认知的功能,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荀子所称的“天官”,如耳目;另一部分是心,即头脑。天官接收印象,头脑则对感官的印象作出解释,说明它们的意义。在《正名》篇里,荀子又说:“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征之而无说,则人莫不然谓之不知。”这是说,五官可以注意到某些感官收到的印象,但如果一个人不能对它们加以分类,如果头脑不能辨认它们,并赋予意义,则只能说,这个人无知。
32、荀子指出,秦国成功的关键在于使得人民要想获取利益和地位“非斗无由”,通过变法成功地将民众变成了只知道发财的经济工具,将整个国家变成了一部战争机器。
33、从权力结构上看,春秋大一统之合多为一表现在周王与封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周王作为国家最高元首的地位和权力毋庸置疑,但仅仅表现在朝聘会盟或者对外征战的时候,至于平时的治权,则为各封国本身所拥有。国家主权是统一的,但国家治理是多中心而非单中心的,一个诸侯国就是一个治理中心。(吴稼祥,第129页)从政体类型看,西周封建制界于邦联和联邦制之间,它比邦联更为紧密因而能够完成国家主权的统一;但它比联邦制的分权程度更高,因为诸侯拥有自己的军队。荀子曾经在《儒效》等篇将其称之为“兼制天下”的体制。吴稼祥认为,周朝以封建兼制天下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它通过血缘权威和地域权威的结合,大大缓解了超大规模国家的治理本身所必然要求的集权压力,在保持国家统一的前提提高了社会自治程度,激发了社会活力和创造力。(吴稼祥,第155页)的确,从社会的自由与国家统一两项指标看,周制提供了古代世界一个难得的分权治理模式,超过八百年的王朝寿命也证明了其当时在制度上的优越性,周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对儒家政治思想具有深远影响。
34、许多思想家,未必具有最充分的人格的独立自由,但在思想创造上却达到了真正的独立自由。譬如孙子,譬如吴起,譬如商鞅,譬如慎到,譬如韩非子等。他们被镶嵌在特定的权力框架中,在最需要人格独立自由的时候,却必须隐忍放弃诸多的独立自由;但是,他们的思想却突破了权力框架的镶嵌,达到了能够真实表现自己思想的独立自由品格的境界。
35、由于荀子对于君主缺乏任何制约的措施,甚至连天命这把历史上形成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也撤掉了。在儒家政治思想史上,荀子的君主首次成为一个没有任何约束的集权人格,所有约束力的撤销难免使他的君主处于失重状态,这样的君主开始显示出某些天神的特征,也就丝毫不足为怪了:
36、虽然在战国时代,各国之间兼并战争激烈,各国国君都致力于富国强兵,尚不及于思考国家如何长治久安的问题。然而,历史最终证明,单纯崇尚功利的秦国在统一六国之后,很快就因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而灭亡了。进入汉代之后,汉儒受到荀子的深刻影响,将儒家思想与政治稳定的需要结合起来,很快就受到了尊崇,成为了封建社会大一统国家的指导思想,延续了两千多年。因此,清代阎若璩指出:“尝谓三代以下之天下,非孟子治之,乃荀卿治之。”
37、最终,荀子说服了临武君和赵孝成王。过了一段时间,又有门客对春申君说:“伊尹离开夏朝去帮助殷商,夏朝因此灭亡,商朝因此兴起。管仲离开鲁国前往齐国,鲁国因此衰落,齐国因此强盛。这就说明贤者所在的地方,国家便会安宁强盛。荀子是天下有名的贤人,现在离开了楚国,楚国将要因此不安了啊。”听到这些话,春申君马上派人前往赵国请荀子回来。荀子知道后,写信拒绝了春申君。春申君为此感到非常后悔,再三派人邀请荀子。最终,荀子答应回来,并担任了兰陵令。
38、荀子的社会理论是以他的人性论为基础的。荀子认为人性中有恶的倾向,也有能力知道什么是善,并做到善。要防止人走向恶,必须借助礼来克制恶的倾向。人学习礼之后,就能克服自己本性中的恶,如果你能不断地用礼修饰自己,最终完全领会礼的精髓,你也可以成为圣人。我们前面打过一个比方,荀子站在半山腰,感受到的是石头往下滚的力量,看到的是人本性中恶的一面,在荀子的理论中,人本性中没有礼的精神,礼是外在的、人为的东西,他把礼叫做“伪”。“伪”就是人为。就好像人生下来不会制作木器,学了技术之后就成了木匠,礼和木匠技术是类似的东西,都是人为发明的。木匠手艺显然是由最早的木匠发明的,礼则是更早期的圣人发明的。但是荀子没有说明,礼究竟凭什么会被圣人发明。荀子强调,普通人学习礼,可以成为圣人,那么最开始的礼又是怎么来的呢?荀子没有说。其实人类之所以产生文明,根本上还是古代那些天生的最聪明的圣人观察天文,明白了天道,然后用天道指导人间事务,发明了各种文明制度,并由后人不断地完善。所以,荀子虽然没有明说,但他的理论中仍然暗含着,人类的善,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人的本性。
39、开研究班,选什么经典来讲呢?我的基本原则:第容易的不讲,你自己可以去看,比如《论语》,外面各种各样的讲稿读本多得很。所以我要讲就讲难的,一般人讲不了的。确实《中庸》是四书里最难的。《荀子》和《管子》一样是子部最难的。难在什么地方呢?一是内容广泛,哲学、伦理、政治、法律、经济、军事、教育、文学、逻辑各个领域的东西都有。如果知识面不广就不容易读懂。你上网查一查目录,研究《荀子》的论著也不少,但大多只是研究荀子思想的一个方面、一篇文章或者一句话,很少有人能把整部书打通了,来解读荀子完整的思想体系。这和我们现时的学术训练方法有关,只培养专家,鄙薄通才,所以就通不起来。结果就造成瞎子摸象,各说各话。
