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2、适应当时对敌斗争和对外交涉的需要,着人迅速编译了《国际法》,这在中国国际法学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标志着西方国际法著作开始正式传入中国,,标志着近代国际法开始在我国应用于对外交涉,标志着中国近代国际法学史的开端。
3、他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他提出为了改变军事技术的落后状态应该制炮造船的意见;他亲自主持并组织翻译班子,翻译外国书刊,把外国人讲述中国的言论翻译成《华事夷言》,作为当时中国官吏的“参考消息”。(林则徐禁烟名言)。
4、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5、一个人如果以为自己学问高便瞧不起人,就会心生傲慢,着一定跟学问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博大谦卑才是真正的学者。
6、林则徐写过一副对联传给后代:“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7、走投无路的鸦片贩子在中国受到热捧,沿海官兵甚至出动兵船在近海与毒贩交易,再由兵船运回内陆,开设烟馆倾销毒资全是国民所为。
8、鸦片危害了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当时中国的一些城镇,烟馆林立,吸食鸦片的大烟鬼,成千上万。
9、 中有古佛立亭亭,苾刍合十朝诵经。催落山泉作钟磬,秋色满岩云有声。
10、林则徐在广东一边禁烟,一边积极备战,修建炮台,拉拦江木排铁链,相信“民心可用”,招募五千多渔民编成水勇,屡败英军的挑衅。在1839年下半年,取得九龙之役、川鼻官涌之役等反击战的胜利。
11、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三月,有七律《辛丑三月,室人生日有感》,中有句云:“遥知手握牟尼串,犹念金刚般若经。”林公原配郑夫人也信佛,故以念佛诵经祝寿。
12、道光十九年(1839年),以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虎门销毁。
13、美国学者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一位具有非凡能力的行政官员,是(道光)皇帝的化身。林钦差的整个经历明净如水晶。他的动机是禁止鸦片的输入和消费,为了达到此目的,他准备采用一切手段,但是他的任务是毫无希望的。”
14、道光十八年,鸿胪寺卿黄爵滋等人纷纷上书请求禁止鸦片,皇上将奏章下发内外朝大臣讨论。
15、 1841年,道光皇帝任命奕山为靖逆将军,前往广东对英国侵略军作战。奕山到广东后,装模作样地向林则徐征求意见,林则徐便写了六条作战经验,是为《答奕将军防御粤省六条》,其中最后一条是“夷情叵测,宜周密探报也”,旨在强调调查研究、了解敌情的重要性。这则名言便是其中的一部分。
16、林则徐给儿子的信中说:“有一言嘱汝者:服官时应时时作归计,勿贪利禄,勿恋权位;而一旦归家,则又应时时作用世计,勿儿女情长,勿荒弃学业,须磨厉自修,以为他日之用,是则用舍行藏,无施不可矣。吾儿其牢记之!”
17、但外商拒绝交出,经过坚决的斗争,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鸦片贩子,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
18、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资源,正是英国资产阶级梦寐以求的潜在市场。而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当时的中国坚持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正是英国向中国倾销其工业产品的“绊脚石”。
19、译文:无边的禅海环绕着茫茫的九州,我的平生之志就是乘着六鳌去漂游。
20、林则徐查找各家烟馆,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会同邓延桢等传讯十三行洋商,命外国鸦片贩子限期缴烟,并具结保证今后永不夹带鸦片进入中国。
21、林公这首诗,实际上也是一篇全面宣传佛教,弘扬佛法的赞佛文,既阐述了佛教传入中国的经过,又赞扬了那位“种善多善根”的齐君,感应佛祖,出现佛光。还建议齐君游太湖时去朝拜那尊“杨枝滴水苏吾民”的铜观音。林公曾两次请至杭州苏州行香祈雨,极为灵验。
22、林则徐根据自己多年在新疆的考察,结合当时沙俄胁迫清廷开放伊犁,指出沙俄威胁的严重性,临终时曾大声疾呼,告诫国人:“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
