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桥:______________三军:________ 等闲:____________
2、逶迤:__________ 磅礴:________ 走泥丸:____________
3、别枝:___________ 旧时:___________ 茅店:___________
4、文章第3小节写到“这是北方山区常见的小站”,意在告诉我们这样的小站并不特殊,这个小站上工作人员的全心全意的为人名服务的精神是整个铁路线上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精神。
5、非常感谢兰老师和其他同伴的点评和建议,使我能够更为深入地思考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今后,要将语文课真正上出“语文味”来,寻找出一条语文教学的“捷径”,还是应结合教学实践仔细探索。在解读文本上多花功夫,无论学校工作多么繁琐、多么忙碌,都不应成为自己的借口。(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的意思)。
6、回顾内容,检测背诵情况:你会背吗?试一试!
7、宋朝的神宗曾经拿李白对比夸过苏轼,说:“李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
8、我想起自己初中时代,刚刚接触文言文,一脸茫然,不知所云。语文老师就带着我们一字一句的翻译,我们一字一句的记录。就这样,从懵懂无知,到略知一二。后来,经过中文系的学习,文言的阅读能力进一步增强了,文言的鉴赏能力进一步增强了。
9、艺术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无时无刻不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它可以是一首歌、一幅画,也可以是一件了不起的工艺品。那一首首优美动听的曲子,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卷,那一段段婀娜多姿的舞蹈,那一篇篇雄奇飘逸的书法……,每一样无不展现出艺术的巨大魅力。
10、“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再结合“资料袋”和同学交流感受。(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的意思)。
11、《小站》这篇文章是部编版教材(四学制)六年级第五单元的自读篇目。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表现小站工作人员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那么如何在文本中把这种精神解读出来呢?袁鹰散文的一个特色就是“题材广泛,感情激越,思想深邃,作品中描述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都反映了社会的人情风貌,跳动着时代脉搏。”我们又是否能够在文本中解读出“时代脉搏”呢?
12、其散文号称“雄视百代”,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13、“万水千山只等闲”具体表现在中间四句上,其中_______和_______是“千山”的代表,_______和_______是万水的代表。
14、再回到熊老师的课,熊老师既能够关注学生文言基础的学习,又能创设与学生探讨的话题。我很欣赏熊老师抓住了文章中人物“杜处士”和“牧童”的笑。两处笑的内涵是不同的,是符合人物身份的。这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熊老师可以抓住这样一个聚焦点研读文本。在熊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是聪明的,学生能够从人物的身份推断人物的精神世界。这就是老师抓住了学生的思维碰撞点。这种教学方法比一字一句的翻译要好得多,老师将文章教到了学生的心坎里。文言文的教学是需要文与言的有机统一的。教文言文不能如做解剖学试验,应如苏州园林,无论从哪个点看都是一幅艺术品。艺术品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
15、过渡:学到这儿,我们都知道《伯牙鼓琴》讲述了伯牙与子期之间的知音故事,那么大家是否知道他们两个人的身份呢?他们是怎么相识的呢?这个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相传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他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尊称为“琴仙”。而锺子期只是一个山村里的樵夫,以砍柴为生。他们俩相识于伯牙探亲回家途中。伯牙在汉江边弹琴,锺子期正巧遇见,于是就有了一段动人的故事。一个是著名的琴师,一个是普通的樵夫,伯牙为何会为子期之死而破琴绝弦,终身不复弹琴?我们接下来就一起品读一下课文。
16、“二百四十一天安全无事故”,“二百四十一天”表明时间之长,而这“二百四十一天”并不是偶然的,“贴着竞赛优胜者的照片”,这意味着在小站工作人员的心里,“安全无事故”是严肃的事情,他们通过竞赛来提高“安全无事故”的责任之心;“上面用白粉笔写着当天的天气预报和早晨的报纸摘要。”注意关注“当天”和“早晨”两个词,它们一是表明信息的及时,而是表明信息背后的心思之周全。小站的主要旅客是谁?就是那些挑着箩筐的农民,农名们挑着箩筐进城应该是去卖山货,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天气显得尤其重要。因为路途遥远,山民们不但要考虑进城买山货,还要考虑地里的庄稼。而早晨的报纸摘要则为旅客们提供了及时了解外界信息的机会,“摘要”很简短,而且一般是挑重要信息,这很方便来往的旅客把握重点,因为过长的信息人们没有时间去看,毕竟火车停靠的时间只有两三分钟。
17、(5)学生配乐朗读诗歌,思考: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伯牙怎样的心情?用一个字来形容。(悲,痛。)用一个词来形容。(伤心欲绝、肝肠寸断、撕心裂肺。)
18、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
19、有同学可能好奇,苏轼这么“精彩&潇洒”的人生是怎么炼成的?
20、双牛用水墨绘出,以浓墨绘蹄、角,点眼目、棕毛,传神生动地绘出斗牛的肌肉张力、逃者喘息逃避的憨态、击者蛮不可挡的气势。牛之野性和凶顽,尽显笔端。可见画家对生活的观察细致入微,作品不拘常规、生意昂然,不愧为传世画牛佳作。
21、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22、屏幕出示: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23、实践出真知,观察事物必须细致入微;做任何事都应该深入生活,尊重实际情况(言之有理即可)(2分)
24、美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小站人员的责任之心上。全文一共有8小节,从字数上来看第3小节占的字数最多,而且它是作者首先观察到的正面,可见在整个行文上它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它必然有占据重要地位的原因。这就是第4段中“显然”二字的言外之意,它在暗示读者有“显性”的精心设计,那么“隐形”的“精心”又体现在哪里呢?
25、(3)(2分)琴弹得好啊!(采分点:善、句子通顺)
26、杜处士笑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呀!
27、B.句中连用“哉”“乎”两个叹词,表现钟子期对俞伯牙琴技由衷的赞美之情。
28、播放音乐《高山流水》,齐读课文,结束全文。
29、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过渡:相传伯牙在破琴绝弦之前,在子期坟前吟诵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1、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又可以从什么角度进行设计,这值得我深入思考。从学生角度来说,文言文讲了什么,最精彩处是撬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关键地方。就如《书戴嵩画牛》来说,让学生复述故事内容,把这故事讲出来,或许就是一个兴趣点。在复述故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检验学生对于文本的把握。又如可以从杜处士对《斗牛图》“尤所爱”入手,说说你是杜处士,如何喜爱这幅画?再来说说当你最喜欢的画被一个小孩子指出错误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但文中的处士又是什么样的表现?为什么呢?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深刻理解杜处士的人物形象。
32、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山高复低。
33、江南财主杜处士爱好书画,为求得一件宝贝花了数百的钱,收藏了一幅名画《斗牛图》,特别是对两牛相斗时那高高翘起的尾巴,经常带在身边。
34、预设:读文是理解文意的基础。教师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示范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层层推进,扎实训练,不仅让学生能流畅地读文言文,还能让学生感悟文中每一句话的意思,也为下面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做好了准备。
35、(3)我是苏轼,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四川有个杜处士,特别喜爱书画……
36、小卡的运用:重视生字的书写,读写结合,照顾每一位学生书写的速度及领悟能力,设置词语的扩充和想象提示举例,帮助学生各取所需。
37、书: ____________苔:____________畦:_________
38、分组读----齐读,读出牧童的天真、自信、直率,挑战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