40、人的头脑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智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是感情的作用。当我们的亲人去世时,从智性上我们知道,人死不能复生,而且也没有任何凭证表明灵魂永生不灭。如果纯粹按理性来说,为死者举行葬礼,并无需要。但是,人的头脑还有感情的作用。这使我们在亲人去世时,希望他再生,希望死者有一个灵魂,在另一个世界中继续活下去。当我们让这样的幻想在脑中驰骋时,我们把迷信看作真理,而否定了理性的判断。
41、到了齐襄王的时候,田骈去世。在稷下的学者当中,荀子是最资深的长者。不同于多以阴阳黄老之学为宗旨的稷下学者,荀子恪守儒家传统,擅长讲说《诗》《礼》《易》《春秋》。此时的齐国正好要补充大夫的缺额,荀子因此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然而,由于荀子的学说与当时齐国的风气格格不入,齐国便有人借此毁谤荀子。随后,荀子便离开了齐国。
42、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因此,在孟子看来,人要成圣,必须“知天”。荀子正相反,认为:“惟圣人为不求知天。”(《天论》)
43、一见面,秦昭王就问荀子:“儒者对于国家有什么用处呢?”荀子回答说:“儒者效法先王,尊崇礼义,谨慎地遵守臣子的本分。君王如果任用他们,他们在朝廷上执掌事务可以处置得宜。君王如果不任用他们,他们就作为百姓恭谨而顺从,即便穷困受冻挨饿,也不会依靠歪门邪道取利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他们即便没有立锥之地,也能明白维护国家社稷的大义。他们通晓让百姓安居乐业的道理。他们居高位时,具有足以成为王公的才能;居下位时,则是国家的栋梁,国君的重宝。”
44、此后数年,荀子三度担任祭酒,他的思想在这一时期得到广泛传播,名震天下。与此同时,荀子广收门徒,李斯、韩非等人,皆拜于荀子门下。
45、——————————
46、其荀子提出了“富国强兵”论,为法家立定了鲜明的战略目标。荀子在《富国》篇提出了一个古典时代罕见的思想:富国根本,在于裕民。也就是说,富国的根本,在于人民富裕,而不仅仅是国库充盈。在此基础上,荀子又提出了具体的实现方略——“以政裕民”(以政策使人民富裕);“正法以齐官,平政以齐民”(以公正的执法整肃官吏,以公平的政策凝聚民众)。荀子在《议兵》篇,高度评价了秦国新军制的威力,明确提出:天下强兵之道,当以秦国为楷模。
47、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
48、通观《荀子》这本书可以发现,荀子的思想中有道家思想的成分,主要为儒家思想,也包含着法家思想。就天人关系论和人性观而言,荀子的思想和传统的儒家是有差别的。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如果礼再不起作用,那么整个天下就彻底乱套了。荀子重视礼对人性的补救,可是并没有什么效果,荀子一生也没得到重用。后来荀子的弟子韩非子对人性彻底失望,开始推崇刑罚,并且把天地的权威转移到了天子身上,天子俨然成了天地的化身。这种思想的提出,可以说是以荀子为基础的。
49、第二类谬误是荀子所称的“惑于用实以乱名”。在这类谬误中包括“山渊平”的论点,这是根据惠施所说“山与泽平”而来。荀子认为,现实是个别的具体化,名则是抽象的一般范畴。用个别去否定一般,势必以实乱名。如果一座高山上有湖泽,这湖泽实际可能和低地的山处在同一平面上。但是,不能以这个例外的个案而推论说,所有的高山和所有的湖泽都一般高。
50、荀子既是法家的修正主义者,又是儒家的修正主义者。
51、但是,“大儒”们的社会理念究竟是什么,荀子却从来没有申述过。尊“大儒”,只尊精神,而不涉政治主张,这是很清楚的一种总体态度:不赞成孔子的复辟主张,但是尊崇孔子的人生精神与做事风格,同时尊崇儒家的礼治教化思想。
52、对于中国文明史,荀子的独立自由品格,具有恒久的典型意义。
53、荀子的总体态度是:尊法,主张法治,但又认为必须以儒家教化与王道补充之。
54、中国文化最深邃神奇的八个汉字: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55、这样一个集权社会中,除了君主政令之外的一切思想、言论、格调都是多余的:“夫民易一以道而不可与共故,故明君临之以埶,道之以道,申之以命,章之以论,禁之以刑。故其民之化道也如神,辨说恶用矣哉!”(《正名》)一切思想辩论不但无益,简直有害:“言无用而辩,辩不惠而察,治之大殃也”(《非十二子》),所以他才务要“息十二子之说”,主张“才行反时者死无赦”(《王制》),这已经完全是法家的语气。
56、本书是作者魏承思的演讲录,其钻研《荀子》多年,以其一贯的风格,深入浅出,用明白通晓的语言,在逐一解读文本时结合现实事例,使历史与现实、经典与生活融会贯通,引导大众对《荀子》这部国学“研究生”级别的巨著有一个明晰而全面的理解。
57、吴稼祥:2013年,《公天下》,广西师大出版社,第129页。
58、从这里看荀子的思想,为降雨而祈祷,为做重大决定而占卜,是为了表示重视,不是为了求以得之。如果认为向神祈祷,便能感动神明,或卜筮便能知未来,那将成为迷信,造成迷信的后果。
59、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荀子举出了孔子的例子。他说:“孔子将要担任鲁国司寇的时候,奸商沈犹氏不敢在早上把自己的羊喂饱了水以欺骗买主,公慎氏休弃了自己淫乱的妻子,一贯胡作非为的慎溃氏逃出了国境,甚至鲁国市场上卖牛马的人也不敢再抬高价格,这是因为孔子以正道来对待他们。孔子居于阙里的时候,阙里的子弟捕获的猎物不分彼此,家里亲戚多的人就分得多点,这是因为孔子以孝悌来教化他们。”对此,荀子总结道:“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也就是说,儒者的作用是在朝廷之中便美化朝政,在朝廷之外则美化风俗。