23、 19世纪30年代,由于西方殖民主义者私贩鸦片,其流毒遍于中国,不但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而且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造成银贵钱贱的局面,破坏了固有的经济生活。更为严重的是表现在军事上:其清政府的官兵也沾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战斗力日趋下降;其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影响了国库收入和军饷供应。一言以蔽之,当时鸦片输入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鸦片间题,而是关系到国家存亡、民族兴衰的大事情。面对这一严峻局势,在禁绝鸦片间题上,清王朝内部分为弛禁派和严禁派。林则徐是严禁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严刑峻法,便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八月写了《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这一奏折,上书道光皇帝,这则名言便是其中的一段。
24、一个人假如放纵自己的欲望,为所欲为,纵使祖先再厚的阴德也没有用,迟早大祸都会临头。所以千万不可(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阴骘即阴德的意思)
25、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一个假设句中连用“未绝”、“不回”两个否定词语,否定之否定,比肯定句式更为有力,而且在这两个否定词语前面又冠以“一日”做状语,就更加重了这两个词语的分量。之后又连用了两个并列句式,“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进一步表明坚决禁绝鸦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一个“誓”字,一个‘断”字,放在状语的位置上,用得斩钉截铁,铿锵有力。如果说前一则名言旨在强调“法当从严”,那么这一则名言则强调“法在必行”。整段的意思是说,不管外国侵略者如何顽抗,不管弛禁派如何反对,一定要把禁烟斗争进行到底。其态度光明磊落,坚定果决。其言辞充满愤激之情,浩然之气,表现了他崇高的民族自尊心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6、19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在与外国的贸易中始终处于出超地位。中国对英贸易每年都保持出超二三百万两白银的优势。
27、林则徐:清朝:林则徐的《林则徐全集》这首诗写于:1842年8月
28、青葱的山岭,是一幅千年不腐、不着笔墨的山水画卷,但永远像美丽的画一样原色不败,绿莹莹的流水,是一具万年常响、无需丝弦的悠扬古琴,永远奏响美丽的声音。
29、宣宗皇帝认为他说得十分正确,曾十九次命他入朝会见咨询。(并)任命他为钦差大臣,赶到广东调查处理鸦片事件。
30、嘉庆十八年癸酉(公元1813年),林公供职翰林院,在《癸酉日记》中载:“清晨,焚香叩头,斋心默祝”、“早晨,佛前供汤丸”的记述。
31、林公亲笔题书的这四首诗,连同吴和甫学使题词,以后被刻于一块大理石屏上,岩栖法师圆寂后即嵌于其舍利塔,以当塔铭。今塔已毁,诗屏犹存。近年华亭寺已将该屏嵌于新建的藏经楼左侧墙壁上,供游客观赏。
32、一个人的运势确确实实是掌握在自己手上,你心地善良,你们家庭就有一个和睦的气氛,你的团体也会是健康和乐的,所谓公司,家庭风水就好,所以,风水的根本在哪?你的存心,假如你存心不善,纵使你们家是龙穴,三年之后会变鼠穴,是否相信?
33、诗的意思是:青山虽然不着笔墨;却是一幅:流传千年的画作;绿水虽然没有琴弦;流水淙淙;却像古琴一样弹奏出悠扬的音乐。
34、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三月,林公与友人同游杭州西湖,有七绝四首,春暮偕许玉年及谷张仲甫应昌诸君游理安寺、烟霞洞、虎跑泉、六和塔诸胜,每处各系一诗,其中富有佛性的诗句有:“佛戒偏宜宽酒户,诗情都为检茶经;山僧为道同龛约,惆怅彭宣地下灵。”“足音何必遗空谷,心地从都悟慧根;试证前身罗汉果,三生石上与重论。”“茶梦园时参梵课,几声钟磬翠微中。”
35、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十一月,有七古《齐梅麓彦槐“送古佛入焦山图卷”》,中有句云:“金人入梦始有佛,六代造像何纷纷;唐初采经及西竺,供养功德宜精勤。”“齐君种善多善根,古佛显应成妙因,杉板船轻剪江去,江风不动波澐澐。是日山中佛光现,异云五色明朝暾;音乐鸟鸣溪涧晓,旃檀香散林峦春。汲来冷泉作清供,曼陀罗雨吹细蕴。我闻八万四千幻名相,世尘讵著莲花身。天人感应现则刹竿自树波由旬。为君作歌歌止此,别有灵契君应闻,铜观音像光福村,在宋出士祈祀殷。雨旸征应纪前志,年久庙圮丛棘榛。前年去年两祷旱,杨枝滴水苏吾民。人无饥寒圣人悦,亲洒宝翰题遍璘。君如来游太湖滨,请依兰若瞻慈云。更将贞白摩岩手,一写裴休赞佛文。”
