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
2、仅有社会道德上的矮个子才会规定获得需有的体面地的看待。
3、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君子应该首先注重德行。君主有德行才有人拥护,有人拥护才会有国土,有国土才会有财富,有财富才能供使用。德行是根本,财富是末事。如果轻根本而重末事,那就会与民争利。
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6、“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7、引述名言警句,作为论点。这种议论文的开头,让人眼前一亮,感觉新颖,而又深深信服。例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先引用名言,然后加以阐释,引出论点。
8、诸葛亮写这封信以“君子”做榜样,用意是什么?
9、(5)从脖子下面起,越到身子后面越肥大,到最后突出的尖尖的部位,那就是它的尾巴。
10、 ①指操守、品德。②增长才干。③没有用来……的办法。到达,这里引申为“实现”。④过度的享乐。⑤宁静。才干、才能。⑥流逝。意志。⑦到。
11、明确:文中“1913年”,“1920年”,“1945年” ,从前至后整整三十多年时间,表明时间之长;而对牧羊人几十年植树造林的关注,则表明了作者对他的深深敬佩和感动。共种了35年。从1910年到1945年。
12、(2)小区里邻里团结友好,家庭和睦相处,敬老爱幼,互谅互让,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参加社区各项创建活动;自觉遵守行为规范,讲究卫生、楼道卫生整洁有序;爱护公物,保证水、电、煤气及通信设施的安全畅通等。
13、示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第二层(“于是”到“打了一个零分”),写自己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海,爬过了那座山,望见的依然是山,于是大失所望。
15、(2)结合一个典型案例,分析说明应该如何处理诚实与保护隐私的关系。(P44)
16、(2)结合调研结果,开展一次以“文明有礼,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演讲活动。(P40)
17、你们所能体验到的最伟大的事情是什么?那便是非凡的轻蔑。是时,你们甚至会对自己的幸福感到厌恶,而理智与道德亦然。
18、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物质基础的丰富发展,人们对财富、对道德的认识发生了变化,由于个人出身不同,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对财富和品德侧重也不同,有人忧虑财富不足,有人担心修养不够。
19、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20、一种集体的习惯,其力量更大于个人的习惯。因此如果有一个有良好道德风气的社会环境,是最有利于培养好的社会公民的。——弗?培根
21、明确: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将人物的活动放在一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之下以突出人物的品质,以及生命的价值。
2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诸葛亮
23、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养正遗规》
24、朋友之义,务在切直以升于善道者也。——徐干
25、 释:人们敬重官是敬重作官人的品德,而不是官职官位使作官的受人敬重;做人、作官应是德行比才能高,而不应让才胜过德。
26、“他不理会1939年的世界大战,如同不理会1914年的世界大战。”作者这样有怎样的言外之意?
27、11)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28、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29、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30、人类在道德文化方面最高级的阶段,就是当我们认识到应当用理智控制思想时。————(英国)达尔文
31、 平生德义人间颂,身后何须更立碑。 (唐。徐寅)
32、示例2:他是一个十分无私、执着的人。虽然“风吹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而当“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从“他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几年以后,“那一大片橡树也长得很茂盛……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可以看出,植树老人为了改变高原的荒漠局面而无私奉献、勤恳执着的劳动情景。
33、(2)从地面蒸发到大气中的水汽逐渐增加。( )
34、人类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拿破仑
35、第一层,承接第一部分结尾的疑问,写诗人长大后终于领悟了妈妈所说的海是信念凝成的理想之海的意思。
36、前半夜,先想一想人家的好处;后半夜,多想一想自己的不是。——熊春锦《功行合一论教育》
37、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希腊)德谟克里特
38、 应当不伤人,应当把个人所得的给予各人,应当避免虚伪与欺骗,应当显得恳挚悦人,这样学着去行正直。——夸美纽斯
39、(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40、不论你的威望有多高,务必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总是无知的。——巴甫洛夫
41、立论:针对事物或问题直接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42、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拈,抓、捏。
43、 →分析问题(为什么)(本论)
44、(1)事实论据:现实生活的事实、史实、统计数据、神话、传说、寓言等。
45、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刘禹锡)
46、这首诗运用了象征手法,理解时要弄清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关键是“海”与“山”,特别是“无数座山”的象征意义。“海”,象征着理想的境界;“山”,象征着实现理想途中的困难。“重重的山”,说明人们起初对实现理想境界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往往估计不足,一旦达不到预期目的,就大失所望,待到认识不断深化了,才能对长期性和艰巨性有比较充分的认识。全诗意象壮阔,意蕴丰富,诗意在跌宕中推进,感情也波澜起伏,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47、道德之所以有如此崇高和美好的名声,就是因为它总是伴随着巨大的牺牲。——康德
48、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马诺斯克市,法国社会小说作家、著名电影编剧。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他以描写大自然和乡村生活见长,主要作品有《人世之歌》《庞神三部曲》《屋顶上的轻骑兵》《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等。由其作品改编的动画片《植树的男人》曾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49、 无德而官,则官不足以劝有德;无功而赏,则赏不足以劝有功。 ( (宋·李觏) 释:没有道德的人作官,这样的官就不能够教育下属树立道德;对没有功劳的奖赏,这样的奖赏就不能激励人们去立功。
50、法律法规是显出的社会道德,社会道德是掩藏的法律法规。
51、金玉满堂莫收,古人安此尘丑。独以道德为友,故能延期不朽。————(魏晋)嵇康
52、 “从前线回来的人……无不为之感动”是侧面介绍。
53、 本文作者主要从_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的,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54、②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55、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56、外表光鲜好看,也不如有实际内容的好。作者:《增广昔时贤文》
57、这个男人告诉我们,只靠身体力行和蕴藏的品德,便能将荒地变成沃土。
58、"为人师表才能教出新时代需要的好学生!"校长马绪民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道德品质建设。开展法制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一贯的传统。三月,学校利用道德讲堂开展文明礼仪和优良传统主题教育。五月,结合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师德形象大讨论,开展师德教育月活动。九月,学校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与师德建设结合,大力开展师德规范和公民规范宣传教育活动,使文明诚信的教育观念深入教师内心。道德品质教育是合阳中学常态化的重要教学任务。学校每学期还要开展师德标兵、模范班主任、最美教师等评选先进典型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群体道德品行的示范性作用。
59、一个人若是年轻而且孤独,完全专心于学问,虽然不能自给,却过着最充实的生活。——艾芙居里
60、定义:是作者对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或表示的态度。
61、画线的句子中的“它”指的是( 故乡 )。(1分)
62、历史使人贤明,诗造成气质高雅的人,数学使人高尚,自然哲学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培根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21)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63、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64、摆出生活现象,引出论点。文章开头先列举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然后引出一个正确的观点。这种开头更贴近生活实际,议论更有针对性,也更有的放矢。
65、(2)遵规守时,履行诺言,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66、②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于“躁”字,把静、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
67、仅有那无论公与私都以社会道德为上、一心要作出高雅的事的人,即可算作最可崇敬的人。
68、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可以徙,不当不可以改,是吾忧也。
69、(1)赞同。理由: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70、选文第二段中,作者细致描写“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等环境,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71、(1)从上面的故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发?(P42)
72、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黑格尔
73、蜜峰从花中啜蜜,离去时营营的感谢。夸张的蝴蝶花却坚信花是应当向他感谢的。
74、帕特鲁普激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那个老头。可老头已经把杂货店卖掉,出国旅游去了。
7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