60、荀子《儒效》篇认为,真正的“大儒”是仲尼(孔子),“彼大儒者……其言有类,其行有礼,其举事无悔,其持险应变曲当……千举万变,其道一也……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
61、因此,引入政治体制的变量,我们就会发现,荀学在实际上必然导致对于儒家王道的异化。孔子一直对于古典民主追慕不已,盛赞尧舜禅让与无为之治,而历代儒者对于封建制的探讨,都是因为意识到了家天下的君主专制与儒家公天下理想的深刻矛盾。荀子则公开否定禅让(《荀子·正论》),也合乎其政治思想的内在逻辑。
62、这样一个君主,兼备儒家的礼义和法家的威势于一身,能够成为实现儒家社会理想的工具吗?如前所述,荀子要求作为治之原的君主好利义、尚贤能、无贪利,可惜这只是一厢情愿的假设,如果君主的个人爱好恰好相反,荀子没有告诉我们任何可行的制约办法。荀子否定主宰之天之后,君主已经变成了天,而严格的尊卑等级秩序中的士大夫官员也只剩下了口称万岁的义务,否则就是非礼无法了。
63、我们今天对儒家有个刻板印象。一提儒家,你们脑子里肯定就是孔孟之道;一提儒家思想,就是孟夫子“人之初,性本善”的那套人性论,或者是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其实不然,孟子思想不能代表儒家的全部,也未得孔子真传。我所以选择讲《荀子》,就是要颠覆今天的儒家观,让你们了解统治过去两千多年思想的儒家本来面目是什么。我不像现在人那样喜欢做翻案文章。你们讲白的,我一定要讲黑,哗众取宠。说荀子之学才是儒家主流,不是我讲的话。《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儒家类》评荀子说:“况之著书,主于明周孔之教,崇礼而劝学。其中最为口实者,莫过于《非十二子》及《性恶》两篇。………平心而论,卿之学源出孔门,在诸子之中最为近正,是其所长;主持太甚,词义或至于过当,是其所短。韩愈‘大醇小疵’之说,要为定论,余皆好恶之词也。”梁启超说:“汉代经师不问为今文家古文家皆出荀卿。二千年间,宗派屡变,壹皆盘旋荀学肘下。”两千年间儒家宗派屡变,变来变去,一直都是在荀子学派的门下打转。梁启超对荀子是既肯定又否定的。有一个人是完全否定荀子的,就是谭嗣同。在他的《仁学》中也这样说:“(中国)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中国两千年来做学问的人学的都是荀子的东西,都是乡愿。他是在骂人啊!尽管是骂人,但他也承认两千年来的儒家思想实际上是荀子的学问。
64、相比于孔孟,荀子的思想更偏现实主义,因为他除了重视道德教育,更强调法制的惩罚。这也是他在儒家中地位尴尬的原因。
65、荀子的人性论虽然与孟子正相反,但是他同意孟子所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他自己也说过:“涂之人可以为禹。”(《性恶》)有的人由于看到孟子、荀子两人的相同之点,于是认为这两位儒家并无根本的不同;其实,他们之间的不同是不容抹杀的。
66、这样,人的知识和人的追求便分离了。知识是重要的,但人不是只靠知识活着。我们还有感情上的需要,要求满足。在对待死者的态度上,我们需要同时顾及两个方面。儒家所讲的葬礼和祭祀便是为此而设的。前面讲到,这些葬仪、祭礼,最初都不免带有迷信和神话的色彩,经儒家的重新诠释,剔除了那些迷信和神话色彩,宗教的因素转变成为诗了。它们不再是宗教意味的行动,而成为诗意的了。
67、“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自孔子以来历代儒家学者的治学讲学传统,如今这一传统再次得以传承。虽然魏老师是严谨的学院派学者出身,学术功底深厚,学术著作颇丰,但自从上世纪末结缘并师从南怀瑾先生以来,魏老师秉承南老师倡导的“以经解经、经史合参”的治学方法,以“自由主义精神,守护中华文化传统”,让传统文化回归其本来面目。学术为人生,自古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关于人生的学问,不是束之高阁、供奉于学术殿堂的阳春白雪。
68、因此,在他的政治价值和政治体制之间存在深层断裂,因为君主专制注定是家天下的工具,从本质上与王道理想难以兼容。政治体制是处理权力和利益的分配的机制,一种政治体制具有什么样的政治行为,当政者将如何作为,并不取决于它所标榜的口号,也不取决于设计者的良好意愿,而是取决于它的权力结构。决定政治行为的是体制而非口号,一个法家式极权政体,绝不会因为贴上了一个儒家的标签就自动演变为王道政治。给桀纣贴上圣君的标签并赋予绝对的权力,以为他们从此就变成尧舜是幼稚的,表面的标签无法将桀纣变成尧舜,绝对的权力则必往往将尧舜变成桀纣。实际上,儒家之仁爱无法融合于法家式的极权体制,就像油脂不可能溶解于水,结果只能是一个表里不名实相乖的社会,一个以儒家公天下相标榜而行私天下之实的二重性政治生态。这正是萧公权所意识到却未能明确揭示的荀学的“未安”之处。
69、第讲重要的。有些经典也很难,但不是那么重要,因此也不是我选择要讲的范围。第是对现代人生活有用的。有些也难,也重要,但可能跟我们现代生活距离比较远了。比如《尚书》很难,也很重要,但相对来讲,《尚书》在现代生活中用得到的就比较少了。可以从保存古代文化的角度,留给专家们去研究。出于这样的考虑,我原先准备两年讲一部书。先讲了《管子》,隔了两年讲《中庸》。现在又是两年过去了,这次就给大家讲《荀子》。
70、段玉裁:1998年,《说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
71、到了汉武帝“独尊儒术”后,设立了五经博土的官职,钦定这些人才能拥有对儒家经典的解释权。儒学变成国家意识形态后,儒学就向经学转化。什么叫经学?经学特指西汉以后,作为历朝历代国家理论基础和行为准则的学说。因而,假如一种学术要称得上经学,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它曾经支配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第它以当时政府所承认并颁行标准解说的经典作为理论依据;第它具有国定宗教的特征,即在实践领域中,只许信仰,不许怀疑。因此,儒家学派尊崇的、孔子亲授的五经,且得到在位君主认可的解释就成为经学。其范畴较孔子本来的学说一一孔学为宽,但较儒学为窄。所以我们讲国学,不能孔学与儒学不分,或者儒学与经学不分,乃至把三者混为一谈。