36、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37、我的一片苦心未必是老天在辜负我;辣手摧花需要防备那些别有用心不怀好意之人。
38、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竢村老人。1785年8月30日出身于福建侯官(今福州)一个比较贫寒的知识分子家庭。三岁即在其父林宾日办的私塾学四书五经,七岁开始习八股文,十二岁便以第一名成绩通过府试,十九岁通过乡试成为举人。可见他从小即接受了正规的儒家思想教育,以后为了生计,一边学习,一边教书,并曾应厦门海防同知房永清之邀任司书。后遇福建巡抚张师诚,深受赏识,在其幕府辅佐四年。由此社会阅历渐广,看到港口厦门等地社会风气败坏,嫖窃成风,鸦片走私及吸毒现象严重,深感厌恶,并寓志治理。张师诚奉佛尤谨,曾辑《径中径又径》一书,劝策行人专修净业,多切至之语。林则徐自然深受影响,在他二十三岁(公元1807年)时,曾手书当时佛教界最流行的《佛说阿弥陀经》、《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和《大悲咒》、《往生咒》五种经咒,共贮一函,上题“行舆日课、净土资粮”八字,作为每日必诵的功课。
39、 林则徐到达广州后,便在道光十九年(1839年)初,写了《谕各国夷人呈缴烟土稿》,责令鸦片贩子缴烟具结。这篇谕稿在当时实际上是一篇外交照会,写得义正词严,颇具特色,其中这则名言,尤为精采。
40、在他身上,萦绕着佛家悲天悯人的情愫,其爱国佑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气概,体现了菩萨入世利生“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奉献精神。
41、字面上的意思容易理解。也有人认为下联虽工,却略嫌勉强。什么叫“案余灯火有天知”。直到有人把这句话和他在虎门禁烟时销毁鸦片的冲天烈焰联系起来,才觉得,冥冥之中好象有种预兆的意味。原来,林则徐幼小铭心的“案余灯火”,是用来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实现他
42、千古未遇的西方资本主义强敌入侵,促使林则徐“最先从封建的闭关自守的昏睡状态中觉醒,以全新的态度睁眼看世界”。
43、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
44、道光十九年的春天,林则徐抵达任所。林则徐用文书告知英国驻广州领事义律让查缴烟土的命令,驱逐了英国泵船,义律交出烟土两万多箱。
45、释义:大海能够容纳千百条河流才能成其大,人没有私欲贪念才能像峻峭的山峰挺拔刚强。林则徐这则自勉联语展现了博大的胸襟和高尚的人格,并成为福州市的城市精神。
46、闻吾儿睡时甚迟,此甚不可。作事须有定时,朝早起而晚早眠。
47、在中国闭关锁国的时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英国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在当时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水平。
48、但是,因为禁烟和抗英,也给赤胆忠心的林则徐带来了灾难。林则徐后来因此成了朝廷的一名“罪臣”,遭受了5年的流放生活。
49、林公交往的佛教界人士中,既有在家的居士,也有出家的诗僧。在诗僧中,根据记述可以肯定有两位,一位是林公赞誉其“诗亦清隽”的镇江焦山定慧寺方丈巨超法师,一位是昆明西山华亭寺方丈岩栖法师。岩栖法师系林公在担任云贵总督期间结识的,两人过往甚密,林公对其诗甚为激赏,曾为《岩栖诗草》题七言绝句四首。诗云:
50、毒贩如蝇群而来,除了英国,美国也从土耳其向中国输入鸦片,俄国从中亚向中国北方输入鸦片。
51、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春,有七古《题冯笏軿“红杏枝头春意闹图”》,有句云:“三生慧福孰能兼,占尽韶华颇不廉;悟彻优昙天女散,不如趺坐一枝拈。”林公讲的是开悟,而且要像“世尊拈花,迦叶微笑”那样大彻大悟。可见其超然物外、向往禅悟境界的心情。
52、当运势不到的时候,你硬是要去做、去求,就会累了自己也累了别人。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当时机不成熟时,要先充实自己,等待机会。随顺因缘去做事。
53、此诗首联,林公把自己比为“退院”(即卸去方丈等领导职务)初期的“闲僧”,“维摩”即维摩诘菩萨名,林公在书斋中供佛或挂有菩萨画像,故称“维摩丈室”。
54、果不其然,六十余年之后,数百万领土已被蚕食鲸吞,历史证明了林则徐是正确的!
55、林则徐童年家境寒苦,但是他有一个温馨的大家庭。父亲是当地的教书先生,林则徐是他的次子。林父非常重视教育,四岁时,父亲就将他带到私塾中教他识字。父亲精心培养天资聪慧的林则徐,认为儿子长大一定会有大成就。林则徐八岁时,在学堂写出了“海到无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诗句,震惊四座。从小看大,这孩子年龄幼小,心中却格局很大,格局大的人,必有所成。
56、“青山不墨千秋画”的意思是青葱的山岭,是一幅千年不腐、不着笔墨的山水画卷。
57、美国学者所著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称赞林则徐是一位具有非凡能力的行政官员,“林钦差的整个经历明净如水晶。”英国著名香港史专家安德葛在《香港史》中谈到,林则徐的禁烟行动,以果断及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击,使英国人完全出乎意料,完全没有想到林则徐会以果断、活力和对中国利益的献身精神来付诸行动。美国华裔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中说,林则徐以他的勤奋、改进政府工作的强烈愿望以及全力为民谋利的信念而著称。
58、鸦片削弱军队的战斗力。清军的将领和士兵也有人吸食鸦片。如在广东水师中,官兵不但吸鸦片还大量受贿。水师巡船竟至和英国鸦片船约定“每箱鸦片收到5万元到10万元”,大批“缉私船”甚至变成了鸦片走私船。
59、雄关楼堞倚云开,驻马墙边首重回。清·林则徐《塞外杂咏·其二》
60、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61、从这个角度看,“虎门销烟”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脚步,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62、稍懂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林则徐(1785~1850年)是晚清爱国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曾担任江苏、陕西巡抚、署理两江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署理陕甘总督、云贵总督,功勋卓著。是我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鸦片战争时的著名抵抗派领袖,禁烟运动的杰出先驱。这位“历官十四省,统兵四十万”(林公晚年自刻印章语)的封疆大吏,还是一位虔诚的佛门弟子呢!对此,恐怕知之者就甚少了。
63、 “近年雇有翻译之人,因而展转购得新闻纸,密为译出。其中所得夷情,实为不少,制驭准备之方,多由此出。虽近时间有伪托,然虚实可以印证,不妨兼听并观也。”(《答奕将军防御粤省六条》)
64、道光十八年(1838年)9月,林则徐在两湖总督任内向道光皇帝上书言事,痛陈西方国家对我国大量倾销鸦片的危害,“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道光读后深为所动,即于同年12月31日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使粤查禁鸦片。
65、嘉庆二十四年乙卯(公元1819年),林公奉派充任云南乡试正考官,在《己卯日记》(又名《滇轺纪程》)中记述,由京赴滇沿途参拜的佛寺有:河北安肃慈航寺、正定大佛寺、赵州古庙金山寺、湖南沅陵留云寺,有时干脆住在寺里。7月27日到达云南嵩明县时,“有寺曰海潮,适大雨如注,未得登眺为憾!”
66、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67、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六月,有七律《次韵酬潘星斋莹见怀之作》,中有句云:“懒吟回避债,倦客且参禅”,表明林公宁愿趺坐参禅而不愿会见众多的俗客。
68、道光十一年十一月廿二(1831年12月25日),林则徐擢升东河河道总督。到任后,林则徐立即补修治水方面的知识,验催河工,保持质量,处分办事不力之官员,下令检验河堤料垛。
69、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六月,有七绝《潘公甫舍人冒暑游洞庭,舟过鄂州,留之不可,枉三绝句答之》,其一云:“去年曾对君山碧,天楚东南首重回;谁料杜门老居士,一帆六月剪江来。”林公的这位友人原是一位佛门老居士。
70、三生慧福孰能兼,占尽韶华颇不廉,悟彻优昙天女散,不如趺坐一枝拈。——林则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