72、过去人们一般将荀子的政体称之为“大一统”,但是,就其内涵而言,荀子所建构的大一统,与西周以及孔子的大一统具有重要的差异。“大一统”系《公羊传》对于《春秋》“王正月”的解释,《公羊传》曰:“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大一统之“大”,是“重”的意思(马卫东,第119页),大一统即是重一统。至于“一统”之“统”字,《公羊传·隐公元年》何休注:“统者,始也,总系之辞。”(何休,第2196页)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统,纪也。”又说:“纪,别丝也。”段玉裁注曰:“别丝者,一丝必有其首,别之是为纪。众丝皆得其首,是为统。”(段玉裁,第645页)段氏以“众丝皆得其首”释“统”,甚是传神,它清楚地表明,大一统之不是单一之而是合多为由众多整合为一统,但一统并没有消灭其间的多,而是使它们统之有宗而会之有元。刘家和先生进一步分析《公羊传》“一统”之内涵,认为“一统”“不是化多为而是合多(多仍旧在)为一。……但此‘一’又非简单地合多为而是要从‘头’、从‘始’或从根就合多为一。”(转引自马卫东:第119页)那么这里的“头”、“始”或者“根”是什么?就是以亲亲、尊尊为原则的周礼。
73、秦人,其生民也陿阨,其使民也酷烈,劫之以埶,隐之以阨,忸之以庆赏,䲡之以刑罚,使天下之民所以要利於上者,非斗无由也。阨而用之,得而后功之,功赏相长也,五甲首而隶五家,是最为众强长久,多地以正。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议兵》)
74、儒者为之不然,必将曲辨:朝廷必将隆礼义而审贵贱,若是,则士大夫莫不敬节死制者矣。百官则将齐其制度,重其官秩,若是,则百吏莫不畏法而遵绳矣。关市几而不征,质律禁止而不偏,如是,则商贾莫不敦悫而无诈矣。百工将时斩伐,佻其期日而利其巧任,如是,则百工莫不忠信而不楛矣。县鄙则将轻田野之税,省刀布之敛,罕举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农夫莫不朴力而寡能矣。士大夫务节死制,然而兵劲。百吏畏法循绳,然后国常不乱。商贾敦悫无诈则商旅安,货通财,而国求给矣。百工忠信而不楛,则器用巧便而财不匮矣。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政令行,风俗美,以守则固,以征则强,居则有名,动则有功。此儒之所谓曲辨也。(《王霸》)
75、先来看荀子对道德的论述。什么是道?荀子说,道就像一杆秤一样,是万物的衡量标准。除此之外,荀子没有对道做出更详细的描述。那么怎么才能认识和体会道呢?荀子认为,人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蒙蔽,一般人是很难明白什么是道的。人生下来会具有上天赋予的好恶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叫做天情。上天又赋予人类认识万物的眼耳口鼻等感官,叫做天官,这些感官都是有各自的局限性的。用来统领各种感官的是心,叫做天君。情感有迷惑性,感官有局限性,那么它们对认识道是有阻碍的,人们总是被各种因素蒙蔽,比如喜欢的,厌恶的,开始的,结束的,远处的,近处的,古代的,今天的,知识的渊博,知识的浅薄,等等,这些都会蒙蔽人们对道的认识。既然如此,怎样才能明白道呢?答案是放弃感官,要用心来认识。具体的方法,荀子给出了三条,第一是虚,第二是壹,第三是静。人的心中藏了很多知识和感觉,把它们都掏空抛弃掉,这就是虚。人的心会同时认识各种不同的事物,现在把它们都放弃,只一心一意地认识道,这就是壹。人的心无论是做梦还是闲暇的时候总是喜欢天马行空,浮躁好动,现在让心静下来不动,这就是静。做到了这三点,就能明白什么是道了。这种能明道的状态叫做大清明的境界。如果人能明道,那么他就不再受到万物的蒙蔽了,叫做解蔽。不受蒙蔽,就能看清世间万物的真相。能明道,就能守道,禁止不符合道的东西。圣王治国理政的关键,在于明道。我们很多人在学习道家思想后,仍然不太清楚怎样才能明道。荀子提供的方法,可以说非常切实可行了。荀子的方法,类似于一台电脑,减少磁盘中已经储存的内容,关闭掉其他多余的程序,减少它的运行内存,不要频繁地做多余的操作,那么它的性能就会好起来。在道家看来,这样的方法可以加强人的神,神足之后,人就可以掌控万物。说完了道,我们再看德。荀子没有直接谈论德,但从他对孔子言论的记录来看,他是理解和认同德的。什么是德呢?那就是虽然聪明智慧,但不表现自己的智慧;虽然功劳遍天下,仍然谦虚退让;勇气盖世,仍然看起来胆怯而谨慎;富有天下,却不愿占有什么。总的精神就是不要太满,懂得自我减损。君子谦卑处下,就像大地一样,万物在上面生长,大地功劳至大,却从来不索取,也不停止施行恩德。荀子在书中还记录说,大禹看到两个并肩耕田的人,都会在车上向他们行礼;来到人户多的小镇,都会下车步行。孙叔敖官做得越大,就越谦虚。俸禄越高,他所施舍救济的人越多。以上这些例子,都是德的思想。与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德”是比较接近的。从上面可以看出,荀子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是真正能懂道和德的人。
76、有人会说,这种人为的区分是不是不公平?凭什么哥哥要比弟弟优先?做官的就要比耕田的享受更优厚的待遇?这其实是根据人的能力和资历来确定的标准。哥哥比弟弟大,如果不按照年龄来确定分配标准,两个人争起来就没完没了。做官的比耕田的需要更高的能力,所以待遇也更优厚。如果你不满意自己的待遇,你也可以好好学习,去做官。而且荀子认为,即使是贵族,如果没有能力,也要降级为平民百姓;而平民百姓如果有能力,也可以通过学习晋升为卿相士大夫。所以,在荀子的社会理论中,社会的阶层并不是固化的,而是可以流动和变化的。
77、世界四大古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没有中断的文明,这自然证明了华夏文明非凡的生命力,但从维系华夏文明的制度形态看,秦以前是八百年的周王朝封建制,秦以后是二千多年的郡县制度,而秦制是一种典型的君主专制政体,因此,所谓的历史悠久同时也就意味着华夏民族遭受君主专制的时间之漫长,以及由于巨大历史惯性而来的现代政治转型的困境。五四以降,学界多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难以变革的原因追溯到孔子身上,但孔子仰慕周文而曰“吾从周”,他明显倾向于分权型的周制而非集权形的秦制。从先秦政治思想史上看,真正为汉以后君主专制奠定理论基础的是荀子,在他的政治思想中遗存着中国式君主专制的思想密码,也潜含着中华民族政治转型步履维艰的思想动因。
78、荀子的政体中不乏周制的因素,他所列举的官职名称大多见于《尚书》、《诗经》和《周礼》等,显露出借鉴周制的意图。王者之制在衣服、宫室、人徒、丧祭械用等制度主要法后王即取法周制,王者之法规定的贡赋田税、市场管理、货物流通制度也近于周制(蒙文通,第152-153页),但是,他的王者之政、王者之人、王者之论多与周制不相类,流露出另一种不同的精神气质。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权力结构的安排,就此而论,荀子号称“审周道”而建立的政体与周制相去甚远。周制的核心在于封建即封土建国,王室册封诸侯,诸侯分封卿大夫,如此“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左传·昭公七年》),天下共戴一周天子,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大一统政治格局。诸侯国均实行宗法制度和世卿世禄制度,并在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拥有高度自治权。可是,在荀子所设计的政治体制是郡县制,其王者之政规定“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於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於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表明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将各级官僚的任命权统统纳入君主手中。他的“王者之法”提出“四海之内若一家”,正也是要在完全废除诸侯国及其他贵族所曾经拥有的经济政策和财政收入的自主权,将一切权力统统收归到中央政府。显然,作为政治组织的基础的国家权力的分配体制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即从以封建为基础的贵族制演变为以郡县制为基础的君主专制,这一转变显然具有革命性意义。
79、马卫东:2013年,《大一统源于西周封建说》,《文史哲》2013年4月卷。
80、魏承思博士著述的《荀子解读:人生修养的儒家宝典》终于跟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本书是根据魏老师202018年“《荀子》研习班”讲课录音整理而成,并经魏老师近一年的重新审校,补充了大量课堂上来不及讲的内容,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精妙,融千年经典与人生智慧于一体,是一本难得的解读传统文化的佳作。
81、《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的代表作,也是《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
82、荀子说,人类生来有各种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争夺,社会就会混乱,所以圣人制定了礼来防止混乱。人类就力量来说,比不上牛。奔跑的速度,比不上马。为什么反而能让牛马为人类服务呢?就是因为人类可以组成社会,团结起来互相协作,就有了强大的力量。人类社会本来不该因为争夺而产生混乱,所以人世间存在一个“义”。那么“义”要怎样才能得到实现呢?答案是“分”。所谓的“分”就是区分、辨别的意思。按照伦理关系,把人分成君臣、夫妇、父子、兄弟、朋友等角色;按照职业,把人分成士、农、工、商等群体。每个角色和群体区分开来之后,每个被区分的人都有自己固定的义务和权利,这样就不会产生争夺和混乱了,这就是“和”。社会的混乱,让大部分人都受到伤害。社会的和谐让大部分人都得到安宁。每个人的欲望都是无穷的,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天子,天下的财富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享受天子的权利,这便是“分”的重要性。要把这么多人区分开来,必须通过“礼”来实现,礼在本质上是为了养人和爱人。总而言之,先有“义”,再有“分”,然后有“礼”,然后就会产生“和”的效果。
83、最近三十年,我觉得学术界对荀子的研究有所忽视,有所冷落。
84、彼仁义者,所以修政者也,政修则民亲其上,乐其君,而轻为之死。故曰:‘凡在於军,将率末事也。’秦四世有胜,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此所谓末世之兵,未有本统也。……今女不求之於本而索之於末,此世之所以乱也。(《议兵》)
85、阙里书院,“研经读史、复礼兴乐”,欢迎关注!
8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87、荀子既崇法,又尊儒,既批评法家,又批评儒家。
88、荀子在稷下学宫德高望重,他吸收了诸子百家中的合理思想,也有统一学术,为天下大一统奠定基础的雄心壮志。以统一学术的立场,他对诸子百家思想做出了批判。不过他的主要精力是放在建立前面所论述的思想体系上,对诸子的批判是次要的,只是一笔带过。而且他在批判的时候,主要不是针对某个学派,而是针对某些人的某种言论就事论事的批判。荀子认为,像禽兽一样不遵循礼仪,以它嚣和魏牟这两个人为代表。压抑人的本性,故意显得清高脱俗的,以陈仲和史鰌这两个人为代表。推崇功利和节俭少欲,反对礼仪和音乐,而让人伦和等级制度消亡的,以墨子和宋钘这两个人为代表。口头上推崇法度,而实际上不遵循法度,以慎到和田骈为代表。不遵循先王之道,反对礼义,喜欢用异端邪说来辩论的,以惠施和邓析为代表。古代的圣王已经确定了名学,让每件事物都有正确的名称与之相应,而当时的名学家是扰乱了圣王制定的名学,制造了徒劳无益的争辩。荀子还说庄子只明白天道,却不明白人道。老子只看到天道柔弱的一面,却看不到人强健有为的一面。以上这些批判,有的合理,有的不一定正确。除此之外,荀子作为儒家思想家,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对儒家其他学派的批判。他说子张、子夏、子游这几派的儒学都是贱儒。这倒罢了,更让人奇怪的是,荀子把子思和孟子这一个儒家学派与墨子、惠施、邓析这些人并列起来批判,简直视之为异端邪说了。他是怎么批判子思和孟子的呢?他认为,子思和孟子虽然稍稍遵循了先王之道,自认为很有才能,志向远大,知识渊博,但实际上并不明白先王流传下来的制度和礼法。他们标新立异,创造了所谓的“五行”学说,而实际上这种学说晦涩难懂,已经违背了圣人的本意。什么是“五行”学说呢?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以及郭店出土的战国楚简,都有“五行篇”,根据上面的记载,所谓的“五行”指的是仁、义、礼、智、圣这五种德行。荀子认为,周公和孔子等圣人从来没有把这五种德行放在一起讨论,子思和孟子把它们组成理论体系,是师心自用。荀子注重师法,认为自己才是儒学的真正传人。他最推崇的儒家学派是子弓这一派,把子弓看成可以和孔子相提并论的圣人,可能荀子也是出自这一派吧。子弓是谁呢?有人说就是仲弓,也就是孔子的弟子冉雍。还有人说,子弓不是冉雍,而是《汉书》中所记载的孔子易学的第三代传人馯(hàn)臂子弓。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子弓并没有什么名声,荀子把他抬得这么高,把其他儒家学派贬得这么低,有自我抬高门户的嫌疑。
89、荀子是战国时期最后的宗师,《史记·李斯列传》曾记载“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可见,李斯口口声声所说的“帝王之术”,其实是荀子倾囊相授的。然而,荀子一生颠沛,虽然留名于世,但却无力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而他的弟子李斯却是“帝王之术”的真正实践家。
90、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创始人为墨翟。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汉书·艺文志》著录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葜)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邹衍综合二者,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汉书·艺文志》著录此派著作二十一种,已全部散佚。成于战国后期的《礼记·月令》,有人说是阴阳家的作品。《管子》中有些篇亦属阴阳家之作,《吕氏春秋·应同》、《淮南子·齐俗训》、《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保留一些阴阳家的材料。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列为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战国策》对其活动有大量记载。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纵横家曾有著作「十六家百七篇」。杂家是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汉书.艺文志》及颜师古注)而得名。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编着的《吕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农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吏。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孟子.滕文公上》记有许行其人,「为神农之言」,提出贤者应「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表现了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此派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也注意记录和总结。《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被认为是研究先秦农家的重要资料。小说家,先秦九流十家之乃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汉书·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产生原因:(1)经济原因:生产力的发展。(2)政治原因:奴隶制进一步崩溃,封建制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3)阶级原因: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思想家对当时的变革发表不同见解,形成不同派别,从而出现了“诸子百家”。(4)环境原因:在诸侯割据称雄的时期,统治者不可能推行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相反,各诸侯国竞相招揽人才,礼贤下士成为社会风尚,使各个学派都有了发展机会。孔子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是个大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首先,他提出“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孔子又是个大教育家。在奴隶社会里,只有贵族子弟能够受教育,文化教育被官府垄断了。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突破官府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据说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他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相传,孔子晚年编订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诗》、《书》等几部书,还根据鲁国的历史材料编成《春秋》一书。这对古代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孟子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楚国苦县厉乡,即现今的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老子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史记》)《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虽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还提出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事物总要走向它的反面。为了防止走向反面,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但他对“侯王”的告诫,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却是很精辟的。《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不但创立了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人(今城关镇东城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庄子做过蒙城漆园(在今县城涡河北岸的漆园故址)吏的小官,但不久辞去。他布衣草鞋,糁汤野菜,安居陋巷著书。生活难以维持时,曾向监河侯借过粮食。楚威王闻境内庄周是有学识而贤德的人,就遣使备千金厚礼前来漆园(蒙城),请庄子为楚国宰相。使者言明楚王许以为相的旨意后,庄子笑谓楚使说:“千金可算是重礼了,相位可谓尊贵至上。可是,你没见祭祀时的牛吗?人们把牛喂养肥了,祭祀时披红挂彩,还不是牵到太庙杀了作祭品?我宁愿在淡泊无为中度日,不去做牺牛”庄子在谈笑中“喻牛辞相”,终未为楚国宰相。战国初年,诸侯兵戎相见,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学术流派竞相而起,形成了他独特的哲学体系和思想畔,相距仅百里,故又称他们的学术思想为“老庄涡河之学”。庄子晚年常垂钓于濮水(今城南芡河)、涡水,游于濠梁(今安徽凤阳临淮城西南)观鱼,与鱼鸟共乐,甘于清静闲居的生活。唐天宝元年(742年),玄宗皇帝颁布沼书,赐号庄子为“南华真人”,称其书曰《南华真经》。历代均有一些研究庄子的学者,其著作数百种,近年又有《庄子白话》、《庄子现代版》等问世。
91、临淄著名的稷下学宫,作为百家争鸣的重要舞台,汇聚了当时各个主要学派的重要学者,邹衍、邹奭、淳于髡、田骈、慎到等人都在这里宣传他们的学说。齐宣王对这些学者的事业非常支持,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齐宣王将他们都封为大夫,允许他们不管理具体事务而自由议论。
92、谭嗣同:1959年,《仁学》,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室编:《中国哲学史资料选辑》。
93、荀子设计的儒法体制对于中国历史影响巨大而深远,如果说秦以前的制度由武王周公奠基,汉以后的制度实际上更近于荀子的规划。汉宣帝所说的“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汉书·元帝纪》),无意间透露了中国两千余年间君主专制度儒表法里之天机,这一制度的骨干与理路是由荀子确立的。因此,荀子才是秦以后两千余年中国君主专制政治体制的真正“教父”。谭嗣同说:“故常以为两千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两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利用大盗”(《中国哲学史资料选辑》,第350页),言辞虽有偏激,将荀学说成乡愿也过于简单化,但是,汉以后的中国政治基本是荀子蓝图的实施却是客观的事实。正是由于秦制和孔子道德思想的内在矛盾,使得秦以后“其间虽或不无小康,而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朱熹:《答陈同甫》)”。萧公权先生的疑问即荀子意图中的两兼之变成了两害之,其原因正在于此。
94、除了政治体制外,荀子的天道观、人性论、功利主义的国家观都近于法家,这使得儒家的道德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异变。孔孟将道德追溯到天命和天道,主张“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以及“尽心知性而知天”(《孟子·尽心上》),使得儒家道德具有超越性意义而不同与一般的社会伦理,也因此具有了高于政治的意义。但荀子否定天命,天人完全二分,使得儒家道德的超越性意义被消解。
95、另外,我们也可以从哲学的研究方向来研究荀子。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我们搞哲学史的人只讲两个对子:唯物论和唯心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按照这样一种很死板、很教条的模式来研究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变成了简单的“贴标签”。80年代以后,大家就反对这个模式,要按中国思想史的本来面貌来研究它。
96、荀子在齐国待的时间最长,在稷下学宫扬名于天下,但到了晚年,齐王听信谗言,荀子被迫离开了齐国,来到了楚国,被楚王任命为兰陵县令。然而,楚国人认为荀卿的思想太危险,荀子又辞别了楚国,回到他的母国赵国。赵王久仰荀子大名,拜荀子为上卿,后来楚国回心转意,春申君黄歇亲自派人来接荀子回楚国,继续担任兰陵县令。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杀,荀子辞官,以老迈之年死在了楚国。
97、我为什么要挑《荀子》来讲呢?因为讲儒学不讲《荀子》,你了解的儒学就不是真儒学,或者说不是儒学的全貌。我过去在讲国学入门的时候就讲过,要分清什么叫孔学,什么叫儒学,什么叫经学。在做任何学问之前,先要把概念搞得很清楚,不能混在一起。“儒”作为一个学派起于孔子。孔子以六艺教育他的学生。他不仅传授知识,而且有许多自己的见解。孔子是站在平民儒生的立场上批评那些贵族不守礼,不按照礼去做,导致礼崩乐坏。所以他提出纠正的方法就是"克己复礼”。应该克制自己的欲望,包括对财富、权力、享受的欲望,恢复到传统的礼制上面来。孔子的这些见解大都保存在《论语》一书中。研究孔子本人的思想学说,那是孔学。自从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立刻发生分化。子夏、子游、子张、曾参等各立门户,互相攻讦。史书上有孔子死后“儒分为八”的记载。秦汉时代也有自称儒家的十五派。这些学派各执一端,行为也不相同,但都自命为儒学,因为他们都还是以“克己复礼”为宗旨的,还是延续了孔子思想这个路子走的。
98、显然,生当战国末世的荀子,在汉代就已经开始被淡化了。
99、后来又到过秦国、赵国。晚年在楚国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著书立说,直到逝世。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
100、之所以说人之性“恶”,是因为饥欲饱、寒欲暖、耳好声、目好色等都是人生儿具有的天然之性,但是如果不对这种天然之性加以人为的节制和引导,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发生争夺、暴乱和相互残害。所以说要想达到儒家追求的至善,就要人为地用礼义法度来制约人之恶性。
101、老子、庄子的独立自由品格,是相对疏离于社会的,是隐士式的;除了生存方式的艰辛,精神的独立与思想的自由相对比较容易保持。墨子与墨家的独立自由品格,是以社会正义监督人的特殊方式存在的,与国家、政治、社会都保持着外在的相对距离与一定程度的对立;其精神的独立程度,思想的自由程度,都是最充分的,同时也是相对容易保持的。鬼谷子及其学派的独立自由品格,是以间接介入社会,并改造社会的途径体现的;就个人而言,保持思想家的独立自由品格,相对要容易得多。公孙龙子等名家士子,则因其研究对象与社会现实有一定距离,生存方式也是半隐士式的,其充分享有精神的独立与思想的自由,也相对容易得多。
102、在儒家的思想史上,荀子占据着重要地位。一方面,荀子本人的学术思想影响深远。他弟子众多,其中韩非子和李斯都天下闻名。西汉的思想家陆贾、贾谊、董仲舒等人都深受荀子的影响。荀子的弟子鲍丘子传儒学于申公,申公弟子众多,有一千多人,其中不少都在汉朝做了大官。鲍丘子还有一个弟子是西汉皇室成员楚元王刘交,刘交的后人中刘向、刘歆都是著名的学问家。荀子的学术思想不论是在西汉皇室,还是官僚阶层和民间都有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荀子对儒家五经的传承有着关键的作用。《诗经》中的毛诗、鲁诗、韩诗三派都是出自荀子。《春秋》中的《左传》和《谷梁传》也是出自荀子。大小戴编辑的《礼记》中有很多篇幅和《荀子》这本书是一致的。由此可见,荀子学派对五经的传承至关重要。
103、因此,从制度形态上看,他将以中和为精神特质的西周之多中心的大一统转变为以极权为精神气质的单中心治道下的大统他是八百年封建制度思想上的终结者。孔孟之政治上之所谓保守,要保守的其实正是周制中多元化的政治思想,而荀子之大统一也就意味着对于传统多元化政治格局的否定。历史总是在悖论中前行,以新军国的郡县制来统一六国,从结束战乱看自然是个进步,但从从分权和多元主义的视角来看,这又是一种退步,退步的结果是君主专制体制的形成,要理解它的性质,就不能不涉及荀子与儒家和法家的关系了。
104、其次,古代经典都不容易读,好在大部分儒家经典都有前人的注释。如《论语》《大学》和《孟子》极为流行,你也注,我也讲,每一朝代都有十多种注释本留下来,大家就容易读。先秦的词汇难懂,但有秦汉的学者注释;秦汉的注释也看不懂了,又有唐宋的学者注释;明清的人又注释唐宋的版本。民国的人可以参考清代的,现在的人又可以看民国的。抄来抄去都可以拿着去骗学位、骗职称。《荀子》不一样,流传下来的只有唐代的注本,此后长期没有人整理过。到了清代才开始有人关注。因此,《荀子》相对四书来说,前人留下的研究成果不多,水平也不高。现在能看到最早的注本是唐代杨倞的,注得很不好。做学问最忌先有个思想在作祟。杨倞注释时不是忠于荀子的原意,而是削足适履,什么都往他自已的思想上去靠。因此,很多解释和荀子原意相去甚远,给后人阅读造成障碍。所以,这本书难就难在这里。
105、“齐威王之时,聚天下贤士于稷下……孙卿(荀子)有秀才,年五十始来游学。”
106、荀子在《天论》中提出,天、地、人构成宇宙的三个力量,它们又各有自己的作用:“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这是天和地的作用。至于人的作用,则是运用天时地利,以创造自身的文化。《天论》中问道:“大天而思之,孰与物蓄而制之?”这是说,与其颂赞苍天,何若积聚财富、运用得当?他又接着说:“故错(措)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就是说,如果忽略人所当做的而去“思天”,就不可能懂得万物的情性。人忘记自己的职责去“思天”,就会冒充天履行天的职责。荀子称,这是“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人与天地合参,就应该恪尽职责,如果人不尽自己的职责,而想与天地合参,那只是空想。
107、(常识汇总)考2022省考常识必背热点合集!冬奥+科技大汇总!
108、关键词:周制,秦制,法家,礼义,治人,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